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虔诚,为何满身病痛?

问: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答:所谓病,可分为心病和身病两种,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现今四大(地、水、火、风)失调的老、死病。治心病要用佛法;治身病可用世法....
2023-06-17

12条佛学经典语录

1.粗茶淡饭,素食斋饭,最能修身养性,心(píng)气和,心旷神怡。忍,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
2023-06-17

烧香拜佛的内涵

 真实的佛法也讲烧香拜佛,不过烧香拜佛不一定等于真实的佛法,懂得其中的内涵是关键。烧香,喻意点着自心的“戒、定、真”香,普熏十方,无私奉献;拜佛是降伏我慢、恭顺效学师长圣....
2023-06-17

佛教成语现身说法是什么意思?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本指佛菩萨为度众生而化身千百亿,以为众生说法。后引申为把自己的亲身经验提供给别人作为借镜或参考,称为现身说法。....
2023-06-17

对待出家人应该有的礼仪


 现在大家看到出家人的机会满多的,可是有一些礼仪、称谓都不是很有礼貌。今天用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跟大家简单说一下。  现代的人可能接触到电视或是电影,常常这电影或....
2023-06-17

什么叫“大雄宝殿”?

-什么叫“大雄宝殿”?
  贤劫中有二十个小劫,有一千尊佛相继在贤劫出世,是名“贤劫千佛”。而贤劫千佛中,释迦牟尼佛最为特殊,因为其他佛都在人寿高、福报大的时间出世,而他却....
2023-06-17

觉知在佛教当中非常重要

 也许我们大家会问:“难道我们没有觉知吗?”有,但是我们的觉知是主观的,我们要寻找的是客观的、如实的、真实的觉知。如果这个找不到的话,想改变或者建立清净的生命是不可能的....
2023-06-17

一叶我执障目 烦恼当即现前

 当一个人心里口里不断重复“我想”“我要”“我觉得”“我喜欢”的时候,那就是用一颗有染的心去看世界,他正在把自己变成烦恼的加工厂,烦恼由此绵绵无绝期。  一个人,“我....
2023-06-17

佛陀说的话为什么可信?

 ①这就不是我们能够回答的。像一大群盲人,生下来眼睛都看不见,如果一个明眼的人告诉他们“远处有一座山,天上有日月明照,又有白云飘浮,花是红色,叶是绿色”,说这些对这些盲人来....
2023-06-17

印光法师:佛从何时开始讲净土法门?

是谁建立了净土法门,欲令众生能带业往生?
  两土世尊之所建立。盖欲众生,即于现生出生死苦,证真常乐。
  然此法门,两土世尊之所建立。释迦在娑婆,详示净土,遣其归去。弥陀在....
2023-06-17

禅宗与净土的比较

一、禅净异同
  禅宗与净土,作为中国佛教两大独特的宗派,既有相似之处,亦大有别。  (一)、就相似处而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如下几点:  1、直契佛心,究竟无遗:禅者佛心——....
2023-06-17

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的诞辰生日

民间自古相传,香山大悲菩萨是农历二月十九诞生的。  因为大悲菩萨具备观世音菩萨慈悲无尽的精神和愿力,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化身,所以,后世就以二月十九作为观世音菩萨的诞辰....
2023-06-17

佛教为什么叫佛教?成佛的标准

 佛教为什么叫佛教?  我们知道,古印度是一个各种宗教、哲学,零零总总很多的一个国度,那么释迦牟尼佛带着他的弟子走到任何一个地方,见到任何一个人,他作自我介绍,他是这样介绍....
2023-06-17

禅修对现代人的生活意义

禅,虽然是古老智慧的遗产,但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源泉,因为根据现在研究证明禅的功用可以对修行的学人产生扩大心胸、坚定毅力、增加健康、启发智慧、调和精神、防护疾病、净....
2023-06-17

佛以何等法为教化?

佛以何等法为教化?
  佛教有句话叫“法无定法”,佛的教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就像医生给人看病,他会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诊治,不是所有人都用同一个处方,他的方法是多样的,不....
2023-06-17

什么是和尚?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
2023-06-17

佛菩萨即然那么慈悲,为什么还有灾难?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这是一切诸佛菩萨,共同的悲心与愿力,他们的慈悲愿力遍一切处,无处不在。只要众生虔诚祈求,发愿改过,就必然能得到感应,从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2023-06-17

怎么提升学佛境界?

 这个我们在《法华经》的时候讲到学佛法你要懂得提升你自己的境界,你不能永远都在那里学人天乘或是小乘,那么甚至有些人他觉得他学了人天,把人做好了他就够了,他还会给你讲一....
2023-06-17

真正的出家人是什么样的?

  一直以来,世人总是固执的认为剃除了须发,身穿僧袍行走于世的人就是佛门的出家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僧人,更有甚者说是和尚。这些人身居寺院庵堂,深居简出,不苟言笑,(píng)常都....
2023-06-17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
  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此云观世音。 按悲华经,往昔宝藏佛时,阿弥陀佛为轮王,菩萨为第一太子,名不晌,对佛发宏誓愿已,蒙佛更名观世音,并授以遍出一切功德山王佛之记,....
2023-06-17

净土法门的特点及容易产生的偏见



净土法门的特点:
  圆教一佛乘、佛果起修  净土本来就是佛的净土,我们念佛也就是要随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些自利利他的功德,在净土法门当中是全都具足的。而且所有自利....
2023-06-17

佛说人生在世切记祸从口生

 《大方便佛报恩经》: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燃,能烧一世;恶口炽燃,烧无数世;猛火炽燃,烧世间财;恶口炽燃,烧圣七财。  注:人生在世,切记祸从口生。为此世人应....
2023-06-17

佛陀对战争的态度


经典原文】
  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别译杂阿含经》【佛经解释】
  佛在世时,有一次,阿阇世王挥兵攻入西邻的迦尸国。而身为迦尸国保护国....
2023-06-17

出家人为什么用钵吃饭?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píng)、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制,称铁钵;陶土制,称瓦钵、泥钵、土钵。释尊所用的钵,称佛钵....
2023-06-17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及造型结构含义


  峨眉山金顶普贤菩萨为铜质,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
2023-06-17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