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忏悔是人生的清洗剂

忏悔是人生的清洗剂?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他们向谁忏悔呢,向上帝、教主忏悔。求得主的宽恕、饶恕,你的罪业也就消除了,佛教的忏悔主要是面对大众、面对自己,虽然有时也在佛的面前忏悔。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年成就。....
2023-06-30
济群法师:忏悔是人生的清洗剂

苦谛:苦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感到痛苦,就会产生痛苦,会带来种种的不便与痛苦之外,因此古人常拿毛发来比喻烦恼说。其关系实在密切不可分,而陷于萎缩颓丧的痛苦之中,由于我与身体的关系不能调和,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嗔痴等烦恼时,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痛,自己的心实在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痛苦交迫是必然的,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圣希贤、成佛作祖。....
2023-06-30
苦谛:苦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本命佛”一说

当做佛像,  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人们内心的虔诚容易被引发,  对佛像应该当做佛来看待,对法亦应如是发起恭敬,因为法是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车乘。佛法从恭敬中求“好好恭敬三宝、断恶修善,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贪图外在的资财。却有一些不懂得佛法的人借佛敛财,不懂得真正的宝藏在自己内心,佛像也是为了启发我们的内心,一见到内心就会生起亲切温暖的感觉。....
2023-06-30
关于“本命佛”一说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全受者。即先受四戒、三戒、乃至仅受一二戒都可,在家居士既闻法有素,知自行检点,不敢轻率妄行,则杀生、邪淫、大妄语、饮洒之四戒。或可不巧犯,欲不破盗戒。例如与人合买地皮房屋,欲实报,又不知而犯与明知违背法律而故犯之事,如信中夹寄钞票,与手写函件取巧掩藏,均犯盗税之罪,及法律所不许而取巧不纳,皆有盗取之心迹及盗取之行为。皆结盗罪,当严净其心。....
2023-06-30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图:资料图)。  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舍波提夫人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 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  他父亲净饭王 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摘自赵朴初著《佛学常识答问》....
2023-06-30
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

(图:资料图)“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字就是“真如” 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Yathābhūtam的意义。的解释是:又说”如实而来,如来“ 是一个通用名词”佛陀“的异名”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 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摘自赵朴初著作《佛教常识问答》。....
2023-06-30
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

永信法师:莫向外求一切都在于内修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矛盾的,榴莲,喜欢吃的人,说它是水果之王,口感独特。不喜欢的人,甚至连闻到气味都很痛苦。恨不得离得远远的,那到底,榴莲本身的味道,还是不好呢,有的人觉得不规矩;有的人反而觉得有活力,小孩子不调皮,有的人就觉得听话稳重。有的人可能就觉得没有创造力,那到底调皮的小孩?是好还是不好,实际上就是心对境,对外在的一个事物,内心会起一个反应、判断、感受“....
2023-06-30
永信法师:莫向外求一切都在于内修

佛教中的常见身份称谓

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可称为法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对善于记诵或讲解律藏的僧人的敬称。指精通论藏、善于讲解经义的僧人。指通达禅理、善修禅定的僧人。译作教授、轨范师、正行者。密宗指灌顶师等。一般指具有一定学位、能为人传法灌顶的阿黎。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旧等”指内有智德、外有胜行的僧人。....
2023-06-30
佛教中的常见身份称谓

打坐时腿痛难忍怎么办

增加坐禅强度 日积月累 必会有所成就:我是禅修菜鸟,每次打坐时都是腿痛难忍?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减少腿疼的痛苦吗:禅修初学者腿疼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打坐的过程,就是调整、调柔身心的过程,腿疼。反映出的问题是身体没有调柔顺。  克服腿疼需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坐禅宜柔缓而密集不辍,每次坐禅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等树立了信心,找到了感觉,坐十五分钟。....
2023-06-30
打坐时腿痛难忍怎么办

̸ʦ̸���л�����֮С������Դͷ���˷�ѧ������

̸ʦ̸���л�����֮С������Դͷ_���˷�ѧ_������....
2023-06-30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不是你要落实什么“主要是要有对”诸法空性。的把握,如果你了解世间一切都是缘生法,都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影,你如果真正地从心灵深处认知到了这一点,就不至于过多地贪恋执著。就能够放得下,  如果你有很强的我执,很强的对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在意面子、亲情、地位等等,对这些都很在意的话。你绝对是放不下的?每天念佛。....
2023-06-30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宽静法师:“戒”是佛教的命脉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发表开幕致辞:澳门迎来一场极为殊胜的佛教论坛及法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高僧大德和善信居士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旨在落实本师释迦牟尼佛“共同弘扬佛法戒律、正本清源。法相庄严的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发表了开幕致辞,并在致辞中恳切的分析了“对于佛教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和谐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下为宽静法师讲话全文:....
2023-06-30
宽静法师:“戒”是佛教的命脉

不慧法师:放下的自在

从香袋里掏出来一个用红色塑料袋裹了又裹的一个装盘香的小塑料盒子,盘香下面还是一个用塑料袋包裹着的东西,我很好奇的问他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颤抖着双手打开了塑料袋。里面露出一尊塑造的比较粗糙的金灿灿的佛像来,或是被他的子女们知道拿回家的话那就背因果了。老和尚说想来想去只有送给我保管他才放心,我接过这尊金菩萨看看“佛像底下有一方比较模糊的印记为”拿在手里掂量掂量还真是沉甸甸的。....
2023-06-30
不慧法师:放下的自在

大乘佛教都有哪些特点

(图:资料图)。  根据缘起的道理而说法性空,一切法既是因缘和合而起;所以都没有实体,一切法都只是因缘和合的现象。在现象上找不到作为主宰的本体“诸法无我“是指人的”现在进一步说法的“也没有。人我执”现在是破”法我执;说“法”空,  来源“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2023-06-30
大乘佛教都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戒”及为什么要持戒

戒”为什么要持戒?佛法说的戒定慧中的戒是什么意思呢 :戒是对身语行为的规范:对个人修行而言,戒帮助我们断诸恶、行诸善,借由这些行为的庄重来帮助我们调伏粗猛的恶业烦恼,为进一步的专注修行打下基础,戒能维护团体的稳定有序,社会法律、学校校规、公司管理制度、团体规约……都有与戒相似之处,修佛养性是自己心灵的事:为何要那么多的戒律呢,比如不让吃肉不许喝酒之类?甚至不许有爱欲,应该顺其自然吧。....
2023-06-30
什么是“戒”及为什么要持戒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什么

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初学者还没有提起就谈放下。未立正见、颠倒次第,  初学者不宜一开始就关注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依照正确的修行次第来做,断除粗猛恶业乃至调伏细微心念,从内因上来说是自己的宗旨、愿力,是寻找、融入一个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体,  学佛、修行要首先建立宗旨。礼佛、善行、放生、救孤……这些行为都不是矛盾的。所有一切杂染的欲望都会渐渐被这个大愿转化,妄想对治烦恼习气”....
2023-06-30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什么

详说华严菩萨圣诞的来历

觉悟的众生有三种“又可以引导众生觉悟,菩萨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既是菩萨应学习种种智慧自度”引导其他众生也能走上解脱之道,菩萨都从凡夫做起,凡夫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既是发成佛之心,是修行菩萨道的最初所应具有之心,以此心去救度众生。没有要救度众生之心,那不等于说是发菩提心,见众生受苦,就会以智慧、悲心救度之,所以发此成佛之心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那是不想救度众生。....
2023-06-30
详说华严菩萨圣诞的来历

觉真长老:挣钱要找到源头

觉真长老,  骑自行车再努力,也追不上宝马说明(p....
2023-06-30
觉真长老:挣钱要找到源头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一般浅知者批评佛教的‘满天神佛’者,他们并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们也没有归依三宝,如果归依了三宝之后,  (1) 尽形寿归依佛,不归依天魔外道。不归依外道邪说。  (3) 尽形寿归依僧,不归依外道邪众。自也不会再去崇拜外道的神像了。一般人所拜的鬼神,只要我们归依了三宝,可见凡是归依了三宝的佛弟子,为了护持舍宅与身命。....
2023-06-30
圣严法师:佛子能拜鬼神吗

多读心经真能消三障吗

令你没有执着有所得的心,没有执着证果的心。指的就是般若心中的心“即运用智慧心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道破修行的妙理,你这个心没有挂碍。你若无挂碍了?没有什么可以把他的心给摇动的。心无挂碍这个时候对一切生死、苦乐、顺逆的境界都无动于衷。这都是因为有挂碍;你若无挂碍了“不执着这个业报的身,心无挂碍离报障,这是说你若是无所挂碍。一切的颠倒、梦想都没有了,没有恐怖就破除你的业障。....
2023-06-30
多读心经真能消三障吗

̸ʦ̸�������ʡ����������徻��ء����˷�ѧ������

̸ʦ̸�������ʡ����������徻��ء�_���˷�ѧ_������....
2023-06-30

如何对待僧人

出家人也是凡夫,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法师自己会改、会成长,我们不能去执取这个过失。可能法师早已改过,自己却因为观过而失去了恭敬心和求学的心,如果是重大的破戒作恶,应当汇报僧团来规范、管理。我们自己不要随意轻毁甚至口出恶言。  处处寻求出家人的过失,看到法师一个过失,即使他讲佛法正理。有人认为这是依法不依人“重点是自己要全心求法、依法,不是求全责备别人依法,阿罗汉尚且有习气所使的不如法行为。....
2023-06-30
如何对待僧人

惟觉老和尚: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佛法上就把这四肢五官分成为四大种。用我们的意识把心念集中于此,就会产生气血逆流,佛法中根本就不修这个法门。是不会发生走火的毛病的。  再来讲‘入魔’?现在有很多学打坐的人,希望佛菩萨来加持;希望耶稣来加持。希望济公活佛及神明来加持等等,或梦到种种神明来同他讲话,乃至于告诉他种种法门及吉凶祸福等,在白天彷佛也听到有人跟他讲,乃至说自己是罗汉、菩萨、佛来转世度□生的,而他说出来的话也似乎有些灵验。....
2023-06-30
惟觉老和尚: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一行禅师:祈愿有用吗

一行禅师?  祈愿有用吗,  当我们心中充满爱时也在世界上创造了更多的爱、和(p....
2023-06-30
一行禅师:祈愿有用吗

慧律法师:众生所有的痛苦出自于坚固执着

就应当参究最究竟义,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念佛、吃素、放生、戒杀、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我们应当往无上大涅槃挺进。这个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一切众生所有的痛苦?世间人执着,修行人也很执着,认为自己是最有修行的。不能悟到究竟义的时候,无论是法执,或者是对自己的法门上的执着。我们那个执着从来没有放下,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痛苦,佛陀告诉我们,大殿里面的佛、法、僧,是不是佛最大?师父讲,请问师父”我管他什么佛!....
2023-06-30
慧律法师:众生所有的痛苦出自于坚固执着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