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的含义是什么呢?
所谓....
2023-04-27

什么是四圣谛?四圣谛的内容和佛讲四圣谛的理由
....
2023-04-27

佛教的大梵天是谁?
又作....
2023-04-27

佛教的粗言是什么意思?
....
2023-04-27

十八罗汉的出处
善士问:竹林寺文殊殿两边供奉的十八罗汉,请问十八罗汉的出处?妙江法师答:《法住记》里头讲的是十六尊者,是佛的十六大弟子,佛教传入中国就变成十八罗汉了。 关于十八罗汉,有的地方是多加了弥勒菩萨和达摩祖师;像普化寺、南山寺等地方加的是摩耶夫人和弥勒菩萨。就加入了一些象征性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对圣德的一种忆念和尊敬,增加善思维、增加信心、增加信念。 我们这十八尊罗汉呢,原来在大雄宝殿。....
2023-04-27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不清净、有厌怠心。为什么在修法时没有心力,内心不清净,平静不下来,感觉身体很粗重?为什么在利他发心的过程中,会感觉很疲倦、很懈怠?就是因为我们具足了五种障碍。这五种障碍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治?敬请关注本期内容。 我们可以用菩萨的功德跟我们凡夫做对比,菩萨的功德....
2023-04-27

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吗,为什么是过去佛?
燃灯佛的梵文音译是提和竭罗,此外,还有人译为锭光佛。 据《大智度论》卷九所述,燃灯佛出生时正是夜晚。但他一出生,身边的一切便光明如灯,整个房间都亮起来,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
2023-04-27

三藏法师的三藏指什么?什么人可以被称为法师?
所谓....
2023-04-27

上下班途中能不能诵经?
可以,只是注意: 1、中途如果间断,念补阙真言三遍,后续继续时,念....
2023-04-27

什么是发愿?什么是切愿?
祈愿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心。我这一生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一定要祈请阿弥陀佛佛光照着我,使我信心坚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不退,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心叫发愿。阿弥陀佛我这个世间不呆了。这个娑婆世界凡夫的生命太苦了,所以他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呐,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要生起这样的信心和深切的愿力,就是发愿一定要到极乐世界为止,随时随地要祈请阿弥陀佛接引,所以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佛号入心。....
2023-04-27

开悟是什么?如何修行?
这是修行人自己能决定的吗?只有轮回才是攀缘的,生死轮回就是攀缘心所生。开悟是什么?成就是无为法,是离攀缘,歇即菩提。我们能做的就是断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我们就是要把自己这个厕所打扫干净。渠自然成。所以我们要精进地、努力地把自我的脏衣服洗干净,同时也要但自精进洗垢衣,不敢向外夸精勤。 你都不能说自己修行得很精进,修行修的是什么?修的就是自己造出来的脏东西,这没有什么好矫作的。....
2023-04-27

开光与加持有哪些区别
现在很多人喜欢佩戴开光过的挂坠、手串,希望以此来保佑自己平安幸福。也有很多售卖佛具、饰品的店铺,包括很多网店都在卖这些开光过的佛像、佛具、饰品。那什么是开光呢?这些开光过的佛像、手串、挂坠又是怎样加持护佑我们的? 开光,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神秘的,总觉得同样一个物品,开光过和没开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实,在佛教中,开光与加持两者是有些区别的,但大多数人因为不了解,往往会将两者混淆,都叫做....
2023-04-27

在中国佛教史上,法显西行求法的意义是什么?
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法显回到中国,他与梵僧佛陀跋陀罗一起翻译了《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祇律》等5部49卷佛经。他在《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中,对自己的西行经历以及天竺各地的佛教情况作了介绍,这些记录对考证当时的印度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并且受到世界东方学者的重视。编写了《法显传》(即《历游天竺记传》)。....
2023-04-27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即得护持离苦得乐
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千百年来,无数人因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而化解灾难、解脱困境。九法界众生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梵语称....
2023-04-27

极乐世界的众生是什么样子的?
在极乐世界中,无论是诸佛菩萨,还是声闻、天人都具备三十二相,在此世间,三十二相是第一福德之相,只有转轮圣王才拥有;而在极乐世界,众生不但拥有三十二相,还拥有八十种好,与福慧圆满的佛陀无二无别,完全超越此世界的一切福德之人,所以说是....
2023-04-27

许愿还愿与发愿的区别?
很多人去寺院的目的就是求神拜佛,许愿或还愿。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而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实现后兑现许下的诺言。而我们佛教当中,是找不到许愿和还愿的说法的,但是佛教中有发愿的这个词。 发愿是指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佛教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些都是发愿,发愿去达到某个目标,祈求佛菩萨帮助和圆满愿望。....
2023-04-27

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指出家人在用斋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简单来说就是: 一、要想到这一钵饭菜来之不易,施主省吃俭用为求福来供养,所以应该珍惜。 二、思惟自己的德行是全是缺,是否具备受供的资格。对饮食不要起好、坏等分别想,远离贪嗔痴等过失。 四、正念思惟吃饭是为了去除饥渴二病,把饮食作药想,把吃饭作疗病想。 五、清楚地了知,受用饮食是为了成就道业,所以吃饭时心也不能离于道。....
2023-04-27

见闻随喜为什么要忏悔?跟随喜赞叹有什么区别?
您今天早上不是带我们忏悔吗,我看见忏悔里面有一句,见闻随喜。那见闻随喜为什么要忏悔?做了让我赞叹的事情以后,我就发自内心的随喜赞叹,请法师开示。 今天那个忏悔当中,那叫大乘忏悔文。就是忏悔多生累劫以来的杀父杀母,如果对这种恶的事赞叹随喜, 至于说我们居士菩萨发菩提心啦,所以对这些恶的赞叹,恶的随喜我们要忏悔掉。你这叫随喜赞叹杀众生, 所以对这些恶业的随喜赞叹我们要忏悔。....
2023-04-27

什么是佛教的一味禅?
佛教的....
2023-04-27

佛教善恶观的根本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相互依存的。有善就有恶,无恶就无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单独存在。而且,善恶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先前的善人,变坏了,可以变为后来的恶人。恶人也可以改正,向善,成为好人。....
2023-04-27

何谓慈悲?
....
2023-04-27

照顾病人时要注意些什么?
照顾病人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不当讲的话不能讲,要鼓励他,让他欢喜。要顺从他的意思,他要坐、要睡、要吃什么,都随他的意,就是有哪样食物不能吃,你也要找替代品,即使没有,也要婉转地向他说明,让他能接受。对有病的人,话不能直说,要说柔软语、欢喜语,态度要温和、尊重,这是很重要的。....
2023-04-27

佛教为什么常用莲花?莲花在佛教中的寓意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对于这个问题,就我所了解的来谈谈: 人们常把莲花的特点,归纳为: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在佛教的经典中,多借用莲花的这些特点,来赞誉菩萨的功德。如《华严经》中有偈说:....
2023-04-27

蒜韭菜都是植物,为什么佛弟子不吃呢?
学佛吃素是为了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但是葱蒜韭菜都是植物,为什么不能吃? 葱蒜韭菜属于五辛,又曰五荤,指五种辛味之蔬菜。《梵网经》中讲:....
2023-04-27

遇到难以驾驭的违缘时该如何消灾免难?
祈福消灾、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本能。佛法讲因缘,有善缘有恶缘,当不好不如意的因缘果报显现,就有了....
2023-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