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比如说有一本书叫做《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还有一本是叫做《觉海慈航》 还一本是台湾圣严法师讲到的叫做《正信的佛教》和他的另外一本叫做《学佛群疑》,还深入浅出的把佛法基本的概论、理念、和基本的教理,  那么刚才讲的是一些就是佛教里面介绍的佛法的一些相对浅显的书,比如说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有因果和轮回的观念,看看《地藏经》 里面详尽的描写有六道。....
2023-04-25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法华七喻的内容

  借着浅显的譬喻来阐述深奥的真理,是《法华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法华经》之所以被推崇为....
2023-04-25
法华七喻的内容

怎么选择本尊阿弥陀佛像的供奉?

阿弥陀佛画像很多,在选择自己的本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选择你喜欢的。你看到这个像,看到起喜欢,这个最好。而且选择一尊之后,最好是一生都不改变。现在照相的技术很好,你家里面供的这一尊,一尊阿弥陀佛,你把它照下来,照成照片,无论你去旅行到哪个地方,还是供这尊佛,你都看这尊佛,看久了印象深刻。阿弥陀佛就现这个相来接引你。我天天拜他,终归拜来了,是不是?你常常换,到临命终时。....
2023-04-25
怎么选择本尊阿弥陀佛像的供奉?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就是你有缘得闻哪一部经书?比如说我发现《金刚经》了,我也发现《地藏经》了,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你就知道诸佛如来那种救度众生的慈悲心,他能变现很多种不同的身形来救度众生。这是诸佛如来和菩萨慈悲心的表现。能知道他们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的,并且能知道他们是以不同的身形来救度我们。一个真正修行正法的人。....
2023-04-25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哪个年龄段学佛好?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但学佛后很投入、很用心,并能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学佛不在于时间长短,是否将佛法落实到生命中,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应生起猛利的忏悔心,既要真诚悔过,更要发誓决不再犯。....
2023-04-25
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学佛的四个基本原则

不因为某一位老师、法师、上师或善知识,我特别喜欢他,而只相信他说的佛法,我一概不理,这不是一个佛弟子所该有的行为,学佛人只问对方所说的是不是正法。而不被个人的喜好爱恶所迷惑困宥,依经不依论,  一切菩萨的论述以及后世的注解固然高明,真正的佛弟子究竟应该以佛经作依据,不应以论藏作依据,我常劝学佛的同学们,不要陷于这一百年来的佛学著作及注解中。应该直接研究佛经,至于名词不懂,则可查佛学辞典。....
2023-04-25
学佛的四个基本原则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华夏民族的特点:对一切事物取其精华。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汉土,在家弟子,不分男女老幼,皆以师兄尊称,正确简单如法。出家弟子,以师兄、师弟尊称。在一起修学的同辈,称....
2023-04-25
佛弟子称呼在家女居士为“师姐”,是否正确?

寺院庵堂的由来与定义

  修道者修行的场所,道教称为庙、宫、观、殿、坛等,佛教则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讲堂、伽蓝、兰若、丛林、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一般即以....
2023-04-25
寺院庵堂的由来与定义

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简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
2023-04-25
佛教的护法天神“四大金刚”(四大天王)

怎样选择本尊阿弥陀佛像的供奉?

阿弥陀佛画像很多,在选择自己的本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选择你喜欢的。你看到这个像,看到起喜欢,这个最好。而且选择一尊之后,最好是一生都不改变。现在照相的技术很好,你家里面供的这一尊,一尊阿弥陀佛,你把它照下来,照成照片,无论你去旅行到哪个地方,还是供这尊佛,你都看这尊佛,看久了印象深刻。阿弥陀佛就现这个相来接引你。我天天拜他,终归拜来了,是不是?你常常换,到临命终时。....
2023-04-25
怎样选择本尊阿弥陀佛像的供奉?

佛像常见手印图解

  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我们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身体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这和佛菩萨及本尊修证的本位力量的身心状况是相应的。1.禅定印。  全神贯注之印,这是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表现禅定中的佛也都用此印,  跏趺坐姿,两手平放于腿上。一掌置于另一掌之上,  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2.无畏印(又作施无畏印)  意为....
2023-04-25
佛像常见手印图解

什么是因缘?什么是因缘故事?

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  《五分律》中说。....
2023-04-25
什么是因缘?什么是因缘故事?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与指南书单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  有许多刚刚接触佛法的朋友?常常询问如何开始学佛?学佛的过程、步骤、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2023-04-25
佛教初入门的修学四大阶段与指南书单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对中国的历史、医学和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教为外来教,扎根于中国文化习俗并迅速壮大。本文旨在探讨道和佛两家的区别,并无任何褒贬之义,一、对生命的观点,  道教认为人可以通过内外兼修以达到长生。修身成仙的目的,佛教认为人要舍弃欲望。追求无生和超脱生死的极乐世界,二、对现世的看法。  道教认为现世是应该积极去面对并追求现实的幸福,讲的是修身养性,佛教认为现实是苦海....
2023-04-25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时,所发出的光会因人而异吗?

关于阿弥陀佛所发出的光,佛来接引一定是先看到佛光,每个人看到佛光并不一样,真的都看到观音菩萨,圣一法师看到观音菩萨是全身金色,见到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白衣观音;另外一位看到的是比丘,看到阿弥陀佛的像也不一样,这种应化身是相随心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在接引的时候所看到的不一样,我们平常看供养的佛像,我们自己家里自己供养的佛像,所以说常常换佛像那你就很杂很乱,  所以我这一生供阿弥陀佛佛像。....
2023-04-25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时,所发出的光会因人而异吗?

修行过程中烦恼习气更猛烈是正常的吗?

  为什么修行过程中烦恼习气会更猛烈呢?如果修得比较精进,有时候会发现烦恼习气会变得更猛烈。自己能够觉察到,断烦恼哪有那么容易啊?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慢慢来。  造业、犯戒有四个原因。第三个是烦恼,也明白、也深信,但是烦恼一生起来就控制不住;第四个是习气,不知不觉就犯戒了,  现在我们去学佛,再去深入的思维,用心去体会,这就对治了第二个原因。想要对治第三个原因,还得再去修,连续不断地修。....
2023-04-25
修行过程中烦恼习气更猛烈是正常的吗?

明末四大师

  中国佛教史上,历代高僧辈出,他们的教化风范,不但名重当时,且为后世立下榜样。明朝末年,有四位德学兼备、行仪可风的高僧,世称明末四大师。一、憨山大师,  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和尚受禅法,同年听无极明信和尚讲....
2023-04-25
明末四大师

这六条入寺规矩你都知道吗?

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一)入寺,不宜中央直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  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橙,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不可握作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法师已经升座。....
2023-04-25
这六条入寺规矩你都知道吗?

四无量心什么意思?

  佛道长远,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就如车子汽油不够,无法到达目的地,所以学佛要发....
2023-04-25
四无量心什么意思?

什么是三皈依?如何才算是真正的皈依?

依照「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三大纲领来修学,则是提醒我们念念不忘自性三宝的形象代表。学人从初发心至成佛,依靠自性觉。五十三位善知识皆是佛菩萨。凡夫于生活、工作、应酬中,佛菩萨于生活、工作、应酬中;惠能大师心中常生智慧?觉者的智慧如何生起:凡夫的烦恼从何而来,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穿衣、吃饭有妄想、分别、执着;在境缘中生烦恼、生七情五欲、生贪、瞋、痴、慢。....
2023-04-25
什么是三皈依?如何才算是真正的皈依?

“嗡玛呢巴美吽”让很多佛菩萨获得了成就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是供养诸佛啦!  佛陀在舍卫城时,突然出现一大片光明,除盖障菩萨询问其中原因,佛陀说这是观音菩萨正在度化三恶趣的可怜众生,然后讲了很多观音菩萨胜过佛陀的威力和功德。除盖障菩萨不理解为什么说他超胜于佛,佛陀就开始讲:....
2023-04-25
“嗡玛呢巴美吽”让很多佛菩萨获得了成就

人只要一直做善事就行了,还有必要学习精通佛法吗?

  有时候觉得,人只要一直做善事就行了,花大量时间学习精通佛法是否有必要?  为什么说一切都是痛苦呢?任何事情始终持续下去都会越来越痛苦。我们认为没有吃饱的时候是痛苦,吃饱以后就觉得特别快乐,再吃一碗就越来越痛苦了,如果特别想吃,就会幻想如果自己还有一个肚子多好,但是实在没办法,吃得越多最后越痛苦。如果真正存在快乐,一直延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应该越快乐,这充分说明了本质上没有一个快乐。....
2023-04-25
人只要一直做善事就行了,还有必要学习精通佛法吗?

佛教的出坡是什么意思?

  出坡又称普请、普坡劳作,指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普遍邀约大众,上下合力进行劳作的规制。搬柴运水、打扫环境、摘花采茶、农作收成、工程建筑、晒诸藏经及各种劳动身体的工作等,皆为普请的事项。上至和尚,充分表现出僧团集体创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出坡中可以了解工作的神圣,服务的伟大,过去许多古德高僧都是从出坡作务中成就的,譬如六祖惠能。....
2023-04-25
佛教的出坡是什么意思?

什么才是入道的基础?

  就是要尊重戒律。戒律是成佛之根本,所讲要成佛必先学戒,戒能生诸功德,由戒生定,以定发慧,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犹如阶梯,次第而进,不可超越,三学包括了整个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受戒后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事该做与不该做,才不会增加过失,损害智慧。戒分有根本清净与方便轻遮,经文所说:「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是根本清净戒,指四重戒之杀、盗、淫、妄,又名性戒。....
2023-04-25
什么才是入道的基础?

佛教中的大修行者能代我们消业吗?

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痛苦的疾病死亡,是为了替代全人类消业。或者某某大修行者,以种种苦行,夏天烈日下坐;来折磨肉体,为了祈求某些人或人类大众的平安、健康。其实这都是似是而非的见解,不是佛法的正见。是众生共同的,各自造作不同的别业受别报,多人造作相同的共业受共报;造恶业受苦报,造善业受福报。....
2023-04-25
佛教中的大修行者能代我们消业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