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修行要树立十种正见

而绝不是特别陡峭、特别严峻而让大家觉得没有接受余地:而不要把皈依当成一个信仰的起点。佛教信仰是具备理性的实践,可是我们的奇迹是在实际修行当中来寻找,我们不到心的外面去寻找奇迹:我们信仰佛教不是在寻找心灵寄托,所以我们不会把祈福免祸当成我们信佛的一个主题来看。我们信仰佛教的主题绝不仅仅只是祈福免祸:不要拿祈福免祸这个词对佛教来定性“因为做善人不一定要信仰佛教。善报是信仰佛教的一个必然结果。....
2023-07-05
明贤法师:修行要树立十种正见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  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都要持佛教的戒律“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所以佛教要求禁 食,出家二众也不能吃。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同佛教要求的清净无我的境界不相符,不吃零食也是 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不宜向僧人敬烟。....
2023-07-05
佛教中的基本禁忌有哪些

佛法究竟是什么

佛法究竟是什么,  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大家都犯了将文化与佛法混为一谈的错误,其实文化与佛法并不相同,如果把文化譬喻为茶杯。佛法就是茶,喝茶需要茶杯,但喝完茶后。就不再需要握着茶杯....
2023-07-05
佛法究竟是什么

为你搜集100个佛教名词

为你搜集100个佛教名词,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023-07-05
为你搜集100个佛教名词

茗山法师:践行慈悲心的十三种方便

践行慈悲心的十三种方便“  (一)利他——我常常思量”莫教我负天下人:但愿众生得离苦”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愿意多吃些苦”愿意多吃些亏,希求菩萨通知太虚大师赶快营救,之后看到或听到他人及众生受苦,不避嫌怨去援救,尤其看到他人被吊或鱼鳖鸡鸭被人倒悬;  (三)恒顺众生——我当学僧;即随顺院长教师意旨,即随顺院长学僧意旨。即随顺教师学僧意旨;随顺客观趣向,我愿意有如春天的雨露。....
2023-07-05
茗山法师:践行慈悲心的十三种方便

密宗修断法的含义

外境迷现为鬼神的形相也都是由未根除我执傲慢魔产生的:所谓的魔即是指我执傲慢魔”比你更厉之魔是我执。因此未断除我执之前外境迷现之魔,同样未根除内心傲慢魔之前,其功用所产生的外境迷现之鬼神不可能消失,因此我们应当了知所断之魔不在外界而在内心,对外境的怨敌魔障进行降伏,我此教派的宗旨是彻底根除我执、抛弃世间八法、令魔心生惭愧”  如今有些未懂此理而自诩为断法者的人认为外境中存在实有的鬼神。....
2023-07-05
密宗修断法的含义

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烧纸”

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烧纸,  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 义,佛教传来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送死为大事“不免铺张浪费,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 批评。....
2023-07-05
对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烧纸”

佛缘是什么

佛缘是什么,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修佛是修心,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心中有佛,便是与佛有缘。  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  ,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佛经上说。未断我爱,爱恨恩仇,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2023-07-05
佛缘是什么

佛门基本礼仪

  一、僧五净德。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谓出家人剃除须发。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谓出家之人,应当敬僧如敬佛,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除自己正在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向佛行礼“顶礼某某大德。虔诚一拜即可。....
2023-07-05
佛门基本礼仪

袈裟为什么不用完整布料做成

佛教中没有一件袈裟是用完整的布料做成的。难道他们不爱美吗?我们就不能不了解一些佛教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佛教所理解的美同社会上所流行的美的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但世俗社会所追求的美往往只是外在的美,上海流行的新发型或服装也许在上海人眼中是美的,也许它就是不美的。同样是这个流行的发型或服装,即使今天的上海人都认为它是美的,因为明天的上海人也许都认为它太土了,也通常只是美在一时。....
2023-07-05
袈裟为什么不用完整布料做成

道证法师:真心信佛的人业障不深重

真心信佛的人业障不深重,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一切十恶五逆,  这一段经文已经讲出罪业的力量和佛法力量的比重,讲出自力和佛力的比重,那么是千佛出世也忏悔不灭的罪过”在诵大悲神咒的当下即得除灭,自力的忏悔所没有办法达到的事,内心一举佛力和法力。一切业障,哪里会有甚么深重的业障会一直挂在心头和口头呢,跟上了业障深重的流行,  没有真正信到佛力的伟大,你心里信着业障”现出来当然是业障的相啊!....
2023-07-05
道证法师:真心信佛的人业障不深重

济群法师:人的根本问题是看不清自己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
2023-07-05
济群法师:人的根本问题是看不清自己

益西彭措堪布: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人的身语意行为必须遵循这个亘古不变的因果规律。反而对切近自己身心的因果规律渐渐淡忘了,人们不假思索就接受了无因果的观点并且沿习成风,人们的行为轨道转换了方向、道德趋于沦丧、恶业日益炽盛,由于身、语、意三门行为不 能以因果正见摄持而纳入善法的轨道,实际上因 果律存在于每个众生的身心中,自以为是地认为没有因果,对因果律漠视、嘲讽而失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吞食因漠视因果肆意造恶所带来的苦果。....
2023-07-05
益西彭措堪布: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佛法中的“相”是什么意思

佛法中很多地方提到”比如人相、我相、非相、着想等,要是以为它只有一个意思那就错了,  佛经基本上都是印度梵文翻译的,可能是从不同的梵文翻译的。同一个梵文也可能翻译成不同的中文;也能衍生出更多的意思来,的翻译可能会望文生义“所以想正确理解,需深入了解梵文的原来意思。就是形象或者状态的意思,这个应该就是引申出来的意思,是固执、坚持的意思”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它本来的意思是有。....
2023-07-05
佛法中的“相”是什么意思

佛教与耶稣教

耶稣教《旧约》中的十诫及《新约》的金律;神学思想成为人民心中的安定剂,传播耶稣的教义。而使耶稣教成为世界大宗教之一,  广义的耶稣教是泛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 耶稣教与佛教、回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唯有信仰上帝及其独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耶稣徒因拒绝崇拜罗马皇帝而长期遭受迫害。耶稣教成为罗马国教,而于一○五四年分裂为东方希腊教会(东正教)及西方的罗马教会(公教:....
2023-07-05

佛教法名是怎么起的

佛教法名是怎么起的:   每个师父的想法和规矩不同”出家人的法名有“法派现在较多的是禅宗和天台宗宗派传承。比如我受法的曹洞宗鼓山法系”上一辈净慧长老是第四十八代,还有依据剃度派系传承的“是四川清定上师传的天台宗派系,我的剃度恩师智敏上师是”为居士起名则情况不同。一般依据法派传承或者剃派传承的字派某字,也有大德起法名对弟子予以勉励、寄托期望、给予加持等,民国间印光大师为人起法名就不根据字派。....
2023-07-05
佛教法名是怎么起的

昙鸾大师: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一、娑婆世界修行的难行道和易行道,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破他胜德;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谓但以信佛因缘,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由不如实修行?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  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
2023-07-05
昙鸾大师:念佛不得力的原因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佛教的修持,信心是学佛的基本要求。若能增受八戒乃至菩萨戒当然是最好的事。戒对于佛教徒的功能,如不持戒而修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印度的各外道宗教都修定。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绝非五欲之乐能够相比,禅定的工夫并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脱落禅定之贪著的智慧。....
2023-07-05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佛教正法和末法时期

正法、像法、末法”  关于正法、像法的时限,诸经论有四说,(2)正法一千年,(4)正法、像法皆一千年。但对末法的年限为一万年此点则无异议。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南岳慧思的《立誓愿文》最早载明正像末三时期的区分,此后末法思想即广为流行。  ◎附:盐入良道著....
2023-07-05
什么是佛教正法和末法时期

佛咒是迷信吗

咒就是似有意似无意的音声运动“我常称这似有意似无意音声运动谓无边秘密菩萨咒。自己和别人都知道要发什么音声就不是,观音菩萨就是观察自身音声运动规律的精神,就会发什么菩萨咒。所发之咒总是有心的,为什么有人开始发咒就发阿弥陀佛咒、观音咒,二是没悟到阿弥陀佛心法、观音心法,就会发什么咒,即使不会背诵大神咒。口中也会自然流出大神咒,即使不会背诵大明咒,咒印不是要人照着一字一音念诵的。....
2023-07-05
佛咒是迷信吗

藏传佛教中的度母

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绿救度佛母、威猛白度母、金颜度母、顶髻尊胜度母、牛音叱咤度母、胜三界度母、破敌度母、摧破魔军度母、供奉三宝度母、伏魔度母、解厄度母、烈焰度母、颦眉度母、救饥度母、大寂静度母、消疫度母、消苦度母、消毒度母、赐成就度母、明心音度母、震撼三界度母。皆是由俱生本智化现出的不可思议无数妙相而作利益众生之事,度母是诸佛之化身,把众生从诸灾难怖畏中救度出来,对鼓音如来生起无比敬信”....
2023-07-05
藏传佛教中的度母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念“可以简单解释为:向阿弥陀佛致敬!除了这种狭义的解释外,在广义上,是指”向一切有觉悟的人致敬:  好多朋友就该问了,为什么要口诵“口诵“究竟有什么功德?有什么好处呢?  一、口诵”可表明自己向佛的立场  “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可直接译为。归向于、礼敬于……“  阿弥陀佛是一个....
2023-07-05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达观法师:如何解脱(图)

如何解脱?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2023-07-05
达观法师:如何解脱(图)

“和尚”与“居士”称谓的本意

和尚“与”居士“称谓的本意”  对于和尚、尼姑、居士,这三种名称的本意,能够清楚的人,恐怕不会太多,虽然这已是非常通俗的名词。....
2023-07-05
“和尚”与“居士”称谓的本意

星云大师:佛教主张命运问己不问神

  星云大师为您分享佛法智慧,佛教主张凡事不问神。我也能成为独觉的圣者。可见佛教不是讲”本性里都具足了三千大千恒河沙功德,有的人本来可以开智慧、变聪明,就是要开发我们本具的佛性、发掘我们内心的宝藏。通过对佛法真理的信仰;信佛与信神是不一样的,  佛教主张凡事不问神,因为人的业力和行为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信仰神明的人。谈到信仰宗教;在佛教里讲究信仰要具备三个条件,譬如我们所信仰的佛教:....
2023-07-05
星云大师:佛教主张命运问己不问神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