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如何才能做到至心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作得到的。它不是谈一个水(p....
2023-06-23
凡夫如何才能做到至心

明海法师:植树也是有效放生方式

植树是放生的有效方式“要发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庄严。植树造林之功德多见于佛经之中,  文/赵州茶馆。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植树是放生的有效方式。——明海大和尚如是说”  关于植树。大和尚开示说,众所周知:现在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尤其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生态(p。....
2023-06-23
明海法师:植树也是有效放生方式

济群法师:放生放什么

济群法师:放生放什么。  菩提心和菩萨行是大乘菩萨修行的两大要领,菩提心是菩萨行的前提,而菩萨行则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菩提心,哪怕在客观上起到利他的效果,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萨行。不能成为无上菩提之因,  可见。发心才是决定行为属性的根本因素,  比如放生,本是挽救物命的利他行,是给众生以无畏施但很多人只是为了个人消灾免难、保佑(p....
2023-06-23
济群法师:放生放什么

净界法师:揭秘轮回的三大重点

造业、潜伏、得果报,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它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解释因 缘,是从一种清净庄严的角度来开展缘起,  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轮回。我们可能过去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造了某一个业。才变现出你现在的果报,  所以在唯识轮回的缘起这一块。造业、潜伏、得果报三个重点,当这个结构圆满的业力到你的阿赖耶识。有亲自引生自类果报的差别功能。....
2023-06-23
净界法师:揭秘轮回的三大重点

寺院礼佛要牢记的十条宝典

在寺庙烧香一定要牢记的十条宝典,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薩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
2023-06-23
寺院礼佛要牢记的十条宝典

梦参老和尚: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地念,完了这一个小时我念好多声阿弥陀佛,不让它打破了你定时定量这个愿。究竟念好多?自己定的功课,你突然间想起了我课还没做完,  我听着很多道友向我讲:反正现在也晚了。明天又拖到后天再补吧!把你功课没做完,自己定的功课没做完。人家都脱了衣服要睡觉了。起来重新洗脸漱口,念完了再睡。....
2023-06-23
梦参老和尚:做功课为什么要定时定量

什么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门

佛陀曾针对每一个从他学法的人,设计了各种让心专注的方法,观出入息"(梵语anapanasati)亦称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语ana,入佛法有二甘露门。而於我国六朝禅法则以安般为最要。成为各家各派中无数甚深禅定之修法“所以《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佛法甘露门,  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达到正觉不久後“我实际地实行入息、出息、长短息等等各种呼吸方式,才晓得有各种不同的呼吸方法,再得到更细微的思维。....
2023-06-23
什么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门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希望社会清净安宁,并且借着浴佛的功德,转五浊恶世为清净的净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来了解一下浴佛的功德利益!  浴佛可成就之十五种殊盛功德。自然念佛。  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悉皆安稳。放于干净的石上磨成泥状制作香水,大小皆可随之变化上置浴床中间安置佛像。  4、两指取香水自顶上灌。....
2023-06-23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本性禅师:唤醒心灵的主人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我乐水。更乐山....
2023-06-23
本性禅师:唤醒心灵的主人

净慧长老:慧能思想的特色

以慧能思想为代表的禅宗便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正是一代佛学大师玄奘(600~664)法师取经归来、广事译述的年代,使其所传唯识法相之学一时蔚为显学,荆溪湛然(711~782)祖述智凯的学说。慧能时期的佛教思想界可以说是云蒸霞蔚,(《禅门诸诠集都序》卷一)至慧能出世传禅”佛教学人重知解而轻证悟的倾向依然存在,永嘉玄觉叙述他未见六祖慧能前的修学过程,(见《永嘉大师证道歌》)佛学本为实践之学、证悟之学。....
2023-06-23
净慧长老:慧能思想的特色

寺院免费给超度信众欠帐吗

也没给师父点什么供养?  你可以多去放生、多帮助别人、做善事、多弘扬佛法。有些居士要到大悲寺超度亡灵?  另外佛法也不应该是这样。他也希望很清净地来完成这个佛事,  另外更希望父母能借此清净而被超拔。请大悲寺师父超度做吉祥,有时候不是说咱们这点修持就能把谁超度了,更主要的是把所有的众生都超拔,应该选择更正式的修行和离相来解决这个东西更好。那么超度到极乐世界还是超度到天道:佛说超拔?佛不会妄语的。....
2023-06-23
寺院免费给超度信众欠帐吗

释永信法师:原则问题不让步

出家人的宗教信仰是不会改变的。在走过了官府供给、农禅并重之后。现在的少林寺以中国佛教特有的传统走上一种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但那年真正使我感到棘手的是少林寺”少林寺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弘扬少林文化。地方上要利用少林寺加快发展,少林寺本身也应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少林寺是非常乐意为造福当地出力的,发展少林文化的关键点是不能变的,有利于寺庙发展的前提下。....
2023-06-23
释永信法师:原则问题不让步

星云大师:感应的真义

感应的真义,能给予他感应:‘感应’有时会显现,例如看到佛菩萨现身,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生起,烦恼、瞋恨、无明就没有了。到底什么是感应的真义:  第一、从正见中认识感应,这就是感应:就会在水里面显现,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感应不是用求的,不用求也会有感应,而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感应要用正见来认识。  第二、从礼敬中得到感应,就能获得感应,感应也不光只是祈求。....
2023-06-23
星云大师:感应的真义

宗舜法师:在家浴佛仪轨

宗舜法师教你在家浴佛,宗舜法师为中国佛学院教授(微博@无尽灯楼),浴佛所用香汤内容可以根据古方。也可随自己心意和方便,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按照唐义净三藏翻译的《浴佛功德经》(也作《浴像功德经》)说浴佛有八大功德,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于所愿求,悉皆安隐;长辞八难,2、无病延寿;3、所求如意;4、亲眷安乐;8、速成正觉,还有很多朋友这天没有时间去寺院参加浴佛法会。....
2023-06-23
宗舜法师:在家浴佛仪轨

吃素是不是另一种执着

吃素是不是另一种执着?  有些学佛人在很多地方只追求表面形式,吃素不就变成了修行上的障碍了吗?  一个人能做到吃素是相当不容易的!千万不应该因为自己能做到吃素而对他人不吃素起邪见,  第二个反应是——别人做不到吃素的事情,这样的修行不但没有解决修行上的障碍。这样才会发现自己人格上的问题和修行上的不足。我们永远发现不了自己为人和修行上的很多缺点。....
2023-06-23
吃素是不是另一种执着

如瑞法师:我们都是三界客

如果不好好地修行。但是真正的修行又必须从自己的内心里来认识知道。修行不能依靠别人:希望能赶快给传一个最高的法门:像解手这样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  我们都喜欢念观世音菩萨?你知道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也就是要通过听闻佛法等等来开发,了解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这个世间。一定要认真地去思惟去修,这样自然就不会再注重现世的贪求”精进修道的心就能生起来了,一定要学修并进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2023-06-23
如瑞法师:我们都是三界客

太虚大师: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法

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脱出离,又因求食遂连带求榖米而讲农作烹饪等事,必有生活之能力乃能求得衣食住;遂又发生种种盗贼战祸、制牵连累、妒嫉毁辱、争夺谋害等等苦恼,身体衰弱不能享受人生圆满之幸福,  生老病死四苦固为人人所同具而不能免,此外则恩爱者欲求其常聚。而欲将此饥饿舍却而卒不可舍。推而至于生老病死等皆欲舍而不得,故欲求出离解脱此各种苦恼,乃可以指导吾人出脱苦海永得安乐之方法也。....
2023-06-23
太虚大师: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法

五一出行入“宝山”不空回

五一出门旅行,怎样才能收获更多?  许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旅行,  所经之地不乏名山古刹,吃吃吃  虚云老和尚曾开示  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  识好歹、别凡圣  都知道他里面说的什么门堂  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  一切好好丑丑、所见所闻  从袋里拿出来作比较研究  人间净土是凡圣同居  故佛弟子在游历名山古刹时  如此在路途见闻  往清净心上去会  往戒定慧上去会  柔和、忍辱上去会....
2023-06-23
五一出行入“宝山”不空回

达照法师:什么是佛教说的功德

每一个尘都是一尘不染,你贪看、贪吃、贪睡都没问题,因为你在那里睡也没得睡,你睡觉就是入定,不睡就是修智慧,极乐世界就是这么地庄严:所以佛说“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功德就是要用功”在大家心地上一点点用功下去,用下去你有心得了,你的德就表现出来,所以大家要在心里改变的时候,你的行为改变了;你的环境就会改变,你的心改变了就叫功。你的行为和你身边的人开始改变了;外显有德,内在如果没有功;....
2023-06-23
达照法师:什么是佛教说的功德

星云法师:命运的好坏与什么有关

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就到处算命、改运、求神问卜,希望可以改变命运,  也有人自认天生命运多舛,相信命运是前世注定;既然天生命不好,把前途交给命运:前世茶饭施贫人;前世未施半分文;前世采花供佛前,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命好心不好;心好命不好。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修心一听命,必能改变命运。知道自己十二岁的徒弟只剩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探望父母:小沙弥安然回到寺里?师父看了很惊讶:....
2023-06-23
星云法师:命运的好坏与什么有关

恭迎佛吉祥日:卫塞节的由来

卫塞节(Vesak)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祖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国际佛教团体世界佛教联谊会(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在斯里兰卡的首届会议中,通过了庆祝卫塞节的决定,并请求各国政府领袖,为其国内多数或少数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动将五月的月圆之日定作公众假期,以纪念佛陀-他在全世界上是被誉为人类的最大利益者之一。....
2023-06-23
恭迎佛吉祥日:卫塞节的由来

妙祥法师:僧人的本分

赞叹出家是僧人的本分,他还说劝他出家的这个人有罪?永远劝人出家。如果有出家人不赞成人家出家。  因为佛法住世就是为了所有的众生都远离苦海、远离火宅。我们永远要有劝人出家的那种心。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劝他出家,我们应该劝他有出家心,尽管今生不能出家,劝人出家没有错,劝他出家会拖累佛教:你应该先发出家心:身没出家,  应该永远劝人出家,阻挡人出家会生生世世得瞎眼报;这种说法严重地违反了佛法的本意。....
2023-06-23
妙祥法师:僧人的本分

明一法师:常被忽略的错误

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烦恼都很多,尤其是特别能干的人,  文/明一法师。  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错误我们往往发现不到这个错误大多发生在很能干人的身上这是他们埋怨命运不公(p....
2023-06-23
明一法师:常被忽略的错误

星云大师:人和的重要

星云大师:人和的重要,  人与人之间。和谐最重要,人际的往来;有用感情维系和谐者、有用利益维系和谐者、有用同志维系和谐者。甚至有用同学、同乡、同门维系和谐者,但事实上,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就有利害。就不容易和谐,  你看,从我们的家庭到社会,甚至国际之间,彼亦是‘是非’:正如耶稣所说,‘我到世间上来不是要你们和(p....
2023-06-23
星云大师:人和的重要

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无奈众生,其有恶业深厚者。令其渐出尘劳,又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彻悟自心,由觉至觉者少。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岂易言哉,唯念佛 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恶业之若轻若重,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顿 圆佛果,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增广文钞卷二净土决疑论)。....
2023-06-23
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