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故事之三:富楼那知道,这个孩子的神识并没有离开
佛陀想试探一下他布道的決心。会骂你是魔鬼的,富楼那微笑着说,富楼那依然微笑着说。佛陀接着又说“佛陀见他布道的心意如此坚决: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刚刚病死的孩子”这个孩子早饭前还好好的“于是便有人气愤地说。一定是魔鬼夺走了他的生命,眼见这伙人抬着孩子,他摸了摸孩子的心脏。感受到孩子的心跳确实已经停止了,感受到孩子的脉搏也没有了,这个孩子的神识还没有离开他的身体:于是他大声告诉众人“....
2023-06-20
故事:佛陀最后的教诲,穿我佛衣、毁我佛法者,绝非真正的比丘
佛陀 29 岁出家,6年苦行,在菩提树下得到圆满智慧,接下来漫长的49年里,他没有一日停止过对众生的教诲。终于,佛陀到了衰老的时候。
此时的佛陀,已经是一位84岁的老人。一个冬日的黄....
此时的佛陀,已经是一位84岁的老人。一个冬日的黄....
2023-06-20
佛陀最后一世:他们在街上嘲弄比丘,“这种事只会持续7天”
在佛陀座下修习梵行。众人感到不满而窃窃私语、抗议:沙门乔达摩断人子孙“已经有一千位螺髻苦行沙门在他门下出家,还有那二百五十位游方沙门,现在这些出身世族之人也要在他座下修习梵行,当他们碰到比丘时”就以偈颂予嘲弄他们,沙门瞿昙当真来,比丘们听了这话,便将此事禀报佛陀?佛陀说,这事情不会拖延很久,当人们以这种话嘲弄你时,你可以如下的偈颂责备他们,如是以法引导时:当人们再嘲弄比丘时;....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闻”的三种含义
“闻”有三种含义:
一是正常的闻,听到某人说的话,也就是所谓的发识于耳根,耳根和意识结合的闻。二是闻于义,意识与心相结合,也就是真正地理解某人话里的意思。三是闻于意,就是明白....
一是正常的闻,听到某人说的话,也就是所谓的发识于耳根,耳根和意识结合的闻。二是闻于义,意识与心相结合,也就是真正地理解某人话里的意思。三是闻于意,就是明白....
2023-06-20
公元536年,禅宗二祖慧可见到一位居士,夸奖说:“你是僧宝”
达摩示寂后,慧可“继阐玄风,博求法嗣”,寻找一位堪任大法的“法器”的使命,又历史地落到了他的肩上。
公元536年,一位看上去已经四十多岁的居士来见慧可。他不说自己年纪多大,也不....
公元536年,一位看上去已经四十多岁的居士来见慧可。他不说自己年纪多大,也不....
2023-06-20
佛陀最初的守护者,频毘娑罗王
太子悉达多,也就是未来的佛陀,在出家求学的过程中,曾经遇见过频毘娑罗王。
当时悉达多离开家,在一个村庄的树林里面过了七天,然后他就到王舍城去乞讨。他托着一个石钵,挨家挨户去....
当时悉达多离开家,在一个村庄的树林里面过了七天,然后他就到王舍城去乞讨。他托着一个石钵,挨家挨户去....
2023-06-20
齐白石的原配陈春君,主动为丈夫纳妾,于79岁去世
陈春君对丈夫齐白石说:齐白石真有说不尽的感激。陈春君就要住在齐白石的家里。陈春君又为齐白石生下了两个儿子,齐白石觉得不能再在家乡待下去了。他决定带着妻儿一起定居北京,但此时齐白石的父亲已经81岁,带着儿女留在老家。齐白石真有说不尽的感激,说她已经为他找好了侧室,要齐白石准备好住的地方,并为齐白石带来了自己选好的侧室。之前在湘潭的一亲属家当婢女。总算找到一个代替自己照料齐白石的人。....
2023-06-20
佛陀告诉阿难:阿弥陀佛的道场,无比光明美妙
佛陀说,在极乐世界演说的佛法道场,生长有菩提圣树,高达四百万里,其树身粗大,周长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方伸展,方圆二十万里。
菩提圣树由一切宝物自然合成,花开繁茂,果实累累,所发光明,....
菩提圣树由一切宝物自然合成,花开繁茂,果实累累,所发光明,....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一天有四个时段,吃饭只在“人间食”
佛陀对吃饭这件事,始终有严格的规定,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智慧?希望以下这段文字,能对你有所启发。
佛陀在世时规定:一般日中一食,而且“过中只一发”。“一发”就是一根头发丝粗的距....
佛陀在世时规定:一般日中一食,而且“过中只一发”。“一发”就是一根头发丝粗的距....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一念迷即为众生,一念觉即是菩萨
“六尘境行果,可摄一切法”
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的,心里想到的,就叫“六尘”。尘是什么?尘就是灰尘,是会让一个地方不干净的东西。什么....
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的,心里想到的,就叫“六尘”。尘是什么?尘就是灰尘,是会让一个地方不干净的东西。什么....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为什么总以提问的方式开始?
佛陀说法的时候,都是用问答的方式,有时候是弟子提出问题,佛陀来回答;有时候是佛陀提出问题,由弟子来回答。
总之“提问”这件事,直至证悟的阶段,都不会停止。就像佛陀的证悟之道,提....
总之“提问”这件事,直至证悟的阶段,都不会停止。就像佛陀的证悟之道,提....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定力和智慧,如何解决烦恼?
定力和智慧,就像车的两个轮子。
没有定力光有智慧叫狂慧,连个念头也控制不了;没有智慧只有定力叫死定,也叫枯禅,因为定中没有观照,所以没有生起智慧。但鸟必须有两个翅膀才能飞,车....
没有定力光有智慧叫狂慧,连个念头也控制不了;没有智慧只有定力叫死定,也叫枯禅,因为定中没有观照,所以没有生起智慧。但鸟必须有两个翅膀才能飞,车....
2023-06-20
佛陀的故事:一位忧郁的大师,终于笑了
有名的噶当巴格西曩利当巴,生活在 800年前,他是一位宁静的成就者,然而脸上却总是满布愁云。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独自在山洞中闭关祈祷、断食、哭泣,他越是看到众生所受的痛苦,他就....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独自在山洞中闭关祈祷、断食、哭泣,他越是看到众生所受的痛苦,他就....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他拈着花,大迦叶了然一笑
托钵千家还,无语隐毫光。收至莲台上,洗却诸尘缘。猿啼空山乐,鹤鸣吟大缘。秋霜洗万白,蝉鸣觉天寒。....
2023-06-20
《心经》里的智慧 2:舌识清净了,咸淡皆是至味
上一篇是《心经》里面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的前两种情况,这一篇继续接下来的两种。
无鼻根,无香尘,无鼻识有一个比丘在林下坐禅,可时间一长就感觉疲惫,为了避免自己坐久了头晕....
无鼻根,无香尘,无鼻识有一个比丘在林下坐禅,可时间一长就感觉疲惫,为了避免自己坐久了头晕....
2023-06-20
佛陀涅槃是一件重大的事件,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486年。....
2023-06-20
王阳明的大树理论:自以为是的人,知识越渊博就越危险
有自以为是、爱好虚名的毛病,有位学友来找王阳明,请王阳明指证。孟源就在旁边说: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平,王阳明看着孟源说。结果王阳明立即严肃起来。这是你人生中最致命的病根,如果在这棵大树周围种上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树叶遮蔽,下面的土壤被树根缠绕,不要耍这些小聪明,他发现的那些问题其实都是小问题,人对于发现小问题就沾沾自喜?往往是难成大事的直观呈现:表面看上去他的知识很渊博,无所不知的样子。....
2023-06-20
故事:佛陀说“沉溺于享乐,只会让你在痛苦来临时,更加无助”
佛陀还是悉达多太子的时候,他来到王舍城,并在附近的山林里开始修行。
他常常坐在一棵大树下,端正心神,岿然不动。他在思考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顽....
他常常坐在一棵大树下,端正心神,岿然不动。他在思考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顽....
2023-06-20
禅宗故事:六祖慧能叶落归根,时年76岁
有一天,慧能忽然对众人说:“达摩禅宗,自此周遍沙界。”
又当众说了一首法偈:“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这就说明“顿悟”自心,就是成菩提得道的宗旨。念....
又当众说了一首法偈:“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这就说明“顿悟”自心,就是成菩提得道的宗旨。念....
2023-06-20
禅宗故事:慧能求一袈裟之地,结果让陈亚仙目瞪口呆
印宗成了慧能的弟子以后,慕名而来投师的人络绎不绝,慧能很快就有了几百名弟子,他就在法性寺中的菩提树下为众人说法。
他自称是“东山法门”,名义上是阐发弘忍一系主要根据《金....
他自称是“东山法门”,名义上是阐发弘忍一系主要根据《金....
2023-06-20
你还没被坏食品吃死,就先气死了,你说这个账是不是太不划算?
到后边她越说越生气,总之骂了好长时间,你说是不是“ 我笑着说?这可不好说”你真的不生气,提醒她刚才答应过的!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会生气”大姐很生气,说您别生气呀,听我慢慢跟您解释:饿肚子的人会不会挑食,人在饿肚子的时候不挑食,大姐听了点点头!但为什么没人骂呢,闹了就没得吃了”没东西吃。没吃。人吃饱了的时候才会闹,都已经把人人都吃饱的大问题解决了,那吃好的问题一定也能解决。....
2023-06-20
37岁的老秦一直不想要孩子,说起来都是换房子闹的
他老婆嫌房子小。但钱不够…他老婆对此耿耿于怀,——老秦说他老婆工作非常努力,说既然想换房子。弄得老秦挺郁闷,——老秦为了攒钱换房子,可是这句话总从她老婆嘴里说出来,——老秦的老婆认为日子过成这样,但老秦自己也很累。自己的那套没住租出去了,老秦上下班比原来更远了。洗自己的衣服……如果到家实在太晚了,按说结婚前已经把自己的情况都一五一十交代了,结婚的时候谁也没嫌弃过房子小、房子远。....
2023-06-20
五祖传袈裟给六祖慧能,然后速速送他离开“恐怕有人要加害于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过慧能写的偈之后,立马就用鞋把它擦掉了,还说:“这首偈也没有见本心”,于是,大家也都这么认为了。但是第二天,五祖就悄悄来找慧....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这辈子该做什么?麻雀学不会老鹰那样飞翔
“凡心动而昏,圣心静而明”
“凡心动而昏”,凡夫之心总是在变化,昏昏沉沉,糊糊涂涂,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始终在混日子,混得一天是一天。所以,很多人总是很困惑,因为自己好像怎么做....
“凡心动而昏”,凡夫之心总是在变化,昏昏沉沉,糊糊涂涂,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始终在混日子,混得一天是一天。所以,很多人总是很困惑,因为自己好像怎么做....
2023-06-20
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故事,你见过真正的“管理艺术”吗?
请谈谈如何对付赶路驴、拉磨驴、懒驴和犟驴?一把青草一块布一盘录像带一根鞭子厂长指着考卷,忍着脾气问老王:——只见老王不慌不忙地说,要不是想当你们这个‘驴把式’哦不?那些懒家伙只用说教已经不管用了。——厂长听了老王的一番话,这些驴都是刚刚从山那边拉货回来。老王拒绝了他们递过来的工具。在驴的耳边轻轻嘀咕了几句,在驴的耳边也轻轻说了几句!不知道老王这是在玩什么鬼把戏,老王才慢悠悠地拿起一旁赶驴的鞭子。....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