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伟法师:自在的生活
其实只不过是人们缺乏训练的心,没有正念与观照,参杂烦忧的情绪及形式多样的立场、视点、成见,造就了多元执念现象在心里的投影。 正念觉知的力量能顿断情绪的延伸,由此超越纠缠不清的烦忧与思绪葛藤关系,很多时候当我们正念而冷静地观察身心现起状态之后,结果你会发现导致对身心本质不明了的原因其实极为简单。只不过是各种情绪与执念的叠加或延伸所导致的, 只要先摆脱私心的束缚,跨出自我的局限与利己之心的圈套。....
2023-06-22
星云大师:责任与承担
就背负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责任是利他的行为, 人既付我以责任。就应该勇敢的担当,只要负责任、肯担当。世间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人不仅要勇于承担责任;更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承担、忏悔。不敢承担悔过,反要执着、反要诿过、反要找人护航说情?最怕的就是自己没有负责任的勇气,一个人能承担多少责任。怕负责、怕承担。只要敢负责任、敢担当、敢接受、敢尝试。天下没有不能完成的事。....
2023-06-22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就不能开悟,一时间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要拚命赚钱买东西吃,如果真的没有“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讲佛法”对初学者可能太困难、太高深了,其实佛法、禅法的修行,希望能除烦恼而证菩提”达到无我的境界, 一般人如果没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但事实上根本不清楚“于是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当做了,那究竟哪一个念头才是真正的我呢”这里面并没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说穿了不过都是一个一个串起来的念头?....
2023-06-22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p....
2023-06-22
星云大师:从自我出发
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困而停止向前:‘我们可以帮你做一切事。但只有吃饭、睡觉无法帮忙:’年轻学生说,‘吃饭、睡觉我会。’同伴说,禅师起身离去, 失去丈夫的寡妇必须擦干眼泪。没有双亲的孩子唯有奋斗自强。近人杏林子小姐著书不断,日本青年乙武洋匡不为‘四肢短少’而烦恼。乐观拥抱世间大众;出外虽有朋友,不靠自己广结善缘,一味冀求外力协助,也只能提供一时的帮助。如果自己不肯振作。....
2023-06-22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
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 大安法师答,在家的居士,一般还是要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最好简单一点。在寺院丛林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什么的,你在家,如果专修念佛法门的话,往生咒三遍,然后就开始念佛,念完佛,最后有个回向。三皈依就可以了。 早课和晚课一样。时间的长短根据你的工作、生活的忙闲程度,如果工作不忙,最好要修行,早上起早一点。不要每天七八点钟起床。....
2023-06-22
明旸法师:人生八种苦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真是苦中之苦,真是苦啊。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苦不可言?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 五、爱别离苦,离烦恼苦。 六、冤憎会苦“ 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
2023-06-22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莫越生死,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净土,尤其对病时及临命终时应注意的事项,对净土行人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堕轮回,小子屡蒙开诲念佛往生之诀;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善哉问也,命终欲往生净土。常念此身多苦,乃是称意之事,便念无常。一心待死,不得说眼前困难之语,亦不需软语安慰、祝愿安乐。....
2023-06-22
在家持咒应该注意几点
在家持咒应该注意几点, 一、时间, 持咒不一定要在打坐或者拜佛的时候,任何时间都可以的,乘车的时候,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最好把持咒当成一种习惯,只要心有空闲的时候都可以,持咒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处境,一句两句也行。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也行,没有固定时间的要求的 二、方法 持咒最好还是和打坐、手印结合起来保持心情(p....
2023-06-22
寺院佛钟的起源与意蕴
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悠静的深远遐想,也说明了钟在佛教寺院生活里,是最具有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了,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为钓钟、撞钟;常常会害怕地发出像钟一样的叫声,因此人们就将蒲牢的形状铸在钟身上。....
2023-06-22
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的得名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锡杖经》曰“汝等当受持锡杖, 对于比丘持锡杖的缘由”《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有云,对于锡杖用来驱遣蛇、毒虫等物的功用,未离欲比丘见皆怖,‘听捉锡杖摇,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锡杖还具有警觉施主,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比丘在乞食时,锡杖也可以用来防身惊吓狗子。则可以从钵盂中取饭令狗食用, 古代僧人到诸方参学行路时“....
2023-06-22
为什么佛陀要示现涅槃
佛可以长久住世?众生看到佛常常在这里,让众生内心警觉,这个父亲看到子女生病了,生病了就让他吃药,然后这个子女看看自己父亲天天见面, 然后父亲有一次方便地说“有一个使者过来告诉他的子女们,你的父亲在外面去世了:这子女一听自己的老父亲去世了“这一悲痛好像内心就醒过来一点”忽然想到他父亲还有句话,说留了个什么东西,赶紧把那个药找来,觉得父亲留下的药,等子女的病好了之后。....
2023-06-22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禅七“的异同”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指时间”为一周期”也有延长至十个七天,共七十天,打。字形象地点出了这非比(p“....
2023-06-22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坚持走下去呢,而且我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一向如此相信,在人生的某段时间走到山穷水尽,但不代表没有路走。还可以从谷底找路往上爬,就真的永远待在谷底了,我常常在逆势、打击、挫折出现时。逆势可以用努力化解它,我不会用蛮劲来对抗逆势。所以不会靠蛮劲因应。想要冲出浓雾;找出路来走了, 我对自己的未来不曾抱太高的期待,不会为自己设下‘几年以内一定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我没有办法预料。....
2023-06-22
阿姜查禅师:真正的修行
文/阿姜查禅师,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法即是修行,不过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当他人说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时;嗔恨便生起,若说的是喜欢的事。我们便感到快乐,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来修行呢。这才是重点,若只是一味地追逐快乐、逃避痛苦“我们可能至死都见不到”当欢乐与痛苦生起时。....
2023-06-22
学佛人该如何吃饭睡觉
学佛人该如何吃饭睡觉:没有力气修行, 有些居士在饭店里吃饭时,但吃饭过量也不太好,这种习惯对身体、修行各方面很有利益。有些做饭的人好像随心所欲,做饭的人也应该守一点规矩,吃饭的人不能生贪又不能生嗔。修行人应把饥渴当作一种疾病,食用后应为三宝、为众生做有实义的事情。现在很多人吃饭觉得理所当然,吃第一口时要想断一切恶业,吃第二口时要想增长一切善业。吃第三口时愿所造善根回向众生”....
2023-06-22
网络学佛需注意二十点
令网络学佛同修无所适从,现在中国佛教文化网对学佛同修给予一些善意提醒,终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佛,建议学佛同修应深入闻思经典“佛法行者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故建议学佛同修在严谨闻思经典同时,应系统参学佛门公认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应该选择有缘之佛门公认高僧大德,佛法历史上很多做法说法修法,而经过历史检验的有古德传承的说法做法修法。所以建议学佛同修对于法理法义,对于佛法弘扬等问题。....
2023-06-22
喝酒吃肉还可以诵咒吗
喝酒吃肉还可以诵咒吗?请问持大悲咒有何禁忌? 饮酒吃肉诵咒是不灵验的,……(某书)中确实说过准提咒不管出家在家,渐渐达到不吃肉、不喝酒的目的,就是没有受过五戒的人或是没有吃素的人可不可以诵楞严咒?那干脆我们诵咒,随便吃肉就完事了。而且能够消灾免难、成佛,吃肉也能成佛道“ 因为他没有慈悲心, 有了慈悲心——本来你就具备了菩提的种子,只要努力肯定要成佛道的,佛在《楞严经》讲得很明白。....
2023-06-22
星云大师:社会是学校
处处讲究学历文凭,不论政府机关抡才取士,莫不将学历列为考核要点,如果我们认识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的历史?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等重要,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社会更是我们学习的大好环境,社会正如一所大学,然历代多少辅相贤臣、素士文人:可见一个人的能力应比文凭重要,故要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学习,明朝擅长画荷的王冕、现代画虾灵动的齐白石。....
2023-06-22
为什么烦恼对凡夫有害
为什么烦恼对凡夫有害, 我们时常对悦意的对境产生贪爱之心,对不悦意、不可爱的对境产生嗔恨心,人们经常在相续当中冒现贪嗔烦恼,一旦产生贪心,产生嗔恨心也有特别大的后果,但是如果认识了心的本性、烦恼的本性,贪心、嗔心等一切感受,我们只要不对憎恨的对境生起嗔恨。爱恋的对境生起贪欲”可是一产生贪嗔之心?但如果稍微认识了心的本性,贪心和嗔心只不过是心的一种映射而已,实际上在法界中从来没有动摇过。....
2023-06-22
圣严法师:不必太在乎
一听到无常观,说一切都是短暂的。便误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在乎的事,如果因此而变得懒惰、消极,什么事都不想做!那就太悲哀了,面对瞬息万变的世间,凡事随时都在变化。 佛法以因缘变化来看破人生的无常和无我,因为万事万物只要加进某一个因素,整个现象就会转变了。因此一切的人、事、物都只是短暂的现象, 所以不管是好的、坏的现象。都不必太在乎, 如果太在乎的话,当状况由好变坏时。就会产生痛苦。....
2023-06-22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p....
2023-06-22
水陆法会的殊胜之处在哪里
即然被认为是汉传丛林经忏佛事之最,包括汉传三部大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在内的被广为诵读的《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金光明经》、《大方广佛圆觉经》、《药师经》、《金刚经》、《梵网经心地品》等都有法师领众诵读,汉地广为行持的忏悔法门,加持法会之上一切众生,一切到达水陆法会之恶道众生,正是以诸佛菩萨慈悲降临摄授。....
2023-06-22
虚云老和尚:妄起即觉
虚云老和尚: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压下则落于昏沈,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 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着他,也不要排遣他,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工夫,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 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死涅槃。....
2023-06-22
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
慈悲的真义, ‘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因为有了慈悲。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但不能没有慈悲,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可以带给人间光明、清净、欢喜,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