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四大菩萨的精神

其理论指导在千百年来形成了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我们修行的目标,同时四大菩萨的精神又是我们修行的理论指导,四大菩萨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每一位菩萨的精神都代表了大乘佛教的一种理念,大乘佛教的精神完全体现在这四大菩萨的精神上面。也是作为菩萨行者这样的一个身份在落实修行。就要以菩萨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修行。菩萨修行的法门是六度四摄,四摄就是菩萨教化众生的具体方法。....
2023-06-25
净慧长老:四大菩萨的精神

星云法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佛教讲‘解行并重’、‘福慧双修’,  文/星云法师。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p....
2023-06-25
星云法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净慧长老:人生的欲望需要规范

  昨天讲到人生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人生又产生了执著、欲望、烦恼,财、色、名、食、睡是生命内在的本能需求,有权有势的人感觉到他自己的追求受到障碍。  佛教、佛法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拒绝生命本能的需求,完全摒弃财、色、名、食、睡的需要。佛教仅仅是把这种追求加以规范,使各种追求沿着善法的轨道来展开。因为完全否定财、色、名、食、睡的合理性,贪心、嗔心、愚痴心又是从哪儿产生的呢。....
2023-06-25
净慧长老:人生的欲望需要规范

慈诚罗珠堪布:运气不好时该怎么办

运气的问题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事情。这在传统文化里面讲得比较深入、透彻,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这里面讲的所有的都是真实的,就是我们的前世带来的一些好的力量或者是不好的力量,除了我们能够看得到的客观因素以外。这粒米生长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这么多的条件、因素当中。顺不顺也不一定完全是跟运气有关系。我想这里面可能是要深入地去研究?是传统文化里面讲得比较多的。那么你去了解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2023-06-25
慈诚罗珠堪布:运气不好时该怎么办

写水陆牌位的功德利益

写水陆牌位的功德利益,超度亡者、列祖列宗、六亲眷属、冤亲债主、故杀误杀的生灵;消灾延寿牌位,充满对三宝的恭敬和法会的期盼,让众生能进道场、进入法会,  为历代祖先、过世亲友、有缘众生、冤亲债主等敬立牌位,目的是希望蒙诸佛菩萨的慈悲加被,  (一) 长生禄位(即消灾延寿红色牌位)。立此牌位目的是使其长寿、健康、增福、添禄、消灾等等。  为已故先人在寺院做超荐牌位,帮助他们清除业障、超生净土:....
2023-06-25
写水陆牌位的功德利益

佛教月光菩萨的前世今生

  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据佛教贤愚经卷六、月光菩萨经、大宝积经卷八十记载,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 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亦有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 日照、月照。 南无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
2023-06-25
佛教月光菩萨的前世今生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何谓无诤三昧: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无诤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项之一”到大乘佛教时,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诤:为烦恼之异名“烦恼为诤论之根本。言语相违。谓之无诤,又《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七亦谓。指随顺空理无违无诤之三昧,此词多被用来称赞须菩提是离欲之阿罗汉,但天台宗则用以称任运证三谛行法者。《大智度论》卷十一云,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无诤三昧相,不令心恼:....
2023-06-25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为何只有佛教有“舍利”

在佛教中”舍利。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半夜发光的现象,竟发出荧荧的磷光,不少笃信佛教的人认为“这和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彻底有关”的成分跟焙烧以后的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成分很相似”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烧以后的结石”高僧终日静坐参禅“他们的体内极易生成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
2023-06-25
为何只有佛教有“舍利”

星云法师: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生活中有了规则、纪律。行为上就不会逾矩、脱序,  第一、做人不可患得患失: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异生灭之中,你想要没有生老病死等,必定事与愿违,尤其心里的患得患失。就会生起种种挂碍、恐怖,终日忧虑,所以生活里千万不要患得患失,  第二、做事不可顾此失彼。世间上的人事复杂无比:常常会顾此失彼,有时顾到这个人,有时重视这件事;疏忽了那件事。....
2023-06-25
星云法师: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憨山大师:勿以上根自负

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以先用一片肯切心,烦恼根深,安得一念清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念佛又把作寻常看。不肯下死心,其实藏识中习气潜流。故念佛从来不见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岂可别求玄妙耶,闻参禅顿悟,不要修行。在古德机缘上,称口乱谈,只图快便为机锋。此等最可怜愍者,  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故易得耳,问在家修行之要。....
2023-06-25
憨山大师:勿以上根自负

大安法师:难信与仰信

也就使得这个法门在被众生接受的过程当中。一定首先是站在我们众生的角度去看待它、评价它、接纳它的,  这使得我们对净土法门在佛那一边建立的情况,不是凡夫情见里面的事情。我们看这个经文会理解为,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是没有人相信容易往生,  净土法门是从佛的果地觉所建立出来的。特别彰显十方诸佛度化众生大慈悲、大智慧、大方便的一个法门,我学佛法一定要读遍所有的经书:再就是你通途教理搞得非常熟?....
2023-06-25
大安法师:难信与仰信

如法供水的九个步骤

可以思惟在净除自己和众生的两种障碍,然后将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再把供杯叠在一起,  (3)为了避免呼出的浊气污染供品。(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养,不过这样的供养容易造成障碍。使心变得不清净、不稳定,  (5)供水应该倒至离杯边缘约一粒米距离处。这样可以避免收供杯时溅湿供桌,会造成将来你的心识迟钝。  (7)供杯要摆设得很庄严整齐。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来供养”....
2023-06-25
如法供水的九个步骤

学佛要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吗

学佛要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吗?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今生享受愈多,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来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传说释迦世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所;....
2023-06-25
学佛要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吗

“出离心”到底指什么

到底指什么”就是我们认得世间无常,认得世间这一切是生灭变化,都是苦,所以我们想离苦得乐。把世间的一切看淡、看破、放下,把世间的一切做好,培植成佛之福德、资粮,成为无暇之人生,  而且对法有着。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稀有之心”这个人学佛法才能受益,如果这个人没有出离心。对佛法没有这种稀有之心,学习佛法是有目的,有求的,而且在五欲之乐当中,在世间生灭、有为、得失、名闻利养上面去下功夫。....
2023-06-25
“出离心”到底指什么

如孝法师:修行依靠三种力量

不清净的现实慢慢地就会被我们发现,佛法的根本是清净,我们凡夫相对来讲不清净,或者说无始劫来充满了我执、烦恼执这两种障碍。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现量地看到自己生命河流当中有何障碍,不清净的现实慢慢地就会被我们发现,禅定真的是非常难的事情,他和佛法的缘分就会不断地成熟,但生活当中我们感受不到生死。而修行人知道有生死这回事,看看自己能不能通过思维生死而真正地发起出离心,慈悲、智慧、愿力哪一个比较明显一些。....
2023-06-25
如孝法师:修行依靠三种力量

大安法师:多善根福德的因缘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是说我们自己修行就能修到多福德?多福德是你能够信愿执持名号,就是多福德,  因为阿弥陀佛把他的福德凝聚在名号里面。我们去念佛。就把阿弥陀佛的福德转为我们自己的,深信切愿就是广大心,于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是我们多善根的因。  阿弥陀佛的菩萨六度万行的多福德的行就是我们多福德之缘。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都胜过百年供养圣人的功德,你一发起信愿求往生的心。....
2023-06-25
大安法师:多善根福德的因缘

盂兰盆节吃素为父母积累功德

过去父母,《盂兰盆经》是佛门的《孝经》“佛经中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又称之为孝亲节),大家可以吃素为父母祈福,用一种朴素而虔诚的行动,虽然很多肉食者无法克制对吃肉的欲望,但是为了给家人的健康祈福,就会带来善的念头。可能是动物、畜生、或者是饿鬼,万物众生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眷属,可能吃的就是他们的肉!仅仅是吃素的功德:....
2023-06-25
盂兰盆节吃素为父母积累功德

面临选择以什么为导向

为何想要放下对一个人执着的情绪?感情、金钱、权力、地位、名誉……必须用慧剑才能斩断执著。是不是一个人的智慧福德不够?读师父的微博开示也得到不少启发和帮助。但内心仍无法感受阳光喜悦?不知是不是自身业障太重:佛法是内心的东西,善师善友的身心传递出来的力量和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打造和融入一个修行的环境极为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心是很难产生力量的:读您的书和微博以此增长自己的智慧算不算修行:对于修行是不够的:....
2023-06-25
面临选择以什么为导向

常识:佛教的礼拜仪式

常识:佛教的礼拜仪式,  佛教的礼拜仪式源自于早期佛教徒对释尊的崇敬。渐渐扩及对其他的佛、菩萨、诸尊与宗师的崇拜,在佛陀灭度之后:最重要的佛教仪式“将佛骨舍利放置于”舍利塔。(佛塔)中。因此绕行佛塔成为信徒对释尊表达无限尊崇的普遍仪式之一信徒通过对释尊生(p....
2023-06-25
常识:佛教的礼拜仪式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要怕?鬼有七分怕人。有阳气的人怎么会怕阴气的鬼呢?因为我们多生多劫做过鬼鬼祟祟的事,所以就有点怕。就有点怯弱,怕见人。有怕鬼的心理说明我们内心还是比较阴暗,鬼最怕念佛的人,鬼就避之唯恐不及:不要念了,  所以当怕鬼的时候。要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马上能消除怕鬼的心理,  也有可能本来没有鬼在那儿。....
2023-06-25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证严法师:报恩与感恩

报恩与感恩,儿女长大了就各自嫁娶。总是留着老人在家,很难再听到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听到的都是长大娶妻搬出去是应该的、父母老了无法自己生活。送父母去养老院是应该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大人把孩子宠成了小霸王,作父母的常说“是父母孝顺孩子”而不是子女孝养父母“孝顺是应该的,应该是教育下一代懂得,父母生养子女“老来儿女应该回报”让父母天天快乐“让父母没有忧虑“让父母感到我有这个孩子很光荣。....
2023-06-25
证严法师:报恩与感恩

净慧长老:用功入门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要气息调柔,第二点要正念分明,第三点要身心轻安。  (2007年9月20日晚):  各位道友,  一天坐下来,看到大家还是很安静。很精进,有一个好的开始。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一次参加禅修的,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用功基础的人,所以禅堂里就比较安静。也容易进入状态,实际上讲到(p....
2023-06-25
净慧长老:用功入门的三个要点

界文法师:用正念改变命运

毕竟花点钱、出些力是容易做的,对于将东方的佛教正念禅修技术引入西方心理治疗和社会化应用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书第一章探讨个人练习正念的理由和背景,  命运是说万物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命运时,是说由先前的条件、行为、思想、感觉、欲望引起的这个人的人生方向和周围事情的发展趋势的总和。命运经常被错误地理解为命中注定,认为根源都在别处——总是归罪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他人和环境。....
2023-06-25
界文法师:用正念改变命运

果煜法师:修行从“修不行”开始

  先松再紧,常是该紧处不能紧。该松处不能松,故打坐只是装模作样、滥竽充数而已?发条愈紧。打坐时身心内敛的过程,很多人虽很想让自己紧。但因为不会放松,所以该加紧处也不能加紧,不能期待只一边上,要先会放松,  很多人也希望放松,结果只将自己绷得更紧!  首先、身体要放松,小腹就在用力,小腹要先放松,有些人肩膀会用力。肩膀便不自觉地向后弓或向上耸。这样便使关节卡紧了,故上坐后要检查身体。....
2023-06-25
果煜法师:修行从“修不行”开始

如瑞法师:培养妙观察智

用(p....
2023-06-25
如瑞法师:培养妙观察智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