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
人生的大病----贪,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痴呢”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希求了脱生死”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为了满足贪的欲望”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是由爱生起,爱钱财。....
2023-06-26

济群法师: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
放下了就不要拖泥带水, 正见轮回是苦,我们才能生起解脱的意愿。才能对世间的一切完全放下,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只要还有一点挂碍,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将轮回的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
2023-06-26

虚云老和尚: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
故而见贪心众生;见恶心众生;教之以持戒,见嗔心众生者;教之忍辱,见懈怠众生;教之精进,见乱心众生;教之以禅定,见痴心众生。教之以般若,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即是持戒波罗蜜,即是精进波罗蜜,即是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 今时有人不识念佛功能,殊不知念佛法门,因时人但知口念,故教以念佛带参禅,贵在参究、追寻、问讨,必须先要念佛,念而不念,再向无念之中起一参究。且看这个念佛是谁“先当以念佛为缘起。....
2023-06-26

简释“有漏皆苦”的意义
有漏皆苦”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惑使人烦恼”贪(贪欲)、瞋(瞋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等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为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而造种种业,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于是又起烦恼,而生死轮回是苦的。....
2023-06-26

如瑞法师: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福报和智慧都离不开恭敬心,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生起来一种恭敬心;当我们来到一位领导的面前,好像就会有一种畏惧感;自然不敢乱动乱说,当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个乞丐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很可怜。就会对他行布施?我们只能生起来一种怜悯心。....
2023-06-26

佛菩萨纪念日行善功德会更大吗
佛菩萨纪念日行善功德会更大吗: 一居士问,在初一、十五或佛菩萨圣诞日放生?功德是否更大: 妙祥法师开示, 这个问题,为什么初一、十五和佛的圣诞日?很多的佛教徒要搞一些放生活动,世间也有很多忌讳,比如说初一、十五不许动土,甚至不许出门?为什么呢。它这有个自然的道理, 我们在海边都知道,海边初一、十五涨大潮?是不是,因为这个天体的运动,日月的盈亏,它影响人的生理、心理使人心产生不(p....
2023-06-26

佛教有十个字最易念错
佛教有十个字最易念错? 这些易错字你念对了吗: 念sh....
2023-06-26

觉醒法师:究竟哪个是你
觉醒法师:这是我小时候拍的全家福哦?我也不是很认得出了哎……?那究竟哪一个是你呢”连自己也分辨不清楚,我们一直执着的这个”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只是在短时间内我们察觉不到这种改变,就以为是恒常不变的。 人生的苦往往来源于我执,我们总是习惯于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去思考和做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烦恼,造作了许多的业,这就是佛陀为什么屡屡告诫人们要去我执的原因。 如果你能够理解“不是永恒不变的。....
2023-06-26

虚云老和尚:了生死的十件难事
《禅门日诵》上载有憨山大师《费闲歌》十首,讲十件难事,这十件事办不到,遇师难,出尘难,悟道难,敬心难,自知惭愧,古人说,我内心的惭愧谁能知道呢?你们不相信苦恼业障,古人说得到行得到,明眼人会说我,纵有满腹知解,亦不足重……故有秘戒不许滥传于不道不明不圣不贤之人,未审大师遇有应传而不传、不应传而传者之事否。开千古破戒之风,徒以宿业果报而自慰,足以证明大师功过深浅矣……。....
2023-06-26

惠空法师:公平与不争
公(p....
2023-06-26

证严法师:逆境是非观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逆增上缘”碰到逆境时,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
2023-06-26

图文详解拜佛完整姿势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 (二)分右掌向下,左掌不动,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
2023-06-26

如何对待劳作中或扫地中误杀的小生命
愿汝即时生净土:有个朋友是做土方工程的,修路在三世因果经里面说是一种善业,他在施工的过程中又会杀死很多无辜的小生命,他到底算行善了还是造恶了?在农林劳作中不免伤害虫子?一切众生自回护,愿汝即时生净土“顶礼师父,家里有太多蟑螂,但又因不杀生没有去控制,但是生活在家中需要一个清净的环境,此问题使弟子真的是好烦恼?恳求师父给予开示。不要把没吃完的食物放在外面,同时多用心祈求。....
2023-06-26

经读的越多真的就越好吗
还得知道知道你的本缘?我知道你是对空宗有意见吗,读的时候非常欢喜,读经是告诉你的方法,它还有道理在里头呢,你不光想读文字?不读它的道理,明白最好?你把三藏十二部念下来有什么用啊,这个问题你不明白,你要当大法师得读多,读读《心经》都好,你不会读了,你读的是那个咒的那个词句的时候,那不是咒的真意啊“我跟你讲一个问题吧”我要让你念白莲花你绝对不念“说咱们在众生界当中是污染的,佛是生在众生当中啊。....
2023-06-26

佛家怎么看阴阳占卜等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佛家是反对的,那些不要学。佛教八正道里面有一个正命,即要以正法而活命。不要以邪法而活命,以邪法而活命那就走到邪路上。佛家的有些人懂点《易经》、占卜这些,说这个人运气不好,你要转过来好好学佛,好好做正事,救苦救难,这是接引的方便,但不能专门搞这个东西,就变成欺骗人了。但你若是能转化过来,不再杀生而修慈悲心,去救苦救难,那就可以重罪轻受,佛家讲修心。....
2023-06-26

作为凡夫利益众生的窍诀
作为凡夫利益众生的窍诀: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凡夫?想要获得修行境界利益众生:境界不是无缘无故就产生的,必须要下一定功夫,不管你有智慧、没智慧,只要肯下功夫的话!有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获,这是决定的, 藏汉很多高僧大德,通过看其传记也能明白,他们在求学时下了极大决心,然后认认真真去修学,到了晚年时。不管是境界还是利他心,才会跟其他凡夫完全不同,而人有了境界的时候,定会散发出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2023-06-26

延参法师:当传统文化遇到新媒体时代
我说何止是辛苦啊。遇到了不可描述的时代,多姿多彩的时代。活泼新颖的时代,遇到了当和尚最难的时代。 遇到了一个什么样时代,又必须要去寻找突破的存在,想法太多都没用,这个时代,一起去面对那些困惑。一起去活出那些思考,遇到了一个新媒体传播时代,传统文化是东方一种人文情怀,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东方文明的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载体。文化脉络,更是承担和责任, 东方传统文化伴随着东方文明。....
2023-06-26

星云法师:为道莫还乡
我们求道不能有宗派观念,弘法更不能有地域的思想, 唐 马祖道一禅师 为道莫还乡 还乡道不成 溪边老婆子 唤我旧时名 在未讲这首诗之前我先告诉各位一个常识(p....
2023-06-26

为什么佛菩萨的塑像都是半闭着眼
会发现佛和菩萨的眼睛都是半睁半闭着的?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菩萨只好半闭着眼,不过还有一个非常慈悲的说法, 半睁眼是佛的外像慈悲代表,不舍六道众生。同时又不忍全睁看到六道众生的痛苦,因为我们的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颠倒的,佛教导我们用心眼去观世界“的功夫为了有利于修行者不要昏睡,既不完全睁开又不能完全闭合的方法,代表了佛菩萨进入了” 上面的这个意思是如果全睁开了眼睛。....
2023-06-26

2017年中国佛教节日一览
2017年主要有哪些佛教节日? 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节日,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按阳历与农历顺序,2017年主要的佛教节日有这些—— 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 佛图澄圆寂日 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紫柏真可尊者圆寂 太虚大师诞辰日 监斋菩萨圣诞 永明延寿大师圆寂日、施护三藏圆寂....
2023-06-26

梦参老和尚: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嘴巴在念,心在念,念完了问:懂得了念佛是谁,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所念的佛, 从哪儿学习话头?照顾话头,你找话头干什么?念佛是谁不就是了吗?谁在念佛?谁在闻法呀?这就是达到前头的反闻闻自性,话头你可以随便的,不止‘念佛是谁’。不用教理。那你话头参不成,悟的大小、事情的深浅。 知道丹霞祖师劈佛的故事吗:丹霞祖师说,木头里没有舍利: 这都是话头,这是丹霞祖师破他的执着。....
2023-06-26

纯粹的法门净土是什么
净土教门里本来就没有什么纯粹不纯粹,有一本手掌书叫《纯粹的净土法门》:我们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也会强调。善导大师的思想是纯粹的净土法门,如果对净土法门不了解“都是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嘛。精神界的法门修持也是一样的,其实他是附用了佛法的一些概念“教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教实相念佛,这算不算是净土法门的念佛呢。净土法门所讲的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设定的称名念佛,净土法门纯粹不纯粹。....
2023-06-26

何为佛教说的修定资粮
这样去修行是成功不了的,你要想修定,得先修四加行,加行是说你证道之前要修定,你连五戒三归都清净不了。那更不要说比丘戒、比丘尼戒,即或是没有违犯根本戒。忏悔掉没有?忏悔清净没有,在修定前一定要先修忏悔法,你心里就生起妄想了!在佛说的比丘住山林的时候, 我们过去的祖师以他修道的经验说。没破参不住山,没明心见性的时候。戒根不清净。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会生起烦恼的,你所行的破了律仪了。....
2023-06-26

何为佛教说的不矫威仪
何为佛教说的不矫威仪: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法师不天天搭着衣,都应该时时搭着衣。本来这个衣应该时时刻刻都搭着,但是中国的习惯不搭了,以为搭衣就不对了,中国佛教都不对了,并不是出家人就是应该穿这种衣服,所以里边必须要穿上衣服,外边搭的衣就很容易掉了;以后中国的法师就想出用一个圈圈,也觉得不方便。本来最初出家人都是搭着衣,我不能说他不对”搭着衣是现比丘相,这谈不到是比丘相,大乘的佛教太大了。....
2023-06-26

何为佛教中的功德圆满
何为佛教中的功德圆满“是说妥善完满地做成一件善事。泛指行善积德,在佛教中“功德圆满”则是指因修行而得身心清净、了脱生死、超越轮回之正果。 “功德”即功业与德行,《大乘义章。....
202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