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

简介
五体投地  【汉语文字】五体投地  【拼 音】 wǔ tǐ tóu dì  【解 释】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
2023-08-10
五体投地

佛教【总持】是什么意思?

总持(佛教解释)  在佛教中,“总持”为梵语陀罗Dh&amacron;ra&ndotblw;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
2023-08-10

掌中果

  是“掌中庵摩勒果”的省略语。《维摩诘经·弟子品》说:“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僧肇注:“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此果梵名amara,是....
2023-08-10

一断一切断

  【一断一切断】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达妄即真。惑外....
2023-08-10

三种成佛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即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
2023-08-10

五利使

  【五利使】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使即驱役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役心神。流转三界。无有出期。故名....
2023-08-10

有漏皆苦

有漏皆苦(佛教解释)  漏”就是烦恼。  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惑”。“惑”使人烦....
2023-08-10

佛教【祈愿】的意思

祈愿(佛教解释)  祈愿,意指请求、祈祷、希望等。是寄托一种愿望,希望能梦想成真。多见于宗教中的行为。如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若以不杀祈愿,辄得上教;若以杀生祈愿,辄不得教....
2023-08-10
佛教【祈愿】的意思

从佛教观点谈【堕胎】

堕胎
堕胎  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人工流产,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在中国,人们普遍不对堕胎做任何生命伦理方面的讨论,在一胎制的背景下很多人采取自愿....
2023-08-10
从佛教观点谈【堕胎】

【普佛】是什么意思?

普佛(佛教解释)  普佛 就是打坐念经。所谓“普佛”,源于隋代信行禅师所创立的三阶教。普佛的来源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
2023-08-10
【普佛】是什么意思?

比丘戒

比丘戒  比丘戒,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jìn)圆,有亲(jìn)涅盘之义。又作(jìn)圆戒、(jìn)具戒、大戒。略称具戒。指比丘、比....
2023-08-10
比丘戒

无相(佛教名词)

无相(佛教解释)  “无相”,中国最早的道教理念,远比佛教的“无相”之说早两个多世纪。最早写作无象。指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概念,.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
2023-08-10
无相(佛教名词)

【善心】的佛教名词解释

善心(佛教解释)
善心  善心(shàn xīn),形容好心;善良的心意。语出《荀子·乐论》:“使其曲直、繁盛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生经》卷四:“其五百童,虽有善心,宿命福保”....
2023-08-10
【善心】的佛教名词解释

五时说法

  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
2023-08-10

佛教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说法(佛教解释)  说法 shuōfǎ  [expound Buddhist doctrine] 讲授佛法现身说法  说法 shuōfǎ
佛教说法  1. [wording]∶指说话所用的词  换个说法,他也许能 接....
2023-08-10
佛教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誓愿】的意思

誓愿(佛教解释)  誓愿,指立誓时表示的心愿。见《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说:‘你指着圣贤爷说了誓愿。’”词语解释  指誓言和心愿。  《法华经·方便品》:“舍利....
2023-08-10

一大劫

  一大劫  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称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祝’即八十中劫....
2023-08-10

恶道(佛教名词)

恶道(佛教解释)
恶道  1. 不正之道。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2. 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坛经·行由品》:“依此偈修,免....
2023-08-10
恶道(佛教名词)

五种甚深

  【五种甚深】 [出法华论] 甚深者。即如来所证真如理智境界也。以此五法深妙难解。非声闻缘觉之所能知故也。  一义甚深义甚深者。谓如来所证种智性义。微妙不可思议也....
2023-08-10

五类法身

  真言宗所说,谓此五类法身,皆含摄在大日如来一大法身内,所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龙鬼神,有情无情,皆是毗卢遮那法身所摄,包无不荆  一、自性法身,诸佛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
2023-08-10

【礼拜】是什么意思?

礼拜(佛教解释)
礼拜  “礼拜”条第一义为:古代礼节,对人施礼[1] 祝拜以示敬。书证为汉代班固《白虎通·姓名》:人拜所以自名何?所以立号自纪礼拜。自后不自名何?备阴阳也。人所....
2023-08-10
【礼拜】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法性】?

法性(佛教解释)  法性,和佛性、实相、如来藏等概念,义一而名异。《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
2023-08-10

一念不生

  谓一念不生处即为佛的境界。《华严五教章》卷一云︰‘顿者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华严经疏》卷二云 ︰‘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
2023-08-10

得未曾有

得未曾有  佛教指甚为稀有难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经中常见的套语,如《楞严经》卷一:“法筵请众,得未曾有。”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2023-08-10

辟支佛

辟支佛(佛教解释)  辟支佛,辟支迦佛陀(辟支迦佛陀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
辟支佛  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
2023-08-10
辟支佛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