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师:你学习佛法的方向对了吗

你学习佛法的方向对了吗?也就是我们不是去检讨有没有收获,而是检查我们的耕耘有没有出毛病?而检视成效是为了调整推进耕耘的力道、改善耕耘的操作、适应耕耘的需求,这两棵仙桃树成长的过程当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检讨改进的地方。  今天我们不讲成长的外在因素,而是要谈成长的方法本身会产生什么成效?我们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来它在成长;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以更确切的尺寸去把它检视出来。....
2023-06-30
惠空法师:你学习佛法的方向对了吗

佛教中的六道

(图:资料图),六、地狱道,恶业最重的通常都会投生在这一道中,要历经几十万亿年以后,才有可能脱离地狱道的痛苦。因为太苦而不能够修持佛法....
2023-06-30
佛教中的六道

̸ʦ��̸����������˵��Բ�������˷�ѧ������

̸ʦ��̸����������˵��Բ����_���˷�ѧ_������....
2023-06-30

与出家师父相处的礼仪

北海禅院皈依法会,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失礼,其实,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错,法师多半很慈悲,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适切地修正。让我们也可从中多学一课:想向不认识的法师请教佛法,首先在请教法师法号时,很多人就不知如何开始,可以说“请问师父的‘上下’如何称呼?两个字的意思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此佛教徒为表达对法师的敬意,上下,为称呼法师的方法。....
2023-06-30
与出家师父相处的礼仪

“佛度有缘人”怎样算是“有缘”

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佛又不是什么万能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否则他不如直接把我们变成佛岂不痛快省事?这世上如真有个创造一切的主宰者,因为他也创造了魔性和苦难,那我们岂不就成了一种被创造的牺牲品?第一佛不能替众生转定业,第二是佛不能渡无缘之人,第三是佛不能渡不信之人。他确实渡不了无缘之人。我们死活都不愿将自己的手伸向他……学佛同生活中的事是一个道理,老师总不能变戏法式的将学生“....
2023-06-30
“佛度有缘人”怎样算是“有缘”

什么是佛祖如来又是谁

佛(图:资料图),  文/学诚法师“  梵语Buddha”译为,佛陀“简称为”佛,意思就是“觉悟的人”如来是佛许多名号中的一个,  佛陀是一个彻底战胜自我。证得圆满佛性的榜样,所以值得我们尊重、效学,  佛陀。是从无明长梦中觉醒过来的人,他把这醒觉之道教导众生,众生若能依教奉行,便能从颠倒迷梦中觉悟。....
2023-06-30
什么是佛祖如来又是谁

济群法师:迷的背后是什么

  众生有无始无明,而迷惑只是无明的显现,虚空就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就是内心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就是没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佛和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的一念之间,佛和众生是无二无别的,都有觉悟本性,佛菩萨已经断惑证真,而众生却充满迷惑。烦恼丛生。  修行就是不断扫除内在尘垢的过程,又有顿悟和渐修之分。是为不同根机者而施设的。每个人的迷惑烦恼不同,即佛教所说的钝根。....
2023-06-30
济群法师:迷的背后是什么

惟觉长老:以心境转逆境

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但不一定真正是坏事。大臣看到山上有一棵树,不一定是坏事喔。怎么不是坏事情“你这个蠢才真是跟我作对,酋长命令部下把国王的衣服脱掉。忽然看到国王的手正在流血。不一定是件坏事情,国王觉得很对不起大臣,就派人把大臣找了回来,我当时发脾气把你骂走,这群野人一定会把我抓去祭拜天神啊,都要本着正念、忍耐来处理事情“那么遇到坏事也会变成好事?遇到好事则会变得更好、更完美”做任何事情都要忍。....
2023-06-30
惟觉长老:以心境转逆境

学佛后怎么拒绝去K歌狂欢

学佛后怎么拒绝去K歌狂欢?学佛的人不喝酒、不吃肉,如果因为你的行为减少了一些不好的朋友,生活反而简单正常了,你不喝酒就不够意思,你不娱乐就成了怪物,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你最近受了什么奇怪的教育“……我们学佛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人们的认识已经是这样了”这个理由跟朋友解释?医生说了,我再喝酒就没命了……“要是我继续吃肉”血压肯定降不下来……。这样渐渐地周围的人也会理解:  其实吃素很时尚“....
2023-06-30
学佛后怎么拒绝去K歌狂欢

虚云老和尚:现代人如何参禅悟道

  为什么现代的人看话头的多?而悟道的人没有几个呢,这个由于现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学者对参禅看话头的理路。南奔北走,对一个话头还没有弄明白,不知什么是话头,如何才算看话头,一生总是执着言句名相。看念佛是谁”照顾话头”看来看去,与话头东西背驰,那里会悟此本然的无为大道呢?如何到得这一切不受的王位上去呢?眼只有瞎,那里会放大光明呀?好好的儿女,离家学道,殊可悲悯。古人云:修行悟道。会则弹指之间。....
2023-06-30
虚云老和尚:现代人如何参禅悟道

̸ʦ̸���л�����֮�����Ͼ����ġ������ѡ��������˷�ѧ������

̸ʦ̸���л�����֮�����Ͼ����ġ������ѡ�����_���˷�ѧ_������....
2023-06-30

圣严法师:没有是非之心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六祖坛经》有一句话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意思是说只要你心中没有是非之心”或是没有,、!那个人不好”的念头“你的烦恼就没有了!  因为烦恼是由我们的分别心所产生的”认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才会有各种烦恼。  因此《六祖坛经》又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意思是说我们心中不要有憎、有爱、有欲、有是、有非:当心中没有这些烦恼疙瘩时“就天下太(p。....
2023-06-30

关于念佛的四种方法

(图:资料图),  文/学诚法师。  念佛有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四种方法,看自己用哪一种。现在大多数人都是持名念佛,相较而言最为容易。持名念佛贵在一心?不要夹杂其它念头,  为何念佛。我们要把真心安住在自己的行为上,这样的行为才是有意义的,做功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功课,只有真正去用心了,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自己也会感受到轻安和力量不会当做负担和任务  摘自学诚法师微博答网友问....
2023-06-30
关于念佛的四种方法

倓虚法师: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万物之都会,群力之中枢。古德先圣视为事理具体之总轴也: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信岂可迷之”如人行路!信东为西,在未果决时访问知人指正,正是破除所信之迷,而非破其能信之心也,即按世人论之。则无一不信,而复有迷之甚者,若以世事举其所迷者。则有过恒河沙数之多,不胜枚举,只可综诸理性论之,则可该括一切事端,  凡世界中一切依他起性、不能独立者。皆属迷信,况偏计执性;....
2023-06-30
倓虚法师: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大安法师: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儒、佛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儒、佛圣人在动机和效果当中更重视动机,那么一般不是有意造的过失,我们容易宽恕。但是故意造的过失就觉得不能原谅了,难以宽容;  我们有志于学圣贤之道的人要宽容他人。在我们很难原谅的时候?那有心造的恶都能够宽容。更何况无心造的恶呢“  事情到无可原谅的地步”....
2023-06-30
大安法师: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虚云长老:参禅四病与四药

参禅四病与四药,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p....
2023-06-30
虚云长老:参禅四病与四药

正慈法师: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照顾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觉得形式不重要。烧香、拜佛就信佛了,不需要皈依,不需要受五戒,不需要受在家菩萨戒。甚至不需要烧香拜佛,哪里有困难布施些钱财就够了。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样比较超脱,学佛就是要超脱、解脱。我们在没有超脱、解脱之前,头面接足归命礼“头是身体中尊贵的部位”观想佛的脚在我们的手上,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越拜越觉得心里踏实。祈求诸佛菩萨加持我们,不要总觉得自己吃亏了”....
2023-06-30
正慈法师: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洗漱怕吵了家人睡觉。晚上我也烧香礼佛回向完后回房间关门坐在床上念(我一人住):早晚坐在床上也是可以的——你一个人住嘛,当然如果你在不影响家人的情况下能够洗漱之后念佛当然更好了?由于我们睡觉起来口里就有点发臭,念起来有点不恭敬。如果洗漱之后清清爽爽比较好一点,我就坐在这里念了。  晚上烧香礼佛回向后回房间关门在床上念。还是在佛堂里面念为好。....
2023-06-30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佛教中戒律的由来

资料图)  ——希阿荣博堪布....
2023-06-30
佛教中戒律的由来

佛前上香烧几支香才好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  逢年过节不少人都去寺院上香礼佛,但是还有不少人认为烧香越多越显示出虔诚心,上香只要点一炷到三炷就可以了。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现在礼敬佛菩萨。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是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  而且供养佛时也不要过于复杂。....
2023-06-30
佛前上香烧几支香才好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何区别

佛陀讲:唯心所造,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自己也就拿香跟着拜,人家说拿香跟着拜就是这种人。他根本不知道拜神在拜什么,只知道在拜神?你要保佑我身体健康:保佑我的孩子考上大学,或是我的女儿嫁个好丈夫,我丈夫事业顺利,好像在开保险公司。如果我买大家乐中奖。....
2023-06-30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何区别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先有业力还是六道轮回:讲先有业力也不对,讲先有六道也不对,因为业力本来就是如幻的东西,六道也本来如幻的东西,因为执着才有六道跟业力的存在。这叫做虚妄,有虚妄的执着才有业力。虚妄才有六道轮回,讲先有鸡;讲先有蛋还是有过失,不是先有业还是先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也不实在,是因为站在众生的角度,那么就是犯了严重的逻辑上的错误: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2023-06-30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法华经举手低头,皆能作佛,佛又于无量劫前,曾说法华,由是观之,无量劫前,曾有所谓佛者,于世度众生矣,众生既种善根于无量劫前,则此曾种善根之众生,至今应皆成佛,或成菩萨矣,则应佛菩萨多而众生少,何故佛菩萨不少概见?而众生滔滔皆是耶,将无量劫前之众生,悉未有举手低头之善根耶,若曰种而未熟。今之众生种举手低头善根者,又须历几无量劫能成熟此善根耶。抑永不能成熟耶:佛菩萨少众生多。....
2023-06-30
为何佛菩萨少而众生多

如何分辨善知识的真伪

(图:龙泉论坛)  文/惟觉老和尚  从他(p....
2023-06-30
如何分辨善知识的真伪

惟贤长老:抄经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修行

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才会对佛法知解得更加深刻,抄写时易于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会显示出书写者内心的境界或感受。那么笔画就会相应地显示出抛筋露骨、粗蛮莽撞的形态;那么笔画就容易呈现出锋芒毕露、戾气逼人的情态;那么笔画自然会显得拘谨局促和柔弱迟疑。如果书写者胸襟宽广、慈悲为怀,其笔画也总能透露出洒脱自在、圆融含蓄的美感。....
2023-06-30
惟贤长老:抄经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修行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