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斋日和斋月
斋日和斋月。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十斋日是在六斋日的基础上。 在斋日里,四天王和四天王的太子将巡视南阎浮提,观察世间人的善恶情况。上报给帝释天,帝释天根据世人善恶的情况。会对他的命运有一个加减乘除,在斋日里要尽量地多行善,对增长我们的福德智慧有好处,一年有三个斋月。 农历正月、五月和九月?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面镜子。....
2023-06-29

皈依的利益:入佛子数
学佛者也讲究利益吗,学佛并非排斥利益, 但不执著利益。并不影响应得的利益,学佛本身有大利益,《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等大乘典籍中。都有相当篇幅论及学佛利益,所容纳的功德自然也极为有限, 关于皈依的利益: 当我们对三宝生起完全的依赖、信服、追随之心。经由如法的皈依仪式获得佛法传承,皈依是区分是否佛弟子的准绳。 皈依的关键在于宣誓三皈,即尽形寿以佛、法、僧三宝作为究竟皈依处。....
2023-06-29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就是信念与智慧,有智能够见真理,先决条件是信念。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
2023-06-29

印光法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恐遭恶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
2023-06-29

不习禅的过失都有哪些
不习禅的过失都有哪些,身心疲累时就想睡眠。精神充沛时则胡思乱想,当心意无法集中时,对欲境的抗拒力,烦恼的制伏力,情绪的控制力,以及对顺逆境界的观察力等,觉得力不从心。由于长时间的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内心的胡思乱想、焦虑不安、贪欲执着。而导致身体肌肉僵硬,身心滞重迟缓,而觉得疲惫不堪。如心藏病、高血压、胃溃疡、扁头痛、气喘等现代人的文明病!皆是不习禅的过失,一但学会习禅用功。....
2023-06-29

如何做才能够自誓受戒
在佛菩萨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该这样说,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印顺导师说“如果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师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另外《梵网经》上还说”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便得佛菩萨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菩萨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另外。....
2023-06-29

如瑞法师:这辈子不要白做了出家人
有幸得闻如来教,恭敬虔诚如法请。从闻法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珍惜现前、把握当下,尤其让我们珍惜安居当中彼此的相遇,但可以互相鼓励成就的事情,知道作为出家人。身和心都能够静下来,我们首先来祈愿三宝加持,我们祈求三宝加被。无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缘念三宝,所以在安居之前求诸佛菩萨加被。让我们在安居九旬之中精进修道,实际坐在这里真的是很惭愧,就是祈求文殊菩萨加被,不要辜负老法师对自己的嘱托。....
2023-06-29

大安法师:修行当避免虚伪心
修行当避免虚伪心,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建立的名号、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2023-06-29

读佛经不解其意怎么办
读佛经的时候不解其意怎么办:读经我们一般遵循这么一个原则“只准专心读,不准刻意解”读佛经的时候不必解其意,因为读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正闻熏习的过程,因为火烧油熏墙壁就自然会变成黄色, 我们读经的一个主要目的不是解其意。让我们贪嗔痴的心清净下来,所以我们读经的时候只需要读就行了。我们读诵佛经。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升起正知正见正信,佛在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的过程中。....
2023-06-29

什么是理想的坐禅环境
什么是理想的坐禅环境,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之水边、林下,郊外之寺院、精舍最适于坐禅,初学应勤于寺院与众共修。再居家独修,居家独修者更应重视环境选择。能有一间格调清幽、高雅的禅房最为理想:若无则利用卧室来作为习禅的处所亦无妨:应注意之重点如下,静室不宜密闭。以免造成闷热、昏睡现象:影响身心健康,亦不宜 让风直吹到身上以免风寒侵身,明暗要适中;光线太亮,容易刺激视觉神经。....
2023-06-29

释迦牟尼的五种造像姿势
释迦牟尼五种造像姿势,通常有五种造像姿势。左手横置双膝上,右手置右膝上,掌心向内,为解救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的言行。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膝上,右手向上屈指做环形“站立姿势,左手下垂结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表示能够施于众生勇气和无畏精神。童子形象,上身赤裸,右手指地(佛经称,佛祖降生后,即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并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同时做大狮子吼:....
2023-06-29

何谓“四种无碍法界”
何谓“何谓:如何解释” 答,这是华严宗所创立的四种无碍法界?即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者,就是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无碍法界, 理无碍法界者,真如(p。....
2023-06-29

如瑞法师:为什么要出家呢
修行人出家和在家有什么区别呢,出家在家的外在形象不同: 出家佛弟子的形象是剃除须发。出家是师位,出家人犯戒自有犯戒的果报,出家在家内在的差别就在于戒律,这也是出家的功德殊胜之处,都因为出家修道而得以增长,佛法的大厦须出家和在家众共同撑持!这就是身未出家而心出家、在家精进修行的居士:心不出家,不按世尊的教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三、心未出家、身也未出家。就是《大智度论》中佛所呵责的。....
2023-06-29

达照法师:愚人食盐
过去有一个愚痴的人去别人家里做客,他嫌饭菜太淡了没有味道,于是饭菜的味道就更加鲜美了:这个饭菜之所以变得美味起来,仅仅用了少许的盐巴尚且如此美味!这个愚痴的人没有智慧,反而因光吃盐巴而受伤害,听说节少饮食有利于修行,以为盐巴可以得美味就直接空口吃盐巴,任何事物都会显得不美了,令人身心苦累而已,身心状态、行为修养、言语举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事业家庭、社会关系等等。....
2023-06-29

何为佛教中的吉祥八宝
象征佛陀教诲的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象征自在与解脱。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象征阿弥陀佛,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圆满、永生不死“象征出污泥不染的品质及修成正果。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象征佛法音闻四方”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2023-06-29

何谓天人“五种衰相”
何谓天人“五种衰相”天人的寿命与福报若尽:命终会现出来的五种衰相,分别叙述如下,头上花萎。就是头上所带的花冠渐渐枯萎:衣裳垢腻。就是无缝的天衣生出污垢来:身体臭秽。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气味来,腋下汗出。就是两腋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 5。不乐本座。就是以上种种不好的衰相出现之后:天人便对自己的本宝座,生出不乐的感受,天女眷属也厌离他们而走开。....
2023-06-29

没有眼耳口鼻身了怎么办
没有眼耳口鼻身了,曾经有一位禅师,打坐坐到半夜的时候,并且威胁说要杀死禅师,禅师听了后,问禅师怎么不害怕,禅师安然的答道“那么我凭着一生修行的功德,你凭着杀我的恶业,你连身相都没了,您现在所认为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是不会感觉害怕的,修行应 当讲究脚踏实地,真正好乐禅修的话,最初学习的时候应该找大众共修的禅堂,因为禅修的境界千百种,想要不在这些境界中迷路只有两种办法,就是依据《楞严经》的方法。....
2023-06-29

如何帮助不信佛的家人往生
如何帮不信佛家人往生:家人没有皈依,不信佛?往生之时作为佛教徒的亲人如何做才能帮助他: 第一时间通知寺庙帮忙做超度,因为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寺庙和喇嘛师父们的力量,可以通知身边的师兄弟姐妹帮忙念经。将功德回向给他,如果你在往生者旁边,要尽力去念,就念《地藏经》。或《微妙心集》里的《三十五佛忏悔文》、《佛行十二谊赞》、《普贤行愿品》等回向给他,如果没有时间“大悲咒也可以。....
2023-06-29

念佛时妄想很多怎么办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我们一直都是用的妄心。刚一开始修行念佛,所以念佛时心还是很散乱的,没念佛前。已经能观照到自己有妄想了。这比没念佛前是有进步的, 我们如果想摄住妄念:须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的开示“都摄六根的关键在于听。不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持、默念,想去掉妄想的心,我们只要把佛号念清楚、听清楚。....
2023-06-29

夏天到了女性去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任何容易引起别人邪思邪念。引发情欲情执的举止和穿著都要克制,不要穿五彩艳色的衣服。不要穿短裤,不要穿露胸沟,不要穿透明的衣服,能看到内衣的颜色;能看到内裤的颜色,应以素色宽松的衣服为好,才会释放香味吸引异性,不要戴各式的饰品。进寺庙前最好全部取下。不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清纯,不要去靠近贴近出家法师,绝对不要去碰他的身体和手,不要做不良示范,不要造业。....
2023-06-29

皈依的利益:不堕恶趣
皈依的利益:恶道之苦极为恐怖,能激发猛利皈依之心,若将三宝视为生命唯一归宿,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云“诚心归命佛,佛心常忆念。诚心归命法,法力常加持。诚心归命僧,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驰往佛所!至心归命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母胎中,寻时伤胎,其神即还入故身中,复为天帝,归命三尊,佛为说偈。令帝释闻之,解兴衰之本,是往昔所造诸业。....
2023-06-29

什么是佛教中说的闭关
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可能渊源于早起长期洞窟修炼,乃有闭关学道之事,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有人愿意闭关修行,关主(闭关的人)行十方礼,感谢大众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萨加持“....
2023-06-29

皈依的利益:诸戒之本
皈依的利益: 戒为正顺解脱之本。亦为无上菩提之本,但所有戒律的受持奉行。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无论是受持五戒、八戒,通过对三宝的宣誓来纳受戒体,我们对戒的信仰。关键取决于对三宝的信仰,若对三宝不具信心,就不会以纯粹的求解脱之心受戒,也难以认真持戒。一切法门的修行都未离开对三宝的信心,无论是出离心、菩提心的生起,还是持戒修定、深信因果、了知无常。对三宝的信心达到什么程度。....
2023-06-29

怎么对治禅修中产生的妄念
如何对治禅修中的妄念:怎么对治禅修中产生的妄念呢,你不要用另一个念头”不要胡思乱想,你只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那念头当成过路的客人,你只是静静地目送它离开,任由念头自来自去。它就不会对你的心产生干扰,你也不会因为想把一个浪头按住而激起更多的波浪。你就不会因为对真妄的分别太过强烈,反而干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你想写文章,搜索信息时你看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就停下手头上的工作。....
2023-06-29

如孝法师:每天给自己一个期许
不苦没有办法修行,但现在我们要以苦来提醒自己。这样苦就变成修行的助缘。能够让我们时时刻刻提起正念,这个身体可能会把所有积累的东西全部还给你,那时候的痛苦不知道是现在的多少倍,现在我们想努力修行还是可以的, 我们要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这种信念会变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果报。这种快乐会让我们超越因身体不舒服而造成的懦弱。如果你认为烦恼可怕;如果你认为烦恼也就这么回事。你认清楚烦恼。....
2023-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