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总感到害怕怎么办

血肉布施:请问法师,就是每天晚上害怕,从小就有这个毛病,总觉得有人在我眼前,不知什么原因,请法师开示?有没有办法对治:  妙祥法师开示,  晚上害怕。就是我们造业以后才会有这种现象,所以说应该晚上多念《心经》,念《金刚经》。这个害怕要用空相来空掉比较好,放生慈悲心起来。这样害怕就会少了,晚上可以打坐,打坐定力强了,也就不害怕了,主要是多修禅定,常布施?比如说蚊子咬你的时候你要多喂它。....
2023-06-24
晚上总感到害怕怎么办

星云大师:修行人的一天

所谓修行,说时似悟”所以修行就是要慢慢地增加自己的力量,也要修锅补碗;更需要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地自我独修。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持咒、念佛、参禅。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如法的修行,修行,这就叫作修行不修心,则必能凡事皆办,  不管修行或修心。应该从生活里确实来修,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日夜,这就是穿衣的修行。....
2023-06-24
星云大师:修行人的一天

憨山大师:修行但求自心

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然此般若,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故今修行,但求自心。识心达本源”若人识得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  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着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  若不能当下了悟?无我则无人,  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
2023-06-24
憨山大师:修行但求自心

如何在寺院上香更如法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常是上香。上香时双手像作揖般,拿着香拜佛;  4、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香并不是用来贿赂佛菩萨的交易”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萨说的话,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诉说即可,  至诚供养的香没有贵贱之分,  关于烧香的姿势,  最常见的错误烧香姿势。意思是要拜各个方向的菩萨,  所以正确的上香姿势是,双手将香举到眉毛的高度。香的顶端对准佛像,对佛菩萨行注目礼:把香插到香炉中。....
2023-06-24
如何在寺院上香更如法

星云大师:为花莲大地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请求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文/星云大师....
2023-06-24
星云大师:为花莲大地震祈愿文

净慧长老:参禅要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不是讲的问题,就是《楞伽经》讲的五法中最后的两法——正智、如如,明心见性是一件事从两方面来说。从能证方面来说正智叫明心“依名取相所得到的认识结果是妄想分别,以妄想心不是以正智来认识,这五法是在一件事上分作迷悟两种认识的境界,迷的状态下得到的认识是相、名、分别。悟的情况下得到的证量是正智、如如:能得到比量上的认识,包子是不是真如,你说包子是不是真如,怎么样才能认识到是真如呢。....
2023-06-24
净慧长老:参禅要明心见性

憨山大师:如何是真切工夫

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别于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不悟即为凡夫,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不见古人真实行履,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便是真切工夫,爱憎境界,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方为佛法也,参礼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故得开悟尘尘刹刹诸解脱法门,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
2023-06-24
憨山大师:如何是真切工夫

如瑞法师:万法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要学会安住自己这颗心,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说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了;一起心动念,一念的善生起来。一念的恶,人的心实在是太重要了,  文殊菩萨教我们善用其心;就是看我们会不会善用这颗心,就会明白万法没有离开自己这一念心,就不会羡慕持咒。也不会羡慕念佛。要能转化我们的身口,要能转化我们的心,所以佛才告诉我们世界上什么最快,心念最快。当你不善用其心的时候,一念一念就那样过去了?....
2023-06-24
如瑞法师:万法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那你要不要修了脱生死的因?怎么会得到了脱生死的果,只有佛法才提到了生脱死,如果没有了脱生死的话,那我们这个生命就处在一种虚幻的、不实的、无常的状态里。  我们现在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色法,色法跟你的眼根通过识,眼睛有没有得到?不要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应当应无所住而生其眼。我们眼看到什么就会执着什么。我们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
2023-06-24
怎样做功课才能了脱生死

如孝法师:生命贵在查缺补漏

优点决定人的高度,  文/如孝法师,  修行人中,有的人力量够,有的人慈悲够,有的人智慧够。但是他的生命是偏的,当把不足的那部分补上以后,即慈悲、智慧、力量三者都圆满的时候。人看世界的角度就变得多维了“补。恰恰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核心,  我们修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实际上每一个人的身心都存在某一种缺失或者执着,这个有漏的缺失,如果补不上。它会一直干扰我们:优点决定人的高度。缺点决定人的去处。....
2023-06-24
如孝法师:生命贵在查缺补漏

早晚课时间不够怎么办

早晚课时间不够怎么办?在家做早晚课时间不够,有没有既简短有效的办法?  觉醒法师答:  家里设好了小佛堂,自然不是装饰摆设,即便没有条件设置佛堂,一样可以做早晚功课。意在提醒自己日日向善,自利利他,把功德回向给众生,也为自身培植了福德资粮。秉持着虔诚恭敬之心,一次礼拜,或者一句佛号,只要每日固定好时间来做,这就是功课。  以印光大师开示的在家居士早晚课为例。....
2023-06-24
早晚课时间不够怎么办

宽运法师:人生的五封通知信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长住久留,大家又再回到忙碌的生活之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抽空到寺院里共修、听听佛法的开示,珍惜来寺院学佛的机会。来到阎王爷面前便埋怨地申诉着说!你还记得什么时候头发开始渐渐變白了吗。想多吃一点也不能了,’阎王爷又再继续说?’阎王爷就说了,现在才说没准备好,只能怪自己从来没有好好正视自己的生命啊?我们都在忙一些不应该忙的事。急一些不必不急的事?....
2023-06-24
宽运法师:人生的五封通知信

经常放生为什么还生病

我们放生大概有三年多了“放生减灾难、祛病延寿,有些人就感觉有点退转的意思了。好像没效果。放生人也可以死亡的,不是放生连死亡都没有了。  这个放生的好处,是不是诚心诚意放的,是不是能做得非常如法。有时候你就是天天放生,比如说有些定业该跑不掉,放生人也不能违背因果。比如说咱们原先有个居士放生,后来通过连续二十天的放生,她最后到别的地方再去诊断。  现在已经不是原先定的那个病,原先定的是癌症。....
2023-06-24
经常放生为什么还生病

信佛为什么不供财神

舍得舍得——当你布施的时候自然就得到财富,你不布施不会有财富的。当布施的时候我们的财产就会接着继续来,  所以说财富应该从布施这儿来,反而还失去了生福报的机会。回头一瞅财神爷在那块儿呢,全是一种懒惰、想发财的想法,  我们应该正确地想到怎样增加财富,我们应该以法财为胜——布施、做善事,——不是说钱被多少人摸了以后能生病,  所以说没钱的人、不要钱的人是没有这种病的;....
2023-06-24
信佛为什么不供财神

佛教中的监斋菩萨是谁

监斋菩萨圣诞,指监护僧众斋食之神祇。在我国称监斋菩萨:  我们在寺院中常会听到一句谚语“掌管铁棒和铜锤的就是这位监斋菩萨。僧众须恪守祖师制定的清规,即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僧众若私自烧煮饮食,三铁棒、九铜锤就是给常住僧众的的警醒。由此说明寺院规矩的受持严谨。寺中竟没人知道他的法号,寺中僧众皆不知所措,这位干烧火杂务的师父手提烧火棍,少林寺僧众才知道这位师父就是紧那罗王的化身。....
2023-06-24
佛教中的监斋菩萨是谁

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拜佛是求开悟,求智慧,求当下这一念,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慧律法师答,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自己也就拿香跟着拜,人家说拿香跟着拜就是这种人?他根本不知道拜神在拜什么:只知道在拜神,你要保佑我身体健康,保佑我的孩子考上大学,或是我的女儿嫁个好丈夫。....
2023-06-24
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济群法师:吃饭的智慧

济群法师:吃饭的智慧,  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  (p....
2023-06-24
济群法师:吃饭的智慧

慧律法师:生活中如何运用十善业

十善业离不开身、口、意: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十善业离不开身、口、意:身善、语善、意善。身体一定要做善:不杀、不盗、不淫。  口业一句都不可以讲,尤其是谤佛、谤法、谤僧,三宝是一句话都不能去谤的。我们回来修自己就好,法师我们不要去批评他,也不要挑拨离间。我们发一个愿,人家夫妻都在吵架了,胡主席讲的那个就对了。我们这只嘴巴讲出来的话,都是两方面没有仇恨,不要火上加油,不行。....
2023-06-24
慧律法师:生活中如何运用十善业

圣严法师:放下才自在

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如何才能做到‘处理后就心无牵挂’呢:这位老太太是跟著一位中年人、一个小孩一起上车的,老太太就把法师让的位子给了孙子坐:老太太转头东张西望,而是找后面一位她认识的年轻人。要他过来坐孙子空出来的位子:  法师心里想?’这位法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这件事说明了人性自私,有位女信徒晚上来参加打坐、听经,’结果当然是不会送回来的?只能来找我想办法:....
2023-06-24
圣严法师:放下才自在

衍慈法师: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不是随便’,一夜之间人人都在谈论佛系,但是你真的了解佛教和佛教的随缘吗?来听听法师怎么说!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随缘并不容易做到,万事皆有缘,不论是人缘、机缘、善缘、恶缘等,如努力去做一件善事,便不会计较得失,用这种随缘的态度来面对世事,用逃避问题及困难作为理由,随缘成为懒惰或消极的借口,他对我说很烦恼,因为与人共处时人缘不好,虽然他不执着一定的环境。....
2023-06-24
衍慈法师:随缘不是随便

衍慈法师:智慧的内涵有三种

智慧的内涵有三种,  (一)世间智慧,在社会上有成就的人,这种世间智慧是意识分别的结晶,  (二)出世间智慧,善于观察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已了脱分段生死,证得一切智。但仍有变异生死:是未究竟的出世间智慧,  (三)世出世间智慧,就是佛的智慧,佛所证的一切种智,不住于空,出世入世,随缘不变,这种能通达一切诸法之真如实相智慧,只有佛与佛乃能究竟,  如何开智慧,断烦恼?破无明,证法身。....
2023-06-24
衍慈法师:智慧的内涵有三种

慧律法师: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法谈的是不生不灭、反观自照的觉性,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自性清净心”若是不能会入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么都还是生灭的对立法,由于无始以来无明的作用,导致众生对外境,体证绝待的法界、清净的法身,如果能所仍不能断除,一再的透过无明的妄想分别。用生灭的意识心来修行,它仍然会产生妄想执著,六根、六尘、六识虚妄和合,  有人会觉得修行总是起起落落,再不然就是念佛没有受用,众生的无明;....
2023-06-24
慧律法师: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2018年中国汉传佛教节日一览表

  佛教有很多节日,佛菩萨出生、出家、成道、涅槃都在各自的信仰者中形成节日,历经传承。孕育出许多佛教节日?按阳历与农历顺序:2018年主要的佛教节日有这些——来源慧日佛艺....
2023-06-24
2018年中国汉传佛教节日一览表

证严法师:知足的人最快乐

就是心中少欲知足、无贪无求,才能轻安自在;人生什么都是幻化无常,假使存着计较的心,只会造成身心的苦难。  所以《八大人觉经》的第二个警觉,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身心肯定是海阔天空,这对一般人来说好像不是很容易,但是对修行者却非常重要,有一天他突然想。自己向来勤于政事:到底百姓的生活形态又是什么程度,大臣就向国王禀告?人民的生活富乐安康“国王可以拨出时间到城外走走。....
2023-06-24
证严法师:知足的人最快乐

明一法师:专注饮食入禅门

如何在饮食中找到禅的痕迹?  通过饮食入禅在寺院里面就很普遍,是让寺院的简单素食入禅的原因,我们出家人的戒律里面有关饮食的可能能占到三分之一。所以要想通过饮食来入禅也必然会需要很多的条条框框来规矩。如何让饮食这个朋友介绍你入禅,  让你在感受到饮食的精美、乐趣、营养……的时候接触到禅、接触到佛法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地把禅文化引入到生活中去。通过饮食修行要完全达到解脱是不大容易的事情。....
2023-06-24
明一法师:专注饮食入禅门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