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法合理放生

大乘菩萨的见解、行为、修法和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浩如烟海。则会造极大罪业,并选择无人再去加害的安全地点放生,将泥鳅、鳝鱼、鱼等市场上待宰的生命从屠刀之下救下来:放生时要给它们念佛的圣号或其他咒语。让这些生命听到佛的圣号和咒语。念的时候要想办法让施放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听到,所以闻听佛号的功德它就得不到,它能够得到我们念经回向给它的善根,在听到佛的圣号、咒语后,它一定会得到解脱。....
2023-07-05
如何如法合理放生

忏云老和尚:一经通经经通

忏云老和尚:一经通经经通,  诵《阿弥陀经》的时候“诵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就感觉:要求生彼国──极乐世界,一定要多种善根、多积福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p....
2023-07-05
忏云老和尚:一经通经经通

明一法师:禅修中五种妄想的念头

禅修中五种妄想的念头:须识五念。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惭愧者多即静一念。即静一念为药。  从这里我们知道第一是故起念。就是我们有心在座上去想一些事情,当然用功(数息、参话头、持咒、念佛等等)也是一样,它和故起的区别是无心生起的念头“这个念头如果不是用功的那个”我们做功夫也正是利用这个串习念,使得我们的功夫加深变成串习念“自己控制不住就会去想的念头。....
2023-07-05
明一法师:禅修中五种妄想的念头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埵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2023-07-05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灵山居士:是谁让你痛苦

  我们经常会说,事实上并不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让你生气。那个人做任何事也不会激怒你,  你是个非常非常爱干净的主妇,你不能容忍家里有任何不干净的地方。你开门倒垃圾的时候却发现你的邻居把你们俩家之间的过道弄得一团糟。这件事本身并不具备激怒你的因素,你会被激怒完全是因为你有洁癖,你非常喜欢周杰伦,但你的同屋却告诉你他的歌是垃圾,这足以令你感到不快或激怒你。你认为她那句话激怒了你。....
2023-07-05
灵山居士:是谁让你痛苦

磕大头的功德和修法

先将自己周围观想成清净悦意的佛刹。每一个身体前面是害自己的怨敌、大仙儿、魔等,大家一起面向莲花生大士为主的皈依境双手合掌,幻化为无量无边的身体顶礼,观想对佛陀金刚身顶礼,依此自己无始以来身体所造的一切罪业得以清净,获得佛陀金刚身的加持,观想对佛陀金刚语顶礼,依此自己无始以来语言所造的一切罪业得以清净,获得佛陀金刚语的加持,依此自己无始以来内心所造的一切罪业得以清净。....
2023-07-05
磕大头的功德和修法

十一种念佛方法

十一种念佛方法,  文/圣严法师,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不论显密,几乎都在阐扬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密教自有其修持的仪轨之外。显教依据的主要经典,则为净土三部经。亦名《十六观经》,又名《大阿弥陀经》,此经自汉迄宋,共有先后十二种译本,宋元以后,仅存五本,宋朝的王日休居士,依据其中四种译本,揉合成为《佛说大阿弥陀经》民国三十五年(公元一九四六年)又有夏莲居居士....
2023-07-05
十一种念佛方法

如何培养修行的福报资粮

如何培养修行的福报资粮:  妙祥法师答,就是依教奉行。只有依教奉行才能培养福报资粮。什么事情都要抢着做。福报资粮它也是开悟的一个很好的资粮,你看来果老和尚在修行之中,开悟之前,见到活就像抢宝贝似的,拼命地抢。所以最后开悟了,虚云老和尚也是这样。那些祖师大德都是这么样才开悟的,所以说福报资粮是我们修行中必不可少的,要依教奉行。要苦修,有的人认为苦修是外道。苦修虽然不是道。....
2023-07-05
如何培养修行的福报资粮

积福的窍门

积福的窍门,  当怨敌伤害你的时候。你应该修安忍?难道你不想积累善根和福德吗,哪怕修一刹那的安忍。也能积累不可思议的善根和福德....
2023-07-05
积福的窍门

什么叫修行

要从坎坷、烦恼中解脱?要在生活工作中圆满?要圆满自己的身体,要圆满自己的家庭,要圆满自己的工作。  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叫修行,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科学。我们精通了佛法,才能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真理。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教育,继而以佛法来纠正、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才能达到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通过佛法,通过修行。....
2023-07-05
什么叫修行

透过佛法看世界:跨越时空的因果

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他会觉得那些与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没什么关系。考虑那些没多大意义:可是稍有远见的人就会懂得“过去发生的事会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兴衰的规律,这取决于众生各自的智慧和福报?它很难明白昨日种种与今日种种之间的联系和延续,它不知道它那一天的生命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与整个生物进化史都密切关联;知道因果在较长时空跨度里的演变过程。....
2023-07-05
透过佛法看世界:跨越时空的因果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孟子讲人性本善,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佛教的本质,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佛教既非性善论。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
2023-07-05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佛教怎么看待神通

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所以圣人必须另得漏尽通,即六通之中的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为明,那是因为唯有佛的神通力是彻底、究竟、圆满、无碍,一般外道得到了一些神鬼的感应,用心念把自己身体的官能接通宇宙的磁力和电波,自然产生神通的功用,唯物论者也能练成神通,可是附载式的感应很容易被以为是他们自己修成的神通。  因为神通不能违背因果,反而沉迷于神通现象越深的人。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
2023-07-05
佛教怎么看待神通

何为正信的三宝

佛已灭度,我们再也无法目睹其金黄色的法身,清净供养于大殿,观想其巍巍功德,与我们自身的佛性相融,佛即我心,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蒙蔽了,但是只要我们诚心拜佛,时时处处不忘其形象,达即心即佛的空灵境地,  既然末法时代佛已不可得,那惟有承袭其法脉了,因世间万物俱离不开生老病死,佛也不例外,而要让佛法流传不息,那也只有佛陀说过的经教可堪此任了,即法宝是佛陀留给后世的不朽之物,是佛陀住世的法身。....
2023-07-05
何为正信的三宝

佛陀是创世主吗

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但众生痛苦诊断处方,佛陀也是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给众生引导出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作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
2023-07-05
佛陀是创世主吗

“刹那”到底有多长

  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一般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可有过相应的说法,不妨让我们回到佛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原是梵语”意译则是“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的时间长度”意思就是瞬间,也就是时间的最小单位,在世俗词汇中“我们常说”念念。同样来自佛教,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经论中的”(梵语音译,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8秒”  三、也有经论中说,据《仁王经》卷上。....
2023-07-05
“刹那”到底有多长

藏族磕长头的意义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同时口中不断念咒“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表示身、语、意与佛相融,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有些信徒面向寺院,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
2023-07-05
藏族磕长头的意义

佛教礼仪:食存五观

量彼来处,当观饭菜来之不易。众施主功劳。我今安坐受食,岂敢计较食物多寡,全缺应供?  要用智慧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如持戒、坐禅、为三宝事业待。生极惭愧。要精进用功。贪等为宗。  要提防自己对饮食起分别心的过患,要以离贪瞋痴为宗旨“即是为正心勤意修改习气”趣向菩提常作警惕,  要把饮食当作,药食,滋养身体用功办道而已,无论多美味的食物,便是秽物,所以不要为了贪口福而造业;因受此食,而接受饮食供养“....
2023-07-05
佛教礼仪:食存五观

慈诚罗珠堪布:无论信与不信因果都在

  戒除、禁止、杜绝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为,适当地规范、调整与约束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现代社会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约束,如果全世界都没有法律法规、没有伦理道德,建立在因果与利他的观念之上“如果一个人做了违法的事情却一辈子都没被发 现,那他就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谁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佛教讲的因果却是所有生命之间的约束,  有 了因果的观念以后,就会懂得取舍。凡是对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恶:....
2023-07-05
慈诚罗珠堪布:无论信与不信因果都在

星云大师:所谓修行就是先把人做好

明明什么道理都懂,  星云大师为您分享佛法智慧,不管修行或修心。说时似悟”所以修行就是要慢慢地增加自己的力量,更需要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地自我独修。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持咒、念佛、参禅。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如法的修行,这就叫作修行不修心,  不管修行或修心。应该从生活里确实来修,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日夜。....
2023-07-05
星云大师:所谓修行就是先把人做好

游戏中杀人偷窃存在罪业和果报吗

  网络游戏无疑已成了现在人们缓解学习工作压力的一大工具,但这些网络游戏却时常充斥着暴力杀人偷盗等内容。有的人认为网络游戏让人在心态上和杀人、偷盗是一样的,就是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杀人、偷窃,虚拟世界罪非虚(徐文明教授),  在虚拟世界和游戏中杀人偷盗,同样存在杀心盗心,决不能允许自己随意产生恶念。就有可能真将杀人当成游戏,虚拟的行为就很容易变成真实的行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现实世界中都忙不过来。....
2023-07-05
游戏中杀人偷窃存在罪业和果报吗

如何将恶缘转成善缘

如何将恶缘转成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而且恶缘要是这样结下去,不能化解掉,生生世世彼此报复,冤冤相报,这种报复必定是一次比一次残酷,文昌帝君在没学佛之前,报复心很强烈,造作了业很重很重,堕在恶道里受苦,以后闻到佛法。他忏悔,才知道错了。  有智慧就能明了通达因缘果报的事实真相,不再造恶业了,一定是我过去跟他有冤仇。不再计较,不但我没有报复他的行为,连报复他和念头都没有,恭敬和供养。....
2023-07-05
如何将恶缘转成善缘

怎样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开悟

怎样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开悟。  从五个方面就可以判断得到了,真正开悟的人,他的心智模式彻底改变过来了。将凡夫心转变为佛心。  1、去境界的误区,   。  升华五毒为菩提智慧,没有开悟以前,我们要断贪、断瞋、断痴、断慢、断疑,开悟以后就知道,五毒烦恼本来也是菩提自性,就能够当下升华为菩提智慧,不再有此为所断,彼为所取,没有所断、所取没有能取、所取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作善恶(p....
2023-07-05
怎样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开悟

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也算杀生吗: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将人类消灭干净,可它们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不时给人类制造一些骚扰,  我们总是说。蚊子、蟑螂是四害,觉得蚊子、蟑螂理所当然是该杀的,但从佛教观点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一切众生,也包括蚊子、蟑螂等种种动物,觉得某些小动物是害虫,必须消灭,人类才是最危险的害虫,如果动物要消灭人类。....
2023-07-05
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皈依的五种学处


  关于皈依的五种共同学处,与华智仁波切所讲的内容略有差别,阿底峡尊者讲了下面五种共同学处:   
第一,皈依三宝以后,纵遇命难或中大奖,也不舍弃三宝。今天若有人对你....
2023-07-05
皈依的五种学处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