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不好了,师父又中毒了!”

接上文:达摩看杨衒之满心虔诚,知道他求道之心恳切,便说了一段语:“不要见恶就心生嫌憎,不要见善就刻意追求;不要舍智而接近愚智,不要抛迷而希望觉悟;通达无上的佛陀之道,证悟出群的佛....
2024-04-06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不好了,师父又中毒了!”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我的心愿已经实现,别无所求了”

接上文:吟诵完传法偈之后,达摩接着说:“我这里有四卷《楞伽经》也一并传授给你。此经阐述的内容就是如来心地要旨所在。此书可以开悟中土一切众生,你要让未来的弟子们勤加研读,以....
2024-04-05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我的心愿已经实现,别无所求了”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慧可啊,你终于得到了我禅法的髓!”

接上文:道副思考了一下,抢先答道:“依我所见,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确切表达的,所以不能拘执于文字;但是必要时又必须用文字帮助说明,所以也离不开文字。”达摩看着道副说:“你算是得到....
2024-04-04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慧可啊,你终于得到了我禅法的髓!”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主使林达下毒的“恩人”,到底是谁?

接上文:经过向道育他们询问,慧可才知道,原来,达摩在用了少林寺送来的药石后,便突然感到心里直发热。刚叫了一声“遭了!”便跌跌撞撞奔出屋外,弟子们赶忙随后将他扶住,从而出现慧可最....
2024-04-04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主使林达下毒的“恩人”,到底是谁?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最近两个月来,我已五次中毒了”

接上文:从师父那里回来后,慧可久久不能入定。脑子里老是在揣测,到底是谁下的毒呢?当然不会是师兄弟中的任何一个了,那么,是不是少林寺僧人呢?好像也不可能,现在少林寺的上上下下对师....
2024-04-02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最近两个月来,我已五次中毒了”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这是谁下的毒手呢?”

接上文:自从达摩说法挫败菩提流支之后,声望更高。人们争相传颂,越传越神秘,很多人将他视为活佛;高僧大德纷至沓来,拜达摩,谈佛论法,更有许多居士备着香花供品,争相供养达摩。两个月来....
2024-04-01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这是谁下的毒手呢?”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第一轮辩论,达摩大师义胜!”

接上文:达摩师徒来到山顶,众人自动让出一块空地。达摩走到中间,慧可手持锡仗侍立于他的身后护法,其他四弟子分立于两旁。道育转身将手中的蒲团放在达摩脚下,达摩便于蒲团上从容结....
2024-03-31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第一轮辩论,达摩大师义胜!”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少林寺当众说法论辩

接上文:菩提流支,原是北天竺僧人,精通三藏,修行高深。他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五O八年)来到洛阳,受到朝廷的礼遇和器重,后奉皇帝诏书,留居永宁寺,与勒那摩提、佛陀扇多共同翻译他....
2024-03-30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少林寺当众说法论辩

一日禅:心正 则内心光明

心正是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比较憨厚耿直的固然凸现。心正不是伺机的铤而走险,而是真诚的虚怀若谷;心正不是狡猾的利诱相逼,而是坦荡的助人为乐;心正不是阴险的同流合污,而是透明的....
2024-03-30
一日禅:心正 则内心光明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九年面壁修行,功德圆满,下山去吧!”

接上文:物换星移,寒暑交替,慧可师从达摩已经六年。六年中,达摩除了指导弟子们精修禅道外,就是面壁而坐。弟子们都知道,师父这是言传身教,用切身行动来教导我们,要体证无上的大法,就必....
2024-03-29
「故事」高僧慧可大师:“九年面壁修行,功德圆满,下山去吧!”

一日禅:妙好日子像株莲 相看两不厌

因为温柔爱美,所以眼中的世界格外清净美丽,真好比初歇的春雨点点,在灿烂的桃花瓣上盈然辉映,这种生命的美景真是动人至深。分分秒秒,时光涌来,都像洁白的嫩荷轻轻绽开,一瓣一瓣美丽....
2024-03-28
一日禅:妙好日子像株莲 相看两不厌

受五戒后为何穿缦衣?缦衣与海青的区别

一、请问法师海青缦衣有什么不同?答:海青是中国汉朝服装。缦衣是佛教专用。二、那法师什么人可以穿海青?答:佛门七众弟子皆可以穿。(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尼-优婆塞-优婆....
2024-03-28
受五戒后为何穿缦衣?缦衣与海青的区别

禅宗的“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是对唐宋时代形成的禅宗主要派系的合称。“五家”指晚唐五代形成的五个派系,分别出自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个法系。其中,从南岳系之....
2024-03-28
禅宗的“五家七宗”

寺院斋堂里为什么都供弥勒佛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逸多。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
2024-03-28
寺院斋堂里为什么都供弥勒佛

“佛系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我选择上香;在努力赚钱和艰苦奋斗之间,我选择了感动上天。”随着这一标语的流行,寺庙里面挤满了“心诚则灵”的“佛系青年”....
2024-03-28
“佛系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念珠为啥又称“拴马索”?原来其中藏着这样的含义

缘起念珠,亦称“念佛珠”又名数珠、诵珠、咒珠、佛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千年以来,念....
2024-03-28
念珠为啥又称“拴马索”?原来其中藏着这样的含义

念阿(a)弥陀佛,还是念阿(e)弥陀佛?

大广智不空奉诏译《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西方阿弥陀佛摄四菩萨金刚法 金刚利 金刚因 金刚语为四菩萨也北方不空成就佛摄四菩萨金刚业 金刚护 金刚....
2024-03-28
念阿(a)弥陀佛,还是念阿(e)弥陀佛?

你知道佛经里的“精舍”吗?

在《金刚经》《阿含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多部经典中,都有记载当年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讲经的盛况。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国佛教也形成....
2024-03-28
你知道佛经里的“精舍”吗?

修行,是静中修,还是动中修?

《法华经》的借假修真,的确是有寂静修跟历练修。我是觉得这样,这个跟我们的根性、跟我们的年纪都有关系。这个我只是讲原则,其实你最了解你自己。我们讲出一个原则,你们自己去判....
2024-03-28
修行,是静中修,还是动中修?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佛学上对于宇宙一切,称之为法,而法又莫不了知于识,所谓“万法唯识”。如果知识不足,于万法不能透彻明了,不能适应恰当,生活上就不免发生种种的烦恼痛苦,造成了心理上的病....
2024-03-28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八风不动心是哪“八风”,如何不“动心”?

你听说过“八风”吗?著名诗人苏轼有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教的《吉祥经》中也有云:“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
2024-03-28
八风不动心是哪“八风”,如何不“动心”?

“ 和南圣众 ”的意思及其用法

在《佛门课诵本》的三皈依,最后有「和南圣众」,或是在一些法会仪轨中也会提到,到底这是什么意思?要在什么时候使用呢?一、「和南」要怎么念?「和南」,是礼敬的意思,又音译有「婆南、....
2024-03-28
“ 和南圣众 ”的意思及其用法

这三句“咒语”,平时要念,遇到不顺时更要念!

人生数十载要过无数的沟沟坎坎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回首往事,人生最大的成长往往就发生在走出逆境后因此,遇到不顺时不妨将其视作一种“人生试炼”告诉....
2024-03-27
这三句“咒语”,平时要念,遇到不顺时更要念!

知道却无法做到,修行的卡点在哪里?

当一个人的生命遇到困顿时,他的内在驱动他进入了向内探索,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头脑皮层”的学习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
2024-03-27
知道却无法做到,修行的卡点在哪里?

太虚大师:为什么要修学佛教?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只因吾人迷逐幻影不自觉知,将自己本来现成的....
2024-03-27
太虚大师:为什么要修学佛教?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