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信仰受他人评谤

应在内心上培养佛法,以你的包容及爱心来表现你的信仰。(图:佛教摄影论坛):  提问,我本人信仰三宝,但我的信仰却常令朋友及他人评谤?我应当怎么办....
2023-07-02
如何应对信仰受他人评谤

如何读经才更获益

诵经:师父,弟子天天诵《普贤行愿品》,但是时间长了,对心灵的触动越来越小,念了上句就知道了下句,获益很小?  眀乘长老答,经读熟了之后。要观想,学佛要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念经。也是闻思修,不从闻、思、修上下功夫。比较浮。就不扎实,观经,看到前句。想到后句,读一本。要想到一本的意义,  《行愿品》发愿修行,我们依照这个发愿修行,要从含义上得意义。从文字上得意义,是肤浅的。是世俗的。....
2023-07-02
如何读经才更获益

惟觉长老:放纵嗔心的后果

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和嗔恚心,佛教有句话说,会把辛苦经营的功德毁于一旦“请老和尚为大家开示,一般人认为火灾、水灾、风灾是一种天灾地变?却不知道天灾地变是由自己内在的贪心、嗔心、痴心所招感来的。觉悟了这个道理:每个人慢慢地将自己内在的贪心、嗔心、痴心熄灭,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风调雨顺。此地也就成了人间的净土,嗔心不但对自己的身心有所危害,而且将来还要受到嗔心的业报。他原是安息国的太子。....
2023-07-02
惟觉长老:放纵嗔心的后果

学佛持咒的意义和方法

北京龙泉寺法会实拍(图:龙泉视界),  佛教中的咒语一般是佛菩萨的名号,因此诚心持咒就含有皈依的意义。是一种对佛菩萨的忆念、祈求,持咒也兼具修定的作用,以诚敬心专注持诵,令心与佛菩萨渐渐相应。便能减轻烦恼、消除业障“  所谓”改变因果,改变因,就能改变果,关键还是修自己的心。  摘自《学诚法师微博》....
2023-07-02
学佛持咒的意义和方法

信仰与家庭的关系

仁爱慈善基金会义工(图:龙泉视界):  网友,尊敬的法师,大乘佛教教我们要不舍弃众生(p....
2023-07-02
信仰与家庭的关系

梵果法师:不屈的生命

屹立于山顶悬崖峭壁间倔强蓬勃的生命。  那株在峭壁石缝中生长着的松树,它的躯干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着,每一寸树皮都在寒暑的交替中布满了成长的伤疤,  也许是那残酷的山风把那颗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的松籽撒播到了那冰冷的石缝之中,大山皲裂的石缝居然孕育出了不屈的生命,由于贫瘠的石缝中寻找不到足够的养份,它生命中本能的尊贵却坚不可摧地支撑着它成长的信念,柔弱的松籽最终长成了一棵高大漂亮的松树。....
2023-07-02
梵果法师:不屈的生命

何为六时吉祥

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时间之最小单位称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为一昼夜,昼夜六时勤行,为印度以来所行,我国东晋庐山慧远作水时计(又称莲华漏)。隋代信行制昼夜六时发愿文,善导作往生礼赞(六时礼赞)。主张各六时必须拜佛忏悔,又六时之中,初三时称三时。而有三时念佛、三时坐禅之说。....
2023-07-02
何为六时吉祥

什么叫加持力

借助禅定的力量,  总有人会问?摸又摸不着,对佛法不能理解的部分,很多人总是认为手没摸到、眼睛没看到,就怀疑是否存在,是非常说不通的逻辑?请问谁看到过、摸到过?可是谁又能说它不存在呢,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刹那的起心动念,不让我们过一分钟安静的时光,哪怕在梦里也不放过我们,我们的快乐与痛苦都是它造成的。所有的我执烦恼都根源于此,这样的心识支配着我们,如果你知道它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
2023-07-02
什么叫加持力

继程法师:该放下时就放下

  该放下时就放下....
2023-07-02
继程法师:该放下时就放下

圣严法师: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大、很了不起,进入社会又会把公司当作是自己的。对于得到的东西永远不会满足,得不到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拼命去追求,纵然如愿达到心中想要的位置,却还一直希望追求更多。最好能够爬到天上去,至少也希望能影响全世界,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地球上的一个小点。其实是很渺小的。然后再把心放到太空去看。....
2023-07-02
圣严法师: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见髦法师:一任清风送白云

万法唯心、缘起性空“一切人、事、时、地、物皆有其因缘。正因缘,这件事完全是巧合、随机发生:此即无因缘说,邪因缘”因为古印度人相信一切万物皆由大梵天王创造。正因缘,因缘和合则果报成就:果上随缘,  有人误以为随缘是随便、无所谓,或者消极处事、虚度光阴、沉空守寂、毫无志气“从此认定人生贫富贵贱皆有天命、定数,在无法全盘了知个中因缘时;就要学习深信因果,若能深刻地了解每件事都有其因、有其果“....
2023-07-02
见髦法师:一任清风送白云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根本精神相符吗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所有的经典就是要度活人的贪、嗔、痴;把活人的烦恼度到清凉地;把活人的吝啬度到...懂得布施;把活人的嗔恨心度到慈悲;把活人散乱的心度到禅定?把活人的愚痴度到有智慧的地方……。集众多的烦恼而生叫做众生,是度你心灵上的众生;度烦恼的心变成清凉的心,度犯戒的心变成持戒清净的心。度愚痴的心变成智慧的心……是度你内心里面的众生,佛教的法会度活人是真的。....
2023-07-02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根本精神相符吗

盂兰盆节的来历

前来见佛陀报告修行成绩的日子,佛陀听了弟子们修行有进步,所以叫佛欢喜日,在佛欢喜日供僧(即供食品、衣布、药品等)。可仗众僧威神之力而得无量功德,回向给其已往生的母亲,目连救母。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用神力送给母亲吃,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
2023-07-02
盂兰盆节的来历

太虚大师:如何对治中国人的通病

诸君乃发心以求佛法,殆皆菩萨发心,欲诊知国人病之何在。既鲜修证之效于国人,亦惟窈冥恍惚之是称,皆以不解解不了了之混沌恍惚为第一义谛,遂喜附会无为无分别等名句为玄妙。亦仅发生一种糅合中国旧谬思想之罪业报福迷信,今欲治中国人之通病,非先破除此根本的混沌心理不可,而见决无便宜可贪与趋避可工,必将损其本能本德而怯懦成性。须修佛法之勇猛行,则怯懦之习不难自除矣,亦不能勤勇求益,此皆中国人之老病根。....
2023-07-02
太虚大师:如何对治中国人的通病

修行人应如何忍受怨敌的伤害

修行人应如何忍受怨敌的伤害?乃至于感受身上生疥疮等痛苦,既然对这些痛苦我们能够习惯、进而忍受。其实也可以逐渐忍受怨敌的伤害:人们最初或许会觉得害怕一些事物,看到蛇就觉得非常恐怖,刚开始看到蛇自然就躲得很远,习惯了最后就可以忍受:我们就会觉得忍受不了,也会觉得可以忍受,开始会觉得连疥疮这类的小病痛都无法忍耐,最后很强的疼痛也可以忍受。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小小的痛苦都忍受不了。....
2023-07-02
修行人应如何忍受怨敌的伤害

印光大师: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

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 想乎。所以动心忍性,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  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净业难成。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
2023-07-02
印光大师: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

怎么样才能达到涅槃境界

  涅槃是无漏,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老死忧悲苦恼既是由于生缘,消灭生缘则生死忧悲苦恼灭,消灭爱取有缘则生死苦灭。消灭无明缘则苦果之因“灭,无明灭、行灭、识灭乃至生老死灭就是涅槃。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无明转成为不污染的清净智慧,一切法上为清净智慧所照见的实相谛理,现法涅槃”涅槃的意义是圆寂。就是说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
2023-07-02
怎么样才能达到涅槃境界

佛教怎么看认命这件事儿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教讲缘分?有的人觉得既然是缘分:命里没有的也不用强求,什么也不用费心、不用努力了——这就是错误的认识,  学习因明学就是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佛教里讲因果有去年、今年、明年这样时间段上的变化。去年工作干得好。今年工作干得好,更长的范围是前世、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更短的范围比如三秒钟的前后乃至刹那刹那的变化;这里的缘分只是一个种子。农民把种子种到地里。....
2023-07-02
佛教怎么看认命这件事儿

清定上师:大悲心起

起一念为众生的心。法界众生的一切苦难我都给他消除,观世音菩萨很早就成佛了。观世音菩萨在过去的观世音自在王如来面前就发了愿的,菩萨的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悲心无边,观世音菩萨的法身遍虚空,只要做利益众生的事。观世音菩萨马上满你的愿,文殊菩萨十大愿大家看过了,成佛是菩提心的果,帮助佛教化众生,因为文殊菩萨圆成诸佛的根本智。普贤菩萨也是早已成了佛的。普贤菩萨教我们说。....
2023-07-02
清定上师:大悲心起

能弘法师: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不为了吃肉或瞋心乃至无故杀生害命;不损人利己偷盗蒙骗别人;不要有夫妻以外的性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骗人;不要吃酒、抽烟、吸毒。如此虔诚至诚恳切的善男子、善女人也不要吃葱、蒜、韭菜、洋葱、兴渠(因这五辛生吃生瞋心,熟吃长淫欲;其臭秽浑浊之气味令一切护法善神远离不接近)。不论是未来或是现在的众生,于南方清洁清净的位置,在这佛龛中能够塑造或绘画。....
2023-07-02
能弘法师: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若诸法无我又是谁在轮回

  惟贤长老答:诸法无我,是指一切有为、无为法中,之实体。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无实体性。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这是破执着的。若执着有“就等于那个神我一样,因缘就会消灭。是执着五蕴身为我,或者认为五蕴身死了继续轮回,继续有个东西存在,其实这不是真我”是假我,即蕴我“执五蕴身为我”是执离开五蕴身以外有个灵魂叫我“这些都是佛法要驳斥的”是没有实体的”不对。轮回”....
2023-07-02
若诸法无我又是谁在轮回

济群法师:少欲知足不向未来透支

  少欲知足具有保护自然的意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当今的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而积极呼吁,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过高的物质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地球环境,人类的饮食方式所造成的污染就是不容忽视的,需要使用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由饲养家禽而产生的排泄物及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2023-07-02
济群法师:少欲知足不向未来透支

听佛经泪流不尽是什么原因

就觉得自己眼泪一直不尽的流?我已经遇到好几位有这种现象,实际上《无量寿经》已经讲得很清楚?经上说这是过去生中善根的发现,如果没有过去生中的善根。我们到一个地方会有所感触,证明人确实有前生,但是突然之间感到这个地方很熟。好像来过似的,他居然能够指得出来那个地方有哪些建筑、街道怎么走法,所以我们讲到过去今生他相信,他说可能过去生中,他说可能前世他在那里作矿工。证明人确确实实有过去生。....
2023-07-02
听佛经泪流不尽是什么原因

禅宗公案的由来

是指没有模范先例的案件。是指古代禅师们开悟过程的个别案例,发生酬对情况的故事,多半看来有些岂有此理地不合一般情理的,体认不足或不了解禅修特质的人”容易懂且涵义相当明显的公案最浅,而莫名其妙、语义不明的公案程度比较深,皆用这种顿悟法门,  这些禅门公案的总数,使用集子内的故事来发疑问:师父会指点弟子该参哪则公案,参了这个公案会帮助弟子进一步上升,随便给了个公案,弟子参了也不会有效果。....
2023-07-02
禅宗公案的由来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不是怕市虎汽车的危险,  失去财物固然令人伤心,  所幸消防人员及时赶到!  那些消防人员,  有的忙着爬上屋顶,  他们不顾火烧的危险;  他们有的为了助人逃生,  自己却被烈火烧得遍体鳞伤;  自己却被浓烟呛得呼吸困难;  消防人员总是伸出援手;  消防大队总是出动帮忙,  有人在登山时遇难;  有人在游湖时翻船,  也要找消防人员解危。  消防人员好像和危险结伴!....
2023-07-02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