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三坛大戒
三坛大戒为汉传佛教出家僧人的受戒仪式,分别得到沙弥(尼)戒、具足戒、菩萨戒的戒体,履行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这种仪式在设置有专为佛门弟子传戒的戒堂和戒坛的各大丛林举行,二坛传授比丘戒;三坛传授菩萨戒。在三坛传戒中所用时间最长,如挂搭、请引礼 师、道喜看单、贴单、通启二师、请戒开导、查验衣钵、露罪忏悔、呈罪称量、登坛受戒等,而在传比丘戒和菩萨戒期间。....
2023-07-01

明贤法师:禅是当代社会的潜力股
禅门的修行是最不拘泥于形式的,这是禅宗最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特征之一;佛教旧有的形式都已经被摧残了”便能产生如此的生命潜力“在我没有获得受用之前“是不是功德更大,参禅打坐没有任何一坐是白修的,你也许觉得进步不快。现在进步可慢可难了,只是拿老本来面对了自己现在的信心,深刻体会到了修行的不简单、进展有困难,恰巧这是真实的进步,因为你是拿现在的努力在面对千生万劫的宿世业力。....
2023-07-01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法在恭敬中求,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当而得体的称呼法。方能彰显内心的恭敬,从而得到佛法的利益“ 一般我们称呼出家师父”某甲法师”某乙师父”乙师父“等来尊称”、,某乙师“的称法”乃是出家师长对,晚辈“出家人或同样是出家人对很熟的(p....
2023-07-01

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六度,而行持一种善法也可以同时具足六度。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放生本身是无畏布施;通过佛教的放生仪式让有情得到佛法的熏染,施财令有情离苦得乐,这三种布施当中, 第二、持戒。如法放生是让有情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这符合以利益众生为核心的大乘戒律。与不伤害众生的戒律相一致。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生嗔恨心与人争吵。....
2023-07-01

虚云老和尚:自性自度
一切菩萨也如此发心”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佛弟子无不发此誓愿,佛由众生修成,众生能依愿行 持,就能成佛。何以一切菩萨发愿度众生,因众生之众字,除佛法界外,其余九法界都属众生,其数量亦复难知, 嵩岳元圭禅师对岳神说,佛能空一切相。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又烦恼无尽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又法门无 量誓愿学。常行正法。....
2023-07-01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经常忙到从早到晚都没有私人的时间,我会尝试找些零碎时间来打坐、放松、静心,修行不一定要坐在蒲团上,不一定非得要半个小时或一小时,不管是坐在办公桌前,都可以利用三、五分钟练习禅坐, 只要放松身心、体验呼吸、安住当下。便能让劳累的身心恢复活力, 如果行程真的忙到甚至连五分钟都排不出来,那就试着在工作、走路、谈话时放松自己的身心,把工作当成修行。....
2023-07-01

一味的自律是纵容恶吗
那我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纵容了恶吗? 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口意的恶劣行为。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嗔、痴。时刻提醒自己对治贪、嗔、痴,可以有效制止自己身心上恶的发生。在你看来是恶劣的行径,在别人眼里不一定就恶劣。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恶劣的言行,在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群人中被认为是恶的,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时代、另一群人中就不是恶的了。....
2023-07-01

汉文大藏经有多少版本
房山石经拓片。 我国第一次刻本汉文大藏经是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刻本,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1936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金代公元十二世纪刻本大藏经。西安开元、卧龙寺藏有宋刻公元十二世纪碛砂板藏经。明代政府刻的南本大藏经1372年开始在南京刻的和北本大藏经1410年开始在北京刻的。还有万历年间刻的方册大藏经通称嘉兴藏现在还有留存。....
2023-07-01

月光菩萨的前世今生
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据佛教贤愚经卷六、月光菩萨经、大宝积经卷八十记载。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 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亦有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 日照、月照。....
2023-07-01

信佛之人忌诽谤三宝
信佛之人忌诽谤三宝,切记不要犯这种的罪过——就是专门说三宝的过错,说佛教不好,说佛法不好。说僧人不好:菩萨戒有一条戒说“对于比丘有什么罪过,比丘尼做什么错事;就是有其他人说四众过,也不要去插嘴,也不要去跟著讲,也就犯了毁谤三宝的罪,也就犯了说四众过的罪,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知道的,就不知二地菩萨的境界,就不知道等 觉菩萨的境界,也就不知道二果阿罗汉的境界,不要生出一种毁谤三宝的心,不要说四众过。....
2023-07-01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列出一个诵经的最简单实用的仪轨(仪式)来,熏坏菩萨事小“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自己喜欢念的都可以),没有条件顶礼的”合掌念三次“心里想着自己在顶礼也可以”为利众生愿成佛,佛、法、僧三宝。我把所修行的布施等等善行的功德。回向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每天没事的时候多念几遍这个偈子,修行成佛,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某某会上佛菩萨”你诵《金刚经》的时候。....
2023-07-01

谁是最先见到佛的那个人
佛陀忽然外出,都不知道佛陀的去处。知道佛陀到忉利天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每个弟子对佛陀都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当佛陀还没有到达僧团的时候,他听到传报佛陀下降人间的消息,我现在去奉迎佛陀的圣驾“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把佛陀的法身当做地水火风四大的和合,这是没有真实的认识诸法空性,就见不到佛陀的法身,要想见到佛陀,佛陀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就没有再去迎接佛陀”大家都想先去拜接佛陀。....
2023-07-01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是什么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法师答:佛教讲因果。而(p....
2023-07-01

做功德是不是一种贪
做功德是不是一种贪:大供养者是大贪欲。对功德的贪念”是累积善业的贪, 就像很多人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声音都是宣扬佛法的妙音,放眼所见都是我们喜欢的事物,但这却是因为我们所处世界的黄金珠宝非常稀有而显得珍贵。便希望能拥有多一点,而这个世界讲好话的人也很少;便希望说好话的人多一点,我们更希望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烦恼、忧愁、痛苦; 这种种希望都是贪念。所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业力完全清净时。....
2023-07-01

太桥旦曾堪布:水之德
太桥旦曾堪布, 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种特质分别为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和(p....
2023-07-01

永久纪念印光大师往生75周年
印公大师五色舍利,印光大师与灵岩寺僧众合影。印光大师普陀山留影, 1923年印光大师在佛教慈幼院筹备会成立大会与大众合影(前排左四为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与大众合影(第三排左七为印光大师)。他体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深理,实为近代佛子僧人典范,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法师均为好友; 法师留给后世的无上法宝《印光法师文钞》,皈依弟子莫不奉为圭臬;....
2023-07-01

证严法师:救世应先净化人心
救世应先净化人心,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了救世?我想应该要先救心,我的努力救世。道理已经不住在人心,道德观念已经沉沦在人心的末端。我要她们每天投五毛钱进竹筒作为救人的基金。不要每天投五毛钱,今天要做善事”就很自然地向菜贩说。省五毛钱要做什么”师父说点点滴滴集中在一起。每天在菜市场里都有爱的循环”慈济就是这样做起来的,无非是要汇集众人的爱心”尤其每个人每天早上起来投下五毛钱时:....
2023-07-01

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丰收的美好季节,我们沐浴着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欢聚在重庆綦江古剑山巴渝佛教圣地,隆重召开第二届古剑山佛教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大事和盛事,本人感动无比的欢喜,心情就像上午的阳光一样灿烂。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只有在和(p....
2023-07-01

星云大师:养心驱魔更为重要
养心驱魔更为重要, 现在的人都喜欢吃补药,为了求得身体的健康,种种进补的方式:有的人吃蛇胆,有的人吃狗肉,有的人吃猴脑,有的人吃熊掌。有的人吃鱼翅,另外如当归、冬虫夏草、燕窝、洋参等。就更不用说了, 补药进补?真的有效吗,其实,身体也不一定要靠药补,身体的健康要靠运动、作息正常、心情愉快、工作有时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烦少恼等,这些都是最好的强身之道。也不一定非要迷信药补不可。....
2023-07-01

虚云长老:不忘修行更易得力
’谓一切圣贤,处处真如,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心不在道,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乱转念头,则生欢喜贪爱心,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满肚秽浊,白云端禅师有颂曰,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食而不知其味。怎好不痛念生死?应须放下身心,‘你何不修行呢:‘修行虽是好事,’僧曰,‘有一念佛法门,也念一声佛,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2023-07-01

什么是中阴身
解脱生死即是出离五蕴的三界“把佛教的五蕴改为中国思想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意生身、求生、食香、中有、起, 有福报的中阴身是以好的香气为滋生的食物,无福的中阴身是以恶臭的气味为滋生的食物,凡是中阴身都有神通“一次又一次地受生为中阴身,由地狱众生而转的中阴;由饿鬼所转的中阴,欲界的人及天所转的中阴;欲界的菩萨之中阴则如壮年人的身量且相貌杰出,而色界天人的中阴,欲、色二界众生一般皆有中阴身。....
2023-07-01

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
放生一定要按照仪轨来进行吗: 佛教中放生的仪轨很多且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都不离三殊胜,行持一切善法要以三殊胜来摄持。这样行善的功德才能日日增上、直至成佛永不灭失。三殊胜指的是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为了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并且最终证得无上正等觉、究竟成佛而放生。正行无缘殊胜指放生时善根不被外缘毁坏,必须证悟基大中观、道大手印、果大圆满。....
2023-07-01

“开光”是什么意思
开光是什么意思?佛菩萨本自具足成就?为什么出家人还要为其开光:开光是通过庄严的仪式加持于佛像等,增长人们内心的恭敬、信心与虔诚。其根本在于开启人内心的善法光明:请了一尊佛像回家?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后才能供吗:开光,本意是寺庙落成或佛像建成的一个证明仪式,证明此处三宝具足,社会大众可以来此修学佛法“犹如古代男子成年之日要举办”邀请四方亲邻证明一样。所有庄严的仪式,都是为了增长人内心的庄重。....
2023-07-01

本性法师:谁在轮回
轮回的流程是十二因缘。 (p....
2023-07-01

寺院中安单的传统礼仪
是指行脚僧在寺中挂单已久,而寺中僧众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意味着他从此不再作为寺院的客人暂居寺内。如亦需由侍者放榜,等待维那将度牒或戒牒发还大家。榜上写明姓氏、时间、籍贯、年龄及出家师父姓氏、受戒名称、地点等等,行脚僧就失去了行脚僧的身份,新安单的僧人习惯上还要举行一次“ 答谢会多在法堂举行。堂中要庄严地设置住持之位,并再三谦恭地表示对自己能于寺中安单感到莫大荣幸。安单“....
2023-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