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用“火宅与车”的比喻,来说明“法因人置”的道理
和所有事物一样,万有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所以只能根据人的不同根基而设置。
有些法是为上智者说的,有些法是为普通人说的。小乘的修行者学法,是为了求得自己的解脱;大乘修行者....
有些法是为上智者说的,有些法是为普通人说的。小乘的修行者学法,是为了求得自己的解脱;大乘修行者....
2023-06-12

禅宗故事:宗密,神会第四代法嗣,六十二岁圆寂
神会传法的弟子,约有30人左右,比较知名的有法如。法如传唯忠,唯忠传道圆。....
2023-06-12

故事:佛陀对道场菩提树神讲述,往昔的誓愿因缘(上)
佛陀对道场菩提树神说:“善女天,我现在为你讲说往昔过去世的誓愿因缘。”
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的时候,那时有佛出现于世,名叫宝胜如来。这位佛人大涅槃后,正法灭了之后,在像....
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的时候,那时有佛出现于世,名叫宝胜如来。这位佛人大涅槃后,正法灭了之后,在像....
2023-06-12

“三玄三要”,是临济宗接引参学弟子的又一重要手段
“三玄三要”,是临济宗接引参学弟子的又一重要手段。
义玄曾经说过:“大凡演唱宗乘,一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用。”第一是“体中玄”,指使用一般的语句,正面言说,显示....
义玄曾经说过:“大凡演唱宗乘,一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用。”第一是“体中玄”,指使用一般的语句,正面言说,显示....
2023-06-12

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是走向没落的一个标志
禅宗的主要特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重点强调“传佛心印”“以心传心”的特质,认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所以不需要借助文字。文字容易使人停于佛法的....
禅宗重点强调“传佛心印”“以心传心”的特质,认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所以不需要借助文字。文字容易使人停于佛法的....
2023-06-12

弥勒佛故事:“你怎么在大殿里撒尿?这是供佛的地方!”
当弥勒还是契此的时候,一次跟随母亲到岳林寺拜佛之后,不晓得什么原因,他总是隔江相望的岳林寺,似乎那里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2023-06-12

慧能大师与佛结缘,让《坛经》成了通俗化的《金刚经》
慧能大师的父亲本来是河南范阳人,曾经做过官,后来被流放到岭南,成了新州的老百姓。
慧能大师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然后搬家到南海去住,日子过得艰....
慧能大师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然后搬家到南海去住,日子过得艰....
2023-06-12

禅宗故事:道悟禅师将一个枕头掷到地上,然后就入寂了
道悟禅师,俗姓张,今浙江金华东阳人,一生下来便有超凡的气质和神韵。他自幼即有出尘之志,不乐俗礼,行动言语迥异于常人。十四岁时,道悟恳求父母许其出家,父母由于疼爱他,不允,他便减食....
2023-06-12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伽旃延,教老妇人“卖贫”而转生忉利天
伽旃延,意思是“扇绳”,这个姓是婆罗门贵族著名的十姓之一,极其尊贵。
据《法华文句经》讲,伽旃延刚生下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这个孩子成了母亲的累赘,使得其母不能再嫁,“如扇系绳....
据《法华文句经》讲,伽旃延刚生下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这个孩子成了母亲的累赘,使得其母不能再嫁,“如扇系绳....
2023-06-12

禅宗故事:“主看宾”,禅师掌握禅理,而参禅者不懂装懂
“四宾主”,是临济宗采用的另一种门庭施设,也是由义玄创立的。
“宾”,指参禅者或不懂禅理者,“主”,指禅师或懂得禅理者。“四宾主”的设立,意在考察宾主问答中是否真正掌握禅理....
“宾”,指参禅者或不懂禅理者,“主”,指禅师或懂得禅理者。“四宾主”的设立,意在考察宾主问答中是否真正掌握禅理....
2023-06-12

慧能大师讲《坛经》时,用一个“静心仪式”作为开场
《坛经》的开场,是一个净心仪式:
能大师言:“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大师不语,自身净心,良久乃言。意思就是,慧能大师说:“各位,先使心安静下来,只想着脱离世俗到达彼岸的....
能大师言:“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大师不语,自身净心,良久乃言。意思就是,慧能大师说:“各位,先使心安静下来,只想着脱离世俗到达彼岸的....
2023-06-12

弥勒佛故事:母亲请方丈想一个好名字,“就叫作契此吧”
那日,禅僧们刚刚将天王殿打扫干净,一对夫妇便抱着一个男孩来到寺院,他们绕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直奔寺院最后面的大悲阁。
他们在大悲阁观音菩萨面前的香案上点了香烛,然后三跪九....
他们在大悲阁观音菩萨面前的香案上点了香烛,然后三跪九....
2023-06-12

马祖道一教导弟子,先“即心即佛”,再“非心非佛”
禅僧常把应机说法,比喻为“止小儿啼”。
据佛经记载,当年佛陀常把应机宣说佛法,比喻为哄小孩时攥着空拳说里面有东西,或手拿一枚黄叶说是黄金,作为让小儿止哭的权宜作法。这个比....
据佛经记载,当年佛陀常把应机宣说佛法,比喻为哄小孩时攥着空拳说里面有东西,或手拿一枚黄叶说是黄金,作为让小儿止哭的权宜作法。这个比....
2023-06-12

慧能大师提出“摩诃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波罗蜜”?这是西方国家的梵语,译成我们的话就是到彼岸,意思是超越生死的轮.回。
执著于外在的现象,就会生起生死的轮.回,如同水有波浪,即为此岸。超越了现象,就无所谓生与....
执著于外在的现象,就会生起生死的轮.回,如同水有波浪,即为此岸。超越了现象,就无所谓生与....
2023-06-12

佛陀的智慧:将财富分为外财、内财、密财三种
财神的财富有三项资源:外财、内财和密财。
一,外财所谓的外财,就是金钱、财物等物质财富。有许多这样安慰性质的本尊,有些财神是佛菩萨的化身,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便会给予人们实质....
一,外财所谓的外财,就是金钱、财物等物质财富。有许多这样安慰性质的本尊,有些财神是佛菩萨的化身,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便会给予人们实质....
2023-06-12

弥勒佛故事:他们早就计划好了,把秋霞嫁给弥勒,兄妹变成小夫妻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还是小契此的弥勒已经十六岁了。
长成小伙子的契此身体虽然有些发胖,但他诙谐达观,勤劳吃苦,乐于助人,人见人爱。他的父亲张重天还供他念了几年私塾,这在当时的....
长成小伙子的契此身体虽然有些发胖,但他诙谐达观,勤劳吃苦,乐于助人,人见人爱。他的父亲张重天还供他念了几年私塾,这在当时的....
2023-06-12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富楼那
富楼那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全名为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意为满慈子或满祝子。
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弥多罗有祝愿之义。他是迦毗罗卫城的人,父亲是净饭王....
满是其名,慈是其母姓,从母得名,故称满慈子,弥多罗有祝愿之义。他是迦毗罗卫城的人,父亲是净饭王....
2023-06-12

禅宗故事:公元734年,神会在滑台召开无遮大会,定宗旨辨是非
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年时曾研习过儒道各家著作,后来读了《后汉书》,由此倾心于佛法,于是就到国昌寺从颢元法师出家。
他对于经、论的理解远在一般僧人之上,后来,他又到荆州....
他对于经、论的理解远在一般僧人之上,后来,他又到荆州....
2023-06-12

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一花五叶
传说达摩留下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颂词,预言禅宗在经过这“一花五叶”的传承之后,就会开遍东土。
慧能大师在灭度之前,开示了众位祖师的颂词,其中初祖菩提达摩的颂词是:....
慧能大师在灭度之前,开示了众位祖师的颂词,其中初祖菩提达摩的颂词是:....
2023-06-12

禅宗故事:怀海禅师问“是什么人”,老人回答“我不是人”
禅宗史上有著名的“野狐禅”公案,源自百丈怀海禅师用“一转语”,使人脱野狐身的典故。
据《五灯会元》卷三记载,百丈和尚每次上堂说法的时候,总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
据《五灯会元》卷三记载,百丈和尚每次上堂说法的时候,总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
2023-06-12

禅宗故事:马祖大喝一声,怀海耳朵聋了三天
怀海,俗姓王,福州长乐人。
儿时曾随母亲到寺庙烧香拜佛,怀海手指佛像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其母亲答道:“这是佛像。”怀海朗声道:“样子就跟真人一般,今后我也一定要作佛。”因有....
儿时曾随母亲到寺庙烧香拜佛,怀海手指佛像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其母亲答道:“这是佛像。”怀海朗声道:“样子就跟真人一般,今后我也一定要作佛。”因有....
2023-06-12

禅宗故事:黄檗叫“把禅板几案拿来”,义玄喊“把火拿来!”
临济宗的“接机”方法,多采用“棒”与“喝”。义玄从他的老师黄檗希运处三度被打,从而念念不忘,并且也学会了这种方法。
有一次,希运在厨房里,问做饭的:“做什么?”饭头答道:“拣僧....
有一次,希运在厨房里,问做饭的:“做什么?”饭头答道:“拣僧....
2023-06-12

莲花生大师:化现的莲师财神
莲花生大师是密宗的始祖,为了让众生摆脱灾难和贫穷,积聚福德资粮,而化现为莲师财神。
他是一切财神的总汇,可称为财神中的财神王,被视为“第二佛”,至今仍亲切地称他为“咕噜仁波....
他是一切财神的总汇,可称为财神中的财神王,被视为“第二佛”,至今仍亲切地称他为“咕噜仁波....
2023-06-12

公元795年,普愿禅师在南泉山,见弟子为了一只猫争执起来
南泉普愿禅师,也出自马祖道一的门下。他是郑州新郑人,俗姓王,自幼就仰慕佛教。
公元757年),拜大隗山大慧禅师为师,受具足戒。遍习三藏,精炼玄义。后到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深受马祖禅....
公元757年),拜大隗山大慧禅师为师,受具足戒。遍习三藏,精炼玄义。后到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深受马祖禅....
2023-06-12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须菩提
须菩提,意为善业或空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原为舍卫国婆罗门种姓之子,智慧过人,但天性恶劣,心怀嗔恨,所有的亲友都讨厌不喜欢他,于是他离开家进入山林独居。传说一位山神引....
原为舍卫国婆罗门种姓之子,智慧过人,但天性恶劣,心怀嗔恨,所有的亲友都讨厌不喜欢他,于是他离开家进入山林独居。传说一位山神引....
2023-06-12
