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佛菩萨所主愿望

阿弥陀佛 :主无量光明、极乐世界。寓意极乐、超脱、解脱。药师佛 :药师佛法、医学、慈悲。寓意健康、长寿、平安。文殊师利菩萨:主智慧、知识、正义。寓意聪明、高尚、尊贵。佛....
2023-06-12
各佛菩萨所主愿望

关于佛教文化,你知道多少?

佛教是一种古老而深奥的东方文化,它拥有着浓厚的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底蕴和渊源,被视为人类文明中最富有智慧和同情心的信仰之一。以下是关于佛教文化的一些简要介....
2023-06-12
关于佛教文化,你知道多少?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

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慈悲是巨大的能量场在现实生活中,就无法做到慈悲待人。当一个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敌人的时候,对众生之苦充满恻隐与怜悯之念,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却能化解一切冤缘,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圈得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慈爱众生并给与其快乐。....
2023-06-08
醒醒吧!没有智慧的“慈悲”只是善良的傻瓜

佛门如何看待吃饭?因吃饭失福报,就太不值得了

我们的一半人生都会花在吃和睡上,怎能不认真吃饭呢?01印光大师■ 体弱可多吃面食先后天衰弱,食素人宜多吃麦。光吃了面食,02妙莲老和尚■ 有慈悲心吃素最平安素食,佛陀也大慈悲为利益人而教人吃素,所以素食绝对不会营养不够;现在有很多世间人开素食馆提倡素食,那我们佛教在家信徒亦应该多开素食馆,则杀生的恶业就渐渐消除!有慈悲心吃素那是最平安哩。今天吃的饭很对心意。吃完了心里却时时刻刻在留恋”....
2023-06-08
佛门如何看待吃饭?因吃饭失福报,就太不值得了

人生四大财富:健康、知足......最后一个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的修行人智慧勇健、与社会各阶层都能友好相处,迦叶收获了生命中的四大财富,无为第一安——《太子瑞应本起经》健康无病叔本华说过一句话:有时甚至会为了挤出短暂的自由时光而报复性熬夜,少欲知足人生的修行。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身体的病痛固然让我们产生苦恼“随缘、安慰式的阿Q疗法,否则就像六道中的天人安于享乐。福报用尽后便堕落受苦,降伏烦恼应从少欲知足做起“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
2023-06-08
人生四大财富:健康、知足......最后一个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高僧讲故事:佛和弟子一起化缘,弟子盆满钵满,佛却空手而归

让我们看看本焕长老在禅七时所说的一个故事吧”佛就把弟子带到附近的一个地方坐下来,看这些弟子中哪一个跟这个村里的人有缘,目键连尊者因此就化到了很多的东西回去。为什么成佛之后还化不到缘,而目键连尊者没有成佛都能化到缘。佛就讲,这些黄蜂因为听闻了佛法,心佛众生,常不轻菩萨见一切众生皆行普敬,常不轻菩萨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中的一个菩萨行者”对众生尚不敢轻慢,我们今天对一切众生还敢轻慢吗。....
2023-06-08
高僧讲故事:佛和弟子一起化缘,弟子盆满钵满,佛却空手而归

佛和菩萨有区别吗?

我们国家信仰佛教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们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在其中,要到庙里烧香拜佛顺便帮帮忙什么的,我问外婆,庙里有菩萨与佛,外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叫我只拜其它别问那么多,显然是不知道咯!佛和菩萨是有区别的,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成了佛,而菩萨则是正在修行成佛的路上。佛是六根清净、心无杂念、不关世俗、潜心修行,而菩萨不光要潜心修炼,还要关注世间万物。....
2023-06-08
佛和菩萨有区别吗?

什么是佛?佛其实是自己

佛其实是自己去年读完遥远的救世主,扬言短期内不会再读,很难理解透。书中有段换了一个视角来读,读完一本书会总结出五条或十条的内容,或觉得适合近期学习的点,我会汇总写下来。1.不要期望有救世主的想法,都会谈到这个观点。2.中间有一段讲到佛学,觉得很深奥的一段,丁元英去求佛,无非是求一个心安,流离失所的人提供遮身饱肚的地方,现在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寺庙在坚持求佛。....
2023-06-08
什么是佛?佛其实是自己

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佛陀涅槃图(明代)农历二月十五,是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众生悲鸣;佛陀在这一天。告别娑婆”入般涅槃,向世人宣说了诸行无常的真相,正如《涅槃经》云,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以大悲愿力法身垂迹,愍念众生,讲经说法。令我等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让我们追忆佛陀的足迹。学习佛陀的智慧,感恩佛陀的教诲!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得闻正法、具足正知正见,究竟解脱。....
2023-06-08
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四大佛教名山画成水墨画是什么样?

为迎接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苏州寒山寺于和合美术馆举行佛画艺术展。本次所展绘画不仅仅有精美的佛菩萨像、石窟造像,展品以水墨画的方式结合三维立体,再现世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艺术之美,展品内容殊胜、逼真、庄严。更是弘扬和保护佛教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一种方式,通过佛画艺术展,也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祈愿佛法昌盛,现任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签约画家,吴聪燕居士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十多年。....
2023-06-08
四大佛教名山画成水墨画是什么样?

盂兰盆节的由来

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盂兰盆法会结合了佛教布施功德与中国孝道精神。慈悲之心推及七世父母”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虔诚祈请诸佛菩萨加被,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超度历代考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以这样的功德使自己的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是佛弟子修孝顺者,○斋僧设斋食供养僧众,初设斋僧的原意在于表明信心、皈依。以斋僧供佛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供养,起殷净心奉施僧众。....
2023-06-08
盂兰盆节的由来

观音菩萨的三个节日

的观音信仰已经根深蒂固地活在每个人心中”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观音菩萨其实是一尊古佛,为普度众生倒驾慈航。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娑婆世界众生,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观音菩萨是最受中国民众喜爱的菩萨代表,逐渐形成观音学派、观音文化。观音菩萨的节日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出生日,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妻子管道升所著的《观世音菩萨传略》。书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世。....
2023-06-08
观音菩萨的三个节日

这些源自佛经的词语,你都知道吗?

这集合了稳固与脆弱的矛盾体也在提醒人们——我们所居住的国土”佛经对于极细微的、短暂的时间也有着自己的计量单位,而一个起心动念的瞬间便有。故知我身终从变灭:佛经中对于无常有着诸多比喻”常见有梦、幻、影(谓镜中之影像)、阳炎(远处地面炎热导致光线像火焰一样的跳动的现象)“响、水月、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恒发愿以般若为船。驾大般若之慈航“入普贤之愿海“....
2023-06-08
这些源自佛经的词语,你都知道吗?

寺院的“灯”,有何表法意义?

在佛教中象征着光明和智慧《华严经》载:燃灯供佛不仅仅是点亮作为客观物质的灯更是在虔诚供养的同时点燃我们心中的智慧明灯佛教寺院中。园林中古朴的石灯。○宫灯文殊院中轴线上的殿堂多建于清代,寺院会点亮宫灯,文殊院的宫灯则多为六角形。佛教历来重视灯供养。寺院中更是灯火长燃,也为佛教寺院使用朴拙、坚固的石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佛教寺院中的石灯逐渐流行,寺院的石灯主要承担着供养功能。....
2023-06-08
寺院的“灯”,有何表法意义?

去寺院参加法会前,该做些什么?

参加法会之前需要知道什么当你决定参加法会时,如果需要事先报名的法会,建议参加法会前的一、两天能够茹素,参加法会不要化浓妆,通常需要请信众携带供品的法会,法会的意义重在随喜参与,跪拜时也避免了头发的散乱,经常需要礼拜、长跪,为保站立、跪拜时的方便,没皈依也能穿海青。部分寺院在法会现场会提供暂借海青的便利,参加法会需要注意什么与大众一起行动。动作上需要听从师父的安排,参加法会须严净身心:....
2023-06-08
去寺院参加法会前,该做些什么?

阿弥陀佛的前世今生

唐....
2023-06-08
阿弥陀佛的前世今生

传印长老《古德诗偈信抄》绪言

并借兹略说佛法要意,梵语具云佛陀,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意为寂默。即释迦族的圣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性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够觉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遵循释迦牟尼佛经过觉悟所发现的人生宇宙真理实相的规律去做”缘起性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现前一念灵知的精神活动在主宰着自己“就是这个现前一念心性活动——为善为恶、为公为私等”....
2023-06-08
传印长老《古德诗偈信抄》绪言

佛弟子如何过清明?

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代祖先,既让在世之人寄托哀思、表达孝道,清明并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在清明节如何如法祭奠过世亲人“祭祀超度亡者“因为我们只要把每天所作修行功课的功德回向给亡者就可以了,最能利益亡者的莫过于按照佛教的方法,将所修的功德为亡者做回向。这岂不是比扫墓、献花、上供、焚香更能利益亡者吗,相信亡者都可以收得到我们这份心意。....
2023-06-08
佛弟子如何过清明?

现代离婚率很高,佛弟子应怎样对待?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对小孩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亦是浊世众生障深福浅的折射。本来家庭是休憩身心的温馨港湾,而现代却成为阴阳对立、摩擦不断的烦恼渊薮。以致于家庭破裂,小孩失去父母慈育的温暖,家庭成员悉遭身心大苦。现代人未能受儒佛圣人教化,不知道如何做人,放纵一己无明烦恼,故宜回归传统道德,相互忍让。能走到一起成为夫妻,互敬互让,是夫妻双方的必修课。介绍五十年恩爱的经验。这就是他们安度金婚的经验之谈“....
2023-06-08
现代离婚率很高,佛弟子应怎样对待?

“和尚”“住持”“方丈”?你知道出家人如何称呼吗?

总会看到佛弟子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为“又或是见到一位出家人就称呼他为”罗什法师翻为。依师开示而弟子之道得生长故也,只有住持称,我们在寺庙里看见小沙弥”住 持住持原意指久住护持佛法之意,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就会有一个住持“住持要负责寺内弘法、修持、寺务(行政)、财务以及其它日常事务”比如早晚课诵、告香、整肃违规的僧人等,没有住持一说,方丈原指寺院长老或者住持居住的地方。....
2023-06-08
“和尚”“住持”“方丈”?你知道出家人如何称呼吗?

手持慧剑,乘坐狮子…文殊菩萨的形象有什么含义?

文殊菩萨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与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以慧行断众生无明之根,所以他又被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不只是四大菩萨中“他在过去世曾为七佛之师以外,对释尊也有教悔之谊。皆文殊师利之恩,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三世佛母,三世觉母妙吉祥,莫高窟第159窟以智慧剑斩断烦恼文殊菩萨的形象“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常见的文殊菩萨形象是右手握。....
2023-06-08
手持慧剑,乘坐狮子…文殊菩萨的形象有什么含义?

善用其心:在家菩萨应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尚未出家以前的佛弟子身处尘俗,更有家人需要去照拂和迁就,多少男女因为贪爱系缚于家,这就要我们皈依三宝。信奉佛陀,用观照的功夫来看一看我们的这个家——家,世间上没有不散的筵席,自然没有自性,只是暂时假名曰,更非可以产生执着的”佛教也不是教我们抛家出走”便不会以假作真。从而都能免其逼迫,修学正道,善用其心〈净行品〉是八十卷《华严经》的第十一品。....
2023-06-08
善用其心:在家菩萨应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笑口常开的他,到底是弥勒菩萨,还是弥勒佛

他到底是谁以现在而言他是弥勒菩萨正在兜率天内院讲法就未来而言他将继释迦牟尼佛后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在这里证悟成佛度化众生的继任者而布袋和尚则被汉地认为是他的化身之一■弥勒比丘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跟随他修行的众多比丘中有一位弥勒比丘(也称阿逸多比丘),弥勒比丘要比释迦牟尼佛早四十二劫开始修行”直到遇到日月灯明佛教他修唯心识定,北魏镀金青铜弥勒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弥勒菩萨当着众多弟子的面。....
2023-06-08
笑口常开的他,到底是弥勒菩萨,还是弥勒佛

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善知识?

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云何名善友性“谓有一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是名安住禁戒,有多法宣说开示,能善受持,见善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又能证慈悲喜舍,如是名为性多哀愍,为大众宣说正法,他嗔不报嗔:说正法时:众生乐欲听闻的语言,《大乘庄严经论亲近品》。....
2023-06-08
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善知识?

无忧树——释迦牟尼诞生的见证者

印度教认为无忧树是圣树,如爱神卡玛手里拿的五支箭中,人们都相信这种树能消除悲伤,无忧树的花在佛陀诞生前。摩耶夫人曾经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她梦见四大天王将她连卧榻高高举起,来到雪山地方,四大天王把摩耶夫人安置在树下后。这时天王们的妃子把摩耶夫人送到阿耨达池。并请夫人洗澡沐浴,天女就为夫人穿上胜妙的天衣,并以天花仔细地妆饰夫人,一头如雪般白净美丽的大象,绕着摩耶夫人的卧榻转了三圈。....
2023-06-08
无忧树——释迦牟尼诞生的见证者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