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众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此二句佛语何解? 衍慈法师答: 佛法不离事与理,古德有云: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佛氏门中不舍一法」,此上
吃素的概念是从哪来的?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是遵循托钵乞食的制度,托钵中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对饮食没有特别的禁忌。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南北朝有....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是遵循托钵乞食的制度,托钵中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对饮食没有特别的禁忌。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南北朝有....
2023-06-17
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有的人看着别人信佛挺好,到寺院里,看着这些义工都快快乐乐的、吃的也干净、环境也优美,觉得挺好。听别人说修行好,....
2023-06-17
什么是吉祥八宝
吉祥八宝即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
2023-06-17
如何理解佛教?
圣严法师: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它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
2023-06-17
佛陀为什么不着履?佛经讲有三个原因
有居士曾经问道:“师父,为什么佛陀不着履呢?” 额,这位居士的问题还真是有见地啊。幸好师父读过佛经,要不然还真被问倒了。 没错,这个问题,佛陀曾经在佛经中说过答案了。....
2023-06-17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
2023-06-17
学佛需要的资粮是什么?
学佛需要资粮,那什么是资粮呢?从世间法上来说,资是指钱财,粮是指食物,人如果出门远行,那必须要有钱财和食物一路维持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是世间法的资粮,那出世间法所说的资粮....
2023-06-17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1、人生的含义(人来到这世上的一辈子为了什么?)
我们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想过的,但找不到答案,于是还是和大家一样那么....
我们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想过的,但找不到答案,于是还是和大家一样那么....
2023-06-17
佛陀开示过去的因缘
善知识要引导你修学佛法是缘,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参与坏事也是缘。所以,我们要懂得分析、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佛法讲因缘,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有疏的因缘,也....
2023-06-17
海涛法师:为什么要点灯,有何功德?
在经典里面,灯代表光明,轮回的众生代表黑暗。所以在黑暗里面,光明灯是代表佛法的大智慧光,破除众生的无明。 所以点灯的功德无量,经常点灯的人皮肤白,眼睛亮,而且生生世世正知....
2023-06-17
佛陀为什么说自己从未度一个众生?
佛陀在大乘经典《金刚经》之中,不止一次谈到度众生的问题。例如在《金刚经第3品》之中有如是记载: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
2023-06-17
佛子文摘:最高尚的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
2023-06-17
海涛法师:怎么分辨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问:请问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要怎么样对治?要怎么样做好一个医生? 答:天台智者大师说,病分四种,第一种就是自然老化的、四大老化的病,这是自然的谁都要接受;....
2023-06-17
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福德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 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常疲....
2023-06-17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寺院里新来一位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
2023-06-17
何谓“五衰相现”
善事做多了,善功德具足了,就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的快乐。天人时时在定中,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快乐。但这不究竟,等到天福享尽时,仍然堕落在轮回中,接受应受的果报。天人的福报,思....
2023-06-17
海涛法师:如何将佛法落实在生活?
各位要记住: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在你过去是讨厌的,现在你看他还是讨厌,说明你一点都没进步;进步是因为过去讨厌,现在居然不会讨厌他;过去对他有欲望,现在只会尊敬他;过去看到肉就想....
2023-06-17
看星星开悟的元实禅师
那天和几位法师聊天,有人说道,除了世尊就没有谁看星星证道了吧?后来想了想,在禅宗灯录的记载中,看星星开悟的禅师倒还真有一位。那他到底是谁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夜晚,一弯新....
2023-06-17
用佛法正见来处理人际邻里关系
搬新家的喜悦还没维持多久,我便被楼上孩子的跑跳袭扰,烦恼来了。这妈怎么教育的孩子!由于不时常回那住,又不好意思找他们,想想不要因小事动恩怨,便忍了,但心里一直不快。 那....
2023-06-17
宏圆法师:佛的四无畏
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四无畏第一是一切智无畏,就是佛在大众中说,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所畏惧。比如有几位比丘从远地来,佛就慰....
2023-06-17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
2023-06-17
禅者的榜样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整理;真像寺....
2023-06-17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 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
2023-06-17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快乐?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进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 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四....
2023-06-17
印光大师: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 必使正觉之兵,四面....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