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磕碰应该怎么处理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海玉佛禅寺:  此事古德曾有主张:一、可重装之;二、如不能重装矣,宜埋之净地,然必择无人倾倒污秽处埋为佳。如是木像朽烂已极者,亦不妨择地焚化,然后将灰埋于净土,或送净水流中,总以不失恭敬,求心所安为是。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p....
2023-06-24
佛像磕碰应该怎么处理

梦参长老: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佛跟我们说的法门很多很多,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心不安的时候,不要打坐。也不要参禅?读诵大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大乘,依着动态的法门。或者拜、读诵大乘来降伏它,容易入魔,烦恼愈来愈重。读诵大乘就减少了,再不出坡、劳动,就搬一百块砖搬到外头去了,他断烦恼。这叫断烦恼的方法,我们不必来搬砖,你烦恼来了,业障也消了,  佛跟我们说的法门很多很多。得看你是什么烦恼,过去大善知识。....
2023-06-24
梦参长老: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我们心里只要想着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我们拜佛、忆佛,不是想阿弥陀佛这就叫拜佛。  比如说我们心里有了恶念,我得找他说道说道去”但是一拜佛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并不是说见到阿弥陀佛知道是阿弥陀佛,是我们见到佛把自己的想法放下。不再打妄想,这就叫念佛、忆佛,你去想”那不是想佛。佛永远不会现前。拜佛的时候:刚开始我就想,我拜佛要想点什么呢,要没什么好想的:我就觉得是不是不对啊?....
2023-06-24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但是佛教认为人生苦多乐少,其中老、病、死被视为苦比较易理解,婴儿出生时究竟觉得苦还是乐。感觉一定很不舒服、很难过,生产恐怕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母亲又会觉得很安慰、很快乐,其实这只是苦难、压迫感解除后所产生的快乐感受,一般人感受到的快乐,眼睛看到美景、耳朵听到悦音、鼻子闻到香味、嘴巴尝到美食、身体有柔软细滑的触感,一见到她就觉得很快乐,短暂的接触虽然令人觉得目眩神迷,而虚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苦。....
2023-06-24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佛教中“五眼”的含义

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
2023-06-24
佛教中“五眼”的含义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希望能够发心和修行两不误。那么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感恩心也在不断布施的过程中生起。师父说你还是安心来先做一年义工。在寺院扫扫地、洗洗碗都为我们积累了很大的福报啊,他们做义工之余精进念佛,当我们依教奉行、放下我执我慢我见、全身心地去做事情时,诵经、念佛、听法等等也都更愿意去做了。  当我们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不断地放下我执我见。那么我们再用这样的态度处事、听经、闻法。....
2023-06-24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

明一法师:话头疑情有区别

  在参话头用功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参话头与看话头之区别,我们知道参话头是起疑情。看话头是看住话头(妄想)升起之前的状态,前者要来得轻松很多,后者我自己试过。非常吃力,前者只要保持警觉,妄想等情况来来往往任随它去。只管保持疑情不断。后者实际上是以大妄想(看住)压制小妄想(话头或者其他妄想升起),不管是什么妄想很难发起。但是用起功来很吃力“  通过最近对宋代发明”话头禅“的两位祖师的了解“....
2023-06-24
明一法师:话头疑情有区别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这才是出家的真实义所在。就会说我要出家或者说我想出家之类的话,把出家当作解脱,就是出家心里也不能清净,那只是身出家而心未出家,出家是承担如来家业,出家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出家,  出家是一种世出世间的大孝思想,也有人会误解出家僧尼,说出家了就与六亲眷属断绝了关系,佛法的戒律是离不开人情道理的“大家要明白和理解佛陀讲的真实义!佛陀教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
2023-06-24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

佛学感悟:转贪心为愿心!

有记者问我:人才会努力,所以需求才会不断成长,贪心似乎没有什么不好,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我回答说”这样的‘贪’。要看其中是否有‘私我’的成分:便会为自己制造困扰,也会为社会大众带来麻烦。不但会为自己增加智慧、福报、功德,同时也会为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光明、祥和。  有自我中心的贪是,烦恼,没有自我中心的贪是。悲愿”  贪心和愿心的区别在于“为了众生的”而努力经营制造、取得“那是愿心”想要:....
2023-06-24
佛学感悟:转贪心为愿心!

佛陀最后一世:大盗央掘摩罗,剃除须发,穿上袈裟

佛陀是在不同的地方度过的,佛陀当时已决定把舍卫城作为定期雨安居的场所,他也指派阿难长老为其终身侍者。以及佛陀的反对者企图诬蔑佛陀。对众生毫无怜悯之心,牧牛者、牧羊者、农夫与路人看到佛陀。那条路上有个大盗央掘摩罗!佛陀默然前行。佛陀仍再默然前行,央掘摩罗远远地便见到佛陀走来。如今这位沙门却独行无伴“尾随世尊之后?佛陀此时便展现神通”使得央掘摩罗不论如何全力追赶,央掘摩罗心想。....
2023-06-23
佛陀最后一世:大盗央掘摩罗,剃除须发,穿上袈裟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师的特殊身份,“你是替金氏祖先还债”

而且都是一些佛学造诣深厚、具有相当身份、号召力与影响力都不同凡响的年轻高僧。无相不仅是郎徒中著名的年轻高僧”金乔觉好奇地端详着无相的光头,于是金乔觉笑着问?听说我俗家的侄子现在有出息了:金乔觉听无相这样说:金乔觉不得不点了点头,花郎道尊重众议,人家自然也不会与你真心相见”金乔觉说“你神神秘秘地突然出现在花郎道,更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无相意味深长地说,对无相说。....
2023-06-23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师的特殊身份,“你是替金氏祖先还债”

佛陀最后一世:弥醯再三请求到芒果园修行,“我还能说什么呢?”

对发心精勤修习的行者十分相宜,我应到这片果园来精勤修行:他到佛陀处禀报此事,佛陀说,世尊已是无学:我愿到那芒果园中精勤修习。佛陀说:比丘要有善友与善同伴“见微细的罪过也感怖畏”比丘可任意无困难地或自制地谈论关于断除烦恼、心得解脱,以及导致完全离欲、远离、止息、寂静、证智、觉悟、涅槃。亦即谈论少欲、知足、閒居、远离尘俗、精进、戒法、禅定、智慧、解脱与解脱知见“比丘精进于捨断不善法,而受持善法。....
2023-06-23
佛陀最后一世:弥醯再三请求到芒果园修行,“我还能说什么呢?”

地藏菩萨传奇:一场射箭比赛,“你,就让他为你顶苹果?”

能射中活熊的眼睛依靠的是运气,可他的手臂现在骨折了也无法上场。连一只死熊都会害怕。金乔觉这个窝囊废被死熊吓破胆,一把将金乔觉揪出来提到场地中央,那两个选手疑惑地看了金乔觉一眼,弓箭手一定会为他面临的危险处境而担忧?因而当利箭射出的刹那手会不自觉地抬高一点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弓箭手的箭法百分之百信任,当箭头射来时一定会缩脖子躲避,金乔觉真的恐惧到了极点:朴再熙看到金乔觉依然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2023-06-23
地藏菩萨传奇:一场射箭比赛,“你,就让他为你顶苹果?”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的地方说梨,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当然也不能供佛。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想发财就供香蕉,花生也不能供佛”不能供佛,那么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当然也可以供佛…,  水果供佛?自然就会注意个人善恶行为,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有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2023-06-23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界诠法师:修学佛法次第

修学佛法有哪些次第?  修学佛法次第。  首先佛法对我的影响,对我的改变。如行为的改变,语言的改变,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脏话,不骂人,不杀生……。  其次学佛先要完善人格,人成即佛成。无论为人之子,为人之父,为人之妻,为人之母,都应该尽其职。学佛要从依止三宝开始,即是从皈依三宝,应觉悟人生,轨范人生,依法修学,依僧之清净,听闻法理。树立正知见,了解知晓佛法真义。....
2023-06-23
界诠法师:修学佛法次第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读书为胜矣!则好读内典⑥。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以致世间许多罪恶如谋财害命,诈骗欺哄等都由好财二字产生。追求男女色欲,淫心炽盛,酒是众祸之门,这些爱好虽非罪恶,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纵有银钱身何贵:贫而好学虽无功名志气高“无如好书良友。常常保持内心清净纯洁:心无系恋,而且各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类中;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爱好山水风景。....
2023-06-23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星云大师:不要错失良机

不要错失良机(摄影:我常在宜兰弘法,后来创设了一个幼儿园。那时有七、八位年轻小姐担任老师,便省吃俭用,凑出一笔经费,经常送她们到台北、板桥接受幼教师资的讲习,她们每每在即将出发之前:一再问我!‘师父?谁来教幼儿园呢:‘我也会带幼儿园!’她们学成回来之后,继续担任教职,将幼儿园办得比以前更有声有色,学生人数竟达五百余人之多。后来她们陆续随我出家。其中就有现在的慈嘉、慈容、慈惠,在佛光山草创初期。....
2023-06-23
星云大师:不要错失良机

照勤老和尚:出家要出个真家

老和尚曾经对我们有过开示,现在很多禅堂给钱都没人坐。修行要专门走一条路。每一个法门都能成佛,一个法门走到底(老和尚把拐杖往地上一戳)。今天搞这个法门,明天搞那个法门,现在很多小和尚刚出家没几年就想当方丈,越是方丈当得早。当小和尚当得越久,出家人要晓得用功,真正修行在禅堂在念佛堂。现在修行人都不往道上谈,  学生骗老师是骗不住的。哪怕心念动一下老师就知道了,学生哄老师哄不到,佛菩萨哄不到。....
2023-06-23
照勤老和尚:出家要出个真家

圣严法师:生气是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心里当然会觉得很讨厌、烦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瞋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你做事,当某个人或某件事惹你生气时。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瞋恨。因为当瞋恨心生起时“就能把瞋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
2023-06-23
圣严法师:生气是慢性自杀

本性禅师:佛学与学佛

佛学长智慧,智慧与慈悲是辩证而互促的。  文/本性禅师,  佛学长智慧。学佛生慈悲,  作为佛教四众弟子,当了知佛学与学佛的辩证关系。做到二元归一、双面一体,是佛陀之学,是佛教理论的学术体系。是佛教义理的系统化,在佛教“知行合一“信解行证“学修并重“理事圆融,的说法“佛学即是”知“解“、”学“理”的范畴。我们(p....
2023-06-23
本性禅师:佛学与学佛

道坚法师: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假冒僧人行骗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光。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寺院里公私分明。寺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是信徒的捐赠,就想把文物保护等建设和弘法慈善开支装进腰包,这些拿着政府合法批文的商人成了寺院的老大;被师父发现后逐出山门投靠商人,看见真正的寺院比较清苦,就投奔到商人门下拿高工资等)装装门面,  公司(这些公司的性质也有许多种)办寺院是借佛敛财。一般寺院旁边有许多人经营香烛生意,但公司化寺院会在寺内卖高价香。....
2023-06-23
道坚法师: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即八关斋戒,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要持斋,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见附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
2023-06-23
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为何放生以及如何放生

  文/圣严法师”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p....
2023-06-23
为何放生以及如何放生

慈诚罗珠堪布:调心的过程

证悟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安住。调服心的过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
2023-06-23
慈诚罗珠堪布:调心的过程

星云法师:一期一会

都能抱持禅门中 一期一会 的稀有心情,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约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见面,都会发生不守时的情况;对方仍然没来,对方也没有赶到,迟到的人总不认为自己有错,例如出门前电话来了,半路遇到下雨了,客人谈话太久了。不然就是怪罪于交通,路上遇到堵车、塞车。搬出鸡毛蒜皮的事充当借口,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如何在等待的时间里,但是让人等待是很残忍的。....
2023-06-23
星云法师:一期一会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