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居士可以炒股吗
觉得这似乎也是另一种修行。何为修行不是以个人的感受或想象来判断。真正的修行是能引导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趣向成佛的终极目标,怎样才能把凡事想开不气呢?就不会觉得老受气;当把观过念怨的心转化成观功念恩的心,弟子在参加精进共修时走错了教室,听闻在家学佛如陆上行船,现在弟子很困惑、很痛苦,弟子在家学修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出家真的不能在今世得到解脱吗?在娑婆生生增上和求生西方净土的不同。....
2023-06-25

如瑞法师:感恩也是一种修行
也是内心的一种境界。如果真正地知道感恩。也是内心的一种境界?知恩、念恩、报恩。当看到有人偏重于修这个法门、那个法门的时候:我常常会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忘了修菩提心。这是我们成佛的根本,要培养菩提心。就必须先学会感恩,当我们真正地能够去念一切人,念一切事,乃至念一切众生的时候。我们已经积聚了福报和智慧的资粮,修行人一定不能忽视。也不要只当成一句话,不仅仅是今生遇到的恩人。....
2023-06-25

如孝法师:慈悲的密意
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不离众生内心的显现, 但所有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与佛陀的法身(即自心)对席而谈,想回归庄严的生命故乡——佛陀的世界 。 能出生一切良知、万善、觉性、福报、事业、国土……能转化烦恼。觉醒人、我、众生、寿者之虚妄,大悲是体会生命真相的利器 。诸佛圆满大悲所流露出来的誓愿即一切有情自性圣洁与福报的显现。这就是准提法门能带给我们的加持与悉地。....
2023-06-25

明基大和尚:在世间觉悟
佛法在世间,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觉悟”师父提倡生活禅,在生活中修禅。禅就是觉悟,离开自己的内心,是觉悟的心还是迷失的心,《六祖坛经》学通学明白?不住色身香味触法,心里的专注力”然后将这种状态延伸到生活当中所有的时候,你任何心念起来的时候,看得见它说明它没有笼罩你,睡着的过程全看见,什么境界全能进去。金刚经里讲的。....
2023-06-25

如孝法师:学佛要经历四个阶段
从传统文化也能够入佛法,传统文化是谈我们的生活现象,学佛的人都想获得完整的、圆满的、福慧具足的生命,还没有找到佛法清净的源头。当这种刺激体现出与世间感觉不一样的时候,时间长了就会生起疲软的心。让佛法成为一个理性的、能够支撑我们生命的信仰点?正见就是刚刚谈到的生命整体的蓝图,这个境界对我们了解生命有所帮助,实际上就是因为不了解客观的宇宙是怎么样运作的, 真正能够说清楚人类生活的是佛法。....
2023-06-25

净慧长老:在生活中修行
图/万佛庄严(柏林禅寺万佛殿) 文/净慧老和尚开示(1993年第一期《禅》刊原载: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修行落在实处:应该把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修行, 学佛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世间,修行的目的就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种种烦恼、种种痛苦要求得到解脱。不断除每个人当下的无明烦恼,学佛、修行都会脱离实际。....
2023-06-25

济群法师:戒律的作用和意义
如果不依戒律彻底扭转的话。我们就会在串习形成的洪流中继续沉沦? 为什么说戒律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解脱的生活,以此帮助我们止息生命中的不良相续,目的是要止息不良心理的相续。我对戒律的定义是——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生命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心态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为性格,人格会成为生命品质,但内心却会忠实记录每个行为产生的痕迹,最终造就我们的人格和生命品质,应该看清生命发展的轨道。....
2023-06-25

三种业报具体都指什么
三种业报具体都指什么? 上半生所做的事情,下半生得到结果;今年做的事,明年得到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现世报,比如说,现在退休了,在家里安安稳稳地待着。每月拿到退休金?那就是现世报“为什么因为你破解不公(p....
2023-06-25

佛陀最后一世:当佛陀放下钵后,她坐于一旁,“请准许我八个愿”
佛陀称她为“第一”女弟子,因为她帮助公公弥伽皈依佛教,在教说里她以“弥伽罗母”为人熟知。那时,佛陀在波罗奈随意地住上一段时间后,便次第游行到舍卫城,然后住到祇树给孤独园。....
2023-06-25

明一法师:禅修能够得自由
我们常常说自己不得解脱。这里面有一个很大原因是我们的知识陈旧。 为了突破这个不得自由的陈旧知识。 少数一部分人能够跳出旧知识的框框。禅修激发出人的灵感,从而解脱了陈旧知识的束缚, 人们被陈旧知识束缚住了。即使希望自己有个性或者说有更多的智慧,禅修则要求得智慧的根本。把人们从陈旧知识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因为一念都不生(一点旧的知识都没有)的时候”....
2023-06-25

“嗡啊吽”三字有哪些功德
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可以代表诸佛清净的身口意。代表意,意思是出生无量的功德,就是放红色光。缘生无自性,就是说这个世间上万事万物“我们看到事物的聚散无常。就是因为它没有自性,是说凡是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相,但是没有主宰的实体,吽。意思是一切吉祥, 我们在念诵的当下。来加持,不仅能够使供品获得清净,也可以清除周围环境的不清净,实际可以来帮助我们消除三业的罪垢。....
2023-06-25

星云大师:认识益友和损友
在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又是损友呢,在佛经里说朋友有四品: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功名富贵没有了,这是嫌贫爱富的朋友:有的朋友像秤一样,当你有办法、有名位、有权力时;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的向你低头,等到你功名权力没有了, 以上两种是不好的朋友:另外还有两种好的朋友: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样。....
2023-06-25

明海法师:在责任面前两种内心反应
同时客观地看在这些责任跟前这两种反应是不是都有,有一类角色我们有点犯怵不愿意担当——逃避的反应,我们要在禅坐中直接地看到自己内心在这种责任跟前的紧张。你对自己的认识明白了一分也就意味着你有可能从这种紧张、畏惧、逃避中走出来。为什么有一些责任我们会紧张、会逃避呢。你一定要在心里把自己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的那种看法找出来,如果你能找出造成你逃避责任、畏惧角色后面的认知方法。....
2023-06-25

达真堪布:因果从不会欺骗你
我们现在所遭遇、感受的一切都是因为业力所现,那就忏悔、消业。是过去世中偷盗、欺骗他人的果报,以后就不用再感受这种贫穷、破财的果报了,这是过去世中邪淫的果报,究竟的方法是你应该忏悔自己过去世中造下的邪淫的恶业。总说你不爱听、让你生气的话,说过妄语、欺骗他人的果报,没有什么可怨恨、可委屈的,就要猛烈地忏悔自己往昔所造下的恶业, 我们经常在生活、工作中听到不好听的话,这是往昔说恶语的果报。....
2023-06-25

圣严法师:如何以平等心看职场生活
现代人往往以职位和薪资高低,做为成功的指标,这是错误的价值观。 文/圣严法师,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佛与众生是(p....
2023-06-25

延参法师:人生风雨行
并不是面对那些难堪的故事。生活最难的,别输给了人生的失落,更别输给了表达的情绪自己对生活的一种僵硬和抗拒,难忘那些往日伤痛与纠结,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内心,活出对生活的谦虚与坚韧。还要活出对生活的告别与安顿,不过是生活的另一种深刻罢了,那本身就是生命所具备的朴素风光,曾经的情节和曾经的苦乐年华, 能够活出对生活的尊重与善待,去支撑自己那些痛苦、悲伤、脆弱不堪的时刻,要塑造自己接下来的生活。....
2023-06-25

星云大师:请示的窍门
请示的窍门,觉得假使他不同意的事。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都要向上司领导请示报告。报告成果是表示执行者的智慧,也是请主管分担责任,若要主管接受你的请示,主管看报时间不欢喜有人打扰,会客、开会时你当然不能请示,所以这些时间都不适合请示。或请主管明言何时是他不感到为难的时间,这才是最好的请示时间。请示的时候不可以把问题丢给主管,你不能请示主管该送什么礼物,4、送花篮……属下做好方案。....
2023-06-25

太桥旦曾堪布:烦恼背后的奇迹
我们不要跟随烦恼去行动,时常要做的就是观察自心? 最先要做的是去观察脾气是怎样发生的?正在发脾气的自己明明是佛教徒,还要慢慢体会观察脾气本身是什么样子?就能找到脾气的真相——心的本性,我们越不要着急付之行动。找一找脾气的本质,说明我们已经控制住了脾气,在不断的努力下逐渐降服、战胜、超越了脾气,根本找不到一个真实且具有实质性的脾气:这就是脾气的真相——心的本性“过去烦恼不可得“现在烦恼不可得。....
2023-06-25

佛教诵经简单实用的仪轨
诵经简单实用的仪轨,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列出一个诵经的最简单实用的仪轨(仪式)来,熏坏菩萨事小“南无观世音菩萨。没有条件顶礼的”合掌念三次“心里想着自己在顶礼也可以”念下面的偈子(偈:为利众生愿成佛,佛、法、僧三宝。我把所修行的布施等等善行的功德。回向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每天没事的时候多念几遍这个偈子,修行成佛,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某某会上佛菩萨”你诵《金刚经》的时候。....
2023-06-25

如孝法师:菩提道与菩萨道
菩萨道、菩提道既紧密联系,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提道就是有关觉悟的学问;以及觉悟应该走什么样的方法与道路,菩萨道就是如何觉有情的方法。菩萨道是外在的,菩萨道是外在的应用。也就是外在的慈悲展现:也可以简单地运用智慧和慈悲来定义;菩提道是提升智慧的学问。菩萨道是提升慈悲的学问,《华严经》讲的是一个追求觉悟的人,上求佛道是他的目标。下化众生是他的资粮,我们汉传佛教的传统──大乘佛法,佛法是很深奥的。....
2023-06-25

净慧长老:禅宗“无门关”
无门关“的来历是什么呢”各位看过禅宗公案的人都知道赵州和尚的一个著名公案? 文/净慧长老。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我想进入这个关、禅的关。连门都没有,那么说的一切都是多余的,凡有言说“都是虚妄,言说只能是一种描述”它绝对不能真正接触到禅的实质,很难讲“为了要描述这个禅”为了使我们通过语言符号对。无门关。....
2023-06-25

达真堪布:这就是消业
这就是消业,有的人天凉了不行,天热了也不行,修法时间稍微长点儿就开始厌烦……真的,我们不能像水牛一样。应该向牦牛学,牦牛身上的毛多且厚,都没有事。照样在那儿吃草,身上的毛少,天气稍微一热;天气稍微一冷。它又跑回院子或房子里去躲避, 什么都没有事。忍一忍就过去了,腰酸、腿疼都要忍。不能因为腿稍微疼了就不行了,从百日共修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有些人连盘腿都做不到。这个习惯还没有养成。....
2023-06-25

星云法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念清净,佛法全体现前,一念爱染,如盲人入室,纵然珍宝满目,自是隐晦不见。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的诗风(p....
2023-06-25

宣化上人:开悟的钥匙
开悟的钥匙?开悟好像开锁一样,它能使你清净光明的心。变成染污黑暗的心,没有智慧去判别是善是恶。便做出颠倒事,便能把无明破了,智慧光明现出之后。无论遇到什么事也都没有烦恼了?所以不能开悟,那有资格问佛法。 现在能够开悟的人,今生不会开悟?想要开悟,才有开悟的希望,他怎能在今生成佛呢,三大阿僧祇劫中修福又修慧,如果他以前没有修行。今生便不会成佛,是不是没有菩提?所以烦恼即菩提,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
2023-06-25

延参法师:善待生活的羽毛
生活的教化就在这活泼与变化当中,人生历练的是改变的勇气。生活需要的是面对变化的勇气,别想有什么借口能用来遮掩烦恼与伤痛,因为你根本就没有看清烦恼的面积。根本没有看透伤痛的目的,烦恼伤害多大你都不知道,这些伤痛来的目的你都没搞清楚,自我安慰中希望幸运会早点降临,别指望有什么借口能用来遮掩烦恼和伤痛,把生活一身美丽的羽毛一根一根都给拔掉, 拔掉羽毛的生活会更难看,所以发现生活的美好。....
2023-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