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天天要消业障,“业障”现前都不知道,你怎么能消得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凡夫最容易犯的毛病,孰不知这些毛病对我们修学产生重大的障碍,这就叫“业障”。  什么“业障”?说别人过失、找别人的毛病。这就是“于他过失”要“不生分....
2023-06-17

破僧与和僧

优波离站在他持戒的立场,关心法制的问题,关心男女的问题,关心老病的问题,尤其他最关心的是破僧与和僧的问题。  六和敬的僧团,戒和才能同住,一个持戒的比丘,最关心的就是僧团....
2023-06-17

修行修什么?修戒、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这叫「不可称」。跟佛在一起,不问他的时候,他保持一个正常的现相,圆满觉悟的现相是在定中,你有问他就给你解答,解答完之后他又回归本位。回归本位,《般若经....
2023-06-17

出家人穿的袈裟有什么内涵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
2023-06-17

十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十波罗蜜的意思

 十波罗蜜多是指十种菩萨行,十种到达涅槃彼岸的行持。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善巧方便、愿、力、智慧」。也就是六波罗蜜再加上另外四种,这四种是助,辅助....
2023-06-17

我们以为的佛祖的螺旋状卷发原来有这层含义

 《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那一头螺旋卷状的头发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让人费解:出家人都是剃头发的,为何佛祖却有这样的卷发?首先要澄清一下,佛祖头上那些看起来是螺旋卷状的头发,其....
2023-06-17

净土信心以什么为依据?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
2023-06-17

什么是佛教三宝?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 (Buddha)、法宝 (Dhama)、僧宝 (Sangha)。(一)、佛宝
  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那么圆满佛道是什么呢?这又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 佛身
  ....
2023-06-17

佛诞日我们为什么要用浴佛的方式来纪念?

问:
  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陀的诞辰,同时也是浴佛节,在这一天,信众们都会到各大寺院参加浴佛节的法会,那我们想请问一下济群法师,为什么在佛诞日的这一天我们要用浴佛的方....
2023-06-17

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
2023-06-17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时空的基本看法,三千大千世界又称大千世界。一般说来一个三千大千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小世界
  在《长阿含经》中,佛陀讲了佛教的时空....
2023-06-17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淨土,称为十方世界、....
2023-06-17

大脑太聪明也抵不过个人业力

 修行和做事业有些类似,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很多。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想去创业,去观察市场,看某个成功人士是怎么成功的。但发现,这种想法的人,失败率很高。他太相信大脑的....
2023-06-17

化缘的碗叫什么?佛教为什么要化缘?

化缘的碗叫什么?
  化缘的碗叫“钵”,是比丘所用的食具,持钵行乞称为“托钵”。在释迦世尊的时代,出家弟子每日托钵乞食,挨家挨户,贫富不拘,也不拘食物的的种类、质量,有什么就接....
2023-06-17

【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佛教解释)
  功德,指功业与德行;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善事。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如何做功德?
  不论做功德,还是做善事,都要把握机会....
2023-06-17

【往生】是什么意思?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
2023-06-17

自己树立生命的信念、内心的品质与生命的风格

 生活总需要温暖的洞察和积极的把握,去善待那些生活的缺失和目前的不够圆满,去点赞那些曾经的遭遇或走过的故事。路总是那么曲折或者风雨交加,走过那些生活的风风雨雨、纷纷....
2023-06-17

如何分辨和取舍究竟的佛法

佛陀设教,随着众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畅本怀,显诸法真实相又开设无量方便法门。佛陀灭后,教法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弟子们又随着自身对佛法的理解,对佛法进行阐释及发扬,这些经教....
2023-06-17

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
2023-06-17

地藏菩萨为啥叫“地藏”?这十种功德不可思议!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2023-06-17

素食可补心 扑灭心中火

心火的典型症状是:口腔溃疡、咽痛咽干、失眠  我们中医常说“劳心思虑,过耗其真”,大致意思是劳心容易伤神。开心过了头或者操劳家务过了度,就会“心火元盛,神明不安”,也就是....
2023-06-17

学佛必备的三个要求

我们学佛、参禅、出家,必须具备三项思想要求,缺一不可,少一项就做不好这件事情。第一项要求就是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基本内容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
2023-06-17

为什么踩门槛是忌讳?寺庙的门槛为什么修得很高?

我们去寺庙时大都不会轻易踩庙口的门槛,因为听闻踩门槛是忌讳,但到底是什么忌讳?相信很多人不清楚。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讲,有关门槛的那些事儿。为什么踩门槛是忌讳?
  对门槛....
2023-06-17

为什么十善业道有决定胜的一种作用呢?

 为什么十善业道又有决定胜的一种作用呢?十善业道的最后一道,是远离愚痴。十善业道,一会我讲到十善业道,一共十条。其中最后一条是远离愚痴,它有这一条。所以说它是决定胜的基....
2023-06-17

念佛共修和独修的仪轨

念佛共修和独修的仪轨    所云念佛仪轨,须分同众、独修两种。若同众修,当依日诵中念佛起止仪,庶可通途无碍,彼此攸宜。至于独修,虽可随人自立,然其念诵次第,不可错乱。所云放....
2023-06-17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