智渡法师谈有求必应
以惭愧之心、忏悔之行和利他之悲愿,有求必应”龙泉论坛):是不是应该建立在一些基础条件下呢”佛菩萨真的会?暗中帮助“佛菩萨是慈悲的:看到很多信众去寺院烧香、拜佛是为了求财、求事业、求姻缘等,如求愿者愿望实现。求愿者会认为某某寺院的菩萨,很灵“如求愿者愿望不能实现”求愿者可能会认为某某寺院的菩萨;不灵,是建立在不违背因果规律的前提下。 2、以惭愧之心、忏悔之行和利他之悲愿“才能做到”有求必应。....
2023-07-02

佛教是门生死学
尽管人类的知识愈来愈丰富?但是生命的奥妙知多少?生命究竟有多大?生命究竟能活多久?生命究竟是什么颜色?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很难有人能透澈的认识清楚,生命是延续性的,生命是有传承的,生命也是会变化的;生命究竟在那一边? 十二、何以一期一期无限的生命会有隔阴之迷? 十三、涅槃的生命是什么?其实现在的生命学家也不要光只是研究人类的生命?例如地质学家研究地壳变化?天文学家研究宇宙星辰。....
2023-07-02

什么是功德回向
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 无毒的回向是指无执着的回向、无缘的回向。也即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种回向不是指以中观的逻辑来抉择一切法是空性。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
2023-07-02

净慧长老:生活禅的真谛
净慧长老(图:资料图)“ 讲台后边的横幅上说是要我讲”生活禅的真谛,连我自己都莫明其妙,不知道生活禅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我想,既然是说生活禅,(p....
2023-07-02

明憨大和尚:念观音菩萨能使命不苦吗
我觉得我的命非常的苦。通过念观音菩萨能不能使命不苦呢?观音菩萨对待每一个众生都像对待他的孩子一样。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无穷愿力,思念、忆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对所有的众生都能无私的关爱、帮助?我们有了宽大的胸怀和努力忘我帮助别人的精神。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助人为乐的那种乐感和帮助别人之后的那种成就感,我们的命就没有所谓的苦和不苦了, 不是说今天念了观音菩萨,明天再念念观音菩萨。....
2023-07-02

圣严法师:踏实的人生观
也可以说是禅的人生观,此当先从肯定自我开始, 这是说明我们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义、价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场肯定?生命何用:人生为什么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会发觉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实,是我们除了这一生之外;过去还曾有过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过程,从过去无量世业所累积的种种罪报及福报,来到今生,我们于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为。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极为有限,在现在生中。....
2023-07-02

燃顶燃臂或燃指有必要吗
根据原始佛典以及比丘戒律,至于印度苦行的外道,以生肉供养是表示最高的虔诚,却不是佛教修行的方法和方式,例如《梵网菩萨戒经》轻垢戒第十六条说,‘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曾做种种的舍身供养及救生供养,难忍能忍’的菩萨精神而倡导苦行, 苦行的本身跟神教所修的苦行不同,专门收集舍身修行的高僧事例,修行应根据原始佛教的精神,以人间身修行;佛法应是普遍大众都能接受的修行方法。....
2023-07-02

因为人生无常所以必须从容
如果明白无常是这么迅速又无法避免:你怎么讲我也不会相信,我没有想要说服你相信轮回“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来?就像今天晚上我们两个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如果我们都知道今天晚上会死,就都不用为明天做准备。如果明天真的到来,我们两个是不是今天都得做准备。明天总该活得很快乐吧,我相信下一秒钟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今天,任何一件事的每一阶段都是无常的——我们现在认为永恒的,不要把过去当成现在。....
2023-07-02

虚云老和尚:一心不乱就是定
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要说许多名堂,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 众生习气毛病。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众生无量劫来,被无名烦恼污染了真心,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
2023-07-02

何为五浊恶世
指时代遭逢恶运,人们犹如水泡般的财富极不稳定”明天就可能一贫如洗,指众生资质低劣。福报日减:佛陀时代或在此之前,有些道友以往在学院过冬,可如今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这也说明越来越浊世了,指众生因恶业受报。佛陀在世时,人寿百岁并不稀奇。现在已成了寿命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出家人自觉护持戒律:始终不离戒定慧三学。恶法渐兴,譬如有些出家人没有参禅“反而自称禅定功夫不错,在众人面前宣扬。....
2023-07-02

妙智法师:修道不是为了变得强悍
内心强大的人有上善若水的精神底蕴,本来是用轻松到近乎诙谐的方式交流,但对方偶尔冒出一两句话。让沟通变得困难,她的头像黑下去了。我猜想是因为我把话说得太直白了“强悍。这个字眼来表达她给我的感受:你喜欢柔弱型的?只是不喜欢强悍“那样会让人敬而远之,因为以前你没有碰到比你强的”现在就不习惯了:以后会习惯的“而且你也会变强悍的,这样的回答真够强悍的,凤辣子”双手叉腰站在人群里嬉笑怒骂的样子。....
2023-07-02

净界法师:你是不是真实离开妄想
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叫顺逆皆方便。每一个因缘都是增上的。你是不是真实离开妄想。大——绝待圆融,因为妄想是有所住。你肯定活在妄想里。你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佛号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你本质是妄想,妄想创造出来的功德都是生灭的,你对众生的差别相开始包容,每一个众生都有他过去的因缘,开始用智慧的光明来抉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一个跟着妄想走的人, 你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
2023-07-02

正慈法师:走过生命的化城
引用净慧老的诗句则说得更到位:今天人类的科学技术似乎有种无所不能的气势”以物质的满足为人生之乐!这个社会却没有因此而少了问题。身体、心理的问题随之出现,今天的问题是营养过剩了?心里的问题更是说不清楚了, 总之大家对快乐的观念不知不觉开始常常提起,好像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到幸福了?整个人就会感觉很空虚,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有所得意就忘却了来时的路,人生的道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2023-07-02

法布施为何比财布施更殊胜
佛说财法二施以法布施更为殊胜:法布施果报染污少、清净多,从法布施中能出生财布施和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果位,一切诸法实相清净不可破不可坏,广说无量无边。故说法布施殊胜, 佛在《六波罗蜜多经》中告诉慈氏菩萨:由此法师来世色相上妙;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众生闻法不盗财物,众生闻法欢喜布施,众生闻法远离放逸,众生闻法遣除嗔心和愚痴,由此法师来世辩才无碍;众生闻法生信除疑。....
2023-07-02

什么是拜神礼佛的正信观念
拜神礼佛之正信观念,应该是以“崇敬”和“感谢”为主。 香港地方,每年逢神佛宝诞或年节之期,不少寺观都人潮如海,香烟如云(如观音诞、万佛诞、吕祖诞、天后诞、车公诞等等;又如年初一拜黄大仙,年初三拜车公等等。)去朝拜之人川流不息,他(她)们都不外乎祈求庇佑(p....
2023-07-02

业障能够消除吗
恶业可以通过忏悔令其清净。善业可以通过回向令其增广:师父不是佛没有分别心吗,为什么拜佛念佛越虔诚他加持力才越大?消业越快呢?为什么拜佛念佛就可以消业呢?药没有分别心,吃药的人病就好得快;不吃药的人病就好得慢,对医药有信心的病人药效便好。总是怀疑的病人药就没效果:感恩顶礼师父慈悲“佛门亦有云,念特定名号或者咒,可以消生死重罪。敬请师父慈悲开示,业报不是一定要受吗?....
2023-07-02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怎样安排?怎么使胎儿福慧增长?胎教。胎教自古以来都有,她们能够生出三代的圣人,首先从胎教下手。在怀胎期间一定不能动情绪,一定要培养善心,讲话不要讲那些不好的话,吃东西不要吃那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尽量做到吃素,这样让这个小孩胎里素,我吃素就营养不够,吃素是营养足够。现在吃肉才是有很大的风险,肉里面有很多的毒素。....
2023-07-02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罪,人不以自己的善恶行为做为有罪无罪的判断,上帝既然基于爱来造人。又要基于人类的原罪而来赎罪,爱与罚、善与恶,基督教强调信者得救,佛能救济众生,这是诱导、启开众生自己来去恶向善,也就是从不造三恶道的因为起点,心若灭时罪亦亡“罪是由于造作恶业所成,有心犯罪、知道是犯罪、确已犯了罪。....
2023-07-02

妙祥法师:善知识具有的八种妙相
其目的无非是要求得到佛法正确的知见。佛法是出世解脱的法门,每个佛弟子在学佛的路上,善知识让我们在解脱、在成佛、在开悟上。学佛的居士去寻找真正的善知识,怎样才能称为善知识呢,我们举《瑜伽师地论》提出的善知识有八种相,是说善知识他必然是持戒清净的,必须持戒得清净。这才是我们的善知识。佛也讲这个问题,特别是不光佛讲。我们末法修行必须靠戒律指引,如果有戒律清净的善知识。持戒清净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
2023-07-02

贤书法师:放下其实很简单
当时我的悲痛和羞愤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因为过年新做的衣服被弄脏了,我永远不会原谅这个王小三,帮他跟他妈妈和老师撒谎,裤兜里装着拆散的鞭炮到处炸着玩,我目睹了成年人对一件往事、对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久久不能释怀的痛苦,真的就记恨对方一辈子,到死都不能释怀这个仇恨,不肯找找自己的错,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他认错,也不会当众忏悔,心里不记挂这些事情,基本上就要带着这些仇恨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2023-07-02

在家学佛的必备资粮
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性的三宝,修学佛法的人不皈依僧、不以僧团做为领导。这是修学佛法的第二个资粮;确信三宝是清净与庄严的;确信三宝是世间的明灯?确信唯有皈依三宝才是出离生死的一条路,是不是怀疑三宝的清净、庄严与尊贵。因为一旦我们对三宝的存在、对三宝的清净与功德起了一丝一毫的模糊。它就会腐蚀我们修学佛法的动力。....
2023-07-02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是什么
在《华严经....
2023-07-02

来果禅师:开悟度众生
眼睛是没有打开的。大概饭里头还有不净的东西,他倒说“赶快找一个好地方去安身罢!安好的地方他住?不知道是好、是歹。这就是没有开悟的人第一件苦恼?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就是未悟的人第二个苦恼,不开悟就似瞎子!虽然在做瞎子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是瞎子:今天才晓得“他还高兴住到架房里吗,牛屎、狗粪他还不知道吗?看见大地众生仍在苦海里做瞎子?才知道爱惜这个色壳子。要把工夫放下来顾身体,你不行菩萨行。....
2023-07-02

净慧长老:人生三大根本缺陷
那就是惑、业、苦。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要包括贪、嗔、痴“贪是对顺境的贪著、贪爱;往昔所造诸恶业,可见我们之所以造作种种恶业”是因为有贪、嗔、痴这三种烦恼,这里讲的由惑而起的业是指恶业,在烦恼的驱使下付诸行动,众生就是在业力的推动下轮回六道,起惑造业所感的果报就是苦,苦是人生的一种真实、一种现实“世间的快乐总是不能持久,佛教说人生有三苦、五苦、八苦。....
2023-07-02

明海法师:当住持以后
所以佛法有时候你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认识它。主要是我当住持以来的管理体验,记下来以后就赶紧去做。这种管理有点生产队长式的,人民公社时代的队长经常会挽着裤腿下地干 活,贫下中农的品质里面可能就有亲力亲为这一面。然后人家说什么事马上就去干” 出家人里面也有以前做过管理的。他跑来跟我讲管理的事,我说还要学这套东西,我们寺院的师父也给我提很多意见,常照法师提的意见有些对我影响很大。....
2023-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