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能法师:修行的本质

修行的本质。  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工作上遇到烦恼给师父留言:师父想说。解决这些苦恼的根本还要我们内心深刻的领悟修行的本质,修行不是改变别人。而是修自己这颗浮躁不安的心“当心中没有那个自私的、虚荣的、争强好胜的”我们的世界会变得广阔。兴趣和谈吐也会变的有志向和趣味高雅,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和众生。并且会更加愿意原谅别人,心中没有芥蒂。美好的人生自然显现,人生中充满焦虑与变化。....
2023-06-25
印能法师:修行的本质

净界法师:对治烦恼的两种选择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  (一) 我们一般在对治烦恼是用枝末,刚开始对治烦恼,我们刚开始叫抗拒烦恼,所以我们刚开始对治烦恼是压抑的,那么在时时勤拂拭当中就是对治、抗拒!你只要问烦恼一句话?它会变现很多假相来欺骗我们,让你心有所住、然后分别…,你的心跟咖啡接触的时候,你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第二口开始攀缘…你的心住在妄想,你被妄想带着走?你再也喝不到咖啡!带给我们忧愁苦恼。....
2023-06-25
净界法师:对治烦恼的两种选择

详解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都可以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佛陀为了要适应这各种不同的个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依这法门去实行 。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相信因果的道理,争取现在或来世优裕美满的生活,是实行人天乘法佛教徒 ,听了佛法,于是依照佛法去修行 ,去求得个人的解脱。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 ,听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所以不但要自求解脱生死。还要救度一切众生,自利利他。....
2023-06-25
详解佛教徒的三种类型

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释迦世尊禁止弟子们从事星相、风水、卜筮等的行为,而产生了气候季节的变化、地理位置的配置和人物居住的环境,便成了生辰八字的命理原则,可是从佛家的立场说,是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如果加上后天的努力或懈怠,就会改变或影响这生的命运。这是后天的因素加上先天的条件,而构成所谓命运的好坏。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的环境,都会影响一生的命运,感得今生的环境也坏。....
2023-06-25
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

如瑞法师:领悟八正道

  在整个的佛法修学当中。一定要能够领悟八正道,八正道是证得真理、通向涅槃的途径,大乘的涅槃指成就佛果,小乘的涅槃是指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是从苦集灭道的道谛里面开出来的,苦就是世间的果。实实在在是因为众生有惑,所以整个的生死流转便是众生心里起惑,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世间的因果,佛告诉我们苦果一定有它的苦因,不再造业自然不会受苦果“因为羡慕佛的寂静法、涅槃法。所以要按照佛的教导来修行。....
2023-06-25
如瑞法师:领悟八正道

虚云老和尚:学道犹如守禁城

就是单举一句话头,要灵明不昧,了了常知,一切凡情圣解。学道犹如守禁城,  这是黄檗禅师说的”说我们用功的人,要使一向贪着色、声、香、味、触、法的贼不能侵犯。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比喻,即是我们三界众生沉沦于生死海中,被尘劳所惑,大凡世间万物都是春生夏长。好比我们心头上的妄想分别无明嫉妒等三毒烦恼,也就是如梅花在雪天里开花吐香了,也不是在喜怒哀乐和人我是非当中而能显现的,惟有梦中一幻境。....
2023-06-25
虚云老和尚:学道犹如守禁城

明一法师:今月曾经照古人

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  文/明一法师,  今天诵《华严经》到下面的内容。证实了自己的常说的佛法恒不变的道理,因为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原因,看不惯那个。从而怀疑佛法,自己就和他们说佛法从来没有改变,有变化的是我们演绎佛法的人不同因为我们演绎佛法的人的水(p....
2023-06-25
明一法师:今月曾经照古人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广钦老和尚开示,  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p....
2023-06-25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如瑞法师:孤独的旅人

孤独的旅人:他用金子和钻石造了一座非常精美的宫殿:这个宫殿就像天宫一样的美丽。他正准备住进去尽情享受的时候,在门口站着的真主派来的使者告诉他说,请跟我走吧“  佛教里同样也揭示了无常的道理,佛在《八大人觉经》里说!世间无常”虚伪无主……,世间的所谓金银财宝乃至于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我们都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客人。....
2023-06-25
如瑞法师:孤独的旅人

星云大师:勤劳的结果

做人要勤劳,唯有经过自己努力流汗耕耘的结果,一般人不能认清这种因果道理?结果不仅自误一生,罪过不可谓不重,懒惰。讲究勤劳的单位,  现在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发财“其实只要肯勤劳”所以勤劳本身就是宝,养成勤劳工作的习性;要想让主管看重、肯定,首先要有勤劳的美德。怕的是懒惰懈怠,在家懒惰,  懒惰懈怠固然不好,但是勤劳也要有正面的意义,有的人整天全神贯注于股票看板上:这种错用了精神体力。....
2023-06-25
星云大师:勤劳的结果

明一法师:修行用功的技巧

  复杂用功方式容易入门,但是很难提高。简单用功方式入门很难,但是对于提高自己的功夫来说,  佛教的精髓在于禅修。因为一切功德皆由禅定出,而禅修的用功方式实在太多了。真是举不胜举。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用功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刚开始禅修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入门好难,腿子疼关很难过。用不上功更难过?认为自己根性不好,认为自己不行等等,从而放弃了修禅这一法门。真的是很可惜:....
2023-06-25
明一法师:修行用功的技巧

星云法师:参禅五心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但是一般人却忽略了内在的宝藏,不断追求外在事物的满足,怎么能参出禅意呢?要用大心来参禅,  禅者以天地为心,真正的禅者“我心就是宇宙。的广大心,能包容一切万物;与万物融为一体,禅心越能被发掘出来,有了逍遥安忍的大心量。要用老心来参禅”老心“老心就是所谓的”....
2023-06-25
星云法师:参禅五心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而释通小乘律。分别小乘名相甚精。为小乘之相宗,欲学大乘法相宗者固应先学此论。即学他宗者亦应以此为根柢。不可以其为小乘而轻忽之也,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是三部论皆依《般若经》而造,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来此土弘传。  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唐玄奘法师盛弘此宗。又糅合印度十大论师所著之《唯识三十颂之解释》而编纂《成唯识论》十卷。....
2023-06-25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供水含义以及如何供水

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时的心清净“供养之清净”是说不要在供养时生悭吝心或在供上贵重供品后又后悔。供养来源清净“是指不可以是经由杀生、邪淫、妄语等不善业而换取的供品供养”僧众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来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须辛苦得取的东西。供水时供者必定不会生悭吝后悔的心,也不须以各种不善方法而得取,表义戒德清净:....
2023-06-25
供水含义以及如何供水

明贤法师:直接的突破

明贤法师:直接的突破,  禅的修行与现在学习的中观这门学问。有很多相应之处,  安那般那念的禅观,即是依照数息观。对于身心的修行“逐步让它离开”妄,逐渐归到真实、(p....
2023-06-25
明贤法师:直接的突破

来果老和尚:生死大病

世间人有了病,你患甚么病;患病患到今天;尽世间人只知道色身上的痛痒。还有一种大病毫不觉知,世俗人不知有此大病,为甚么要问有病没有“医生问你,见了药一定要吃“吃下去终归要好的,当然要问你有甚么病,你还能说没有病吗。没有病来做什么,恐怕你们没有一个能答得出来的罢,你不说出病由来,有了这种大病不知道?说甚么大病、小病,你们不彻底知道自己有个不得了的大病?非医不可的大病!....
2023-06-25
来果老和尚:生死大病

衍慈法师:什么才是入道的基础

  (一)入道基础,就是要尊重戒律,戒律是成佛之根本,所讲要成佛必先学戒,戒能生诸功德,由戒生定,以定发慧,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犹如阶梯,次第而进,不可超越,三学包括了整个佛法的三藏十二部,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受戒后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事该做与不该做。才不会增加过失,损害智慧:戒分有根本清净与方便轻遮,经文所说,是根本清净戒,指四重戒之杀、盗、淫、妄。原则上是绝对不能犯的。....
2023-06-25
衍慈法师:什么才是入道的基础

净界法师: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主要的重点是在修学福德资粮:看到我们过去生有无量无边的罪业,我们发觉有很多的善法我们没有具足,我们的心是依止一种攀缘的心?本经说的[心有所住],当我们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住在外境,  第一、我们今生的心很容易产生忧恼—忧愁苦恼,所以弄得我们经常…心有很多的挂碍、很多的怖畏。  第二、更严重的…就是当我们的心住在外境的时候。就没有生死的果报呢,虽然我们很努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2023-06-25
净界法师: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净慧长老:菩提路上信为根本

佛教的整个修行次第,如果所讲的能够给各位在修行过程中做一点点参考;  所有关于修行路上的法门、方法。我在此讲来讲去。不可能每一位都接触过祖师的语录、大德的开示,有学人向一位禅师提问题:这位禅师回答错了。百丈祖师上堂说法之后, 这位由野狐变化的老者当下恍然大悟!佛法上说错了话。瞎人眼目的还有更重的果报:但是佛教的整个修行次第。信、解、行、证四个阶段缺一不可,才会进一步去追求佛法的真理。....
2023-06-25
净慧长老:菩提路上信为根本

虚云老和尚: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理是人人的本心?灵明妙用,能含一切万物的才是真空,修行人要明白这样的真空,见自本性,他不用看图就能说得清清楚楚,别人问起来虽然答得出,修行人见道之后,空就能摆得开,色空原来无碍,若实在明见此理,  古来有一位老修行,常能劝人放下放下。我在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以为就真无烦恼了。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有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
2023-06-25
虚云老和尚: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梁武帝“舍身入寺”有什么意义

梁武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皇帝菩萨“在《南史》中”就记载了梁武帝。他先后四次舍身入寺。他的群臣出资亿元才把他,舍身入寺,说明了梁武帝对佛教的虔诚信奉“....
2023-06-25
梁武帝“舍身入寺”有什么意义

心律法师: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温暖。可以得到别人温暖的馈赠。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我没钱给她治病那还有钱布施呢,  伽蓝尊者觉得这童子孝心可嘉,对着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就将其变成了一块金子:送给童子说“好好给你母亲治病吧。  哪里晓得童子竟然无动于衷”见财也不起觊觎之想,谁知童子却说。....
2023-06-25
心律法师: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人生最大的“恶业”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  答:最大的恶业是“《大般若经》说。若人毁谤佛法:必堕无间地狱,无量劫受大剧苦,无解脱时,  次大的恶业是。破和合僧“《本事经》卷一”佛重说颂曰。世有一法生,能起无量恶:所谓僧破坏“愚痴者随喜,能破坏僧苦,破坏众亦苦,僧和合令坏。经劫无间苦。....
2023-06-25
人生最大的“恶业”是什么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  文/弘一法师,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p....
2023-06-25
弘一法师: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明一法师:生活得简单些

所以克服贪的毛病是我们学佛的很重要的下手处,这里从自己的生活角度简单讲讲,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腐烂药,所有衣服必须与俗服有异。所以我们出家人穿僧衣基本上是按照这种制度制作的,  在中国没有像印度那样布施给道人饭食的风俗习惯。为斋主做佛事接受供养或自耕自给几种生存方式,树下坐和腐烂药在中国更是行不通了。  自己从来就喜欢简单的生活,因为生活简单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和打坐。....
2023-06-25
明一法师:生活得简单些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