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法无顿渐但人有利钝

修行也是需要练习的,练习以后也会变成利根:法无顿渐,悟人顿修。谈的是修行的顿和渐、迷和悟、快和慢,法没有顿和渐的差别:有的人很快就开悟了,甚至下一辈子也开不了悟,他曾经修行了六十劫都没有开悟,但他还是持续不断地修行,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来训练“  我从小对于数学没有兴趣”一看到数学就赶快逃。数字还是弄不太清楚;昨天有一个人看到我在读藏经时,所以会看得很辛苦,我不是一出生或一下子就变成利根的人”....
2023-06-29
圣严法师:法无顿渐但人有利钝

成刚长老:念佛无巧路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就是我们的心要居住在佛、法、僧三宝上面,就是我们的心不能离开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常念三宝的功德,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若离开念佛、念法、念僧。我们不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会念世间的这一切事物,就会念五欲六尘、好、坏、苦、乐、成功、失败,就会使我们心上有牵挂、障碍、忧愁、恐惧,所以必须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
2023-06-29
成刚长老:念佛无巧路

乞食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唯有常行乞食,则可去除骄慢,增长道念,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乞食于人的一种行仪。也是比丘清净自活的一种修行方式,乞食作为佛世比丘的修行方式。具有其来由与含义,比丘在乞食时应当遵循正确的乞食原则。具足必要的乞食威仪,比丘在乞食后,应当如法将饮食分配给大众令老弱比丘都能(p....
2023-06-29
乞食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佛学常识:上香的深意

  香也叫信香,上香就是发信号。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觉悟人生: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3、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一般是三支分别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
2023-06-29
佛学常识:上香的深意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想求入佛门。你们看和尚好像没事!何况你们在家道友受个三皈,完了还想消灾免难。完了还想成佛作祖?就像我们这些个出家的道友他都不是一生,可能我们这些道友有些深入学佛法的,他就到庙找老和尚问:他问那个开示的师父,业障重,没学佛的人?你感觉自己业障重,你想法消你的业障,你自己知道业障重了,业障不重不会生到这个世界来了,咱们业障都重,有的不修的人业障加重了?可是佛弟子还能有业障加重吗。....
2023-06-29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欲望与习禅有什么关系

欲望与习禅有什么关系,可分为恶欲与善欲,这是顺于戒、定、慧德行的,恶欲则是无明恶见熏染所成的习气,所以想成就禅定,一定要远离欲望及诸不善法。贪着五欲,随俗说即是财、色、名、食、睡,向外贪着追求的物欲,要摄心向内。对于五欲境界,视五欲为伪善暴徒、糖衣毒药、刀头甜蜜,在五欲中,男女欲是最严重的,摄得色、声、香的欲行,男女恩爱缠缚,缚得你皮破、肉辗、断筋、断骨、还不能舍离,所以想习禅入定者。....
2023-06-29
欲望与习禅有什么关系

弘一法师:佛门最简单的三种修持方法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  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广修善行。救众生苦。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菩提心以大悲为体,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
2023-06-29
弘一法师:佛门最简单的三种修持方法

济群法师:五福从哪里来

五福,  古人视“五福临门”为祥瑞。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和善终。  一是长寿,福寿绵长,不是早夭或遭遇横祸而死,能够(p....
2023-06-29
济群法师:五福从哪里来

星云大师:处贫居富开采内心资源

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快乐,认为贫与富对人格的尊严,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仍然忧愁烦恼。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生活真是富裕豪华,这对夫妇虽然生活并不富裕,可是住在楼上的有钱人家,总是要为公司的交际应酬感到困扰。....
2023-06-29
星云大师:处贫居富开采内心资源

关羽和佛教的伽蓝菩萨的渊源

关公被佛教徒称为”是中华民族忠义、仁勇、诚信精神的代表。关公原身为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为世代传颂和敬奉的历史人物。逐渐把关帝奉为伽蓝菩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公、关老爷,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关帝等,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被佛、道、儒三教所崇信,武圣人“....
2023-06-29
关羽和佛教的伽蓝菩萨的渊源

宣化上人:如何打坐

宣化上人开示如何打坐,  禅的姿势要正确。否则失掉坐禅的意义,坐禅时,先将身心放松,不可紧张。最好结双跏趺坐?这是基本的坐法,何谓双跏趺坐呢,就是先把左腿放在右腿的上边。然后将右腿搬到左腿上边。这又叫金刚坐是坚固不动的意思,过去诸佛皆以金刚坐而成佛,这种坐法,可以降伏天魔,可以制止外道,他们见到这种坐法。不敢前来找麻烦,  结双跏趺坐之后。眼睛观鼻端“不可东张西望,眼观鼻”鼻观口。....
2023-06-29
宣化上人:如何打坐

与菩萨结恶缘会解脱吗

与菩萨结恶缘会解脱吗?  达真堪布答:《入行论》里讲,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意思是若对菩萨生起了恶念。就要下地狱遭受痛苦”而后面又讲,加害结乐缘。意思是即使与菩萨结上恶缘了”菩萨也会利益他:这二者之间会不会矛盾“不矛盾。前者主要是站在因果不虚的角度讲的,若是对菩萨生起了恶念。一定会遭受果报?会堕入地狱感受痛苦。而后者讲的是菩萨的慈悲和愿力,菩萨的慈悲是(p。....
2023-06-29
与菩萨结恶缘会解脱吗

贤宗法师:禅心看事业

禅心看事业,  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也可以使人洒脱、智慧地看待人生,然而。要真正提升一个人的格局绝非易事,  在很多人看来,命运让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追求“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坐上某个”位子,最后因为能力不行,德行架不住,也保不住它。下面的人不听话,事情办不好,这样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三两天我们就会被人轰下来。....
2023-06-29
贤宗法师:禅心看事业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观见菩萨,放大神光,开我慧性  ....
2023-06-29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太桥旦曾堪布:苦才是轮回

轮回没有丝毫快乐。  轮回的过患可以归纳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虽然六道之中都存在三苦,但三恶道主要的痛苦是苦苦,人类主要的痛苦是坏苦。天人主要的痛苦是行苦....
2023-06-29
太桥旦曾堪布:苦才是轮回

皈依的正行:亲近善知识

更需善知识的耳提面命,皆应借助止观修行?这都障碍我们对佛法的理解,怎样才堪为众生依止的善知识呢,   经论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选择善知识的标准,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很难值遇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充分说明了戒律对于修行的重要性“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必经之路。但仅凭持戒或修定很难作出判断,许多外道甚至邪教也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戒律,四禅八定也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成就,正见是佛法与一切宗教的不共所在。....
2023-06-29
皈依的正行:亲近善知识

宣化上人: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不要相信自己的愚痴。更不要依赖师父。我们是打禅七,我就用功修行,师父离开万佛圣城。我就不认真修行,都要勇猛精进地修行。就不需要修行了“但是用一念控制一切念。便能开悟,  什么是开悟。就是真真实实认识自己是怎么回事,知道一切是虚妄,明心无难事,见性不知愁“无论遇到顺或逆的境界,那就不会被境界所转“这才是修道人的真功夫。若是这样没有定力,晓得他们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境界。真心地念!....
2023-06-29
宣化上人: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皈依的利益:集广大福

皈依的利益:  三宝为世间最大福田,福报由耕耘而来,我们想获得福报。知恩报恩,对佛法僧三宝。虔诚礼敬,蕴涵着无量功德智慧,皈依三宝。将有源源不断的福报等待我们开采、挖掘:如果皈依福报有形相的话”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都无法容纳,因为皈依所获之福是无限的。  关于皈依功德之超胜。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如来“彼等诸佛世尊至尊等正觉,一一宝塔皆以香华伎乐缯盖幢幡香烛油灯,悉皆供养。....
2023-06-29
皈依的利益:集广大福

如孝法师:我从哪里来

问题的核心是要如何找到宏观的着力点,这可以说是修行的话题、当下的话题?从事情当中认知生命的意义所在,在我们还拥有宝贵人身的当下重新定位?这个想明白你就开悟了。开悟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有没有开悟这回事”关注本体守株待兔。有善根的人当下就会自我反省、重新定位。也只能按照既定的、不可改变的命运法则往前走,不在于你想不想、做不做?老天爷也没办法,很多人都说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想法。如果真如此想。....
2023-06-29
如孝法师:我从哪里来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因为《楞严经》是讲除妄识归真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皈依佛、法、僧三宝,就证得如来三身,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释迦牟尼佛传》里讲?魔王波旬在佛成道之前,因为佛成道说真理,魔王于是再派魔女现妖魅相来迷惑佛,就在金刚三昧即王三昧之中不动,就教我持《楞严咒》”所以我相信楞严咒、大悲咒,是能退鬼怪天魔的,大三灾是世界将毁坏时所起的水、火、风三灾。....
2023-06-29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

皈依的利益:速得成佛

皈依的利益:速得成佛,  对三宝的真切信仰,将使我们生生世世有缘常随三宝左右。精进闻法修行,皈依三宝的实质。乃通过外在三宝而认识生命内在本具的三宝品质。由认识、熟悉三宝品质而速得成佛,皈依法门,可深可浅。深不见底,全身心皈投于三宝怀抱,在三宝引领下迅速积累资粮,圆满福德、智慧。正是快速成就佛道的捷径....
2023-06-29
皈依的利益:速得成佛

延参法师:世间的烦恼并不是真实的枷锁

世间的烦恼并不是真实的枷锁,生命不是依靠怜悯来存活,活出生命的自我改造和开拓,自己的生命信念支撑着自己生命这片山水,能够收获的不是那些对错。那些生命的磨砺;改变着人生的那些匆忙与仓惶,还有那些能够温暖心地的经过故事,慢慢适应和学会了理解和原谅这生命原来的不完美,于是人生就活成了一场守候中的追逐,支撑起人生向前的力量,允许有那些憔悴和忧伤,也包容那些生活的刁难和障碍,不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叹息。....
2023-06-29
延参法师:世间的烦恼并不是真实的枷锁

虚云禅师: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应云何住,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心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不会三身四智“清净法身: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心即佛,造佛造众生,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无论是佛是众生,是菩萨法界。是声闻法界。是天道法界!是修罗法界,是畜生法界,是饿鬼法界。....
2023-06-29
虚云禅师: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佛三转法轮的目的是什么

佛在菩提树下悟的是什么呢,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佛为什么要到世上来广转法轮呢,欲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欲令一切众生悟入同等的境界,契合无量众生的根机,直至最终彻悟诸法实相,  初转法轮演说四谛等法门:宣说苦集灭道,激发我们希求涅槃的心,  二转法轮宣说空性无相法门。开示从色法到一切种智之间的一切诸法,无有微尘许的实有自性,  三转法轮开示如来藏等。....
2023-06-29
佛三转法轮的目的是什么

宗萨仁波切:回向中蕴含的甚深力量

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才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  你也可以将所有在过去生中忘记回向的福德拿来回向: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之利益与证悟,  无论你是多有经验的佛法修行者,当需要完全开展的菩提心时,佛法修持真的不是那么困难,永远别忘记要生起带领一切有情众生直至圆满证悟的发心。你的态度就与声闻乘修行者相同。....
2023-06-29
宗萨仁波切:回向中蕴含的甚深力量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