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人类的五层积极意义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1890—1947),近代著名高僧,法名唯心,字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太虚大师为了建立人生佛教并促使佛教世界化,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研究,造就培养人材甚多“其中芝峰、法舫、大醒、法尊四位世称”太虚大师座下四大金刚。 《太虚大师全集》:....
2023-06-23

在家居士应如何设佛坛
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家中原供有关公、妈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
2023-06-23

一行禅师:吃得好吃得少
吃“是种很深奥的修行” 文/一行禅师。 有些人会借吃东西来忘记悲伤与优郁,过量的饮食会引起消化系统的负担,进而产生愤怒。如果你不知如何处理这种负面的能量,它就会转化成愤怒、性与暴力的能量。 当食物“品质很好”时,就可以少吃一点,身体其实只需要(p....
2023-06-23

如瑞法师:对人生充满信心
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热情。因为你缺少了信心、热情“你只把工作看成简单地飞上蓝天和落到地上?希望各行各业有缘乘坐我驾的飞机的人,能够发一个断恶修善、利益国家人民的愿……你想想,这些人带着你美好的祝愿飞向四面八方,如果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所以说学佛觉悟以后就是让我们来调整心态,有时候会让我们情绪化。如果你没有智慧,不能管理情绪,就会躁动或者感到失落。就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2023-06-23

净界法师:不要低估妄想的力量
我先讲讲生死业力的问题,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这个外境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情——我们先有感受。我们是出现快乐的感受,我们出现痛苦的感受,痛苦的经验对我们不会产生一种牵引的力量,我们没有哪一个人看到人生的全貌。我们只希望我心中的影像再出现,因为我们被心中的影像骗了?因为你根本不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你在乎的是你心中的妄想!如果你在临终之前没有成功地把心中的影像给化掉!....
2023-06-23

圣严法师:睡前放空自己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但现代人常常忙得吃不定时,更痛苦的是该睡时睡不著。‘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修行的态度,所以‘吃’与‘睡’都是修行。该睡觉的时候又是胡思乱想,还放不下白天的事,也睡得不熟,醒来还是非常疲倦。该吃的时候不好好吃,该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却不知道吃进去的是什么滋味;就算睡在床上,这觉是白睡了。 无法好好睡,是现代用脑工作的白领阶级的通病。要担心、在意、忧虑的事情太多;....
2023-06-23

佛教持戒的目的是什么
续祥法师:持戒的目的, 文/续祥法师 大象佛学院图书馆 1、终结你的选择困难症让你不用动脑子就能得到最优选 选择是人世间最公(p....
2023-06-23

印光祖师:劝注重因果
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圣人治天下。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夫积善、积不善。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凡夫不得而见。经云,欲知前世因。欲知来世果。发明三世因果之义。宋儒谓,佛说三世因果,乃为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据。在彼断其必无因果,悉是前贤为佛教预为骗人之据乎,谁肯孳孳修持。由兹善无以劝。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有谓因果为小乘,是皆专事空谈,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
2023-06-23

清规戒律的清规指什么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本来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三例以后,皆是其例(见《大宋僧史略》卷中《道俗立制》条),百丈怀海禅师痛感禅僧住在律寺内,置首领主管等等(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与律法不同(见《僧史略》卷上《传禅规法》条),亦称《崇宁清规》,编成《丛林校定清规总要》二卷,更由朝廷命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重辑定本。....
2023-06-23

圣严法师:不眷恋也不逃避
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实际上是人的忧、悲、苦、恼等情绪反应。也就不觉得痛苦了,就不会觉得痛苦,但只要心中没有任何不喜欢、不愿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例如把《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因缘和合而成,我们就不会老是痛苦的自我挣扎,想要逃避痛苦,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
2023-06-23

妙祥法师:放生的好处
放生有什么好处,我想通过放生使我子女孝顺,常行放生是常住之法,你常常放生就得长寿。就因为他前生放生,而是前生和众生没有结下这个善缘?所以你到时候讲法也没人听, 人生见一面就有三生的缘分。都想自己将来有很多的徒弟。 咱们这里的师父也都爱放生,你别像我不爱放生,徒弟呆几天烦了就走了。放生没放好,通过放生马上就好转了,我说你放生,那天把天津差不多所有海里的物全都买掉了。 另外放生能得慈悲。....
2023-06-23

什么是打佛七及其好处
愿大众在难得的佛七期间都能老实念佛,精进念佛, 打佛七是佛教净土宗的一种修行法门,打佛七是举行七天或以七为周期的专门念佛的修行活动,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若有众生闻是说者,所以更适合末法众生修行,昼夜专心念佛,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清净之念来代替千百万个妄念,以四大假合之身修证清净自在的法身。在这段时间内能发起殊胜、勇猛、精进的心来修行。念佛法门是大乘佛法,但是念佛能否和大乘佛法相应?....
2023-06-23

一行禅师:成为一个自由自主的人
都是训练自己念念分明的活着、聚集正念能量的好机会。 每分钟的修行都在聚集正念的能量,正念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活在当下。茶也是真实的,这并未真的在喝茶或咖啡。你喝的就是工作与担忧,咖啡也不真实,茶也变得真实,而你与茶的接触也变得真实“因为你未完全地活在当下。为了真真实实地活着,培养正念可以帮助你获得自由,就能从过去、未来、工作中解脱,完全地活在当下。....
2023-06-23

印光法师: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悉化为大光明藏。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p....
2023-06-23

明一法师:时间长短寿量喻
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刹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师子佛刹为一日一夜;于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刹为一日一夜;妙光明世界一劫,于难超过世界法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难超过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最后世界一劫。....
2023-06-23

星云大师:如何面对毁谤
如何面对毁谤(摄影:沿途收到的赠品太多,还是坐飞机比较妥当:没想到回去之后“原先提议坐船的人却在佛教杂志上撰文。谓星云某人为了做生意”所以主张坐船云云,另一位同行者得知此事,安慰我说,你不要难过。各如其面:就觉得是真、善、美,就斥责为丑陋、恶魔,我闻言释然;想起佛陀慈忍的精神!不禁鼓起信心”告诉徒众,佛陀也会被人毁谤,希望他们也能忍辱负重。 我一生当中不知受过多少人毁谤中伤。....
2023-06-23

为什么佛法又叫如意宝
为什么佛法又叫如意宝? 文/传喜法师 如果一个(p....
2023-06-23

师父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师父出家时家人反对吗?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非常反对,亲情只是陪伴在我们生命的周围,而真正强大的意志, 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也会老化,我们的理想要自己去完成。这个当中会有冲突,冲突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慢慢让他们了解佛法的伟大,我这个儿子或者弟弟出家是好事。进而理性的认同,我们全家都非常的赞叹师父来出家。与其来照顾老婆、两三个儿女,不如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
2023-06-23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欲望”
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2023-06-23

想闭关需具备哪些条件
想闭关需具备哪些条件?因为这个闭关看着非常容易?我们如果戒律不清净就盲目地闭关,所以一定要严持戒律以后再去闭关。你刚出家不长时间就闭关了。在我没出家之前我就日中一食,而是说必须得有个苦修精神,通过走已经放下得特别厉害, 我们大家在常住里想闭关是好事,我就想我一个人闭关?开悟了以后再闭关。持戒清净、对常住有所贡献、有所苦修、另外对自己的闭关无所要求,你想不闭关都不行。你别怕攒因缘。....
2023-06-23

学佛人必读的三部佛经
学佛人必读的三部佛经, 对于《地藏菩萨本愿经》,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大乘经典上,《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大乘经,更离不开地藏菩萨的救拔,其他经随法门而定。 必读的三部经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学净土的人;修密的人;要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 不论修行什么法门,却是必须受持,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不知轮回业报,不读《大佛顶首楞严经》;不读《妙法莲华经》。....
2023-06-23

边吃肉边念佛还有功德吗
边吃肉边念佛还有功德吗?将来能不能生极乐世界呢?你要是作观想吃众生肉是不对的,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都没有说吃肉不能往生。反正不吃素也没有问题,反正吃点也不会障碍往生,本来就不是真愿意去往生的心,到底是我真想吃肉, 凡是你吃到这个众生的肉,让它消灾别再变畜生了,不要为了吃味道,那你就是真正吃众生, 其实最初的规定是僧人不得吃葱、姜、蒜一类。....
2023-06-23

有德行的人必备四个字
有德行的人必备四个字,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脾气就暴躁。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 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具备四个字。慈、悲、喜、舍:给你快乐,把你的痛苦告诉他。他会毫无条件的帮忙你:你有什么痛苦。他会为你拔除:二十四小时脸上都保持欢喜心,会感到很温暖,听其言也厉,觉得很严肃,但当你亲近他时。就会感到他非常的慈悲: 广钦长老告诉我们,我们的烦恼就会减少。....
2023-06-23

打坐盘不上腿该怎么办
打坐盘不上腿怎么办?就是盘腿盘不上,就是不知道有世间苦逼迫,或是有人拿刀或拿枪逼着你。什么腿都能盘住。那时候马上就盘住了,他往往都是顺着这个妄想走?而不是身体盘不上,比如我们吃饭时盘腿,咱说饺子好吃或炒菜好吃,一点没感觉出来就过去了,一会儿腿就难受了,它是妄想——不是腿盘不上。你的胳膊腿——我们都知道胳膊腿往后抬有一定角度,你胳膊腿随便可以往后扔, 我们都说这么(指身体最大的角度)扔不过去。....
2023-06-23

分别与区别有什么不同
用善心善念去面对。是说的对待事物的心么?有人说学佛人的纠纷不应诉讼,总听说修福修慧。顶礼师父!但真正左右ta苦乐的归根究底是自己的选择:弟子念佛时间不长,看到一些社会的黑暗面越是不能理解,弟子看到家人过得幸福,内心就会想自己万一有个可怕的无常就会破坏他们的幸福,看到家人也有烦恼和忧虑。内心的恐惧更会增大,为什么弟子总是无法做到如理作意。工作压力大或遇见烦恼事情的时候,诵经会更加烦躁。....
2023-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