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五蕴皆空”
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以明心身皆由积集而来。五蕴又译为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谓众生由此五法,谓妄想烦恼,盖覆真性也;根尘既皆属色法;领纳现量境(3),想是六根对六尘,这是第六识(5)境界。行是第七识(6)恒执第八识(7)见分(8)为我,为诸识的所依体,想是取像义,谓因六受而生六想,进一步所生起的思虑,行是造作义,谓由思虑再进一步,这是单独把第六识支配了心法四蕴之说。....
2023-06-08

佛教视角下的财富观
那么在佛教信仰中是如何看待财富?佛教认为钱财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依靠自己正当的劳动获得的财富是佛教所鼓励的,合理利用自己的财富做布施供养之善行,但不能处心积虑地储存钱财。或是贪求不义之财,钱财是身外之物,一个人只知道积聚财富。我们究竟该如何求得财富呢”一个人的财富与他前世今生培植的福报如影随形,今生欲求财宝丰盈之果,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于父母师僧及一切众生处行善培福。....
2023-06-08

禅宗公案|招提慧朗禅师——自己佛性,自己承当
自己承当(慧朗)初参马祖,祖曰,汝无佛性“却有佛性,为汝不肯承当”师于言下信入:悟后住潭州(湖南长沙一带)招提寺?入佛知见,佛无知见”指超越知与不知的般若实智?马祖说的知见”执著这种未达本的知见。会障蔽自性”指从石头希迁禅师处来,指六祖惠能所传的超教理离知见、顿悟自性的禅法。六祖惠能住此弘扬直指顿悟之禅”慧朗回到石头希迁禅师处“有没有佛性。蠢动含灵亦有佛性,石头禅师却说慧朗无佛性“却有佛性。....
2023-06-08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佛、三圣佛…都是哪尊佛?
三身佛、三世佛、三圣佛:组合中其实还有五方佛、七佛,01三身佛毗卢遮那佛(法身)卢舍那佛(报身)释迦牟尼佛(化身)三身佛?报身佛是证佛果之后的自在无碍的佛身。02三世佛横三世佛竖三世佛♢横三世佛(按空间划分)释迦牟尼佛(中)、药师佛(东)、阿弥陀佛(西)释迦牟尼佛。♢竖三世佛(按时间划分)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竖三世佛”燃灯佛于过去,得燃灯佛授记于未来世成佛。....
2023-06-08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
2023-06-08

认识佛教:佛的九大象征
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
2023-06-08

五十三佛精美图,过目增福,功德无量,建议收藏
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之佛,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
2023-06-08

佛教:拜了半辈子佛,真佛在哪里?你见过吗?
学佛人一定要知道真佛在哪里,佛应该在天上,其实佛并不在天上,佛就只在天上或寺庙里。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身外无佛,佛其实就是自身的清净,当了世间真正的佛?若能够识得众生的本性:要想见到佛?不是佛迷众生,众生是佛。佛便是众生;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的佛,所以我们无法见到自己本来的真如自性,何处求真佛。真如自性是真佛?那其实就是真佛,学佛不要盲目向外求佛。....
2023-06-08

佛的容貌与常人不同,他们有八十种好的特点,快来看都是什么?
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一、无见顶相二、鼻高不观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成五、身坚如那罗延六、骨节如钩锁七、身一时回转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清赤铜色;....
2023-06-08

发空愿欺骗佛菩萨,这样的事情你还在做吗?
文/圣严法师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但切勿自欺欺人虽然说有发愿总比没发愿好。或根本不想做?例如佛教教大家发学做菩萨的愿、发成佛的愿,但成佛、做菩萨的愿非常广大。必须将累世所做的一点一滴的好事,也愿意有一天能够做到。我根本没有想要成佛。也没有想要做菩萨,成佛、做菩萨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连发这个愿的心都没有,那么你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力量,所以也永远都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了,有的人担心如果做不到所发的愿。....
2023-06-08

法、报、化三身佛,就是人的心灵的三种变化形态,人能即身成佛
所谓的顿悟成佛实质上意味着人能即身成佛,是佛教真理亦即佛法凝聚而成的佛身,报身是指佛通过无量利己利人的善行而获得报答的相好庄严的佛身;化身或者应身是指佛为下化众生随各种机缘而变化显现的佛身。佛经所说的法、报、化三身佛不在人的心灵之外,清净法身佛是人已经具有的自性。慧能认为佛的法身或者法性是清净的”他将佛的清净法身变成了世人的清净自性。圆满报身佛是自性的实现。....
2023-06-08

小和尚问禅师:佛真实存在吗?禅师解答得非常透彻
那真的有佛吗?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方式的存在?听我给你解释——佛是前人在引入这个概念时的一种翻译之法!‘佛’根本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你不能说‘觉悟’是什么东西“好比说你明白了一个计算公式。你说你明白了:这个‘明白’是一种你自己才能体验的思想状态,也不是在讲佛这种状态,而是说‘某某觉悟了的人’,就好像说‘那位就是王大明白’‘那位就是张大明白’,释迦牟尼大明白:但是这种说法实在不够酷炫和深奥。....
2023-06-08

佛的十种称号是什么?
提起佛和如来,如来就是佛,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法身是一切万物的本体。在佛教中也叫自性、法性、真性、本性”无上觉悟而显示的智慧佛身,为度脱有缘众生而示现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肉身。把与他有缘的根熟众生都度完了。剩下的世间众生,佛对众生的影响,佛是众生最好的福田,行就是大乘佛教里讲的八万四千细行。小乘佛教里讲的三千威仪。这个智慧和修行都能圆满成就。....
2023-06-08

佛的劝世良言:这几句话,一百人看完,九十九人都开悟了
又人羡慕佛的神通,但却不知道佛看低神通,佛或许没有神通,但一定会有大智慧。所以佛的话句句经典,或许可以让大家开悟,愿大家人人成佛。不要盘算太多,那么你离机遇自然就会是最近的那一个人。我们知道社会上是有差异的,艰苦环境中的人也有最纯洁无暇的笑容,地位再高的人也会有悲伤难过的时刻。所有人都有着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这样自然不怕遇到的苦难,去佛教的发源地求取真经,看宽是让我们不要计较蝇头小利。....
2023-06-08

神、仙、佛的区别
经常有神、仙和佛的形象出现,神是自然力量的化身,便将其化作精神和灵魂的寄托,神便产生了,阳魂为神,仙原本是处于人世之间的常人”一些动植物也学习人类进行修炼。得道升天的也称之为仙,道行不够未能升天的,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一切众生经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是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起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菩萨是成佛必经的阶段”神是靠制度来管理人间的,仙则强调无为而治。....
2023-06-08

寺庙中的佛和菩萨,你真看懂了吗?
殿内有两大金刚(哼哈二将),殿内有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塑像,两大金刚(哼哈二将)殿内有两尊金刚像”弥勒佛天王殿正中为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佛。所以现在其实只是弥勒菩萨,后人便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韦 驮弥勒佛身后大屏风背面为神将韦驮:大雄宝殿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由于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聪明。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佛祖两侧,中年的是阿难尊者在有的寺庙中,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塑有比丘立像。....
2023-06-08

佛字的含义,佛是大觉悟者,佛有怎样的智慧与觉悟?
它包含着智慧与觉悟的意思。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证明了人类本能的智慧是站在金字塔尖端的。这就是智慧的高低与觉悟的机遇环境。智慧的高低需要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觉悟就好像埋在智慧深处的一粒种子。善知识的积累导致智慧的高低不同,你的智慧与觉悟达到爱因斯坦的层次也好,人的肉身与生命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而达到最高的智慧和觉悟是一种什么层次呢?只有成就佛陀的智慧才能明白。....
2023-06-08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国理念不谋而合,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全国范围内的灭佛运动,尤以唐武宗时期的会昌灭佛最为著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处理宗教问题时都慎之又慎,身为唐朝皇帝的唐武宗,以世家大族为首的统治阶级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皇帝、贵族和朝中大臣们很多都信仰佛教。赵石勒、石虎和前秦苻坚等人更是尊印度僧人为国师,唐高祖曾经下旨抑制佛教,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更是对佛教极为推崇。....
2023-06-08

你知道“佛”这个字的由来吗?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这个字是佛教传到中国来的,因为要翻译佛经,才造的。没有单立人的弗是中国原有古字。在弗左边加个“亻....
2023-06-08

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是谁?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佛的主要任务是度化众生超越轮回成佛,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即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我们最为熟知的是现在佛,最为人熟知的就是86版《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现在佛过去佛是一个统称,有时单指燃灯古佛。燃灯古佛,定光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佛,过去佛未来佛是弥勒佛。是如来佛祖的接班人,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
2023-06-08

什么是佛、菩萨、罗汉?谁的境界最高?
对于佛的信仰自古有之且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而繁杂的佛家知识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完全弄懂的,往往分不清哪些是佛,而常常将佛、菩萨以及罗汉统称为“在佛教中佛、菩萨、罗汉是有区别的,是由智慧和悟性所达到的程度来区分的,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被称做菩萨的。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但却没能将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
2023-06-08

“佛”“如来”“世尊”是同一个意思吗?
释迦、弥陀、药师是不同佛的名号,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德庄严。这是按照法身佛解释的。《转法轮论》上说:这是按照报身佛解释的。这是按照化身佛解释的。佛应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罗汉虽然也可以说是应供,但是只能够受三界众生的供养,不能够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独有佛可以接受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供养。即遍知法界号。所有十方众生罪福两种相,佛的智都能够明白。....
2023-06-08

什么是佛?佛究竟是神还是人?
要想正确认识佛教,佛这个字,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一谈到佛,就会想到求神拜佛,我们平时讲的佛,我们经常说的佛,他是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族的族长。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便舍弃王子之位,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开悟。教化众生,创立佛教。是佛弟子对他的尊称。圣人的意思”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是我们古人专门新创的一个字“智、觉二字都不能完全包括?因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佛陀“....
2023-06-08

佛、菩萨、罗汉分别是什么?
佛陀”佛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是大乘佛教菩萨道中的究竟菩萨,也是小乘佛教解脱道的究竟罗汉, 在小乘佛教中。比如燃灯古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菩提萨埵“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果位”大乘佛教是修菩萨道的,菩萨,将来都可以成就佛果,佛经上经常提到的菩萨有,观音、普贤、大势至、地藏、文殊等。平常我们对大德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经常称为菩萨。比如印度大乘佛教的龙树菩萨、世亲菩萨。....
2023-06-08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偏爱《楞严经》,一生随时随地翻阅诵读;明太祖朱元璋痴迷《金刚经》,佛学更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发展,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世界上许多具足影响力的名人为之改变三观,今天我们一起看来自全世界16位大咖他们眼中的佛教。◆ 佛的基本教理持戒、禅定、悲愍,以及从私欲中彻底解脱出来,这就是伟大东方宗教——佛教的基本教义。——伯特《慈悲的佛陀》◆ 安稳之桥佛法犹如一座以韧钢牢筑的桥。....
2023-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