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去来宗

  佛教术语,华严宗所判十宗之一。其宗义如小乘中大众部谓惟一切诸法中现在法及无为法有实体,而过去未来之法无也。....
2023-08-11

诸法但名宗

  佛学术语, 华严宗十宗判释之第六。华严宗将佛教教义判释为十类,称为十宗。其中,主张一切世间、出世间之万法,皆仅为一能诠之假名,而全无所诠之实体者,即称诸法但名宗;例如小乘....
2023-08-11

弥陀净土

  弥陀净土信仰最早兴起于西北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至晋宋时期受到了中国僧俗的高度重视和青睐。据《广弘明集》卷十五载,东晋初期,般若六家之一即色宗的支道林,尝命工匠造阿....
2023-08-11

洪州宗

  洪州宗,又称洪州禅,与石头宗并列为唐代禅宗两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门下分出。始于南岳怀让禅师,但它的实际建立者,为洪州道一(又称马祖道一)法师。下开临济宗、沩仰宗。后世以....
2023-08-11

事法界

  佛学术语,为华严宗所立四法界之第一法界。指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为‘理法界’之对称。即宇宙各种事物皆各有其区别与界限,如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
2023-08-11

曹溪宗

曹溪宗-简介  韩国佛敎曹溪宗代表了韩国佛敎1700年的历史传统。是现在韩国最大的佛教宗派,在韩国有2000多个寺庙,1万多名僧人,1000多万名信众。  曹溪宗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
2023-08-11

贤首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又名华严宗。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贤首宗的史略  相传学统传承为....
2023-08-11

融通念佛宗

  (流派)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后毗沙门天王现身曰:师....
2023-08-11

小乘教

  小乘教,即小乘佛教(梵语:Hīnayāna),又称声闻乘佛教(梵语: Śrāvakayāna)。译自梵语,Hīna 意为“斜,yāna 意为乘、车子、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小的....
2023-08-11

佛陀七十九岁的那年,开启了最后的旅程

佛陀七十九岁的那年,先由憍萨罗国的舍卫城,到了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他的驻脚处是灵鹫山。这时候,仅在前后三年之间,佛的祖国被憍萨罗国灭亡了,憍萨罗国也在毗琉璃王死后,被王舍城的阿....
2023-08-10
佛陀七十九岁的那年,开启了最后的旅程

佛陀受了最后的供养

雨季安居,是因雨季之中,比丘们不便于林间的树下露宿。又因路途泥泞、虫蚁太多,比丘们不便冒着风雨外出托钵乞食,所以要大家住到亲属、朋友、信徒的家中去。
往往是住于俗人家宅....
2023-08-10
佛陀受了最后的供养

《华严经》的结构:七处九会三十九品

澄观清凉国师为了写作疏钞注释,将整本经书按照其讲法地点,和会集次数等,分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第一次集会毗卢遮那佛第一次召集的集会,是在摩竭陀国阿兰惹法菩提场中。当时....
2023-08-10
《华严经》的结构:七处九会三十九品

《华严经》:普光明殿,龙王为佛陀所造的宮殿

《华严经疏钞》中解释,普光明殿位于菩提迦耶金刚座东南部三里开外,这座宫殿连着恒河,乃是恒河的龙王为释迦牟尼佛所造。
而毗卢遮那佛也就在此处进行了第二会,示现神通,而文殊菩....
2023-08-10
《华严经》:普光明殿,龙王为佛陀所造的宮殿

戒定慧

戒定慧(佛教解释)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2023-08-10
戒定慧

什么叫【善法】

善法(佛教解释)
善法  善法,多是佛学用语,通俗的讲就是修善果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好的方法、好的法令的意思。释义  1.好的法令。《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
2023-08-10
什么叫【善法】

【佛塔】佛教佛塔

佛塔(佛教解释)
佛塔  佛塔,亦称宝塔,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即来源“Buddastupa”,藏语称“藏文”(曲登),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许多....
2023-08-10
【佛塔】佛教佛塔

五戒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 “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矗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
2023-08-10

【佛事】的意思

佛事(佛教解释)  凡发扬佛德之事,称为佛事。又作立地。据维摩经卷下载,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于禅宗,用以指举扬佛法之行事,如开眼、安座(安置佛像于堂内)、拈....
2023-08-10
【佛事】的意思

戒邪淫

戒邪淫  “邪淫”一般是指佛教上所禁止的性行为,现代汉语中引申为不良性行为。  三种定义:1、婚外恋、婚外情、婚外通奸可以被认为是邪淫。例如:除了夫妻之间的房事外,一切....
2023-08-10
戒邪淫

佛顶骨

佛顶骨(佛教解释)  佛顶骨(佛顶骨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全世界上仅存一块,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  ....
2023-08-10
佛顶骨

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  佛教的实践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为始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梵语Sila,译为“戒”,含有防非止恶的意义;梵语....
2023-08-10

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   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 皈依的关键,在于其含义,而不在于其形式....
2023-08-10
皈依三宝

十戒(佛教名词)

十戒(佛教解释)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佛教  佛教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
2023-08-10

【共业】是什么?

共业(佛教解释)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之中又包含不同的个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同一地区,一样的天时....
2023-08-10

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 (佛教用语)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
2023-08-10
六道轮回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