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念佛念心修行修心

没有因缘、没有福德怎么能遇到佛法?没有都成佛的时候,所以大轮回没有空的时候。就和畜牲没有两样了,  每个众生都有吃喝玩乐的方法。若是你这样吃喝玩乐虚度人身的话,我们利用这个人身学佛修行。去了解六道轮回、去深信三世因果。这都是佛讲的最基本的道理,现在我们学佛修行为什么不得力呢,就是大家学佛修行没有次第,就是因为没有按次第修。就想修大圆满,就想修禅宗……大圆满不是不好,闻慧、思慧、修慧是有次第的。....
2023-07-02
达真堪布:念佛念心修行修心

净慧长老:珍惜生命的当下

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个阶段本身就是苦,我们内在的身心有种种的因缘变化,精神与物质的不停变化让身心如同焦灼一般。佛陀说法归纳了世出世间的四条真理。世间两条真理就是有漏的苦果苦因,由于业力所集而感受到这个苦果。佛陀用四圣谛提醒我们认识世间的苦果苦因,知道涅槃的清凉自在,顿教则在当下这一念中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过去的苦因感得现在的苦果,现在精进修道感得未来的涅槃圣果。....
2023-07-02
净慧长老:珍惜生命的当下

达真堪布:要学济公的精神而非行为

不用持戒,不用再修行了。他现在的境界肯定很高了,  如果修行真正到了一定的层次”而且会更精进,做起来没有难度,  我们现在要精进修行有难度,烦恼一上来就身不由己了。日日夜夜求解脱,行住坐卧都修行。但是对那些佛菩萨再来、成就者而言,严格持戒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但行为上不能没有分别、取舍。包括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都是那么精进,持戒非常严格。  很多大德高僧严格地守持戒律是对的,见解上不能堕入两边。....
2023-07-02
达真堪布:要学济公的精神而非行为

一行禅师:不会褪灭的美

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她请一个年轻比丘引路前往佛陀的房舍,却发觉佛陀仍未行禅归来,那年轻比丘便请他们先在佛陀房子的外面坐 在竹椅上等候,佛陀便在迦鹿荼离、舍利弗和那先沙摩罗的陪同下回来了。那女人和少年都站起来恭敬地鞠躬作礼,一时间不知道应否目视美人,只有佛陀和舍利弗直望进女子的眼里,他看到佛陀自然轻松的目光。舍利弗感到佛陀的从容自在和喜悦。所有男人见到她都会感到不大自然或对她生起欲念。....
2023-07-02
一行禅师:不会褪灭的美

初学佛者如何学佛

忏悔祈求(图:龙泉视界):  网友,为什么一定要学佛?学佛的目的何在:  学诚法师,不学佛也可以行善助人。佛法与其他善法不同之处在于空性的智慧,证悟了空性的智慧;才能从生死的苦海中解脱,有了空性的智慧,才能实现大悲心。真正彻底的利人助人,一般人行善助人是有条件的,与自己关系好的、近的,自己有好感的,有着善与美的;才容易生起慈爱心,而建立在智慧之上的大慈悲是没有条件的(p....
2023-07-02
初学佛者如何学佛

梦参长老:学佛不要迷信

梦参老和尚(图:资料图),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大夫,该吃药就吃药,该打针打针。手术也如是?  什么是迷信呢,就是迷惑而信,对自己信仰的对象并不了解盲目地信奉.....
2023-07-02
梦参长老:学佛不要迷信

明一法师:不得力处好着力

而且还是描述在禅堂里面用功的情景,另参阅《安住当下吃茶去》”为什么说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呢:因为千七百则公案就是我们在禅堂乃至在生活中所需要参叩的“那就是云门的糊饼与赵州的吃茶去两则公案。在动止呼吸间慢慢地去体会其中之味,当你明白了佛祖的用心“忽然发现明月哪里会有渣嘛”所以说这是一个用功含义很深的偈子,  在禅堂用功需要坚持不懈“  在禅堂用功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功夫没有味道!....
2023-07-02
明一法师:不得力处好着力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如果心清净,愿见弥陀的一念,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故我念佛心,心想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必造恶业,恶业因缘。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念佛悠悠荡荡,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只问自心便知端的。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我们众生心“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
2023-07-02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昌臻法师:八风吹不动

这八种境界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败的总和,  众生时时刻刻都被这八风所吹动,有的人一遇到顺境便贪著,放弃刻苦淡泊的修行;甚至毁谤佛法;文字上很潇洒出尘,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超脱隽逸。他有一位方外好友佛印禅师,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显示出东坡居士才华横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提词还是用的这首偈颂,是这首偈颂的中心思想。一方面固然是在赞颂佛陀;....
2023-07-02
昌臻法师:八风吹不动

净慧长老:开悟的境界

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又怎么办的:讲开悟是怎么回事。就是讲开悟当下的境界是什么。灵光就是 讲的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真如佛性,这就是开悟那一刻的境界。你的法身本体和盘托出。真常就是法身。虽然说不立文字,觉得自己所体验的这点东西说为出来。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去体验?所有的尘劳其性本空:法身觉了无一物!所以心性本来是没有污染的。....
2023-07-02
净慧长老:开悟的境界

如何才能对菩萨生起净信

如何才能对菩萨生起净信:〖假设任何众生对这样慷慨博施的施主菩萨生起恶心,  如果众生对施主菩萨产生了恶心。若菩萨对菩萨产生了嗔恨、轻侮之心”经典所讲是菩萨对菩萨生嗔的果报,因为一些菩萨仍有细微的烦恼,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  菩萨为了让众生产生信心,有时显现殊胜的慈悲心,让不同根性的众生产生清净的信心。不要因自己的行为不如法而让众生产生邪见。....
2023-07-02
如何才能对菩萨生起净信

佛门中什么咒语消业障最好

最好“在于能亲近到传承、并能相应,  信众问。请问:佛门中什么咒语消业障最好,  智渡法师答?要消灭业障:主要地自己要生起惭愧心,忏悔过往罪业,咒语有”  1、大日如来息灾真言:  2、金刚萨埵百字明,  4、地藏菩萨灭罪真言等,最好”者,在于能亲近到传承、并能相应。....
2023-07-02
佛门中什么咒语消业障最好

明憨法师:愿你有颗柔软的心

愿你有颗柔软的心,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点了,那么遇到外边的某一个因缘,就有开悟的可能性,让心先归零,古人没有计算机,计算机一定要来先归零,那么这个启发可能给你的修行、给你的开悟很大的动力”乃至发现了以后就没有好好总结?好好的因缘就浪费了,没有细细地去发现身边的这些因缘。这是我们凡夫的执着,凡夫的粗心“我们修行这件事情就像,佛教所讲的大英雄不是在战场上战胜别人,而是在生活中、在当下、在时时刻刻。....
2023-07-02
明憨法师:愿你有颗柔软的心

详解佛教所说“六道”

佛教认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业力(引业)牵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报,概括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为六大种类——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得以天眼亲见其余四道众生,所处依报和正报(环境和身体)比余道众生殊胜,从此天上又有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此中他化自在天为欲界最顶天;此界众生皆有禅定,而此四禅天皆是依禅定之浅深妙而细分之。....
2023-07-02
详解佛教所说“六道”

继程法师:生死流转

而流转为生死相则是生命流转中明显的执著,  往往生命也是为了此生死相而恐惧、挂碍。便会从宗教、哲学乃至科学中去探求生命奥秘,便会发觉此生死流转而显现为外在的生死相,而此粗显的现象其实是由较细的流转作用组成的,每个阶段能显现于外的流转作用,乃至由微细而无法测量的生灭流转组成,  因此如果只是从外在粗显的生死流转中去寻求解脱之道。只有从心的刹那生灭中去明见流转的极微作用,才能真正见到流转的本质。....
2023-07-02
继程法师:生死流转

贤信法师:互联网 佛教连接社会责任

北京龙泉寺信息中心负责人贤信法师:北京龙泉寺信息中心负责人贤信法师在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一即一切——佛教与互联网。  佛教如何面对此深刻变革的时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之前也在通过微信保持着随时的探讨和交流:但佛教徒是现代的。我们不可能自外于这个以科技文明为表征的时代”出家人即来自于这个时代。也要和同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保持沟通,  其实在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方面。佛教也常常站在时代的前沿。....
2023-07-02
贤信法师:互联网 佛教连接社会责任

宣化上人:六根是贼也是护法

  我们自性里边的财产,我自己自性里边的这种珍宝,不是说像藏有形有相的财宝,不要以为眼睛是帮你忙的,你现在没有成佛,不但眼睛是个贼,耳朵也是个贼,鼻子也是个贼,舌头也是个贼,意里边分去一部分,眼睛看见什么东西,耳朵听见什么没有用的事情,这也是跟着境界转了,所以不要被这个六贼来打劫你自性的宝贝!不一定真能明白这个道理,原来这东西真坏!这眼睛这么坏,知道它是贼了,好像女人擦胭、抹粉”....
2023-07-02
宣化上人:六根是贼也是护法

万法唯心与唯心主义有何不同

万法唯心与唯心主义有什么根本差别?万法唯心与唯心主义,请问有什么根本差别?讲的心,跟佛法讲“万法唯心”法相唯识,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心理学,可是它心理讲的范畴比我们世间心理学大得太多了,它可以把一切诸法都包容在里面。一切诸法是所生、所变,所以佛教不是哲学,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它是真实的学问”这是真正见到事实真相而说出来。世间这些学术,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佛法的边际。原因是世间人所用的心在佛法里面叫。....
2023-07-02
万法唯心与唯心主义有何不同

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修行:极乐世界路途遥远“为何《坛经》又说”  济群法师答:《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这是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面而言”须知。净土不离当前一念,和净土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并不矛盾,从究竟意义上说。我们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世界从未离开现前一念,这个境界极高,还是念佛求生西方的路子较易契入,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这信、愿、行。....
2023-07-02
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如何运用佛法面对恐惧

不久就要去面对让我最害怕的事情了,觉得孤独,我内心总是很恐惧,先害怕被我哥欺负,后来又加上害怕被外面的人欺负,这种恐惧感都让我暗自缩成一团发抖,弟子自小家庭中很多角色虽然存在,请问师父如何才能让内心不再惶恐,把内心的哀怨转化为愿力:便是心灵苦乐的转折点,我深感自己内心没有力量,我应如何去寻求心中的力量呢?更应该做的是净化人心、减少贪欲、爱护环境,要踏实笃定的走在一条自利利他的道路上。....
2023-07-02
如何运用佛法面对恐惧

如瑞法师:人生要有个好心情

那一个人要活得幸福,活得自在,佛法的智慧就告诉你,当下的麻烦事你能用智慧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当下你不就自在了吗?自在了不是就快乐了吗?所以快乐从哪里找啊。就是从我们的用智慧解决烦恼的当下,佛法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我想看到大海”鱼妈妈就告给小鱼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佛法当中,我的心里都充满阳光,那你活得快乐吗。就让我们有个好心情?你有了妙智慧是不是事事都能明白。你有了妙吉祥就处处都能够自在的。....
2023-07-02
如瑞法师:人生要有个好心情

如孝法师:如何学佛才不迷信

正见对一切生命现象宏观的了解第一个阶段是结缘的阶段,从传统文化也能够入佛法,传统文化是谈我们的生活现象,学佛的人都想获得完整的、圆满的、福慧具足的生命,还没有找到佛法清净的源头,当这种刺激体现出与世间感觉不一样的时候,时间长了就会生起疲软的心,让佛法成为一个理性的能够支撑我们生命的信仰点。正见就是刚刚谈到的生命整体的蓝图,这个境界对我们了解生命有所帮助。....
2023-07-02
如孝法师:如何学佛才不迷信

星云法师:承诺的力量

星云法师“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是守信:  孔子曾经譬喻“人而无信,正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何以行之?忠诚守信”是立世的根本,在过去农业社会。交通不便,通讯设备不发达,出外就业的人要靠信差投递家书、传递口信,甚至寄送物品,彼此之间。并没有契约,也没有证人,靠的就是一份诚信,即使千山万水;餐风露宿,信差务必完成所托,承诺“的力量”  古人对信守承诺的重视。一诺千金“....
2023-07-02
星云法师:承诺的力量

一行禅师:众生生命一体不二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生活充满了忧虑、恐惧、希冀和失望。我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当我们对法界无尽缘起进行沉思的时候,并且对一切有情的恐惧、痛苦、希望和悲观了然于心。而是从互即互入(基于法界无尽缘起)的角度来认识毛毛虫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一有情生命的珍贵性,我们就不敢剥夺毛毛虫的生命。我们会感到我们好像在杀害自己,会觉得我们生命中的某种东西随着毛毛虫消失了。....
2023-07-02
一行禅师:众生生命一体不二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莲花藏经》云“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业障定得清净,若持诵六字大明咒,微尘数菩萨亦亲临。则能具足清净之无量慈心、悲心与智慧聚,闻此观音咒藏之有情者。若于旁生耳边诵此咒者,并从病、魔等违缘中解脱”《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欲算数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而不能尽。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德聚亦如是而增上,一诵六字大明咒之福聚德不能胜数。....
2023-07-02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功德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