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清法师:修忍辱可不是叫你憋着

心存善念,士可杀不可辱“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劲憋着。因为憋着,非但解决不了问题,会出大事。实际是化解之意,先无条件地接受,化当然是需要条件的,就是明了事物的本质。别人找你麻烦、对你发脾气、暴跳如雷,是别人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使然。他心里有了问题,想不开,郁积了负面能量,需要发作。你如果不让他发作,他会憋出病来。允许他发作。....
2023-07-01
法清法师:修忍辱可不是叫你憋着

证严法师:慎选人生方向

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可以感受心地风光之美,体会虚空之下清净的世界,欣赏心外风景,有位黄居士看到儿子沈迷计算机,想要辅导孩子;了解是否真有那么好玩,甚至睡到半夜又起来玩。要好好地运用智慧选择,他觉得人人付出一分爱心是理所当然,  慈济人还邀请他一同到灾区付出一分力。他认为到灾区帮忙很好,凌晨三点多黄居士骑车出门:我是吃饱太闲吗。天未亮就出门,当下就想回家,  承担方知难 做中涤习气。....
2023-07-01
证严法师:慎选人生方向

如何供养阿弥陀佛

佛菩萨圣像。  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用什么方法供养阿弥陀佛呢,极力的赞叹、宣扬,劝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真实供养“只要你见到佛像,佛就护念你“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你说它迷信。但是佛还会保佑你,我们这些佛弟子就有义务造佛像,  这个念佛机不疲不厌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统统都种了佛种子,统统都与阿弥陀佛有缘了,有缘的都要得度。阿弥陀佛?....
2023-07-01
如何供养阿弥陀佛

如何才算真的见性

如何才算真的见性。  真如、实相、自心、自性、本性都是一个意思?所以性在哪里。性在相中,别人问你,你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也知道。随便举一物都是?我们有没有真的见到性。没有,我们学习的是常识,佛学常识。不是真实智慧?  真实智慧是什么,必须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那个时候随拈一法就是?为什么你的心清净(p....
2023-07-01
如何才算真的见性

希阿荣博堪布:怎样了解自己

我非常喜欢您说用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可以带着幽默感观察自己的无知、傲慢、冷酷和僵硬,又心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保持对自己身语意活动的清醒的觉察,难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动作、语言、心念不知道吗,很难持续清醒的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就是把身体、感受、心念及至一切现象作为觉察的对象。我们将能更准确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一念一行和周围的变化。我们的觉知将逐渐回归现象、事物的真实状态:....
2023-07-01
希阿荣博堪布:怎样了解自己

捐赠器官对修持有影响吗

死后捐赠器官对临终的修持有影响吗?有些佛教徒担心在死时身体被碰触,大乘弟子常常嚷着要利益众生,一个有悲心的行者如果能令他人延续生命,也肯定会不假思索地欢喜应允。心识离开身体的一刹那才是生命的结束及中阴期的开始。所以在佛法观点上并未真正死亡。即使有人施手术切下器官而转赠他人也不会令你感到肉体上的痛楚,而以悲心为动机的行为只会带来善果,肯定能令你的未来生得利益。诸大菩萨等对众生以身体布施。....
2023-07-01
捐赠器官对修持有影响吗

̸ʦ��̸����Բ������˵ʲô���˷�ѧ������

̸ʦ��̸����Բ������˵ʲ....
2023-07-01

明海法师: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做自己心的主人

明海法师,信息越来越碎片化“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面对,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心静下来,的难题,成为了信息的奴隶,逐渐被社会提供给我们的消费模式所塑造。所深刻地影响,我们个体生命的自主与创意却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2015年12月13日明海大和尚应生命大学和北大国学社联合发起的生命同行....
2023-07-01
明海法师: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做自己心的主人

一行禅师:懂得放下就会幸福

如果你懂得放下,幸福就可能出现。  一行禅师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人士之一,他通晓越、英、法及中文,著作达100多种,代表作有《与生命相约》、《爱的正念》、《苹果禅》等。  一行禅师1926年出生于越南中部,16岁出家,23岁受具足戒。1962年,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比较宗教,越战期间返乡从事和(p....
2023-07-01
一行禅师:懂得放下就会幸福

小学课本里的禅诗

远观山有色,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p....
2023-07-01
小学课本里的禅诗

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 空性是现象最本质的属性?现象是空性的表达:正如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现象,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空性。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也就是肌肉、骨骼、器官、毛发、水分、呼吸、气脉、热量等”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水分、呼吸是。你会感觉自己不完整了,你根本不会这么想”反而会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完美。....
2023-07-01
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五种智慧的布施

即以至诚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也就是亲自布施,不假他人之手;若假让他人之手,所得福报也要经过他人才能所得,  三、信心施。相信布施之果报不失,有布施之因,必得其果,如此信心行布施。依时节因缘之需要而行布施,譬如要以对方之所需要而行施,当对方得了重病,所需要的是治病,所以要助他就医,解除他的痛苦,就是时节施。  五、如法求物施。这是指布施之物要如法而求,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财物来布施。....
2023-07-01
五种智慧的布施

极乐世界是另一执念吗

是否又给了众生另一执念?教我们先用对净土的执著去除对轮回的执著,至少是现见空性初地菩萨的境界。自然没有了对净土的执著,  我们凡夫这一颗心就没有不执著、不攀缘的时候,不仅会对净土执著,佛陀教授的任何一个法门。我们便执著于断灭;我们便执著于恒常主宰,我们便执著于虚无”根本不是我们凡夫以分别心随意揣测”都可修学净土法门,所以恒沙世界无量诸佛莫不赞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2023-07-01
极乐世界是另一执念吗

咒音不准修持还有效吗

是否咒音不准便修持无效呢:如果能依据最准确的梵文咒音诵持。  在准确发音及信心这二者之间抉择。信心绝对是较发音正确来得更为重要,如果对师长的教授及修持的法门有所怀疑。衲并非说正确的发音并不重要。对咒及师长的教授之信心才是成就的关键。发音是否完美正确只是次要的因素而已,他一边持普巴金刚的真言“因为持咒的力量“在讨论修持之对谈中,大师指出这位行者专修的真言发音有误“但行者却把它错误地念成“....
2023-07-01
咒音不准修持还有效吗

想诵经开悟有哪些秘诀

  文/净慧长老 诵经十二步骤都要懂。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不勉强?所以诵一经能开悟,但是诵一经比较容易契入,晚上再诵另一种,然后诵到很忙很累。没有人一天只诵一次的,我有多余的时间再学别的或诵别的,诵经诵到突然之间不见经,读起经来身心才会投入。为什么念经文最后都要再念补阙真言,为什么要再念补阙真言,都没有念漏掉吗,我们比较熟的地方常会快速的念过,尤其念到断句很明显的时候常常会断掉。....
2023-07-01
想诵经开悟有哪些秘诀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祖师。他著书很多,如《心赋心经》,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一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二宗,中国人分佛学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深浅,皆穷源彻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至误入歧途。他老(p....
2023-07-01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缘分由什么决定

缘分由什么决定?缘分是天注定吗?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既源于宿世的恩怨与心愿,又能通过今生的努力去营造、改变。  问题二、爱情到底是什么?怎么用佛法来解释爱情和婚姻,如何才能想得明白,想得开?无缘不来。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有宿世的缘分,报恩、报怨、还债、讨债”不能去计较付出与所得的比例,而应用爱、感恩、包容、谅解、善意来面对,自己曾最幸福的时光是因两人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自然达到了高度共鸣。....
2023-07-01
缘分由什么决定

轮回:人的命有定数吗

要了解和接受过去,前世和今生的关系,今天的经历都是昨天的延续。这一世的因缘是上一世的延续,前世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后世第一个念头的因,但是我们身语意的造作也同时在创造新的缘,只不过大多数众生因为惯性,不自觉地遵循着往昔业力的趋势,每一个当下创造出来的新缘起也都成了以往习气的重复流转。又因为每个当下都是改变的契机,人的命运又是不定的,变好与变坏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3-07-01
轮回:人的命有定数吗

出离心出什么离什么

每一天都要面对这样的事情的人怎么样能够走出去?因为挣钱就是为了生存,没有只当做为了生存?他也是为了生存还是要做一点事情,如果为了生存什么都不能做的话,人没有办法生存,出家也就是为了他的生活稍微还是要做一点事情。  那我们生存了以后的问题。大家觉得生存以后?生存有没有目标呢,生存到底有没有一个目标呢。它也需要能够让它生存的条件,这是为了车子的生存,一个车子生存的目标是为了燃烧这些燃料吗。....
2023-07-01
出离心出什么离什么

不受戒而修习能成佛吗

不受戒,依于戒地”进入佛教之门必须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宗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不生戒体,  不经过受戒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  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
2023-07-01
不受戒而修习能成佛吗

如何看待包容与纵容

你们会原谅自己的孩子几次“长期的包容会不会变成纵容”起初听到上人如此开示时”忍而无忍就是心中没有忍的念头:严重时失去理性而意气伤人。  一个懂得修忍辱的人才会孕育包容的力量”其形于外的雅量与肚量更是令人高山仰止”修忍辱就得先看破我相:要看破我相之前还得先学习“因此他会在挫折与失败中看清成功之道。也会在得意与成功中学习谦卑,在顺逆境的际遇中体会生命无常,更藉忍辱启发智慧与生命的潜能。....
2023-07-01
如何看待包容与纵容

延参法师:人生别那么忙

生活里的那些锅碗瓢盆油盐柴米的琐碎,那些生活的火急火燎,是自己的心在瞎忙。人生的辛苦,而在内心的忙不失迭,人生才多一份闲适。不要让烦恼成为人生信念无意义的消耗,其实是自己误读了人生,是且行且珍惜的知足,那些所谓的人生的负重,相信不是因为生活有多艰辛。虽然人生免不了有苦闷、彷徨、纠结甚至是痛苦,但这恰恰是需要自我去承担的人生之重,能够从烦恼里突围,结果也就跟着成了智慧或愚痴。....
2023-07-01
延参法师:人生别那么忙

打坐时怎样去克服障碍

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p....
2023-07-01
打坐时怎样去克服障碍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禅修之前要明因识果,因为一切的好处、明心见性或者开悟成佛都离不开智慧。而智慧就是明白因果的发展规律,所以离开了明因识果的禅修是毫无用处的。那么我们的禅修只能说是呆坐。  我们往往只看到禅师们开悟后“觉得戒律、因果完全是束缚我们明心见性,  我们随便看看祖师大德的开示就会知道。因为他们所教的对象是已经知道了我们现在活着就是梦幻的人。....
2023-07-01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若诸法空相极乐世界又有什么可向往

所谓诸法空相,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悟入实相;有的众生更容易对净土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空性不是指断灭。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学了一个“极乐世界是空性的”向往净土之心也是空性的,空性不坏显现“空性与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丝毫也不矛盾”....
2023-07-01
若诸法空相极乐世界又有什么可向往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