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楞严经:非自然,非因缘

第二卷:第十二章
佛对阿难解释色阴,佛说:“有一个人,他的眼睛非常好,并没有我们之前所说的眼病,他静静地一直在看着无云的晴空。”这个晴空,除了一片光明的深邃的湛蓝之外,什么都没....
2023-09-24
浅读楞严经:非自然,非因缘

第三世溪山灵祐:咳嗽一声,走几步路,“此人不适合居为山”

冯山灵祐禅师,是福州长谿(今福建)人,俗姓赵。
十五岁那年辞别双亲,出家做了和尚,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髮,在杭州龙兴寺受戒,究习大小乘经律。二十三岁游学江西,参问百丈山怀海禅师,....
2023-09-24
第三世溪山灵祐:咳嗽一声,走几步路,“此人不适合居为山”

第二世庞蕴居士:快要入灭时,吩咐爱女去看日头早晚

襄州居士庞蕴,是今湖南人,字道玄。家世本以儒为业,少年庞蕴却悟破尘俗之烦恼,立志追求佛法真谛。
公元785年,在石头和尚处参禅,得意忘言,顿悟玄旨。此时正好丹霞亦在石头门下参禅,故....
2023-09-24
第二世庞蕴居士:快要入灭时,吩咐爱女去看日头早晚

第三世为山禅师: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四

一天,为山问云岩说:“听说你久住在药山,是不是?”
云岩说:“是的。”为山说:“药山大人相如何?”云岩说:“涅槃后有。”为山问:“什么是涅槃后有?”云岩说:“水洒不着。”云岩又问为山:....
2023-09-24
第三世为山禅师: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四

第三世为山灵祐:“不能叫它净瓶,你叫它什么?”

当时第一座华林,听说百丈禅师传心印给了灵祐,内心就有些不平,便去问师父:“某虽不才,毕竟忝居上首,祐公他如何就能得了为山住持?”
百丈说:“谁若能当著大家的面下得一语,不同凡响,我....
2023-09-24
第三世为山灵祐:“不能叫它净瓶,你叫它什么?”

黄檗希运禅师:“我顶笠虽小,但能囊括大千世界”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是闽(今福建)人,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
他额头上隆起高高的一块,像挂著的一颗肉珠。讲话音声爽朗,吐辞圆润。志向冲远,心意澹泊。后来云游天台山,逢一奇僧,黄檗与....
2023-09-23
黄檗希运禅师:“我顶笠虽小,但能囊括大千世界”

浅读楞严经:“有水的地方,怎么能生火呢?”

第四卷:第一章
这个时候,从一开始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富楼那,从人群中站了起来。他偏袒着右边肩膀,右膝跪地,双手合掌在胸前,恭恭敬敬地对佛说:“大威大德大能的佛啊,你能够非常巧妙地....
2023-09-23
浅读楞严经:“有水的地方,怎么能生火呢?”

第二世南泉普愿:东西两堂的僧人,为一只猫发生了争执

有一天,南泉禅院东西两堂的僧人,为一只猫发生了争执。
南泉禅师见到后,当即把那只猫抓在手中,对僧众说:“你们谁若能说出一句悟道的话,我就不杀它;若说不出得体的话,就不要怪我手下....
2023-09-18
第二世南泉普愿:东西两堂的僧人,为一只猫发生了争执

第二世南泉普愿:公元757年,依从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修学佛道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是郑州新郑(今河南)人,俗姓王。公元757年,依从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修学佛道。
他三十岁去嵩山受戒,初先研习相部律,探究律藏蕴奥。然后遍游各处讲经场所,历听《楞伽....
2023-09-17
第二世南泉普愿:公元757年,依从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修学佛道

浅读楞严经:“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第二卷:第七章
在第一卷的结尾部分,在佛的“七处征心”以及“客尘烦恼”的成功论辩分析下,阿难初步知道了“自己的见性不生不灭、不动不摇”的道理。而且,阿难也已经开始自己动....
2023-09-16
浅读楞严经:“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第二世百丈怀海:“不由咽喉,闭起嘴巴,快快说来”

一天,百丈禅师上堂,出了一道难题,考验徒弟们参禅的情况如何。
百丈说:“不由咽喉,闭起嘴巴,快快说来。”为山说:“这样我不会说,不妨请和尚先说说看。”百丈见他从容沉稳,锋芒不露,便....
2023-09-16
第二世百丈怀海:“不由咽喉,闭起嘴巴,快快说来”

浅读楞严经:“相信自己,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

第二卷:第六章
阿难对佛说:“佛啊,虽然你刚才给我做的分析很精彩,也让我明白了原来我的见性是不能归还给任何事物的,可是我又如何能够知道那个见性就是真正的我的自性,真正的我的....
2023-09-15
浅读楞严经:“相信自己,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

第二世大珠慧海:“禅师一般多落空”

有位叫法明的律师来对慧海说:“禅师一般多落空。”
慧海说:“却是那些只会讲经的座主多落空。”法明惊问:“座主怎么会落空?”慧海说:“经论是纸墨文字,而纸墨文字都是空相;假设在....
2023-09-15
第二世大珠慧海:“禅师一般多落空”

第二世百丈怀海:“被他一声大喝,我整整三天耳聋眼黑”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是福州长乐(今福建)人。童年即离弃尘俗,出家为僧,修习戒、定、慧三学。
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开法传禅时,怀海即前往参学,倾心相随。其时,怀海与西堂智藏同....
2023-09-15
第二世百丈怀海:“被他一声大喝,我整整三天耳聋眼黑”

浅读楞严经:“不但丢了月亮,连手指头也丢失了”

第二卷:第五章
佛告诉阿难说:“你们现在还是在用攀援之心在听我讲法,而我现在所讲的这个法,是不可能用来得到的。”就好像一个人用手指着月亮,告诉别人说那是月亮,而听他指示的人....
2023-09-15
浅读楞严经:“不但丢了月亮,连手指头也丢失了”

第二世大珠慧海:“你大德与木头石头有何差别?”

有几位法师来参谒慧海禅师,说:“我们想提一个问题,禅师能不吝指教吗?”
慧海说:“深潭里的月影,可以任人撮摩。”法师问:“什么是佛?”慧海说:“清潭对面,非佛而谁?”禅众听了,都茫然不....
2023-09-14
第二世大珠慧海:“你大德与木头石头有何差别?”

第二世大珠慧海:“和尚修道,要不要用功呀?”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是建州(今福建建瓯)人,俗姓朱。早年依从越州(今浙江绍兴)大云寺道智和尚修学佛业,后来至江西参见马祖。
马祖问:“从什么地方来?”慧海说:“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
2023-09-14
第二世大珠慧海:“和尚修道,要不要用功呀?”

浅读楞严经:比如说这个泡沫,是不是美人鱼变化出来的呢?

第二卷:第四章
佛对阿难及在座的大众,说:“各位,我常常在给你们讲法的时候说:所谓的色、所谓的心,这些可以被观察攀缘的事物,包括作为心所使的一切所有因缘法,全部都是自心所显现。....
2023-09-14
浅读楞严经:比如说这个泡沫,是不是美人鱼变化出来的呢?

浅读楞严经:既然真心一直都在,为什么又说“丢失了真心”呢?

第二卷:第三章
因为得到佛的夸奖,阿难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之中,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赶紧站起身来,双手合掌,在佛前五体投地。恭敬顶礼之后,阿难问佛说:“佛啊,刚才我一直在....
2023-09-14
浅读楞严经:既然真心一直都在,为什么又说“丢失了真心”呢?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意思

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在早期佛教的经典中,译作「觉」、「智」、「知」、「道」。可见,「菩提」的概念,也可以用单个汉字来指称断除一切烦恼,而成就的涅槃智慧。  在了解「....
2023-09-14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意思

马祖道一:天生奇异的容貌,行走似牛视人如虎

江西道一禅师,是汉州什邡(今四川)人,俗姓马。天生奇异的容貌,行走似牛视人如虎,引舌过鼻,足下有纹路像两只车轮。
幼年时依资州(今四川资中县)唐和尚落发出家,又在渝州(今四川重庆市)圆....
2023-09-13
马祖道一:天生奇异的容貌,行走似牛视人如虎

马祖道一:公元788年2月4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

有一位小和尚行脚回来,在马祖面前画了一个圆相,便上前礼拜,卓然而立。
马祖问:“你莫非想作佛吗?”那小和尙说:“我不懂什么叫作佛。”马祖赞许说:“我不如你。”那小和尚没有再说....
2023-09-13
马祖道一:公元788年2月4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

浅读楞严经:波斯匿王更加肯定,“我的身体一定会朽坏的”

第二卷,第一章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波斯匿王曾对佛说:“伟大的佛啊,我过去曾经和迦旃延、毗罗胝子等人碰过面,他们宣扬自己的理论是: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而且说....
2023-09-13
浅读楞严经:波斯匿王更加肯定,“我的身体一定会朽坏的”

浅读楞严经:“还有一个不灭的”

第二卷,第二章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虚,什么是实?这个时候,佛看波斯匿王对无常变化的认识已经非常坚定了,感觉时机也差不多了,就对波斯匿王说:“大王啊,我知道你已经很清楚地知道....
2023-09-13
浅读楞严经:“还有一个不灭的”

佛教创建于何时?

佛教创建于何时?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当时的印度处于群雄争战的局面之中,16个大国互争势力,战火不断,民不聊生。释迦牟尼被世间的悲苦....
2023-09-13
佛教创建于何时?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