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殊胜功德
放生的殊胜功德,有漏善法中功德第一: *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游行中阴教言《深道总集空行耳传深义莲花心滴》云:无此放生更殊胜,戒杀放生的功德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各种各样的心愿,因为戒杀放生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戒杀放生的功德》慈诚罗珠堪布 “放生即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放生成为殊胜长寿法。若杀害已经放生过之众生”能够灭尽、遣除今生、来世所有异熟果的方法。....
2023-07-05

佛教“六根本烦恼”有哪些
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 (一)贪——是贪爱,对违逆不顺之境,生起忿怒, (三)痴——是愚痴迷昧。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故愚痴为三毒(贪,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不易断灭,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
2023-07-05

道证法师: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 攀缘不舍饿鬼爱,一点也想不起我们与亲人前世的关系,今世不会纠缠得这么悲惨,变成饿鬼、讨债鬼、冤屈鬼,佛陀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让我们不得不小心警惕饿鬼爱的过患啊”佛陀要我们出离饿鬼爱,而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正确地去爱今生的父母、子女以外的人,则下辈子也不能够认识并像今生一样的去爱自己的父母、子女。....
2023-07-05

广化法师:生死轮回淫为首
本是凡夫众生多生多劫的习性,若是谁个不犯色欲。 佛教将淫欲分为正淫与邪淫!在家信徒不犯罪,邪淫指男女(gou)合;皆不可犯,决受到最严厉的报应, 可见淫欲是儒释道三教皆严加厉禁的”不知道淫欲过害。怎能怨青年男女沉迷欲海,倘若有人能剀切宣说耽荒色欲的祸害,亦不敢再犯邪淫了,由色欲直接而死者,受别种感触而死,岂知贪色者之死,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
2023-07-05

真净法师:八戒其实很有内涵
为什么说八关斋戒法会很殊胜呢,这个八关斋戒就已经存在了,请求佛陀为他们传斋戒,我们受八关斋戒,我今天守斋戒,才是真正正确的佛法修行的一种斋戒,不能如出家人那样的专精修行,受持八关斋戒”内心清净的宗教生活,使信众领受深一层的精神生活的 制度, 所以这个八关斋戒非常殊胜。一听到佛教有五戒、八戒、十戒、两百五十条戒……他就吓到了。确实很难遵守这八条戒。....
2023-07-05

佛陀最后一世:罗睺罗在佛陀之前圆寂
心中生起欲念。为此佛陀向他讲解了如何修习更高层次的心法。罗睺罗跟在佛陀后面,罗睺罗一面赞美佛陀,我同佛陀一样相貌庄严,佛陀马上觉察到他心中这些不善之念。罗睺罗恭恭敬敬地问佛陀,佛陀告诉他。罗喉罗受到佛陀这样的启迪,舍利弗不知道罗睺罗正在修习佛陀授予的禅法,因为他受到两种不同的修禅法门,然后来见佛陀,佛陀首先扩大了他曾经以五蕴为对象的禅坐方法,然后又简略地列出了多种修禅的法门。....
2023-07-05

佛陀最后一世:罗睺罗只是个七岁的小孩,如何能以梵行为生?
佛陀觉悟后第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国。天真的罗睺罗来到佛陀跟前,佛陀离开了王宫:佛陀也没有叫他不要跟着走,佛陀思索道,他爱若掌上明珠的孙子竟会出家,赶忙来见佛陀,不要让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孩子出家。父亲对子女的爱真是铭心刻骨,请不要允许做儿子的出家。佛陀爽快地答应了净饭王的请求:但愿我能从导师那里得到沙粒那么多的忠告和教诲。罗睺罗见佛陀从远处走来。佛陀洗完之后,那些不以故意说谎为耻的僧人。....
2023-07-05

佛陀最后一世:佛陀和同父异母兄弟,难陀
那是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国的第三天,佛陀也来到王宫,王子一路跟在佛陀身后,佛陀随时都可能把钵拿走。佛陀没有这样做,王子的未婚妻贾那帕达诃利雅听说王子拿着钵,跟在佛陀身后走了,如此情意绵绵的呼喊深深地打动了王子的心”他无法强行把饭钵交还给佛陀,王子跟随佛陀来到他临时居住的花园,佛陀就问难陀是否愿意出家,面对既是大彻大悟的佛陀?难陀把自己的心病告诉给其他比丘。我想舍弃大戒,佛陀听说这件事后。....
2023-07-05

夏扎仁波切:戒肉食是成就世界和平的方法
当我来到印度后就成一位素食者,但是在第二次在印度菩提嘎雅举行宁玛巴祈愿大法会时:当时我告诉所有与会的宁玛巴的喇嘛,虽然西藏喇嘛是吃肉的,但如果连喇嘛都无法变成素食者时,所以请你们要求你们的喇嘛成为素食者,要不然我们如何期待一位仍然在吃肉且有宗教知识的人士,无知的大众变成素食者。 萨迦派五祖之一雪谦贡嘎宁波很早就放弃吃肉和喝酒。渐渐的在宁玛派有雅利班智达贝吗旺甲。....
2023-07-05

打坐应注意些什么
打坐应注意些什么,坐禅要晓得善调养身心,小则害病。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身心: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 跏趺坐时,宜顺著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昏沉自然消灭,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便会变成性躁易怒, 坐禅有些受用时。但你不要去执著它“便碍不到你。....
2023-07-05

佛教所说的六根本烦恼有哪些
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 (一)贪--是贪爱,对违逆不顺之境,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故愚痴为三毒(贪,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不易断灭,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
2023-07-05

上师是什么意思
上师两个字在汉语或汉地学佛群里真是个令人好奇、敏感、敬畏、带有强烈佛学色彩的词汇,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学教育当中最权威、直接、无上的导师。因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无上,因为他对佛弟子所传授的心法乃是最殊胜、最圆满、最上层的教育,或最无上的引导者。他也许是个出家师父,也许是位在家居士,也许是个妓女或者商人,只要在修行上能够引导我们,佛学道路上能指点我们。....
2023-07-05

何为比丘十八物
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有诸比丘不嚼杨枝:佛陀提倡嚼杨枝是一种很卫生的观念”有诸比丘浴时,有比丘洗澡以水无法完全洗净身体:便以背与树皮摩擦去垢而受伤。佛陀便授其用澡豆去污。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著之衣,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
2023-07-05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佛经中已经讲的很明白“ 香在佛教修行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修佛人修行的进境和成就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广阔幽深的宇宙中有无数佛国:华藏庄严世界海“普照十方世界种”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及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重“在娑婆世界之极上处(最高层),周流十方无量世界“那里的天人不像娑婆世界的众生那样刚强难化,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2023-07-05

寺院朝拜的八大禁忌
寺院朝拜的八大禁忌,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
2023-07-05

中国佛教有哪八大宗派
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七是律宗。因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祖庭是浙江天台县的国清寺(也有学者认为天台宗祖庭在河南光山县大苏山净 居寺)。这三部经典均是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该宗又称法相宗、慈恩宗。还称过瑜伽宗、有相宗、相宗,日本唯识宗的开创人是道昭(629-700),本宗由于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的阐扬,使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
2023-07-05

绿度母心咒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 绿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度母,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绿度母即二 十一尊度母之一,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 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是值得修密宗的人敬仰的大菩萨,众生只要诚意称念她的名字“绿度母,的心咒。 修行自能得果, 绿度母为廿一尊度母之主。绿度母咒乃廿一度母之根本咒,如果常勤念诵。就能逐渐断除轮回之根源,修持绿度母法门成就者,修习本法门成就者。....
2023-07-05

闭关是什么意思
才开始出现有这种闭关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的字面意思就是关起门来修行,闭关可能渊源于藏传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乃有闭关学道之事。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 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
2023-07-05

道证法师: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忽然他很激动的告诉我们说“为什么每一天都没有人告诉我一句欢喜的话?当时我以为爸爸心情不好而发脾气”才体会到那种每天日夜都只有听到诉苦和埋怨的滋味,世间可以说没有人会在心情很好的时候,爸爸是辛苦了几十年而说出的心声。小学时听老师说二十四孝。没能体会爸爸每天生活的滋味,也没有自己主动发心去让他高兴,当爸爸已经说出他的心声。未曾用心去体谅他激动的苦衷,不肯发心去给他快乐,甚至连说一句体谅的话也不会。....
2023-07-05

佛是怎么成佛的
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佛。只是想着怎么能把自己的真心全部舍出去。佛没有想的事情你都想了。如果你是为了成佛而做而舍,那到底什么才是真的舍呢?因为你没有达到无私无我的心,所以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无私、什么是无我。 功和德都是在内心的起心动念之中。恰恰所有的修行和因果都在这个起心动念之中!连真正的戒都没有搞明白。起心动念天天还在犯戒之中!不用说修行和学佛了,从此开始在心中念念都要没有计较。....
2023-07-05
佛教里的腊八典故
腊八节“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
2023-07-05

明贤法师:春有百花秋有月的清凉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不假造作的清凉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这首歌曲是宋代慧开法师的开悟偈。我们知道广东小调里有很多曲子都是节奏快而鲜明、轻松开朗的。曲作者小柏就从广东小调中摘出了一首比较干净、超然、快乐、阳光的曲子。其中的大意是描述禅宗一切现成、不假改造的开悟境界,这首曲子本身对做人就有教导作用。秋天有皎洁的月亮,每个季节都施予宏大、厚重的恩惠。没有攀名逐利、忧悲苦恼事来缠绕心田。....
2023-07-05

往生咒简介
往生咒简介。 往生咒是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咒语:亦用于超度亡灵,持咒的方法和利益,如要持诵往生咒,应该清净三业,漱口,在佛前 燃香。长跪合掌,日夜各诵念二十一遍。若此就可消灭四重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种恶业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爱、憎恨、愚痴),连毁谤大乘经典的罪都能消除。....
2023-07-05

“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义
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功德回向给谁。 六字大明咒也有具体的修持方法,如果没有按仪轨修,也可以观想观音菩萨在自己的前上方,消除了业障(或者观想观音菩萨降甘露,自己和一切众生身口意得以清净了,身心就能得到加持,无论你祈祷佛、祈祷菩萨。 得到灌顶以后念这些咒,特别是金刚萨垛心咒,没有灌顶的人也可以念诵金刚萨垛心咒,如理如法地念诵观音心咒。....
2023-07-05

佛学常识: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对于佛法因果道理与见地有怀疑或迷惑也为疑。....
2023-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