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什么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功德(佛教解释)
  功德,指功业与德行;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善事。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如何做功德?
  不论做功德,还是做善事,都要把握机会....
2023-06-17

【往生】是什么意思?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
2023-06-17

自己树立生命的信念、内心的品质与生命的风格

 生活总需要温暖的洞察和积极的把握,去善待那些生活的缺失和目前的不够圆满,去点赞那些曾经的遭遇或走过的故事。路总是那么曲折或者风雨交加,走过那些生活的风风雨雨、纷纷....
2023-06-17

如何分辨和取舍究竟的佛法

佛陀设教,随着众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畅本怀,显诸法真实相又开设无量方便法门。佛陀灭后,教法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弟子们又随着自身对佛法的理解,对佛法进行阐释及发扬,这些经教....
2023-06-17

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
2023-06-17

地藏菩萨为啥叫“地藏”?这十种功德不可思议!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
2023-06-17

素食可补心 扑灭心中火

心火的典型症状是:口腔溃疡、咽痛咽干、失眠  我们中医常说“劳心思虑,过耗其真”,大致意思是劳心容易伤神。开心过了头或者操劳家务过了度,就会“心火元盛,神明不安”,也就是....
2023-06-17

学佛必备的三个要求

我们学佛、参禅、出家,必须具备三项思想要求,缺一不可,少一项就做不好这件事情。第一项要求就是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基本内容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
2023-06-17

为什么踩门槛是忌讳?寺庙的门槛为什么修得很高?

我们去寺庙时大都不会轻易踩庙口的门槛,因为听闻踩门槛是忌讳,但到底是什么忌讳?相信很多人不清楚。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讲,有关门槛的那些事儿。为什么踩门槛是忌讳?
  对门槛....
2023-06-17

为什么十善业道有决定胜的一种作用呢?

 为什么十善业道又有决定胜的一种作用呢?十善业道的最后一道,是远离愚痴。十善业道,一会我讲到十善业道,一共十条。其中最后一条是远离愚痴,它有这一条。所以说它是决定胜的基....
2023-06-17

念佛共修和独修的仪轨

念佛共修和独修的仪轨    所云念佛仪轨,须分同众、独修两种。若同众修,当依日诵中念佛起止仪,庶可通途无碍,彼此攸宜。至于独修,虽可随人自立,然其念诵次第,不可错乱。所云放....
2023-06-17

菩萨真显灵,可不是眨眨眼睛而已!

 我们不要急着去找菩萨在哪里现身、显灵啦!不少人天天打听,哪里的菩萨灵,我告诉你,我们这里菩萨可灵了,不用跑更远的地方啦!在这里当然要说这里的菩萨灵啦,到那里,就说那里的菩萨....
2023-06-17

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以及佛弟子是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现在将这个题目分成五个重点来向大家说明:
  (一)佛在世时,如何接引信众皈依?
  佛在世时,当然由佛陀....
2023-06-17

什么是贪嗔痴?怎么戒除贪嗔痴?

 说一下贪、嗔、痴的含义: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
2023-06-17

【梵行】怎么读?佛教中的梵行是什么意思?


梵行怎么读?梵行是什么意思?
  梵行读作「fàn xíng」。梵行是指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五欲里面最严重的是淫欲心。由于淫欲心很重,一切过患也就随之起来。《佛说....
2023-06-17

皆仁法师:佛门的最高礼节

 皆仁法师
  说起佛门的最高礼节,莫过于头面接足礼,也就是我们(píng)常说的顶礼了。但是,你又是否知道,顶礼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中,都蕴含着密意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3-06-17

三种禅定

 禅定有世间的禅定、出世间的禅定、和出世间的上禅定这三种。  世间的禅定,在用功的时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为功用,没有达到无为功用。也就是说没有断烦恼,生死之....
2023-06-17

观照什么?

观照是一种智慧,观照人际,能洞悉人性;观照宇宙,能彻悟自然;能探究人生;观照烦恼,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我们可以观照的事情很多,第一、观照我与他人的关係:是立身处世非常重要的功课。第二、观照我与物质的关係:惜福才能得到更多福报。第三、观照我与社会的关係:但若能对社会或多或少奉献心力,我们受到社会种种资源济助,布施金钱、劳力、欢喜、智慧,甚至带动大家一起关怀社会,第四、观照我与情爱的关係:....
2023-06-17

护念众生心就是种福田

 第一、众生及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福田地。我们要学习好好的种福田,才会有好的收成。  第二、如果我们认为不用种,就会自己长,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成,徒自苦恼的。  第三、....
2023-06-17

禅堂香板的由来

  香板,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其巨大的法宝。香板是用木料做的,类似古代的宝剑之形。它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罚违犯律仪的械具。....
2023-06-17

常行菩萨道有什么好处?行菩萨道的好处

 善名流布,是说能真实地这样做的人,他的善名会得到广泛地深远地流传。流是流传,是横向、前后上下;布是分布,是纵向、左右周围。  善名流布对修行人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保障?我们....
2023-06-17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


善士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请您开示,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宏海法师答:
  我们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píng)常跟大家互道祝福的时候,总会说到“(....
2023-06-17

佛教中的流通是什么意思?

大师,佛教中的“流通”是什么意思呢?
  本源法师答:东晋的道安法师他将佛经分成三分: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每一部佛经最后都有一个流通分。“流”是从时间的角度去讲的,要流....
2023-06-17

“寺”的由来

寺院原本就是学校。那我们今天看到的寺,在我们传统的概念当中,实际上呢,它是属于官方最高级别的行政单位。早在周朝的时候,寺院这个寺,就是属于天子直管的最高行政机构。  那....
2023-06-17

探寻佛教文化脉络

佛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的思想瑰宝。研究人类文化的主要发展进程,离开了对佛教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取得客观全面认识....
2023-06-17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