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诵经?诵经的重要意义
《佛说八大人觉经》曰: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2023-04-29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菩萨度化众生,首先要令其恭敬三宝,恭敬三宝最佳的表现方式即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也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我们无始劫来,迷惑颠倒,流浪生死,今天值遇三宝为我们指明方向,可谓百千万劫难遭遇。正如《瑜伽焰口》所云:....
2023-04-29

学佛过程中妄念太多怎么办?如何对治?
学佛过程中妄念太多, 妄念就是我们心中所起的各种妄想杂念,众生贪执于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意识之法尘影相)等六尘境界,皆为妄念。因为需要集中专注的力量去诵经、持咒或禅修,这时候才发现妄念不断,要对治妄念,就要分析妄与念的差别。因为它会随因缘生灭,比如对财、色、名、食、利的执着不舍,而念的本身是一种觉知的力量,能照的力量就是念。学佛人在修学中应断的是妄。....
2023-04-29

越修行越觉得自己差劲,是怎么回事?
越觉得自己差劲,越往自力方面努力,感觉不太想佛力。 这位同修还是不懂四十八愿。如果懂得了四十八愿,下面的问题都会一扫而光。我们的修行不能太着急,你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劲,有时候可能确实是退心了。当然有时候你的觉悟高了,越写越觉得自己写得很差劲,如果你把第一张毛笔字跟你现在练的比在一起, 感觉不太想佛力,而是往自力方面努力,其实所谓的力,实际上就是把自力的努力最大发挥的时候。....
2023-04-29

往生后,缦衣、海青、陀罗尼被该如何处理?
居士问:还有用过的陀罗尼被都比较旧了,很难结缘出去。家人也不学佛,也不愿意保存,处理起来确实很困难,恭敬一点比较好。不要一直做新的,要认真修行,不妨发心盖一间房子,提供给莲友们放没办法处理的佛物、法物,放在里头千年、万年也不会有问题,这是很好的发心, 学习戒法之后,像供佛的花,其他的将来处理都挺麻烦,所以不要买塑胶花。可以买水晶作的,比较坚固,但不要用塑胶花,以后不好处理。印经书不要印劣质品。....
2023-04-29

学佛应该从孝顺父母、奉侍师长学起
佛法浩瀚无边,我们应该从哪里学起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分别经》中讲道: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我们由此可知,孝为万善之基,众德之本,所以我们学佛应该从孝顺父母、奉侍师长做起。 依着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正道以及净业三福,深信因果,老实念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小语清凉....
2023-04-29

受八关斋戒时晚上吃药可以吗?算犯戒吗?
如果身体不太好,晚上要吃药,喝中药的时候没有沉淀,只有药汤,这样服算犯戒吗?假如要吃药片或者药丸之类,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受八关斋戒,晚上吃中药,不论是药汤、药片,还是药丸,都是不犯戒的,受八关斋戒过午不食,是指一些食品,干粮或者蔬菜,或者粥,或者牛奶、水果,这些不能用。 假如是过滤了的水果汁,没有渣,也是可以喝的,假如需要,汽水也可以。没有渣的茶,还有水,或者有病需要吃个糖块。....
2023-04-29

自学佛法和网络听经,但没有受三皈依,是盲修瞎练吗?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都有发愿回向师长善知识。虽有发心但至今未受三皈五戒。求法师指正。真信切愿念佛求生净土, 三皈法是娑婆世界入道的最基本的第一道门。住持法因缘来讲,那你学佛启建的就不是正因缘。也就是你没有按照这个世界学佛的秩序来,可以说是没有给住持法道助力,因为得不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那为什么至今没有受三皈依呢?如果你觉得皈依只是一个形式,形式是心的当下表达。....
2023-04-29

如何才能真正生起强大而深刻的厌离之心?
关于....
2023-04-29

在家念经可以穿海青吗?
在家念经可以穿海青吗?也可以不穿。如果我们举行法会,相对比较隆重的时候啊,我们去到殿堂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安居期间,你穿海青,就不用搭衣;那你正常....
2023-04-29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精进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可以让自己快速提升智慧?感恩法师指点,阿弥陀佛。法广大和尚: 精进的学佛居士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时间、习惯及爱好等),可以多拜佛,观想真佛就在面前,正慈悲地放光加持自己;多念佛,不仅能静心,也能助成净土的安详往生。若功夫做得深,甚至能圆通自在;多静坐,随缘修习禅定,有助身心的转化及智慧的开发,而且静坐与念佛,相辅相成(可以静坐中念佛);....
2023-04-29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
这个念佛方法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个方法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当中排列在第二十四,属于根大圆通。地、水、火、风、空、见、识, 我们的心性本来是圆明通达常住的,但是六根作为感知外面世界的六个窗户,六根接触六尘,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2023-04-29

可以躺着听经吗?
有时觉得累,很想躺着听经, 如果可以坐着听经,就不要躺着听,除非觉得好累,可又想听经,觉得不恭敬,觉得不恭敬,所以你只好又爬起来,没法说一个标准答案告诉你不可以怎么样,绝对不会有错。你受不受得了? 如果拿棍子、鞭子逼着你去学佛,所以你必须自己去取得一个平衡。也不能说你躺着听经是没有过患的,为了不养成懈怠的习惯,因为躺着听经总比不听好。好好地去念或好好地去看一段经文。....
2023-04-29

在家如何自修佛学?
....
2023-04-29

居士应该怎么对待出家人?
一定要和出家的师父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佛法的问题,就好好安住自己当前的状态,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就给出家师父们发信息、打电话。他们此刻正在安住于什么状态里。有些修行已经上路的师父们,时刻都会安住于他们所证悟的境界里,不愿懈怠,不愿散乱,不是他们不想理我们,而是他们的境界目前还不允许他们过多的分心,他们目前还达不到那些高僧大德们能于行住坐卧、谈笑风生、随缘开示中安住三昧的功夫。快要入定的时候。....
2023-04-29

如何更好地忍辱?
应该如何更好地忍辱? 如何更好地忍辱啊?以智慧忍辱,以出离、大悲、菩提心来忍辱。 你忍辱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益对方。忍辱不是忍气吞声,忍辱是很多条件达不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暂时可以不去做,有些恶的境你没办法突破,这个时候只能忍辱了。 但是必须要有智慧来予以引导我们的忍辱,所以我们要培养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是清净的。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西隐吉和....
2023-04-29

如何在睡觉的时候修行?
养生已为时尚,睡眠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人们关注睡眠时间、方式,克服睡眠障碍,警惕睡眠不足。然而对于修行人来说,一切皆应转为道用,睡眠也不例外。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如何用功,答曰:饥来吃饭困来眠。如此简单!但真能将吃饭睡眠都用于修道,需要大智慧。而佛陀在《佛遗教经》中教导弟子:....
2023-04-29

对同修说做不好就不要受五戒对吗?会造成负面影响吗?
居士问:师父吉祥,受五戒对我们念佛人有多大利益,如果修行人自己不受五戒,对同修说:做不好,不要去受五戒。如果你做到了,也可以不用受五戒,使同修都不敢受五戒,同修说的对吗?他说的会造成负面影响吗?敬请师父慈悲开示,南无阿弥陀佛。一如法师答: 这是对五戒受不受的问题,在末法时代修行成就的原则就是:....
2023-04-29

修行有诀窍吗?有捷径可以走吗?
修行有诀窍吗?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修行没有任何的诀窍,更没有捷径可走。』修行贵在坚持,要想做到水滴石穿和绳锯木断,说明我们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勇猛精进,第二个条件、这个水要不停地滴在同一个地方,绳子要不停地锯在同一个地方。我们修行也是如此。我们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也不是绳子厉害,而是坚持厉害!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痛苦般的坚持,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
2023-04-29

戒定慧能明心见性吗?
戒定慧能否明心见性? 戒定慧能否明心见性?当然可以!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我们对佛陀的一切的教言都不应该有疑。....
2023-04-29

当修行人看到有人去世,该作何感想?
问题: 对于修行人来说,当我们看到有人去世的时候,应该作何感想呢?广行法师: ....
2023-04-29

念经时,如何做到真正的一心不乱?
关于念佛或者诵经的....
2023-04-29

学佛重在修心,修行重在过程
学佛重在修心,修行重在过程,特别要记住几点:1.忍辱柔和, 凡夫修行有没有进步不要问别人。自已最知道?别人有错会不会发火?别人骂你会不会生气,修行就是要缩小自己,生起柔和的慈悲心、广大的欢喜心,2.去除习气, 世间学问是做加法,学佛修行是做减法;如果贪嗔痴的习气一天天减少,就是一天天在走向觉悟、走向解脱?把握当下。如如不动:为众生做表率:就是以身作则度众生原文标题修心近道....
2023-04-29

修行时,如何远离烦恼?
问题: 学了佛还是烦恼很多,怎样才能远离烦恼?本智法师: 如果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烦恼起来了,我们是凡夫,正因为烦恼起来了,我们才要对治它;它不起来,我们还没办法对治。所以说,烦恼起来时,正是用功时。这个时候你就先观察,看看这些是什么烦恼,然后再自己更加精进地念经、拜佛。 你看这个烦恼它是哪个方面的,比方说有些人瞋恨心很强,瞋心一下就起来了,在念经的时候我们觉察到了,赶快想:....
2023-04-29

至诚恳切的念佛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善士问: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该怎么办?宏海法师答: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
2023-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