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执念?《金刚经》告诉我们,可以从“灭四相”做起

在整部《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反反复复出现了几十次:“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为什么要一再提起?墨也好纸也好,花也好动物也好,都是你脑补的幻想罢....
2023-06-20
如何放下执念?《金刚经》告诉我们,可以从“灭四相”做起

佛陀苦行6年之后,换上干净的衣裳,走向菩提道场

太子悉达多,也就是未来的佛陀,为了成佛,为了普度众生,采取的严酷的苦行。
一段时间的苦行以后,悉达多就成了一位伟大的苦行者,声誉很高。此时的他身边有五个人,他们看到悉达多如此....
2023-06-20
佛陀苦行6年之后,换上干净的衣裳,走向菩提道场

阿难问佛陀:“为何说六入,也是以如来藏真如为本体呢?”(上)

阿难问佛陀:“为何说六入,也是以如来藏真如为本体呢?”
佛陀说,如果眼睛瞪视虚空太久,发生疲劳,就会看见虚空里狂花乱飞。实际上,此种现象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动所成。眼根凭借明、暗....
2023-06-20
阿难问佛陀:“为何说六入,也是以如来藏真如为本体呢?”(上)

佛陀传递的智慧:道德和原则,有着一个虚假标准

下面的一则不仅仅是笑话:
一个带狗的男子,怒气汹汹地对宠物商店的老板说:“你把这条狗卖给我看门,昨天晚上小偷进我家偷了我300元钱,可这条狗连吭都没有吭一声!”老板立即回答道:....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道德和原则,有着一个虚假标准

佛陀传递智慧,他如果看到现在人“躺平”,会说什么?

佛陀度众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和人们一起做事,比如乞食,就是为了和老百姓结缘,让老百姓种下善根。
从前,心道法师到西部弘法时,跟当地人的关系搞得非常好,他甚至主张自己“释穆一家....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他如果看到现在人“躺平”,会说什么?

佛陀传递智慧,不懂拒绝的人,需要“戒”的力量

《金刚经》发起于乞食,代表以般若为食。意思是众生不要离开般若,就好像离不开吃饭一样。
所以发起于乞食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种隐喻,就是把般若作为不可远离的一种食物,....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不懂拒绝的人,需要“戒”的力量

故事:佛陀在竹林精舍,舍利弗和目犍连向他走来

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6、7年,当时还是悉达多太子的佛陀离家出走,去寻求觉悟。
那个时候,佛陀曾经见到过频毗沙罗王,并且频毗沙罗王和佛陀相约,说如果佛陀成就了正等觉,那么他就邀....
2023-06-20
故事:佛陀在竹林精舍,舍利弗和目犍连向他走来

佛陀传递的智慧,五种菩提心

从因地到果地,有五种菩提心。
因地,就是凡夫发心成佛,进入修行,到成佛之前的过程。果地,就是因为发心修行而证果。第一种菩提心,是发心菩提。当一个人真正有了大心大愿,从灵魂深处....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五种菩提心

罗汉波阇提婆诞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只白色大象,背上有一颗宝珠

波阇提婆将诞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只白色大象从大门进来,大象背上载着宝座,宝座上安放着一颗宝珠,光彩熠熠,照射四方。
梦做到这里时,他的父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哭声惊醒,起来一看,原....
2023-06-20
罗汉波阇提婆诞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只白色大象,背上有一颗宝珠

佛陀的传递的智慧:是否成就的三个标准,智慧、慈悲、行为

佛家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就的标准有三个:
第一,智慧真正的佛家追求的是智慧,认可的是了义智慧,也就是《金刚经》中的正见,缘起性空,般若正见。这是佛的不共智慧,外道没有。除了正见之....
2023-06-20
佛陀的传递的智慧:是否成就的三个标准,智慧、慈悲、行为

佛陀传递的智慧:在之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会出现真实信心的人

须菩提向佛陀问道:“世尊,后世的芸芸众生,如果听闻您今日所宣说的微妙内容,能不能因此而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陀回答须菩提说:“你不必有这样的疑虑,在我灭度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会有....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在之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会出现真实信心的人

佛陀传递的智慧:到底什么是佛?

佛,是觉者、觉悟的意思,觉之标准为般若。
除了大觉者之外,所有其他信仰的对象都不叫佛,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证得般若。因为般若智慧,才成佛,不讲般若,不是佛。而且,佛是除了必须有般....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到底什么是佛?

佛陀传递智慧,第六位比丘来了

佛陀觉悟以后,开始传播他的学说,他第一次正式的讲法,是史上最重大的事情。第一次听佛陀说法的五个人,其中憍陈如最早开悟,他最早认识到世间万法,都有生必有灭,不是永恒的。所以,佛陀....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第六位比丘来了

禅宗故事:五祖弘忍7岁被道信收留,13岁正式剃度为僧

四祖的直传弟子是五祖弘忍,也就是那个无姓的小孩,他被道信收留时才七岁。
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他在四祖门下,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
2023-06-20
禅宗故事:五祖弘忍7岁被道信收留,13岁正式剃度为僧

《心经》里的智慧:没有挂碍,就远离了颠倒梦想

《心经》里讲“无有挂碍”,没有挂碍,就不会有恐怖,就远离了颠倒梦想,达到了彻彻底底的涅槃的境界。
但是如果做不到“无有挂碍”,又会有哪些影响?我听过一个关于金碧峰的禅师的故....
2023-06-20
《心经》里的智慧:没有挂碍,就远离了颠倒梦想

佛陀两次回到家乡,因果已经成熟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佛陀再一次回到迦毗罗卫城,于是就再一次出现了追随佛陀的热潮。
释迦族里有一对兄弟,其中的哥哥看到很多王子都出家了,而自己家里还没有人出家,他就想:....
2023-06-20
佛陀两次回到家乡,因果已经成熟

佛陀的智慧: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在拜访峨山禅师时问道:“你读过《圣经》吗?”
峨山答道:“没有,请试读一段给我听听。”学生打开《圣经》,挑了一节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野百合 花....
2023-06-20
佛陀的智慧: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陀传递的智慧:心悬在半空怎么能踏实呢?放下吧

【先讲一则小故事】有一位妄想症患者,他坚持认为自己是老鼠,并且按老鼠的方式行事。这下麻烦可大了,家里被他闹得鸡犬不宁。
因为他有了老鼠的思维,所以他无法躺在床上睡觉,他只....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心悬在半空怎么能踏实呢?放下吧

佛陀传递的智慧,究竟什么是“空”?

佛陀说法,第一个是真谛,是佛自己亲证的境界,第二个是俗谛,是佛陀的随顺常识。
因为凡夫都执着在假象上,而且产生的这种错觉,牢不可破。于是佛陀不得已,随顺着俗谛,从缘起的角度,说有....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究竟什么是“空”?

佛陀传递的智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举个现实生活的中例子:每次听课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听,但这个场景,也就是我们当时看到的色相,在课结束后就会消散,大家会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整....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经传奇故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个儿子,还各有八个大将

只要是看过《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人,应该对其中的“四大天王”并不陌生。
《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原本是商朝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奉命抵抗周武王大军。魔礼海的兵器是琵....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个儿子,还各有八个大将

华严经里的故事: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

修行忍辱的功夫,那时的名字叫忍辱仙人,宫女们发现树下好像坐一个人,仙人便向宫女们说法。看见宫女围绕仙人有说有笑,国王便生疑心,怀疑修行人思凡,大怒地问仙人:说完便砍断仙人的四肢”仙人说:我真能忍的话:这是证明能忍的故事:老鹰凶猛地捉逐鸽子,鸽子惊惧投入佛的怀中,老鹰不客气地对佛说,有一天佛在雪山修行,母虎饿得体力不支,佛见到这种惨状”佛牺牲生命:救活老虎母子,太子领妃子曼垣。....
2023-06-20
华严经里的故事:不能忍的能忍,不能舍的能舍,不能让的能让

佛经传奇故事:风神一次偶然变化,成了“孙悟空”的父亲

风天,在印度神话中,通常被称为风神、风大神。他的起源甚早,印度最古老的典籍中就出现了他的名字。
不过,这些记载中关于风神的传说并不太多,反而是他的几个儿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风神一次偶然变化,成了“孙悟空”的父亲

佛陀传递的智慧:清空归零,打开自己

有一位大学教授,特来拜访著名的南隐禅师,禅师以茶相待。
入席坐定后,南隐便开始为教授倒茶,只见南隐不间断地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仍然倾注不止。教授眼看着茶水溢....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清空归零,打开自己

达摩西归手携只履,当时何不把两只都带去?“此土也要留个消息”

当达摩“ 游化嵩洛”,在少林寺面壁静观的时候,北魏境内已佛法盛行,梵刹隆胜,高僧辈出,流派如林。
达摩以其独特的禅法崛起,独树一枝之秀,在嵩山少林大振雄风,普施法雨,名声远扬。但是....
2023-06-20
达摩西归手携只履,当时何不把两只都带去?“此土也要留个消息”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