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管住身口意

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主要是各位参加禅修的出家众、在家众都很精进,就为道场的成就、法会的成就创造了条件,加上真际禅林常住的僧众,河北省佛学院的教学纲宗就是信、戒、学、修,信、戒、学最后都要落实在修上面,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这才叫学佛,我们要以佛清净的身、口、意。来转化我们凡夫染污的身、口、意,修行就是要在三业上下功夫,管不住身、口、意,说学佛那就是南辕北辙。....
2023-06-25
净慧长老:管住身口意

净慧长老: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人生在修善法的过程中同样如此,那几乎就没有什么善事可做了。  我们学佛的人做善事、做好事、修行,一定要知道在家修行不能离开家庭生活,觉得烧火做饭有碍修行,一切家务活都有碍修行,一定会造成一种非常紧张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所受的戒律很好地维护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积极在家庭中做奉献,就一定知道怎样来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睦,在家里不愿意做家务活,男方感觉妻子学佛以后完全不顾家了。....
2023-06-25
净慧长老: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大安法师:说真实语修至诚心

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里面透显出来,不能外面表现成很贤良、很精进修行,如果内心充满着贪瞋邪伪,没有一点无我的空慧、慈悲心。  不能好像也讲修行,内心一点都没有改变烦恼习气。就是夹杂着贪瞋痴之毒的善,  如果是存着这样的心来修净土法门,是由于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的大愿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由这个大愿所引发的六度万行是真实的行持。....
2023-06-25
大安法师:说真实语修至诚心

几种简单易行的法布施

可以按佛的教理去引导众生。去解除众生心灵上的障碍,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以后,不能掺杂自己的分别念,要按佛的教言去引导众生。去解除众生心灵上的问题,对众生只有利没有害;如果对众生有害。这样会影响他人的相续,罪过也是非常严重的。对众生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你让他生起了邪念,生起了恶念,直接会染污、破坏他的相续,众生一看,心里肯定会稍微亮堂一下、舒服一下,稍微生起一刹那的善念、正见。....
2023-06-25
几种简单易行的法布施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的身体相应的也就会比较差,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身体就有七万二千条脉。自然规律就是每一天会坏死两条,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一百年?因为有时候我们一天不止坏死两条脉。可能坏死了很多条,马上嘣的一下可能十几条、几十条脉就全部给你崩断了。....
2023-06-25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大安法师: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宦海梦迷人。  居士: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世界法中物质递减的(p....
2023-06-25
大安法师: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佛陀十种名号别有深意

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是指佛陀的法身,为救度众生“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佛陀三只修福慧: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由于佛陀的智慧能正遍了知一切法“即三明、五行悉皆圆满具足,佛陀福慧双运:佛陀乃证悟无上菩提的觉者“佛陀妙出世间;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妙境“佛陀具足彻悟宇宙真相的智慧。....
2023-06-25
佛陀十种名号别有深意

什么是佛教说的四摄法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菩萨了悟自心,慈心垂视六道众生,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以此四种方便法门摄受众生,使一切众生欢喜接受教化,进而信乐佛法,菩萨外行四摄法,运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方能利乐有情,施予一切众生:为人宣说世间善法或出世间法,令众生解脱烦恼,出离苦海:免除众生之怖畏。令其无惧、安心、欢喜,  菩萨随顺因缘而行布施,则行财布施,令诸众生,菩萨依众生之根性。....
2023-06-25
什么是佛教说的四摄法

在家居士必须上早晚课吗

在家居士必须上早晚课吗?在家居士修行佛法,必须得上早晚课吗?因为我们在家居士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给自己定了早晚课,会使我们精进起来。上早晚课有很多好处。早起上早课,  另外我们早晨上了早课,或是出外去做点什么事情,它都会意外地顺利起来。每天都要上早晚课。上早晚课以后,特别早晨上完早课,他再去办事就非常顺利。他懂得这个上早晚课,所以这个早课是很必要的,心里也会受到世间很多的污染。....
2023-06-25
在家居士必须上早晚课吗

明一法师:道熟不起憎爱心

看看遇事是不是会分别?是不是会憎爱?  文/明一法师  我们(p....
2023-06-25
明一法师:道熟不起憎爱心

释迦牟尼的家世如何?他为什么要出家修道?

释迦牟尼俗家名字叫悉达多,姓乔答摩,是古代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他七天后去世,由其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
2023-06-25
释迦牟尼的家世如何?他为什么要出家修道?

地藏菩萨传奇:佛陀成道之前发生的事

国王始终没有子女,国王与王后经过十二年坚持不懈的祈祷,王后终于有孕在身,他长大之后一定能继承国王的衣钵,国王突然患了一种怪病,国王的病越来越重,忍辱太子出面召集朝廷群臣说。父王的病情非常危险:国王的病太奇特了。那位奸臣有意无意地说,恐怕不是人间普普通通的药草所能治愈的。才能拯救国王的生命“太子急忙问道,国王的病必然会痊愈的“忍辱太子便叫来一位心狠手辣的人:忍辱太子真的会舍身救父。....
2023-06-24
地藏菩萨传奇:佛陀成道之前发生的事

地藏菩萨传奇:金乔觉不堪重负,“你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金圣洙的好心好意,根基天生就差、武功本来就弱的金乔觉,无疑像是先在关公面前耍大刀,或许是因为难以伤害到他的肉体,花郎营地、家里都没有他的身影。与其整天在花郎道受气,并且似乎闻到了妈妈精心烹饪的饭菜的清香时,金乔觉感到这钟声很熟悉、很亲切,你应该感谢苍天给你安排了这么好的机缘,我在花郎道的遭遇是难得的福气。我还要感激那些伤害我、折磨我、侮辱我的家伙们”惊诧万分的金乔觉把嘴张成了大大的“....
2023-06-24
地藏菩萨传奇:金乔觉不堪重负,“你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佛陀最后一世:有人扔了一根棍子,他的钵被打破,“忍耐,比丘”

央掘摩罗着衣持釦到舍卫城乞食,他看到一个妇女难产,烦恼的众生真是痛苦啊“从未蓄意杀生:如此做岂不是故意妄语吗。因我确实曾蓄意杀生”对那妇人说。从我生在圣者家族以来“以此真实语!愿你母子平安,世尊!他对那妇女说道,从我生在圣者家族以来”从未蓄意杀生“以此真实语愿你母子平安,那对母子因而获得平安”在独住、远离、精进、热忱、自制中,央掘摩罗尊者于现法自证、现证:也就是圣弟子离家而过出家生活的目的!....
2023-06-24
佛陀最后一世:有人扔了一根棍子,他的钵被打破,“忍耐,比丘”

佛陀最后一世:破坏佛陀声誉的企图,“七日后便会平静下来”

这篇文章的故事与破坏佛陀声誉的企图有关。佛陀住在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但游方沙门则得不到相同的待遇,他们无法忍受佛陀与比丘众所享有的声誉,便到游方女沙门孙陀利处,请想办法帮助一下你的亲族吧!我誓愿舍命为亲族造福!当游方沙门知道很多人已见过她定期走访祇园后。游方女沙门孙陀利失踪了。游方沙门们便到祇园搜索:看看释迦弟子所做的事!这些释迦弟子如此不知羞耻。却完全不配作沙门”不配作婆罗门。....
2023-06-24
佛陀最后一世:破坏佛陀声誉的企图,“七日后便会平静下来”

本性禅师:慈悲无敌

  文/本性禅师,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不可用也,慈能掌兵,即仁爱,《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天下乐。大悲天下苦,总是与包容、宽恕等联系在一起,从慈悲出发,我们做人做事:总应如古人所言,福不可享尽,好话不可说尽,以及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使尽,正如俗话所说,为人做事要留点余地。  佛教分慈悲为三种,叫众生缘慈。....
2023-06-24
本性禅师:慈悲无敌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在纷乱的环境中?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环境永远是混乱与变动的?就不算是混乱了,‘乱’不容易避免。能化解‘乱’就是智慧,  最近有位弟子开会时和人吵架:何必与人争吵呢:’他马上说,是我控制不住情绪:‘我并不想吵架,是对方一再撩拨,回话过去了:‘我们修行人不应有这样的情绪表现,也许会不服气地反驳,‘吵架不是我的问题。师父应纠正的是对方,就不会受混乱影响,甚至能处理混乱。....
2023-06-24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茗山长老: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义章》曰,爱怜曰慈。怆恻曰悲“慈能与乐”《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由思想而生信仰”由信仰而生力量,就是以慈悲心为一切思想行动的中心指导者,就是把我一切思想行动使符合并依归于慈悲之道,早晚常常拜佛念佛。总要念忏悔文,大喜大舍济含识“佛教是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宗教”悲母恩深如大海“一切众生中大慈大悲心是”慈悲“....
2023-06-24
茗山长老: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为何骂佛的人会下地狱

毁佛、骂佛都有无边的罪:  今子骂我,  子自持祸。归子身矣: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既大慈,何不令骂者无祸耶,干吗还让骂佛的人得祸甚至下地狱呢,佛岂欲令其得祸,无奈彼人自招祸患,  不是佛让他得祸的,是彼人自己招祸。自作自受,骂佛肯定要下地狱的;那都得下地狱去。种地狱种子,早晚有果报,炸毁巴米扬大佛。说你不要毁佛,他(塔利班组织)不听,非毁不可,谁说也不好使。我就毁。....
2023-06-24
为何骂佛的人会下地狱

星云大师:如何突破事业上的困境

星云大师:如何突破事业上的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可谓地无三尺(p....
2023-06-24
星云大师:如何突破事业上的困境

净慧长老:赵州禅的特点

(p....
2023-06-24
净慧长老:赵州禅的特点

宣化上人:修行莫贪快

修行莫贪快,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自性光明是没有贪心。灵感智慧也无贪心,贪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上。用功的人要切记明白。不贪多、不贪便宜,  没有贪心就能放下。好像你想到纽约”你会累死也到不了目的地?  修行要自然用功。不要贪有没有功效,不要想对我有什么好处,你应为整个世界来念菩萨名号?令世界没有灾难。....
2023-06-24
宣化上人:修行莫贪快

宽运法师:如何是四大皆空

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个假合的身体不能看破的话,修行就很难成就,更惶论了生脱死,以下为大家说一个苦修多年的高僧的故事,梁武帝兴致勃勃的邀请志公禅师同赴郊外,山河大地被白雪铺盖成一片银白色世界,忽然看见东南面的高山上,梁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国师志公禅师,’由于志公禅师是一位有名的神僧,所以雪都不会下到这个地方:....
2023-06-24
宽运法师:如何是四大皆空

慧律法师:佛教的空是什么意思

这个很深——缘起无自性,没关系师父慢慢地给你解释,现在因缘具足了,从去年就讲讲到今年,什么叫做缘起无自性。缘起就是世间都是条件所构成的,没有永恒性、没有长久性,抓不到一种真正地快乐,你抓不到一种真正你能够掌握的东西,你拥有金钱没有用的,那个有一天要放手的。你就是做到全世界的美国总统他还是要下台的,做N年已经够多了,医学家讲我们的细胞七年(更换一遍),没有一分一秒停得住,慢慢观察我们的血管。....
2023-06-24
慧律法师:佛教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教僧人为何不能吃肉

佛教僧人为何不能吃肉?  我们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出家僧人的戒律中有一条是不得吃肉,  其实最初的规定是僧人不得吃葱、姜、蒜一类,必须吃素是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梁武帝的提倡才在汉传佛教内普及的,其僧人除了某些发誓终生不吃肉的的高僧外也都有吃肉的习惯。他们主张可以吃三净肉。  但佛教也倡导食素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动物因为具有贪生怕死、有痛苦而属于有情。我们不能超越人的层次来演绎法义。....
2023-06-24
佛教僧人为何不能吃肉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