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拿佛和神做比较,佛是人,不是神
不仅最低级种姓首陀罗(贱民、农人)痛苦难堪,采取自饿、投渊、赴火、自坠、持鸡狗戒”甚至有些达官贵人也宁愿放弃现有的优越生活、幻想可能修得清净的安乐世界。释迦牟尼是尼波罗南境一个小城主净饭王的王子。童年时受婆罗门教育,到深山幽谷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终于意识到人生的痛苦来源认知上的,只要抛弃对外在事物的追求、断除私心邪念,还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大彻大悟的觉者)“....
2023-06-08

什么是“佛”?
因为佛陀的含义”智、觉,实在不够完美表达佛陀的含义“就是真正了解宇宙的本体”了解万事万物的本源。这在佛法上叫一切智,能够明确了解这些具体现象本质的智慧,究竟圆满,它起的作用就是觉悟,只图自己安住在涅槃境界之中。自己觉悟了,还能够帮助别人觉悟,大乘佛教里的菩萨自觉之后,不会将自己安住于涅槃境界当中。还会主动去帮助一些机缘成熟的众生,帮助他们从自觉修行到究竟圆满的觉悟,这叫菩提心,圆满的觉悟。....
2023-06-08

什么才是“佛”?天天念佛真的懂佛吗?
今天末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才是佛,无论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少一些对佛的误解,梵文的意思是觉悟、智慧、无量觉”翻译过来汉语必须和原文梵文经典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一直很佩服古人翻译经典的精神,大家觉得实在没有更好的汉语词汇能完全代替。很多人经常把佛和神两个字用在一起,其实是误解了佛的含义,证悟后成为佛,这跟佛是完全两个概念,只要我们遵照佛的教导方法去学习,佛陀在菩提树下目睹明星开悟后。....
2023-06-08

统治者的选择: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
戒日王是7世纪最有势力的佛教保护者。他在北印度各“圣迹之所并建伽蓝”,“于殑伽河侧建立数千窣堵波”。又于城邑、乡聚、达巷、交衢建立精庐,包括在那....
2023-06-02

布施、慈孝、逾劫成佛:犍陀罗的舍身饲虎本生
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譬若香山”正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至6月15日),展出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藏品203件。佛本生故事讲述了佛陀在前世轮回中的修行事迹....
2023-06-02

在故宫,遇见了“最熟悉的陌生佛”
佛足石迦腻色伽大塔遗址出土青铜舍利容器,白沙瓦博物馆藏(拓展展品)▲佛立像▲燃灯佛授记◎叁叁展览: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展期:2023.3.16至6.15地点:故宫博物院谁还记得中学教科....
2023-06-02

佛法漫谈|论“心”——之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如有受益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也期待您的关注、一路同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5-31

佛法漫谈|论“心”之一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如有受益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也期待您的关注、一路同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5-26

悉达多太子告别,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悉达多太子告别熟悉的土地,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驰而去,来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太子从马上跳下来,抚摸着坐骑:“犍陟!你已经载我到了我所要到的地方。”太子又向....
2023-05-25

迦毗罗卫国王宫的悲苦
迦毗罗卫国王宫上下已经是乱成一团了。王宫大臣派人四处巡查太子的踪影。太子出走的消息迅速传播,顿时,国都内外都沉浸在悲切哀苦的氛围中。正当净饭王以及众大臣上下忙乱之时....
2023-05-25

悉达多太子世尊开始接受牧女的供养
太子想到:“过去在跋伽仙苦行林中,我曾说过修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正确途径,怎么我现在反而要如此执着于肉体的苦行呢?修行的方法如果专门重视形式,而无关心理的清净,这样的修....
2023-05-25

释迦牟尼最初的五位弟子
释迦牟尼最初说法,是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随侍过他的懦陈如等五人。佛陀在鹿野苑的第一次说法,在佛教中被称为“初转法轮”。鹿野苑位于恒河和波罗奈河之间,懦陈如....
2023-05-25

佛前佛的故事:释迦牟尼之前的佛,尸弃如来
佛前佛是小乘佛教的主要信仰对象。小乘佛教认为在空间上,释迦牟尼是惟一的佛,而在时间上,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位佛陀。这六位佛陀不仅被小乘佛教所供奉,大乘佛教信仰者对他们....
2023-05-25

大肚弥勒佛铜像的介绍
铜弥勒佛像在中国有着很高的信仰,影响也很大。汉代,弥勒佛像的佛经被大量译成中文。弥勒佛像在民间普遍信奉。弥勒佛像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佛像。此佛常有慈悲心。中国常供奉弥勒....
2023-05-25

《悉达多》:从王子到佛……
一个船夫在河边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士带着一个孩子摔了一跤,他连忙上前查看,竟然意外发现这位女士是他以前相好过的一个名妓,而那个孩子,则长得和他有九分像!这个船夫名叫悉达多,眼前....
2023-05-25

婆罗门与莲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名叫莲花,长得十分美丽,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美女。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性格也很温顺,心地善良、贤慧有礼。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婆罗门就是不....
2023-05-25
缠绕悖论
希腊军队俘获了一批波斯士兵,并按特殊的方式处死他们:让他们每个人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就绞死,如果是假话就砍头。 结果大批士兵或说了真话被绞死,或因说了假话而被....
2023-05-25
仁清法师:菩萨十八重戒之十八退舍菩提心(二十五相)
菩萨十八重戒之十八退舍菩提心(二十五相)《集颂》:5、斗争恼乱劝王臣。8、背弃圣言经论律。15、扰乱净行善比丘。18、懈怠正法世念寻。随顺世间的(不如法行为);4、轻毁侮辱正修行的比丘,5、挑拨官员干涉修行人的生活或在僧团里制造是非,6、把佛教正法诽谤为非佛说、非佛意、非正法,违反佛教三法印或一实相印“10、没有空性理念摄持的所谓,16、不能堪忍修行止观(定)“不能行正行、不能安住佛法正念”....
2023-05-25

财物无失的故事
财物无失 从前有一个妇人,经常跟人讲:“我从不丢失东西。”他儿子比较反感母亲的言辞,有一天便将她母亲的戒指丢到河里,然后问她戒指何在?母亲仍然回答说:“我未曾丢失什么....
2023-05-25
施珠得道
佛住世,有一位擅珠的婆,偶然得一如意珠。如意珠世所罕,一般人不曾,他的家,也都法。 於是婆稀世奇珍,南天竺到天竺,遍各教高明,始法如。行天下多年,一天,他到了舍,波斯匿王。 ....
2023-05-25
佛陀揭示人肥胖的原因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饱受肥胖臃肿的不便,不但行动滞钝,终日昏睡,而且只要一动,就感到痛苦不已。” 佛陀问道:“....
2023-05-25
海涛法师:做了什么坏事,会招感这样的苦报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
2023-05-25
欲盗金釜,反证道果
从前佛寺中有一口大金锅,用来烹调饮食,以供给僧团。当时有个俗人在参观寺院之时,见到这口金锅想要偷走它,苦于没有机会。便假装沙门,穿上僧装混到僧团之中。 后来,他听闻上座....
2023-05-25
具足善因善缘,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 阿难....
2023-05-25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华台上受众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 菩萨:“只要你不开口。” 流浪汉坐上了莲华台。他的眼前整天....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