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增加福报的十种方法
能增加福报的十种方法,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如何增加福报呢: 一、少贪多舍,所以少贪多舍。必能增广福报:不要积聚财富。因为财富是五家(水、火、盗贼、贪官污吏、不肖子)所共有,遇到水灾、火灾、贪官污吏、盗贼及不肖子孙。财富转眼成空,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人不要太执着。执着于一点往往失去全部,要能放得下。太自满、太傲慢。....
2023-06-28
星云大师:如何充实我们的人生
如何充实我们的人生: 星云法师答,有人说时间是最公(p....
2023-06-28
济群法师:佛教也可称为解脱的心理学
即一般心理学都会讲到的常规心理。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中,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唯识所说的作意、触、受、想、思。也属于遍一切时、一切处的普通心理,佛教称之为烦恼,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伴随根本烦恼产生的随烦恼有二十种,包括忿、恨等十种小随烦恼。无惭、无愧两种中随烦恼,掉举、昏沉等八种大随烦恼,我们的心本来可以是清净、自在而喜悦的, 第三是善的心理。与解脱相应的心理。....
2023-06-28
虚云老和尚: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胜造七宝塔, 虚云到常住打扰一切,蒙和尚及各位班首师父特别优待。已深为抱歉,今天又要我做主法,我实不敢承认,现在应慈老法师年高腊长。同时常住上的法师很多。都是学德兼优,全然无用的一个人,今天以我年纪大,要加诸客气。这实在是误会了,在世法尚且不以年龄的大小而论,如过去朝中赴科考的人,总是称为老师,不能讲年龄的。在佛法中更加不能了,如文殊菩萨,业已成佛,曾教化十六王子,阿弥陀佛是十六王子之一。....
2023-06-28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教他念佛,不能正念思惟:善知识告诉他说“你如果不能思惟, 临终人至心称念”因为称念名号的缘故,每一念每一念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他看见金莲花呈现在眼前,刹那间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之中, 释迦牟尼佛前世曾投生为杀生无数的毒龙,然而遇到善缘即能觉醒。不必为已曾犯下的恶业苦恼,就看到自己在一栋黑屋子里,还是看到那可怕的情景,三昼夜不敢合眼,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吧?铁珊一听这话。....
2023-06-28
我们是因为害怕因果和轮回才去修行吗
我们是因为害怕因果和轮回才去修行吗。希望您给开示一下:就会想起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佛教徒正是因为畏惧因果轮回才去向善和修行的。对真正佛教徒的向善和修行来说。轮回与因果也不会成为束缚心灵的教条:轮回是证明我的升华。是用来督促和警醒自己不忘初心, 但真正的佛教徒也明白,正是这些因果和轮回构成了我们眼中的命运和人生:也即心的迷惘、选择的混乱,人的命运就不可能改变,哪怕通过算命和风水偶尔出现一点变化。....
2023-06-28
星云大师:悟前悟后的观念宛如天壤之别
星云大师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开示《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与未证悟之前会有什么不同的转变呢。世间上的人执迷于尘劳五欲, 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因为我们内心贪求执着。不能体会山水的清明,再来看看山水万物,山河大地、宇宙虚空乃至一切众生;都是从我清净自性所涌现出来的,而是我心内所流露的智慧活泉,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他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指的是心被光怪陆离的假相所迷惑。....
2023-06-28
中国佛教的四大译经家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大译经家精通佛教义理。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鸠摩罗什7岁时随母亲出家。后秦君主姚兴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真谛三藏法师。....
2023-06-28
太虚大师: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参禅须顿悟本心,不待言说。若欲方便开演,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佛法虽不单为吾人之需要而施设,但吾人欲信解行证于佛法,必先知吾人于佛法有必须之需要;心志乃能坚切。故今且就吾人之需要上一推论之,实唯指此身命而言,失此身命,故吾人以维持保护此身命之生存安全为第一需要,而衣食住等等资生之具。更自伯叔兄弟,旁及姻娅戚畹而有此大家族,养生送死之需要矣,家族又栖寄于群众之社会。....
2023-06-28
为何清净比丘不踏生草
为何清净比丘不踏生草? 答:我们接受佛菩萨的教诲,接受一切宗教神圣的教诲,学到要用没有虚伪的真诚心,没有污染的清净心,不夹杂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贡高我慢的(p....
2023-06-28
妙智法师:奉献则心里坦然亮堂
自幼随父学医,一生悬壶济世,为无数患者解除病苦,直到圆寂前四天还在行医。感悟世事变幻,人生无常,毅然出家,礼传清和尚为剃度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于虚云老和尚座下。 妙智法师一生以修持‘药师法门’为主;他所提倡的佛教养生之道是∶‘三勤’∶脑勤、手勤、脚勤;‘三静’∶静心、静气、静行;‘三淡’∶看淡权力、看淡金钱、淡忘年龄。‘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2023-06-28
圣严法师:以身作则默默行善感动他人
以身作则默默行善 才能真正感动他人“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感恩、感谢、感化、感动。以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只要存有想感动别人的念头,就会觉得挫折、无奈,也不在乎做了以后会不会有人受到感动,别人反而会因此受到感动而跟着一起做,我不应该跟一般在家人一样放假出去玩,反而会非常感谢大方家给我机会奉献,心里都非常感动“明明是师父辛辛苦苦地在教我们、帮我们。....
2023-06-28
如何皈依:生起皈依之心
生起皈依之心, 在座的多数都已皈依?但我们的皈依是否如法呢,教界有很多不如法的皈依现象。求受皈依者,往往既不了解皈依意义,亦不懂得相关注意事项。更不知皈依后如何深入修学? 如何通过相关仪式获得皈依体?若不能获得皈依体,所谓的皈依不过种种善根而已。 一、生起皈依之心,体现于对三宝完全的依赖、信服和追随。才能由此因缘步入佛道修行,源自对轮回之苦及三宝功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实质所在。....
2023-06-28
念佛时总有恶念怎么办
念佛时总有恶念怎么办? 为什么要拜佛。就是消除自己这些业障,我不拜佛、不念佛,这个业障没办法控制。所以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多听经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断除你的疑惑,多听经是明理。听经对初学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断疑生信,经听得少你怀疑,你的信心不够坚强。你会被外面境界转,经听多了道理渐渐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转不动,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动,你才能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道业....
2023-06-28
学佛非常虔诚何以多病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现今四大(地、水、火、风)失调的老、死病。治心病要用佛法;治身病可用世法(医术),但由于各人宿世的业力和现在修行的勤惰不同,就难免有点病痛,过去为了生活而负债(宿业),后来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学佛),月薪三千元(修行功德),照说他的生活应该过得很好(不应生病),可是他仍然是穷(生病),另一部分要还债(生病),照理讲并不算是虔诚。....
2023-06-28
印光大师:好张罗等实为修行一大障
实为修行一大障,汝名静庵,一味无事找事。反贻人谓汝学佛修行,不唯无益。遂谓佛法之咎,不知由汝不依佛教而行之所致也。汝之病,摄心念佛。即经典亦暂且勿看,况欲张罗,必加一番疑议,汝只知其一,实为修行一大障。且汝年始二十余,祈沉潜杜默, 屡次戒汝”沉潜杜默,一心念佛,然究不肯将张罗习气放下。显荫将知事稿寄海潮音。汝又以为得意。不亦唯名是求乎,以汝尚非做此种事业之时。令内既发心皈依。实皆切要之语。....
2023-06-28
虚云老和尚:参禅与观心
参禅与观心,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这个法门,自佛拈花起,至达摩祖师传来东土以后,下手功夫,屡有变迁。在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p....
2023-06-28
我们应该要怎样度众生
我们应该要怎样度众生, 文/梦参长老, 佛教常说度众生?但在实行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要怎样做呢, 梦参法师答。别人不见得接受,你用佛教徒的身份去帮人,对方还说是迷信?他不信佛呀:你怎么办,无缘。你度不了他,他跟你没缘嘛,众生度不尽,佛想代众生受苦,愿是这样说?但代不了,众生的业怎能代,佛想为众生消业。他只能说方法,让众生自己去做。 我说这条路满是荆棘不好走另外这条路(p....
2023-06-28
初一十五应该如何烧香
初一十五应该如何烧香: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诸恶莫作:广大群众有到寺院烧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被佛弟子尊为。世尊。....
2023-06-28
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给众生看到呢
佛为何不常示现给众生: 文/大安法师, 信众。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示现让人看到,人们对净土的信心会增强的;念佛过程中阿弥陀佛能经常鼓励,那念佛也一定会更加精进的,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为什么不这么做而让人难以生起信心呢....
2023-06-28
佛教主张为已故者焚烧纸库锡箔吗
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中国人用纸钱焚烧的习俗是自汉朝以后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以物器、钱财、珠宝、布帛乃至还有用人及畜生来殉葬!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东西传达给鬼神,以为焚烧之后就被鬼去受用了,佛教不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
2023-06-28
印光大师:参禅与念佛
念佛一法,彻上彻下。权实顿渐辨疑之文,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如来俯顺众生之机。按佛自心所证之义而说之谓也,渐次证入,谓参禅一法,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但见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萨根性,则即悟即证,就大彻大悟人中论之。其或根器稍劣,则纵能妙悟。而见思烦恼未能断除,从悟入迷者多。从悟入悟者少,是则其法虽为实为顿,亦不得实与顿之真益。则只能悟理性。彻上彻下。....
2023-06-28
济群法师: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仅汉传佛教就有八大宗派。都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可视为佛教心理学的不同流派,也对国人的心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
2023-06-28
星云大师:你我这样的凡人要如何才能开悟
星云大师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开示《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详细的描述了修行证悟的始末, 如何开悟, 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直至如今更不疑: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尽日寻春不见春, 有的禅师多以日常生活为机缘而开悟:....
2023-06-28
圣严法师:如何超越别离的痛苦
如何超越别离的痛苦“难免会心生忧苦、潸然泪下,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分成亲子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亲子之爱与男女之爱是最亲密、最甜蜜的,一旦面临生离死别,至于朋友之间的情感就比较淡一点。但如果是情感真挚、生死与共的朋友,分离时心里也一样会很难受, 亲子之爱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来看孩子。因为从孩子的立场来看父母,感觉上没有那么浓厚,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却非常执著。都会舍不得。....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