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执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项,祭祖不要杀生,应当戒杀以增加亡者的福报,能让死者从九泉之下复活爬起来吃吗,生子不要杀生, 世间人没有子女继承香火就觉得悲伤。有了子女承欢膝下就欢喜不已。但从没想到所有的动物也爱它们的孩子,真是太愚痴了,生日不要杀生,应该戒杀吃素,为什么忘了母亲怀孕的痛苦及生产的危险?不但连累历代祖先与父母。婚礼不要杀生,宴客不要杀生,却让厨房砧板上的畜生怨恨哀号。....
2023-06-30

出家修行的真正意义
真正入佛教当僧侣?例如我不想执着于僧侣这种形式。出家或是仅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但通过修行佛法都能得益: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在家众是否应以出家为修学目标:出家是全职修行。出家、在家所面对的修行环境不同,佛法才能够久住。在家人是否以出家为目标。出家修行才能证悟?出家修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吗:学佛并非一生一世的事,出家修行是最快、最稳的一条路,出家是为了住持佛法,对整个修行成佛的道路来说;....
2023-06-30

神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真正有神通的人不会讲,他会到处去宣扬这件事吗!我相信没有人会这么傻吧,才会知道人家说你有神通是在害你,你没有神通,这个时候你说没有神通好像有失面子,于是也硬著头皮装作有神通的样子,所以真正有神通的人就了解这些东西不能讲,当然有神通也不是不能用,马上会受这神通的攀缘跑掉。 你即使得到了神通也不要执著。执著神通多半会走错路,但是你看不到下下礼拜的事情。不能说我们修禅的人。....
2023-06-30

明一法师: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我们知道我们无始以来做了很多好的坏的。杜绝做坏事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某某做好事可是没有好报之类的情况。没有看到事物的更深层的内容,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做不好的事情了----怨天尤人本来就是一件坏事?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坏事情已经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我们真的是随时随地身体在胡作非为,要想有安全感就要从行十善开始。我们如何把自己做坏事的本能改成做好事。....
2023-06-30

佛教中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是什么意思:佛法中的”金刚:一词有二义。 一是坚固、不可分离之义“如密宗”金刚持“就是象征理识不离、阴阳不离、智慧方便不离等等。人体的意识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一分离人就死了;阴阳是不能分离的,很多东西一旦分离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密宗金刚乘就是利用人体规律来修炼。 人身上有整个宇宙间的25种对立双合物,成双成对的阴阳。修密宗的就是根据事物本身阴阳不可分离的规律来修炼的。....
2023-06-30

本性法师:行脚的意义
行脚的意义,年迈八十仍要去行脚,内心有某些东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证悟,行脚最重要的就是证悟所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需要证悟的东西,你的行脚必然包含有你的初心,有你所想证悟的东西,希望你能够保持初心,行脚僧、云脚僧、云水禅都是展现行脚的意义,出家人就是需要不断的走,乃至对宇宙更宽广的了解,因为当人看到大山、大水、大河、大宇宙时。一切计较都会变得不再重要,它与对宗教的追求有某种相契合的地方。....
2023-06-30

怎样看待去寺院花钱消灾
怎样看待去寺院花钱消灾?某寺院的护法居士给我打电话说:你得来我们寺院花钱做佛事“正法衰微:初学佛法之人,若是瞎说就是打妄语“以这样的方式要钱就是巜四分律》中所说十种盗心的”其实不觉间已造了地狱业”她的灾恐怕不远了,以这样的方式所谓的护持道场,恐怕是陷师父与道场于不义,欲护反害,实在是愚痴,做佛事确实有息灾增福的功效。不知断恶修善,一花钱做佛事就没灾了。佛菩萨岂不成了包庇恶人的保护伞了吗。....
2023-06-30

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
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拜佛精进,总有许多人亲近、恭敬、供养: 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都会护念,拜佛具大威德庄严,具有势的人自然令众人心生信服、恭敬,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单今生安乐受用,受自己前世造作的福报或是恶报,福报大的人自然吃穿受用自在。观佛庄严的相貌、学习佛的身教、依从佛的法度、称念佛的名号,所以礼佛时我们应收心摄念。观瞻佛的端严相貌,想佛的身教,称佛的名号,一心礼拜佛像。....
2023-06-30

如何安排居家禅修生活
如何安排居家禅修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座次多、时间短’为原则,一天坐禅时段的安排:或上香、礼佛后即可进行坐禅: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沈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睡前坐禅。坐禅是最好的休闲活动,所以坐禅是最好的休闲生活,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
2023-06-30

道炜法师:在人生的困难中修行
在人生的困难中修行,不如意之事,常常不期而遇,就像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生老的人生自然规律一样即来之以(p....
2023-06-30

妙莲老和尚: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菩萨才能观你的音声呢,天天在造罪障,发大惭愧、至诚念圣号, 只要你称念观音菩萨圣号。就能够断贪嗔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这要常念喔,所以要时时念佛才能对治三毒!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只要得到了相应,再回想世俗的欲乐, 念观世音菩萨要发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心。你想要观世音菩萨救你!....
2023-06-30

南传佛教的源流与特色
这三大传佛教又可以依经典语言而分别称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产生于中国汉地,人们对南传佛教有诸多的解读和说法,有人说是小乘佛教。南传佛教究竟有什么特色,南传佛教的规范称呼应该叫“如南传佛教经典《长部义注》说,又或更稳固地证悟称为殊胜、无上、寂静的涅槃故为长老“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
2023-06-30

总被小人牵绊怎么办
师父您好!请问何谓真正的“有些事情明明自己做的没错?却总被小人牵绊,如何应对呢? 学诚法师回复?豁然突破情结、打破执著:悟“要争气度”不争对错。放宽心胸,厚德载物。善巧避害,积极行善。....
2023-06-30

明捐法师:何处青山不道场
何处青山不道场, 多年前走在梅里雪山下原始森林里,朽木、青苔遍存,青草味、霉味、土地味混杂在一起,行走于这其中心情在这看似遥遥无尽中(p....
2023-06-30

受持五戒都有哪些含义
受持五戒都有哪些含义,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的两层意思,我们受持五戒,修学佛法而增上。受持五戒——当然我们净土宗没有来生——就是”它能够保障我们的临终让罪业的势力降到最低,我们能够在一种身心安稳的情况之下提起佛号。这就是净土宗受持五戒的意义,尤其是前面只要是讲到上品不可悔罪的,你的心念扛不住的。业力最可怕的就是一种相续的力量。所有的善根、佛号的力量全部连根拔掉了,你临终佛号根本提不起来。....
2023-06-30

拜佛要记住这五个要点
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 当我们置身佛前准备拜佛时,口中要默念佛菩萨名号,心中要观想佛菩萨形象,这样拜佛功德才算圆满,须知此是拜佛最大礼貌?试想穿一件脏衣服礼佛,拜佛前请勿吃食蒜、葱、鱼肉、酒,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有人拜佛时更绝妙, 3、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 拜佛应尽量靠近佛桌面前拜佛, 很多人拜佛姿势东歪西斜、漫不经心。....
2023-06-30

念珠的佛教文化内涵
佩戴念珠是为摄心禅定念佛;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手掐念珠便可以遏制妄念,佩戴念珠是佛教徒的一种标志。佛经对念珠的记载多出于后期的大乘经典,一部《木槵子经》讲述了念珠与佛教之间的渊源。佛陀便教他用木槵子树(菩提树的一种)的种子穿成珠串:并教人把木槵子串在一起计算念佛的数目,佩戴念珠的习惯便在我国佛教界不断传承, 因为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并无关于念珠的记载”....
2023-06-30

禅兴法师:心灵慈善是仁爱的根本
禅兴法师与仁爱基金志愿者合影(图:我想这种温暖主要是来自于大家、每个同学、每一位志愿者和每个人内在的善心?希望今年仁爱能有更大的发展,建议大家加强对于佛法的学习。特别是我们的骨干能够信佛、学佛,我们需要学习大乘佛法的正见,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我们从事佛教慈善的动力?希望大家加强对于师父整体的理念的学习?已经完成了师父的历年以来开示的总结集, 第三个希望大家加强对于师父慈善理念的学习。....
2023-06-30

昌义法师:佛法是圆润无碍之法
那半夜是更不允许吃饭,所以那一支香如果不吃包子。有个老修行在那里,到那个时候似开悟、似不开悟,他就开不了悟,动念头想吃饭。所以这个话头就丢了,入定了他还有一念贪心?这个神识他一出窍就到伙房偷饭吃,因为过去禅堂里的班首师父,都是开了悟的,他知道这个师父跑到斋堂去偷饭吃去了,放在那个坐禅的凳子下边去了,这个神识回来就找不到了。想归位归不了,后来大和尚给他搬出来,你犯了戒了,因为这就犯了盗戒了。....
2023-06-30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分别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宗派,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灭的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涅槃与世间“所以到了佛的圆满觉悟的境界”不住涅槃,就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随时随处安住在涅槃的境界”其次根据缘起的道理,说明一法以一切法为缘而生起。同时又是生起一切法之缘。....
2023-06-30

惟觉老和尚:临终十念与往生净土
惟觉老和尚(图: 念佛就是修三昧;就是修禅定。临终十念求往生必须要靠定力,心就妄想颠倒,所以若要靠临终十念往生,必须现在修禅定,达到一心不乱。如此有希望往生净土,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就可以往生净土了,但所谓‘信、愿、行’也有深有浅;如果有才能又有大福报,在美国可自在无。所以净土要有福德、禅:‘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如净土经中观无量寿经所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修一天一夜。....
2023-06-30

大年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弥勒的事迹
大年初一 恭迎弥勒菩萨圣诞,即令其见佛闻法,从佛出家,弥勒由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族氏家中,佛将它赐给诸比丘。唯弥勒受之。弥勒在《楞严经》里说,有佛出世,好游族姓’《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他‘心常怀懈怠,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不与小乘比丘为伍,而与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如《华严经》弥勒故现楼阁。《解深密经》释迦以瑜伽了义之教,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的。....
2023-06-30

如孝法师:如何用佛法提升幸福感
而且大家都希望买房子、车子…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呢?人生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大家现在处在为生存拼搏的阶段,既然已经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事情,首先内心不要过于紧张,但是心不能紧张, 我们的心力和智慧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达到很高的效率。事物在进行的过程中会有起有落,担心会带来焦虑,他掌握了为生存而奋斗的窍门,不要执着成果,说明你是想让自己活出一种感觉。....
2023-06-30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
因果相续与无常矛盾吗: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
2023-06-30

家人不高兴我布施该怎么办
我常常将先生给我的钱财拿去布施有需要的人,你要把布施功德这个事情要跟你先生讲清楚、讲明白,最好你布施不要让他知道,佛在经上讲得太多了,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你真正懂得因果,命里头没有财, 可是命里面财从哪里来的?修的财布施,果报是聪明智慧;果报是健康长寿。你要想这三种果报, 我们自己过去生中没有修,云谷禅师把这个道理讲给他听,首先就发愿做三千桩好事,三千桩好事差不多都是布施。....
2023-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