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禅意:长寿者,90年,就是32850个日夜
读小学时的情景,如发生在前天。
读中学时的情景,如发生在昨天。读大学时的情景,如发生在早上。是啊,人生真如朝露、昙花。如果我们认真一算:长寿者,90年,无非就是32850个日夜。中寿....
读中学时的情景,如发生在昨天。读大学时的情景,如发生在早上。是啊,人生真如朝露、昙花。如果我们认真一算:长寿者,90年,无非就是32850个日夜。中寿....
2023-06-12

禅宗故事:六祖慧能把法传给行思,却把信衣留镇山门
行思,今江西省吉安县人,俗姓刘。他自小性格沉静,默然寡言,很小就出家,后听说慧能在曹溪弘法,法席兴盛,于是前往参礼。
行思初见六祖时问道:“要做什么才能没有差别?”六祖说:“你做过....
行思初见六祖时问道:“要做什么才能没有差别?”六祖说:“你做过....
2023-06-12

慧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他的一生,对后人的影响却十分巨大
慧能大师虽然不识字,但是他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
禅宗的机锋公案、传灯录、法统的传承、丛林制度、亦农亦禅的宗风等,都可以在他这里找到根据。唐玄宗先天二年,慧能大师在新....
禅宗的机锋公案、传灯录、法统的传承、丛林制度、亦农亦禅的宗风等,都可以在他这里找到根据。唐玄宗先天二年,慧能大师在新....
2023-06-12

《楞伽经》、《金刚经》、《坛经》之间的演变
禅宗的经典有很多,但大体来讲经过了《楞伽经》一《金刚经》一《坛经》的演变。
一,达摩与《楞伽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中国弘法,所持经典是四卷《楞伽经》,达摩传法给二祖慧可,....
一,达摩与《楞伽经》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中国弘法,所持经典是四卷《楞伽经》,达摩传法给二祖慧可,....
2023-06-12

佛陀传递的智慧:为什么笃信莲花?
佛眷恋清莲是不争的事实,“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
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很多古籍中,都有对莲花禀赋及静默其上参....
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很多古籍中,都有对莲花禀赋及静默其上参....
2023-06-12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阿难
阿难,全称是“阿难陀”,意思是欢喜、庆喜。
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叔父斛饭王的儿子,也就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他是在释边牟尼成道的那天夜里出生的,天生就与佛结下了殊胜的因缘。在释....
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叔父斛饭王的儿子,也就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他是在释边牟尼成道的那天夜里出生的,天生就与佛结下了殊胜的因缘。在释....
2023-06-12

佛陀的故事:公元前536年,他离开了王宫,开始修行之旅
当佛陀还是悉达多王子的时候,他在皇宫中住了近20年,虽然一切如常,他却越来越感到生活呆板、沉闷,缺少活泼、清新的气息。
一天,悉达多王子到野外散步,看到一群喜鹊正在和一群乌鸦....
一天,悉达多王子到野外散步,看到一群喜鹊正在和一群乌鸦....
2023-06-12

六祖之后的禅宗:无形衣钵
慧能大师灭度之前,弟子问衣钵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慧能大师说已经“菩提果自成”,所以以后“衣不合传”。
也就是说,以后不必再像前几代祖师一样传承衣钵了,只要按照《坛经》的禅法....
也就是说,以后不必再像前几代祖师一样传承衣钵了,只要按照《坛经》的禅法....
2023-06-12

禅说前世今生:刹那便是永恒!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缘起使男孩和女孩成为同学和同桌,他们聊得很好,也很亲密。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很开心。虽然这个女孩不是很漂亮,但....
缘起使男孩和女孩成为同学和同桌,他们聊得很好,也很亲密。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很开心。虽然这个女孩不是很漂亮,但....
2023-06-12

弥勒佛故事:法会连续举办七天,寡妇们就居住在寺院的客房里
转眼之间,还是契此和尚的弥勒已经出家半年多了,经历了第一个结夏。
结夏,也叫夏安居,这一段时间里,僧人必须住在寺院里,不许外出行脚。因为,夏季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
结夏,也叫夏安居,这一段时间里,僧人必须住在寺院里,不许外出行脚。因为,夏季正是万物萌发生长的时期,为了避免僧....
2023-06-12

聊斋系列连环画《红玉》,1984年高清原版,蒲松龄称她“孤亦侠”
连环画中很多细节的描绘都非常生动,比如红玉被觊觎、冯家被迫害、光天化日之下强娶豪夺,都有着深刻的时代思考....
2023-06-12

佛陀的智慧:你的炫耀,只值两个硬币
一个弟子经过一番苦修,终于练成了在水上行走的能力,他非常兴奋地说:“师父,我够厉害吧?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向我学习呢?”
师父一言不发,带着他和其他弟子到河边,叫了一艘船,所有人乘船....
师父一言不发,带着他和其他弟子到河边,叫了一艘船,所有人乘船....
2023-06-12

达摩说:“我要找一个不被人欺瞒的人”,这句话的道理如此简单
传说萧衍是因为以前的三世行善,累积了极大的福报,得以投生到江南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兰陵萧氏。
成人后的萧衍凭借着他的雄才大略和智谋过人,加上那么一点运气,才推翻南齐 ,....
成人后的萧衍凭借着他的雄才大略和智谋过人,加上那么一点运气,才推翻南齐 ,....
2023-06-12

禅宗故事:百丈问:“见老虎么?”希运禅师扑上去打了他一掌
希运,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八、九世纪间。
他自幼于江西高安的黄檗山出家,身长七尺,额间隆起如圆珠,倜傥不羁,人莫能测。有一次,希运到天台山参学,遇到一僧,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他自幼于江西高安的黄檗山出家,身长七尺,额间隆起如圆珠,倜傥不羁,人莫能测。有一次,希运到天台山参学,遇到一僧,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2023-06-12

佛陀的智慧: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禅最早的起源是“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
传说佛陀在灵山会时,大梵天王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婆罗花,请佛为众生说法。佛陀只是轻轻拿着这朵婆罗花,静静示众,以身示法,却....
传说佛陀在灵山会时,大梵天王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婆罗花,请佛为众生说法。佛陀只是轻轻拿着这朵婆罗花,静静示众,以身示法,却....
2023-06-12

禅宗故事:希迁在石头上坐禅,“以后天下人的口都将被他封住!”
行思和尚迁化后,希迁来到衡岳,栖息于南台寺东的一块大石头上。
南岳怀让的弟子都跑去看,回去向让禅师汇报说:“以前到衡岳来问佛法的轻率后生,在寺东的石头上结庵居住了。”让禅....
南岳怀让的弟子都跑去看,回去向让禅师汇报说:“以前到衡岳来问佛法的轻率后生,在寺东的石头上结庵居住了。”让禅....
2023-06-12

佛陀的智慧:“你还生气吗?”
有位女居士一心向佛,不仅经常供养师父们,到了节假日,也尽量安排自己去寺院禅修。
人的烦恼很多,只不过有的小、有的大。这位居士最大的烦恼,就是爱生气,特别计较一些琐碎的小事,为....
人的烦恼很多,只不过有的小、有的大。这位居士最大的烦恼,就是爱生气,特别计较一些琐碎的小事,为....
2023-06-12

佛陀的智慧: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你需要的是伞不是我
有一位法师在雨中撑伞走过,躲在房檐下的人喊道:“师父,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法师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用我度。”那个人马上冲到雨中说:“这回可以度我了....
法师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用我度。”那个人马上冲到雨中说:“这回可以度我了....
2023-06-12

佛陀的故事:什么是沉默的力量?当他走投无路时,自然会转过头来
有一天,一位外道向佛陀请教:“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佛陀一直沉默着,没有用话语回答。忽然,那外道心开得悟,赞叹道:“世尊真是大慈大悲,以无限的智慧启发我那雾团一样的疑惑,使我....
佛陀一直沉默着,没有用话语回答。忽然,那外道心开得悟,赞叹道:“世尊真是大慈大悲,以无限的智慧启发我那雾团一样的疑惑,使我....
2023-06-12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净土?”却得到一句反问:“谁能污染你?”
先讲一个小故事: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在一个地方,有一种捕捉小猴子的妙法。
当地人在椰子壳上挖一个小洞,洞口的大小恰好能让小猴子空着手伸进去,却无法攥成拳头拔出来。然后,他们或....
当地人在椰子壳上挖一个小洞,洞口的大小恰好能让小猴子空着手伸进去,却无法攥成拳头拔出来。然后,他们或....
2023-06-12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舍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的上座“十大弟子”之一,深得佛陀的信任,名字意为鹙鹭子或秋露子。
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的眼睛与舍利鸟的眼睛极为相似,就命名为舍利子,还称为优波底沙,或优波提舍,他....
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的眼睛与舍利鸟的眼睛极为相似,就命名为舍利子,还称为优波底沙,或优波提舍,他....
2023-06-12

佛说禅意:一座寺庙大殿里,年轻女孩看到韦陀神像,莫名害羞起来
在一座大殿后面的弥勒佛背面,还有一尊韦陀菩萨,也就是的韦陀小将,他的顶上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字:“三洲感应”。
这个年轻的韦陀,他的职能是护法,镇卫所在的寺庙。弥勒菩萨以....
这个年轻的韦陀,他的职能是护法,镇卫所在的寺庙。弥勒菩萨以....
2023-06-12

经典怀旧:连环画《在朝鲜东战场》,1953年出版,50页英雄系列
(本书新美术出版社1953年1月第1版)....
2023-06-12

弥勒佛故事:“咣当”,佛像侧面的一扇小门打开,契此钻了出来
静,极度的宁静。
虽然当时的弥勒还是小契此,但他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寂静,不仅仅外面世界的喧哗停止了,连内心的骚动也完全平息了下来。然而,这种静,不是死寂,不是呆滞,不是冷凝,而....
虽然当时的弥勒还是小契此,但他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寂静,不仅仅外面世界的喧哗停止了,连内心的骚动也完全平息了下来。然而,这种静,不是死寂,不是呆滞,不是冷凝,而....
2023-06-12

佛对财富的态度: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佛对财富的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它并不反对财富本身,它反对的是靠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以及不正确地使用财富,和执著于财富而伤害自己,这三种误区。对于干净的、用于....
它并不反对财富本身,它反对的是靠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以及不正确地使用财富,和执著于财富而伤害自己,这三种误区。对于干净的、用于....
2023-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