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不要错失良机
不要错失良机(摄影:我常在宜兰弘法,后来创设了一个幼儿园。那时有七、八位年轻小姐担任老师,便省吃俭用,凑出一笔经费,经常送她们到台北、板桥接受幼教师资的讲习,她们每每在即将出发之前:一再问我!‘师父?谁来教幼儿园呢:‘我也会带幼儿园!’她们学成回来之后,继续担任教职,将幼儿园办得比以前更有声有色,学生人数竟达五百余人之多。后来她们陆续随我出家。其中就有现在的慈嘉、慈容、慈惠,在佛光山草创初期。....
2023-06-23
照勤老和尚:出家要出个真家
老和尚曾经对我们有过开示,现在很多禅堂给钱都没人坐。修行要专门走一条路。每一个法门都能成佛,一个法门走到底(老和尚把拐杖往地上一戳)。今天搞这个法门,明天搞那个法门,现在很多小和尚刚出家没几年就想当方丈,越是方丈当得早。当小和尚当得越久,出家人要晓得用功,真正修行在禅堂在念佛堂。现在修行人都不往道上谈, 学生骗老师是骗不住的。哪怕心念动一下老师就知道了,学生哄老师哄不到,佛菩萨哄不到。....
2023-06-23
圣严法师:生气是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心里当然会觉得很讨厌、烦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你做事,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气时。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瞋恨。因为当瞋恨心生起时“就能把瞋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
2023-06-23
本性禅师:佛学与学佛
佛学长智慧,智慧与慈悲是辩证而互促的。 文/本性禅师, 佛学长智慧。学佛生慈悲, 作为佛教四众弟子,当了知佛学与学佛的辩证关系。做到二元归一、双面一体,是佛陀之学,是佛教理论的学术体系。是佛教义理的系统化,在佛教“知行合一“信解行证“学修并重“理事圆融,的说法“佛学即是”知“解“、”学“理”的范畴。我们(p....
2023-06-23
道坚法师: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假冒僧人行骗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寺院里公私分明。寺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是信徒的捐赠,就想把文物保护等建设和弘法慈善开支装进腰包,这些拿着政府合法批文的商人成了寺院的老大;被师父发现后逐出山门投靠商人,看见真正的寺院比较清苦,就投奔到商人门下拿高工资等)装装门面, 公司(这些公司的性质也有许多种)办寺院是借佛敛财。一般寺院旁边有许多人经营香烛生意,但公司化寺院会在寺内卖高价香。....
2023-06-23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即八关斋戒,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要持斋,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见附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
2023-06-23
为何放生以及如何放生
文/圣严法师”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p....
2023-06-23
慈诚罗珠堪布:调心的过程
证悟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安住。调服心的过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
2023-06-23
星云法师:一期一会
都能抱持禅门中 一期一会 的稀有心情,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约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见面,都会发生不守时的情况;对方仍然没来,对方也没有赶到,迟到的人总不认为自己有错,例如出门前电话来了,半路遇到下雨了,客人谈话太久了。不然就是怪罪于交通,路上遇到堵车、塞车。搬出鸡毛蒜皮的事充当借口,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如何在等待的时间里,但是让人等待是很残忍的。....
2023-06-23
妙莲老和尚:如何免费得福报
我还是主动做不请之友,只要做利益人的事情,脚会冻得破裂受不了,还等待抢着倒水,大家都是精进向上、都是抢着这样做,不会有事无人做。绝对不会利益他人一点、不会伸一点手来做!好像人家就应该服侍他!愚痴的众生不知修福? 另有一种愚昧思想的人——小心眼、小聪明,是否把我面子分去了:你的福德既不会少,但这一盏灯不可能全照明黑暗,能照破这黑暗世界吗?不要有凡情人那种小聪明、小心眼:有福也不会安乐”....
2023-06-23
如瑞法师: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如瑞法师: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家在家,有时候我们为别人去付出,辛勤劳动付出了,因为是一种责任可以任劳。但是能够任怨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任劳任怨,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心里没有任何的不快乐,不管我多么地辛苦,我不抱怨任何人。我不抱怨所做的事,就像在家人,不要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要抱怨工作。不要抱怨单位等等。....
2023-06-23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执著、攀缘、放不下,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为修行的目标,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虽已知道生死是苦海、涅槃是彼岸。所以要畏生死而求涅槃,以此诱导迷人来修学佛法,除执著才能开悟,经常都在畏生死、求菩提的心态下。佛法重视愿力和业力,但因修行时业力的障碍。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
2023-06-23
智敏上师:佛教的特色
因为世间上很多学者都说这个世界是好的。是烦恼推动身口意三业造恶所感的果?这根本上是从烦恼来的?你说它是不是苦的,烦恼怎么会结好的果呢。那五逆十恶的人倒成佛了,烦恼恶业?这个脏的、不好的东西感的果当然也是不好的,娑婆世界犹如火宅。而是否定我们的烦恼业,因为烦恼业是脏东西, 所以对佛菩萨说的话。这个世界是烦恼推动身口意造业而感的果,他们说人间是苦的。他们的智慧只能看到人间是苦”地狱里更苦。....
2023-06-23
从佛法十疑略释看佛系与佛教区别
佛法并非消极厌世,佛系这个网络热词在各大营销号的滥用和误导下已经和佛教的宗旨相去甚远了,基本上成了消极和网络丧文化代名词。弘一法师在《佛法十疑略释》中曾说过”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大部分不了解佛法的人对佛教存在有很深的误会。所以才会把佛系和佛教混为一谈,学佛不是消极,推荐弘一法师的《佛法十疑略释》“此文从十个方面解释了佛法” 以下摘录弘一法师《佛法十疑略释》重点——; 一、佛法非迷信;....
2023-06-23
明一法师:向外追寻的习气
总是不能默默地放在一边,总是不能安心处世,即使变化到一个环境还差些的地方也愿意。 我们总是希望有所变化,远远超过整天呆在25摄氏度的空间里面的程度,没有持戒,就会对外界的一切现象了了分明,就会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去“我们没有守好戒,想做、想说、所想”让它能够真实地知道什么是好环境,自己常常与人说在寺院生活中。能够做到不把自己心里的所想放在心上。就能不随便说想说的话,就能不随便做想做的事情;....
2023-06-23
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
又如何使用财富?这不仅是一个政策引导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阶层中的精英群体一直在试图探索明白的问题,和中国传统国学的精神世界里?是否能给企业家们一个简明而易于和长期坚持的修养路径:而是会追问”未来还是会问。佛法对这个问题早有非常明确的答案。就在于解除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则是帮助大众走向觉醒,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创造财富就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一种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手段。可以满足生存所需;....
2023-06-23
如瑞法师: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这是佛说的偈子。他从开垦土地、播种到除草,庄稼种的都挺好的。佛经常会路过他那里,并且会跟他打个招呼。他想:我这一路种田过来,佛陀常常路过这里,等丰收以后我一定会拿出来一部分供养佛陀,之后我自己再留一部分来受用。 但是没想到在准备第二天收割的时候,一夜之间狂风暴雨,庄稼被打得什么都没有了。他非常忧伤,对佛陀说:您一直陪伴着我“本来我想供养您一些的。....
2023-06-23
亲人去世怎样化解悲痛
请问师父用什么方法可以解除母亲的悲痛。应该知道诸法无常,人实际上没有一个生和死的问题,你母亲可能心就更烦了,这样也会让你弟弟能够得到解脱。 人往往都是想长命、想永远地长寿,不用说用佛法来看生命,就是世间人也会很明了地看到。或亲属不断地故去……这本来就是个生灭法,就要想怎样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去修佛道,而得到一种不生不灭的身,这时候得到的真的虽没离开假的,本来没有生、没有死。....
2023-06-23
延参法师:岁月从容不喧哗
我一直在思考弘一大师的《送别》,悲欣交集并不是对生活的肯定或否定。是对于回归内心本真的一种探索和追问,曾经的好友雨打花落去,曾经的朋友大多都不见了,便知其中滋味。 弘一大师在写这首词的时候还没出家,这一杯茶中就包含着生命所有的底蕴,悲欢苦乐,聊以告慰自己的生命情怀,你惆怅它悲凉吗,双手抓不住的荣耀,内心放不下的世界? 你只能对手里的这一杯清茶去倾诉,只能和这半杯清茶去告白。....
2023-06-23
明海法师:真正的“佛系”如何随顺因缘
我们坚持初发心特别是坚持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许多故事讲到坚持菩提心不退的不容易,刚刚发菩提心、修行还未到一定境界的人不要去布施。但修行到一定高度的菩萨没有问题,很多人错误地把随缘理解成不努力完全跟着外界的环境跑“怎么在变动不居、纷繁复杂的因缘里落实我们那个不变的发心,随顺因缘的背后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第二个方面是对事物因缘差别规律的明白“....
2023-06-23
星云大师:为考生祈愿文
祈愿所有的学子们,能稳定身心,自在应试。 让我们一同为考生们祈愿祝福! 文/星云法师! 今天弟子怀着, 祝福的心情向您祈愿, 祈求您加被。 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 让他们都能够, 金榜题名。顺心满意! 这都要祈求您: 让他们能从从容容地参加考试, 让他们能快快乐乐地步出考场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都知道 考试胜负的关键 决定于(p....
2023-06-23
佛法的修行有哪些次第
略说佛法的修行次第(摄影: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的修学比较妥当。对于修行次第,发生欢喜,当知是名修行次第。防护六根之意)之后”经论中常常将”用来比较人类有别于畜生“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有一种懊悔之心,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也让别人乃至整个社会一起受苦“ 如果一个人常行善事(妙行),我们的心也变得很安定(正定)“我们自然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来学,心会很,我常常会有这种感受。....
2023-06-23
对治嗔心的“综合疗法”
对治嗔心的“综合疗法” ☞嗔恨心是个果: 一尼众问?为什么起嗔恨心: 妙祥法师开示? 为什么要起嗔恨心。嗔恨心是个果,虽然知道嗔恨心不好但它也是(p....
2023-06-23
佛教中施主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施主是什么意思?梵语檀越,也音译为陀那钵底、陀婆。意为行布施的主人,一般指出资供养僧众或者举办法会的在家信众。乐于布施者都可以称施主。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愿说: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施主,(术语)行布施之主人也。自投资财而开法会或供养僧之人,又葬式之主等皆谓之施主。梵语檀越,陀那钵底Dā-napati,思益经一曰: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菩萨能教化众生:寄归传一曰。....
2023-06-23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就是你有缘得闻哪一部经书,比如说我发现《金刚经》了,我也发现《地藏经》了,你就知道诸佛如来那种救度众生的慈悲心。他能变现很多种不同的身形来救度众生。这是诸佛如来和菩萨慈悲心的表现,能知道他们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的。并且能知道他们是以不同的身形来救度我们, 《普门品》主要体现的是往生之前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急需解决的一些事情。....
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