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念佛人多是老人呢
为何念佛人多是老人呢?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年轻人学佛,是故一入佛门便对谈玄说妙之法,常以上根利智自许(或口头谦虚,文才不足以广阅经论,体力不能支撑长久坐禅。渴求出离生死心较切,是故一闻简易而究竟的念佛法门,便全身归命阿弥陀佛,乃是以他(她)们大半辈子人生苦痛经历为代价, 这种愚夫愚妇实是根器深厚的念佛人,无量寿经指称为佛的第一弟子。....
2023-06-25

梦参老和尚:持戒修福
持戒修福!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烦恼就会轻一点,就用佛教导的对治方法把它降伏,你的心经常在愉快当中信佛、学佛,内心仍然堅信因果欢喜承受。这样慢慢坚定道心, 我们受了三皈依,不能惱害众生。经常布施欢喜,给众生快乐。不让别人由你身上生烦恼,初受三皈依,不要与外道同住。住了恐会退失道心,不要只在形相文字上打转“说断十恶?....
2023-06-25

仁焕法师:拜山有用吗
拜山有用吗?善事应该算是天地的事,做善事也就是做天地的事业,也很难在社会上做善事。因为后方的老祖宗、父母是命根,不拜山就没有靠山。拜山也不能肯定给老祖宗离苦得乐。你们来到这里才是真正给老祖宗离苦得乐,你们念佛是让老祖宗成为天堂极乐的老祖宗,民间那种拜山做得不好有时候还要变成反面作用。为什么有人去拜山回来了还要发生灾难呢?更重要是让后代懂得有老祖宗,你们来寺庙超渡老祖宗是真正地报答老祖宗的恩。....
2023-06-25

在家信众去寺院不可称“挂单”
在家信众去寺院不可称“是指僧人游方行脚,也就是外来僧人想到该寺投宿止住:僧人指出家受具戒之比丘),去丛林道场时想留宿,有很多到寺院要干嘛“我得到道场……师父?允不允许我念佛啊?允不允许我打坐啊”不知道修行,你要说干活我就给留下”而是我们需要懂得自己位置的修行者: 为什么有很多的寺院现在是居士当家。就因为他不知道他是护持位?最后就代替了佛法僧。到哪个寺院别说我来修行来了,那客堂师父”....
2023-06-25

理海法师:日常修行的七法
诸恶莫作,我认为修行者日常生活中也有七件事不可或缺。佛弟子都应该效法诸佛菩萨,真诚地发愿,让自己的一天乃至一生都能饶益众生,每个人身口意所造作的罪业,唯有每日至诚恳切地忏悔, 尽力给予他人财物、佛法和安慰。更勉力舍掉悭贪、嫉妒、种种烦恼,诸恶莫作“这是修学佛法的总纲。修行者应当依教奉行,尘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且能够感通诸佛菩萨加被、护法龙天护持。 每日应将所有善报、功德。....
2023-06-25

觉醒法师:心量有多大
觉醒法师:我居然要和那个曾经吵过架的人做同事了。 —— 世界真小,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过摩擦和矛盾,时过境迁之后,是依然耿耿于怀还是畅然释怀,胸襟宽广,往昔的不快如过眼烟云随风而逝,烦恼和执着便随之减少,人生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所谓心即是佛,以佛心待人佛眼看事,众生与我皆有佛性。我们要践行佛菩萨无私的精神,在生活中多些宽容和理解,多感念和赞叹他人的善益,因为修行求道离不开众生的成就。....
2023-06-25

妙祥法师:在家佛弟子修学指南
在家居士学佛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在家居士更得守戒呢,还有事业、邻居、朋友……很多的事都影响你的修行, 所以在家居士首先应该把戒律抓住。在家居士首先应该守三皈五戒。首先就应该三皈,三皈就能找到真正养你的、生你的、永远跟着你的父母,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成佛有余了。外道没有三皈依,但是终归他不能成为佛子,因为他没有三皈依,一切众生都不能杀。这些在世间被你认为是四害的东西也不能杀,什么东西也不能杀。....
2023-06-25

佛经中所说贪睡的二十种过患
贪睡的20种过患:应当观察睡眠过失二十种。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九者增长愚痴。十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九者憎嫌精进。 应当观察喜欢睡觉的人有二十种过失,如果观察贪睡过失,能令修菩萨道之人,不会疲倦懈怠。贪睡有二十种过失, 一、一天比一天更懈怠懒惰;八、没有时间用来勤奋修习;增加愚痴程度;十二、天龙八部鬼神不会生恭敬护持心;....
2023-06-25

佛教中的韦陀菩萨是谁
韦陀护法是佛教的护法神之一, 护法韦陀菩萨最爱护真正精进修行不懈怠的人,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 在日本文化中将他奉为能除去小孩病魔的神。 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中,或双手合十将杵搁置肘间(表示该寺为十方丛林, 韦陀菩萨通常置于天王殿大肚弥勒佛像背后。特别是可断除众生的淫欲之心,断了淫欲便能了却生死尘劳: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浅释》中讲述韦驮菩萨的故事。....
2023-06-25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
真正入佛教当僧侣,例如我不想执着于僧侣这种形式,出家或是仅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但通过修行佛法都能得益。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在家众是否应以出家为修学目标?出家是全职修行,出家、在家所面对的修行环境不同,修行重点、方法、要求有所不同,佛法才能够久住,在家人是否以出家为目标,就应该放却家人事业牵绊,出家修行才能证悟?出家修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吗?学佛并非一生一世的事,出家修行是最快、最稳的一条路;....
2023-06-25

大安法师:佛度有缘人
大安法师:佛度有缘人,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缘,有缘就容易度,没缘就度不了不在于水(p....
2023-06-25

“天龙八部”都是什么
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是佛教八大护法神,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皆是”二十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天神并没有超脱生死轮回。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作为佛教护法神的龙众。夜叉与罗刹同时从生主补罗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他们在佛面前弹琴唱赞歌时,就是金翅鸟神“可除掉世间各种毒蛇,把他说成是在佛爷头上护法的大鹏金翅鸟!干阅婆专管演唱俗乐。....
2023-06-25

衍真法师:《善生经》的人文善法精神
《善生经》是佛陀早期经典中谈论人文善法精神最完整的一部。 佛陀成就正觉以后。四十九年里孜孜不倦地说法度众,令恒沙众生受益,为涵盖戒定慧三学的八正道,而在应机教化之时,教法分设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 佛陀在为社会人士讲法时“世人听法后若其心调顺,善根具足,佛陀就进一步引导其进入解脱道之法:的人天世间善法部分,佛陀在《善生经》中有相当完备的宣说。....
2023-06-25

一行禅师:用正念的阳光拥抱愤怒
慢慢地聚集正念的能量来拥抱愤怒。 愤怒就像是个大声哭闹的婴儿。所有的孩子都要母亲的拥抱。你就聚集了母亲抚慰、拥抱孩子的能量,以后这个能量好好的拥抱愤怒,你的孩子很快就会得到解脱,凡是获得阳光拥抱的植物都会经历内在的转化,光子一个个、慢慢地进入花朵。花朵便不再抗拒绽放在阳光下了,身心构造也对正念非常繁感,如果正念拥抱身体;身体就会得到转化,只要正念能拥抱愤怒与绝望。....
2023-06-25

大安法师:太善良被人欺负怎么办
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怎样算是恒顺众生呢。就是一个大家都在造恶业的世界,这是一个善良确实会觉得被欺负。造恶作恶却越来越被人恭敬的一个时代。你的善良一定会有好报的, 你太善良了人会欺负你。那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你就把你被人欺负作为修行,别人的侮辱你能忍下来,对事情不要太负面看,在这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胜过西方极乐世界修行百年,在这个世界会被人欺负。....
2023-06-25

慧律法师:学佛三要件
学佛要具足三个条件:一、亲近善知识;三、要能自觉:无法照见五蕴皆空,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若无师父的教导,将佛经义理扭曲,譬如打开《大乘起信论》?要多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若无法长期跟在师父身边修学,这也是现在工商业社会弘法的变通方法之一。让大家接触与听闻佛法,以大家共修的力量来互相提携、讨论与研究,即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发现证悟到的。....
2023-06-25

忏云法师:借假修真
忏云法师:假是四大假合谓之假?什么叫真呢,真如自性、不生不灭的心,修那个。那个越显现、越支持越久越好。借假修真、修真如自性,要紧是同学青年,身体没有伤,保持本元、本真,要紧是不要犯手淫。一犯手淫就不好修,再吃什么维他命、蛋白质、怎么样的补,也不如保守真精不遗。真精不遗最好,这样身体强健了,能修真如自性。 借假修真,借着四大假合假的身体、好修真如自性,开悟了证果了。真如自性开显了;就是借假修真。....
2023-06-25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
如何做到念佛一心不乱?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快的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慢的六天、七天也能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七的最后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达到了一心不乱就可以保证往生“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阿弥陀佛及西方三圣等大菩萨们就显现在这个人的面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个人就依仗阿弥陀佛的接引, 怎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念佛,应当时时想到好像临命终时一样”....
2023-06-25

如瑞法师:活好每一天
如果懂得了生死轮回”那你还会怕死吗“还有你的修为所感召的果报?能够积聚来生的资粮,我们活得好才能死得好,死得好才能生得好。是不是应该有所破除呢,并不是佛不让我们好好地活,而是要积极找到解决烦恼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活得快乐自在。利用现前得到的难得的人生更好地来修行,按我们世间的话说。佛法讲。好好地来奉献众生,能不能传递正能量来做菩萨。佛法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2023-06-25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
佛慈悲愿,弥陀圣众,佛见众生,这个时候要赶紧的依止信愿的善根,能够感应弥陀的摄受,使令佛慈悲愿,使令我们心不颠倒。佛陀见到众生在临终,所以殷勤再劝发愿。就是一种善根力——发愿求生净土。发愿愿离娑婆,启发起来以后他就提佛号,我们真的感受到弥陀本愿的摄受、对他身心世界的摄受,你自己要先提起善根,后面就是佛力的问题了,佛力就不会现前了。就没有佛力可言了, 所以你说净土宗是他力呢?....
2023-06-25

延参法师:幸福的十三条建议
延参法师对幸福的十三条建议。人生不能过于自负自大。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面对生活的困难和选择,要培养自己内心的坚强。能够坚持自我的好心态,对于生活的误解和成见。能够用豁达与友好的态度去看待,烦恼时能够愉快经过。与生活轻松伴随,保持对生活的耐心,活出对生活的相信,不要怨生活压力大,要适应生活的改变,活出让自己人生提高的蜕变,活出生活的出发,不要让没有意义的负面情绪困惑人生,不要预设生活的高度。....
2023-06-25

说说佛门的“走江湖”
说说佛门的“走江湖。不同于我们现在人所说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走江湖,带有贬义,大概意思是指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行走于天南地北民间社会。这暂不多说“下面就说说佛界”走江湖。的来历“ ”江湖,二字最早出自《庄子....
2023-06-25

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不仅反映出当事者对当初给起名长辈的不尊重,名字叫不幸,是给孤独长者的朋友,长者觉得不幸为人厚道,可是长者的家人、朋友都不太喜欢他,不幸过来“不幸吃饭等!建议长者说“天天看到不幸:听到不幸“口里又叫着不幸!佛陀曾开示──人的命运好坏是从业而来,人生在世幸或不幸,要看过去生的所作所为!过去生若有积善后世必有福慧:即使他的名字叫做‘不幸’“更不见得会幸运。....
2023-06-25

如何供养才能具足功德
福田清净、意乐清净、供品清净: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 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慧和功德。属于清净的福田。 第二、意乐清净。 指供养者自己要有一个清净的发心,做供养不能为了(p....
2023-06-25

念佛修行用什么念珠好
念佛修行用什么念珠好?喜欢戴佛珠的人越来越多了,都可以因此机会种下佛缘善根。念佛用哪一种佛珠好?哪一种材质的佛珠功德大、加持力大?对于初学佛的人有这个疑惑很正常。从修行的角度说,修息法用水晶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文殊菩萨在《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开示。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用菩提子为材质来做佛珠。....
2023-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