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为何有超人的智慧?

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
2023-06-18

海涛法师:母牛的布施

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阿....
2023-06-18

赚钱体现一个人的福报,那花钱为何还需要智慧?

问题: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花钱为什么还需要智慧呢? 常暘法师:  一个人有没有福报,能不能赚到钱,是靠我们宿世有没有培福,还有你今生有没有去开采它(决定的)。过去....
2023-06-18

时时审视自心,别被感觉控制了

跟着感觉走?  我们常常跟着感觉走,但感觉毕竟不是觉知,所以是不可靠的。  你喜欢的人,你喜欢的物,怎么看都喜欢,即使在别人眼中称得上缺点的,在你这里都被忽略或者被认为优点....
2023-06-18

抄写的佛经怎么处理?可以烧掉吗?

问题:  我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抄经,抄了很多《心经》。书写不美观、自己写的不满意的经书怎么处理呢?可以把它烧掉吗? 明海法师:  烧掉是不可以的。因为烧掉就是毁经,就会有毁经....
2023-06-18

如何理解《地藏经》中“方便”的含义?

问题:  师父吉祥,《地藏经》第一品言“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第二品说“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经中还有些地方提到“方便”一词。该如何理解“方....
2023-06-18

什么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什么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成中文即无上正等正觉,指我们本觉佛性、本来佛,是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即十方世界凡....
2023-06-18

读经的真实利益从何而来?

读经的真实利益从何而来?
  印祖:金刚经之义,非至诚受持读诵,纵令解了文义,亦如云雾遮日,莫见真相。奈世人只知解义为贵,不知真益在恭敬专精受持中也。  编者:我们修行佛法,与学....
2023-06-18

这本打假宝典,你值得拥有!

金刚经漫谈 -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因为我们都迷了,迷了我们的真心,迷了我们的性体,这部经能启....
2023-06-18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问: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还是从计数念佛开始,因为你这两个问题不能摆在同一个(píng)台上去说,他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那么计数念佛是....
2023-06-18

随喜用真心不用妄心

「随喜功德」,我们要学,在这个大时代,不能学随喜,日子怎么过。但是我们随喜能积一点福德,不是功德,为什么是福德?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
  菩萨随喜为什么成就功德?这法身菩萨,....
2023-06-18

佛弟子,你真的了解皈依吗?

今天,每一个佛子们,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作为佛法僧三宝弟子,自己对三宝有多少了解,自己都得到三宝什么了?所谓皈依是什么意思?怎样才是真正皈依了?怎样才可以说是圆满皈依了?....
2023-06-18

如何分清楚自己想出家的心态?

问题:   弟子怎么才能分清楚自己想出家的心态,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痛苦而出家,还是为了真正地了生死轮回而出家?弟子想出家,因为有很好的修行环境;但是又觉得自己是不....
2023-06-18

《心经》最后一句的咒语是什么意思?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句什么意思?  这个叫“咒语”,对应的梵语则是:“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如果非要翻译呢,也是有意....
2023-06-18

常诵心经的好处,心经念诵的正确方法

常诵心经的好处  常诵心经可以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小学生至大学生常诵能增长记忆力,学业、事业、婚姻顺利、心想事成,功德无量。   一个人常常行衰运,必定....
2023-06-18

什么人跟佛无缘?什么人跟佛有缘?

我们修行修什么?在虚幻境界里头明了之后,这个明了不是我们亲证的,我们听佛说的,我们能接受,我们老实听话真干,属于这一类的,这一类的叫与佛有缘。大乘教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之....
2023-06-18

她是如何成为地藏菩萨的?

她过去是个女孩子,地藏菩萨在像我们一样,就像现在今天各位来这里听佛法,地藏菩萨就是各位当中的某位同学,某位善女人。地藏菩萨最初学佛是以女子身学的。所以各位善女人,对....
2023-06-18

达真堪布:都是佛,何必分亲疏?

我们今天修持莲花生大士,也是修持一切佛的总集,也是真正的佛性、自性,并非只是一个个体。   有些人念莲师或阿弥陀佛等,都掺杂着情感——“阿弥陀佛好啊,他的西方极乐世界多殊....
2023-06-18

什么是发菩提心?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发菩提心」也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诸佛菩萨过去都是因为发菩提心而转凡成圣,乃至学菩萨道一步一步的积累....
2023-06-18

在线拜佛烧香是否有用

近年来,网络兴起,虚拟世界诞生,随之涌起了许多新生事物。在线烧香拜佛就是一例。古老的佛教也走进了网络世界。在线烧香拜佛也有功德利益吗?烧香拜佛有什么功德?这些都应该....
2023-06-18

海涛法师:有无尽的慈悲,就有无尽的功德吗?

我想『众生无边誓愿度』佛教的精神是:不可能有度完的一天;所以菩萨就有无尽的功德,因为菩萨就有无尽的慈悲,我们叫『永恒的慈悲』。   每一个佛都是希望这个世间不再有痛苦,所....
2023-06-18

大愿法师: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是作这么哀伤的音乐呢?”   舒伯特抬起头来问:“你可知道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呢?”   是....
2023-06-18

净土法门:学佛连这一点受用都得不到,那你白学了

今天有一个同修告诉我,他被扒手扒去大概不少钱,心里很难过。著相!扒去,跟你(píng)常捐钱做功德不一样的吗?捐给他就好了。你看那个念头一转,心情马上就不一样;你转不过来,烦恼,....
2023-06-18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
2023-06-1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名的含义与版本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被说是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核心”,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练,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籍。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
2023-06-18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