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楞严经:阿难的第五次回答,佛哭笑不得

至此,阿难已经回答了四次佛陀的提问。
前三次的时候,阿难都自信满满地告诉佛,说心在内、在外、在根。经过佛的三次否定之后,阿难的第四次回答变成了“我经过思维,如何如何,是不是....
2023-09-06
浅读楞严经:阿难的第五次回答,佛哭笑不得

法融禅师:初见四祖道信,“还有这个在”

法融禅师,是金陵牛头山六世祖宗第一世。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俗姓韦。他十九岁学通经史,之后不久,阅《大品般若经》,而玄理畅通,晓达真空。忽有一天他感叹说:“儒道世典不是彻底的....
2023-09-06
法融禅师:初见四祖道信,“还有这个在”

俗语: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老祖宗的告诫有何道理?

俗话说,“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这是我国许多老祖宗们经过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经典俗语。它所传达的道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早起两不要”....
2023-09-05
俗语: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老祖宗的告诫有何道理?

你绝对不知道,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竟然这么传奇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珍宝,它们不仅在外观上精美别致,而且在历史上有着令人称道的传奇故事。这些名剑经历了无数次的磨砺与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然而,你或....
2023-09-05
你绝对不知道,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竟然这么传奇

乾隆帝亲自题写的北京十大名胜,你去过几个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而北京的名胜更是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在这些名胜中,乾隆帝亲自题写的北京十大名胜更是....
2023-09-05
乾隆帝亲自题写的北京十大名胜,你去过几个

这部奇书500年来无解,却被一老农轻易破译

故事开始于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那里的老农李大爷是村里最受欢迎的长者之一。他心地善良,对村里的人们总是乐于助人。然而,他平凡的农民身份却隐藏着一位意想不到的天才。

在村子....
2023-09-05
这部奇书500年来无解,却被一老农轻易破译

阿弥陀佛四字是什么意思不学佛者难想到

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学术观点而广为人知。其中,他提到的“阿弥陀佛”四字,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对于不学佛者来说,理解这四....
2023-09-05
阿弥陀佛四字是什么意思不学佛者难想到

道教辩论不如佛教?戊午之辩输的一败涂地?靠什么和佛教争两千年

佛教和道教作为中国两大传统宗教,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尽管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却非常迅速,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与之相比,道教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被认为在道教....
2023-09-05
道教辩论不如佛教?戊午之辩输的一败涂地?靠什么和佛教争两千年

老一辈俗语“三角纹在手富到九十九准,不准三角纹是啥”

老一辈俗语“三角纹在手富到九十九准,不准三角纹是啥”俗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而“三角纹在手富到九十九准,不准三角纹是啥”这句俗语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
2023-09-05
老一辈俗语“三角纹在手富到九十九准,不准三角纹是啥”

五祖弘忍:“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禅宗五祖),是蕲州黄梅(今湖北蕲春)人,俗姓周。生性卓然不群,颖悟异常。童年游玩的时候,遇一智者,与智者对答,显示出悟性非凡。智者说:“这孩子只关七种相,与如来相去....
2023-09-05
五祖弘忍:“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五祖弘忍:方丈室内安坐而化,世寿七十四

夜幕降临,惠能进入方丈室。弘忍对惠能说:“诸佛出现于世,只为普度众生一大事,随其根机大小而引导之,于是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而佛陀以无上微妙、圆明真实的正法眼....
2023-09-05
五祖弘忍:方丈室内安坐而化,世寿七十四

浅读楞严经:阿难得第四次回答,可惜还是错

被佛陀否定了三次之后,阿难新的答案又来了。他说:“佛啊,经你这么一说,我知道我又错了,可是我还在思维啊,你看,我们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脏腑全部都在身体内部,而各种根窍都开在表面。对....
2023-09-05
浅读楞严经:阿难得第四次回答,可惜还是错

浅读楞严经:阿难的第三次答案,就这样被佛否定了

他说:“佛啊,听到你这么一讲,我算是明白了:因为心不能看见身体内部,所以不在体内;因为身心能够互相了知,不能够互相分离,因此心也不在体外。”佛听到阿难的话,心中的确也是好奇,这个....
2023-09-05
浅读楞严经:阿难的第三次答案,就这样被佛否定了

四祖道信: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

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禅宗四祖),俗姓司马。他家世代居住河内(河南以西、黄河以北),后迁往蕲州广济县(今湖北)。道信生性超然,禀赋奇异,自幼便仰慕空宗虚玄之理,宛如前世修习一般。既而受....
2023-09-04
四祖道信: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

三祖僧璨:三百粒光彩照人的五色舍利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禅宗三祖),籍贯和俗家姓氏皆不详,但他当初以居士之身参谒二祖慧可,二祖许他出家,并传给他衣法。然后,他遵师命,隐居在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境内)。那时正当后周武....
2023-09-04
三祖僧璨:三百粒光彩照人的五色舍利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被否定了两次,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听完佛陀的分析,阿难回答说:“我现在完全清楚了,心,就在我们的身体之外。”
但佛陀也很清楚了,没有作其他的动作,而是直接就在此予以分析否定,并且这个分析更加简单:“阿难啊,你看这....
2023-09-04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被否定了两次,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佛陀最后一世:心、目的概念

阿难对于佛陀所提出的,“心目何所在”,这个问题,潜意识中感觉到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
于是他在回答的时候,不但把所有众生都拉来陪绑,甚至还挑战性地把释迦牟尼佛也拉了进来,他回....
2023-09-03
佛陀最后一世:心、目的概念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在一些人的心中,对摩顶,简直有着条件反射般的羡慕。比如佛陀给阿难摩顶,这些人会想:是不是阿难得到好处了?他会不会马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呀?这不是耸人听闻,的确有很多人,对于被上师摩....
2023-09-03
佛陀最后一世:阿难很痛苦,这个回答太没有水平了

二祖慧可:“神既然令你南行,你去拜少林达摩大士为师吧”

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中国禅宗二祖),是武牢(今河南荣阳)人,俗姓姬。其父垂垂老矣,尚未得子,经常在心中自我安慰:“我家世代积德行善,上天岂能让我没有子嗣延传?”这样在心中念祷长久,终于....
2023-09-03
二祖慧可:“神既然令你南行,你去拜少林达摩大士为师吧”

二祖慧可:偿还宿债,107岁遇难

这年三月十八日,僧璨在光福寺受具足戒,其病从此渐渐痊癒。于是他执弟子之礼,侍候慧可二年。
一天,慧可师对他说:“菩提达摩远从西天万里迢迢来我东土,把正法眼藏密付给我,我如今又....
2023-09-03
二祖慧可:偿还宿债,107岁遇难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怎么还有磕头这个礼节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程。然而,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和开放,佛教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其中之一就是磕头这个礼节。....
2023-09-03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怎么还有磕头这个礼节

剩饭可以拿来供佛吗,你真的了解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供佛是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为了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人们通常会供奉鲜花、水果、蜡烛等物品。然而,当我们面对剩饭时,是否可以将其拿来供佛呢?

这个....
2023-09-03
剩饭可以拿来供佛吗,你真的了解吗

为什么有些和尚脾气不好,如何看待出家人

在佛教文化中,法师通常被寄予了崇高的期望和对道德修养的高度要求。然而,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脾气不好的法师,这似乎与他们高尚的身份相悖。那么,为什么有些法师脾气不好?我们如何....
2023-09-03
为什么有些和尚脾气不好,如何看待出家人

初祖达摩传说:公元五二七年,登陆广州

达摩弘法的足迹遍历南天,声誉贯满五印,远近学者靡然从风,六十多年下来,广度了无量的众生。有一天,达摩心中动念:去中土弘法的机缘成熟了,使佛之慧命在彼土延续的时候来临了。于是,他....
2023-09-03
初祖达摩传说:公元五二七年,登陆广州

为什么很多人爱说阿弥陀佛,是心理安慰吗

阿弥陀佛的重复使用是否有一定的心理效应阿弥陀佛(Amitābha)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菩萨,代表着无边光明的佛陀。在佛教信仰中,人们常常会重复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被认为是一种修....
2023-09-02
为什么很多人爱说阿弥陀佛,是心理安慰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