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寺院里新来一位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
2023-06-17
何谓“五衰相现”
善事做多了,善功德具足了,就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的快乐。天人时时在定中,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快乐。但这不究竟,等到天福享尽时,仍然堕落在轮回中,接受应受的果报。天人的福报,思....
2023-06-17
海涛法师:如何将佛法落实在生活?
各位要记住: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在你过去是讨厌的,现在你看他还是讨厌,说明你一点都没进步;进步是因为过去讨厌,现在居然不会讨厌他;过去对他有欲望,现在只会尊敬他;过去看到肉就想....
2023-06-17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星证道了吧?后来想了想,在禅宗灯录的记载中,看星星开悟的禅师倒还真有一位。那他到底是谁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夜晚,一弯新....
2023-06-17
用佛法正见来处理人际邻里关系
搬新家的喜悦还没维持多久,我便被楼上孩子的跑跳袭扰,烦恼来了。这妈怎么教育的孩子!由于不时常回那住,又不好意思找他们,想想不要因小事动恩怨,便忍了,但心里一直不快。 那....
2023-06-17
宏圆法师:佛的四无畏
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四无畏第一是一切智无畏,就是佛在大众中说,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所畏惧。比如有几位比丘从远地来,佛就慰....
2023-06-17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
2023-06-17
禅者的榜样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整理;真像寺....
2023-06-17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
2023-06-17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快乐?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进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 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四....
2023-06-17
印光大师: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 必使正觉之兵,四面....
2023-06-17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欲则能刚强,你“心无挂碍,无挂碍....
2023-06-17
爱情的智慧——圣严法师看爱情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
2023-06-17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六道出不去?
孔子教学能够赢得广大听众的信心,夫子自己做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píng),这十二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老夫子做到了。释迦牟尼佛,净业三福做到,六和敬做到,三....
2023-06-17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
2023-06-17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团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
2023-06-17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
2023-06-17
定弘法师:怎样改造命运,增加福报
我们看到这世间真的有智慧、有福报的人,我们很羡慕他。光羡慕不行,你要想想他是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福报,他前生修的,我们如果也想得到这样的福报,我们这一生要努力的修。 你....
2023-06-17
慧律法师:怎样才能做到临终有把握往生?
问: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里面都可以见到莲花,见到阿弥陀佛。(píng)常生活的时候都是一句佛....
2023-06-17
业报可分为正报和依报。
正报由别业所感召,是众生的五蕴之身,行善的人都会长得比较英俊、漂亮;而行恶之人多感生丑陋之形象,比如脸歪嘴斜,身体残缺等等。 依报是依靠外围的环境,由共业感召的,比....
2023-06-17
佛陀三笑释因缘
佛陀三笑释缘 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
2023-06-17
佛陀让阿难去河边舀水的故事
编者按:你是否因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前进的动力?昨夜的狂风暴雨是否影响了你今天的好心情?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无常是佛陀的基本教导,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生活中....
2023-06-17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
2023-06-17
无事可做就是福?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跟他学禅。禅师吩咐僧众,一切都不可带进山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难以....
2023-06-17
梦参老和尚:这种情况,把《地藏经》诵一遍就好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 梦参老和尚 讲解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 这就是害病,那个病或者半身不遂,腿脚不能动,生活不能....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